第三章第二节声音的特性习题精练
一、单选题
在学校组织的文艺汇演中,小希用二胡演奏了二泉映月,如图所示。演奏过程中,她不断变换手指在琴弦上的位置,其目的是改变
A.
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色
C.
声音的音调
D.
琴弦的振幅
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
“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B.
“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响度大
C.
“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响度小
D.
“闻其声知其人”指的是通过响度来判断的
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A.
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B.
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
C.
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D.
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瑞典科学家在研究人猫沟通学时发现,猫在开心与满足时,倾向于发出频率较高的叫声;而在情绪低落或者感到紧张时,发出的叫声的频率降低,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下列哪种声音特性判断猫的情绪
A.
响度
B.
音调
C.
声能
D.
声速
下列关于噪声的理解,正确的是
A.
0dB是指没有声音
B.
0dB的环境是人类最理想的声音环境
C.
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可锻炼人的听力
D.
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身心和身体健康
下面四个单位中,哪个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
A.
纳米
B.
分贝
C.
光年
D.
毫克
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甲乙相比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
频率Hz
甲
110
700
乙
70
1100
A.
甲音调较高
B.
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C.
乙响度较大
D.
甲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较慢
物理老师上课声音洪亮,大家听得很清楚,这里的“洪亮”是指声音的
A.
响度大
B.
音调高
C.
音色优美
D.
传播速度快
下列三幅图分别是音叉、钢琴、长笛发出的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下面关于三者发出声音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
A.
音调不同
B.
响度不同
C.
音色不同
D.
都不相同
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当人们存放了贵重物品后,要用仪器记录下自己的“手纹”“眼纹”“声纹”等,以便今后用这些独有的细节特征才能取走物品,防止被别人领走,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三者都有
二、填空题
每年冬季来临之际,大批候鸟南飞越冬,如图所示是在我国西部沿海地区的候鸟停留觅食的情况,候鸟妈妈大声呼叫小候鸟,说明它发出声音的??????????大。这声音通过??????????传向四面八方,小候鸟根据妈妈发出声音的??????????找到自己的妈妈。
我们以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控制噪声角度分析,这是在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现代城市里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装置的显示屏显示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______
,其符号是______
当附近有车辆鸣喇叭时,显示屏上显示的数字将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掩耳盗铃是从______
减弱噪声的;为了保护我们的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
.
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越发激动,随着声音的??????????填“响度”或“频率”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十年心血,终于破茧成蝶,现场的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C919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填“乐音”或“噪音”。现场观众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减弱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
小华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平时喜欢吹口琴,学习了声音的知识后,他想弄清口琴的发声原理,便把自己的口琴拆开,发现口琴芯结构如图所示,在口琴芯的气孔上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这些铜片在气流的冲击下振动发声,小华发现:在气流冲击下,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出的声音比较薄较短的铜片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要低,对照小华的发现及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较厚较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较短的铜片振动________填“快”或“慢”。
图中的Ⅰ区是口琴的________填“高”“中”或“低”音区。
在同一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口琴时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音叉,如图所示。
当小丽用小槌敲击音叉发声的同时,必须注意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小丽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她听到和观察到的现象会有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现象,小丽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乒乓球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几年,城市道路由从前的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小明发现汽车走过时产生的噪声比从前小多了,那么汽车行驶的噪声是否与路面的材料有关呢?如表所示是小明在互联网上查到同一辆轿车在不同路面行驶时噪声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序
实验车型
车速
普通沥青路面噪声
多孔沥青路面噪声
1
桑塔纳轿车
80
2
桑塔纳轿车
100
根据表中的数据,你可以得出影响汽车行驶时的噪声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请你猜想:汽车行驶在普通沥青路面与多孔沥青路面上噪声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先拨动张紧的细橡皮筋,再拨动张紧程度相同的粗橡皮筋,观察先后两次发声时橡皮筋振动的快慢及其声音的特点,记录如下表:
序号
橡皮筋长短
橡皮筋的粗细
振动的快慢
声音
细
快
尖锐
粗
慢
低沉
实验2:两次敲打同一音叉,观察与音叉相接触的泡沫球被弹起的高度,第一次轻敲音叉,发现泡沫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小,第二次重敲音叉,发现泡沫球被弹起的高度较大,而且音叉前后两次发出的声音是前者较小、后者较大。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1主要研究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即振动的________越高,则声音的________越高。
实验2主要研究声音的强弱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即________越大,则声音的________越大。
声音的三个特性中,除了上面两个外,还有一个是________。
【变式延伸】结合上例探究以下问题:
上面的两个实验中应用的一个重要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另外,实验2中利用泡沫小球被弹起的高度显示音叉振幅的大小,属于________法的应用。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略
2.【答案】C
【解析】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故A错误;
B.“女高音”中的“高”是指音调高,故B错误;
C.“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响度小,故C正确;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的人是谁,故D错误。故选C。??
