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课件+练习)(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2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步课件+练习)(共18张PPT)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0 16:20:08

文档简介

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部编版版语文四上2.6.2夜间飞行的秘密
选择题
1.下列是针对文章给我们的启示提出的问题是(

A.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B.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C.蝙蝠是怎么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D.飞蛾、萤火虫、猫头鹰,它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
2.飞机的夜间航行是受到了谁的启发?(

A.蝙蝠
B.大雁
C.麻雀
D.燕子
3.哪次实验证明了蝙蝠是靠眼睛和嘴的配合来探路的?(  )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三次结合
4.下列关于蝙蝠夜间探路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蝙蝠碰到障碍物——嘴发出超声波——耳朵接收到后大脑做出判断
B.蝙蝠的嘴发出超声波——碰到障碍物反射——耳朵接收到后大脑做出判断
C.蝙蝠耳朵听到前方障碍物的声音——大脑做出判断
D.蝙蝠的嘴发出无线电波——碰到障碍物反射——耳朵接收到后大脑做出判断
5.下列关于飞机夜航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飞机感应到障碍物——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位置显示在荧光屏上
B.飞机雷达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位置显示在荧光屏上
C.飞机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反射——位置显示在荧光屏上
D.飞机感应到障碍物——位置显示在荧光屏上——发出无线电波
6.下列不属于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倒车雷达
B.彩色B超
C.电热水器
D.超声波驱蚊
7.以下发明哪项不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

A.流线型船体
B.地铁
C.泳衣
D.冰箱
判断题
8.第2、3自然段作者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是因为作者真的不知道答案。(

9.作者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是因为它们都是黑色的。(

10.马铃薯和藕是植物的根。(

答案解析:
选择题
1.D
考点:正确了解提问内容。
解析:A项是针对课文内容提问的,B项是针对写法提问的,C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D是针对课文带给我们的启发提出的。
2.A
考点:正确理解文意。
解析:飞机夜间航行的原理与蝙蝠探路的原理类似。
3.
D
考点:正确理解文意。
解析:单个实验都无法完全得出结论,只有三次实验结合科学家才弄清楚了蝙蝠探路的原理。
4.B
考点:正确理解文意。
解析: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5.
C
考点:正确理解文意。
解析: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6.C
考点:正确了解生活常识。
解析:电热水器和超声波没有关系。
7.D
考点:正确了解生活常识。
解析:人们模仿鲸的体形设计了流线型船体;鼹鼠在地下打洞,形成一条长长的通道。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修建了地铁;根据鲨鱼的特性,发明了泳衣,鲨鱼装模仿了鲨鱼的皮肤,可以有效地引导水流,避免皮肤和肌肉的颤动。
判断题
8.错误
考点:正确理解文章写作手法。
解析: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可以引起读者兴趣,引出下文。
9.错误
考点:正确理解文意。
解析: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是想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蝙蝠如果失去了耳朵和嘴的功能便会无法探路。
10.错误
考点:正确理解文意。
解析: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共18张PPT)
课程编号:TS2102010101R41020602XY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讲师:余尔老师
夜间飞行的秘密
夜间飞行的秘密
01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
夜间飞行的秘密
观察下面的问题,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问题清单
◇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
◇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飞蛾、萤火虫、猫头鹰,它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
……
针对课文内容
针对课文写法
联系生活经验
提问策略
在阅读时能够多角度提问,如课文内容、写法、启发等。
针对课文内容提问
◇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
◇蝙蝠是怎么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雷达探测的原理是怎么样的?
◇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的?
针对课文内容提问
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他们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然后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针对课文内容提问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针对课文内容提问
障碍物

耳朵
超声波
反射
蝙蝠
障碍物
天线
荧光屏
无线电波
反射
飞机
针对写法提问
◇第2、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
◇为什么要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
针对写法提问
◇第2、3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用疑问的方式来表达?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要想了解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从蝙蝠说起。
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引起读者兴趣,引出下文
针对写法提问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为什么要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
表达生动形象
针对启发提问
◇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处呢?
◇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
针对启发提问
◇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处呢?
①汽车倒车雷达
②彩色B超机
③超声波捕鱼
④超声波驱蚊虫
……
针对启发提问
◇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
①人们模仿鲸的体形设计了流线型船体。
②鼹鼠在地下打洞,形成一条长长的通道。人们从中受到启发,修建了地铁。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做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茡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藕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
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从内容: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变态茎?
◇从写法:选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
◇从启发:我们见到的变态根还有哪些?
提出了问题并进一步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学习小结
亲爱的同学,课后记得做一下习题测试,达到90分以上,说明你对这节课掌握得非常棒!有关情况也会记录在你的学习记录上,亲爱的同学,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