3.【答案】A
【解析】解:AD、体育老师发出指令声音后,由于近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大,所以听得清楚些;而远处的同学距离远,听到的声音振幅小,响度小,所以听的不清楚,故A正确,D错误;
BC、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声音频率相同,故BC错误。故选:A。
4.【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猫在开心与满足时,倾向于发出频率较高的叫声;而在情绪低落或者感到紧张时,发出的叫声的频率降低。而频率的大小决定了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猫的情绪。故选B。
5.【答案】D
【解析】解:A、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故A的说法错误。
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故B的说法错误。
C、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所以长期工作和生活在高分贝噪声环境中可使人失去听力,故C的说法错误。
D、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或影响人们工作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它使人烦躁不安,有害身心和身体健康,故D的说法正确。
故选:D。
6.【答案】B
【解析】解: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为单位来划分,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要超过90dB。
故选:B。
7.【答案】B
【解析】A.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的频率小于乙的频率,则甲的音调低于乙的音调,故A错误;
B.甲的频率低于乙的频率,说明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较少,故B正确;
C.由表中数据可知,甲声音的响度为110dB,乙声音的响度为70dB,则乙的响度较小,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甲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D错误。故选B。??
8.【答案】A
【解析】略
9.【答案】C
【解析】
如图可知,三幅图中音叉、钢琴、长笛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偏离原位置相同,
因此响度相同;它们的波形不同,所以发声体不同,故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解析】因为每个人发声的特点不同,即音色不同,这样我们可以通过音色来辨别不同说话的人,所以“声纹”记录的是人说话的音色。
11.【答案】响度
空气
?音色
12.【答案】分贝;传播过程中
13.【答案】分贝;dB;增大;人耳处;90分贝
【解析】解:噪声监测设备是监测噪声大小的,其单位是分贝,用符合表示是:dB;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增大.“掩耳盗铃”,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为单位来划分,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要超过90dB.
故答案为:分贝;dB;增大;人耳处;90分贝.
声音的大小用dB来量化,噪声越大时,噪声监测设备的示数越大.
减弱噪声可以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接收处进行.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影响睡眠,超过70dB影响工作效率,超过90dB影响听力,在150dB环境中,失去听力.
声音的强弱是指声音的响度,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超过70dB,为了保证睡眠不超过50dB.
14.【答案】响度
?乐音
声源处??
15.【答案】慢?;低;响度。
16.【答案】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音叉发声的响度变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大?
响度与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17.【答案】车速?
路面材料?
噪声传到小孔里,经过反射被吸收
【解析】解:由实验次数1中的数据:车速为时,多孔沥青路面噪声为,普通沥青路面噪声为,故可得出同一辆车在车速一定时,沥青路面孔越多,噪声越小,车速为?的桑塔纳轿车的噪声比车速为的噪声大,故可得出同一辆车在相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大,噪声越大。
故答案为:同一辆车在车速一定时,沥青路面孔越多,噪声越小;同一辆车在相同路面上行驶,车速越大,噪声越大。
可能是噪声传到小孔里,经过反射被吸收,所以孔越多噪声越小。
故答案为:车速;路面材料;噪声传到小孔里,经过反射被吸收。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解题;
因为人听到声音要经历三个阶段:发声体产生声音在介质中传播人耳,所以减弱噪声的途径就相应的有三条。
本题考查了噪声的产生和减弱噪声的途径。让学生意识到噪声的危害,自己要学会减弱噪声并且不要制造噪声,学用结合。
18.【答案】频率;频率;音调;幅度;振幅;响度;音色;
【变式延伸】
控制变量法;转换。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