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三大改造
教学目标:
1、
通过问题导向,阅读教材,说出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和实质,完成时间及历史意义,培养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2、
通过史料分析、小组讨论,师生合作探究,概括总结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及完成的意义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国现在是什么社会?
生:社会主义社会。
师:那么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通过短片了解一下。播放视频《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
师:短片最后总结,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今天就来学习我国是何时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又是如何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第五课,三大改造。
二、问题导学,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
三大改造是指对哪些行业的改造?
国家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的时间、方式、原则、阶段、目的分别是什么?手工业又是如何改造的?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时间、主要方式是什么?在改造过程中通过什么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哪一年?结果如何?有什么意义?改造的最终任务是什么?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缺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三、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出示土地改革图片)师: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但却存在一些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分析出现了哪些问题?
(教师举例讲解出现土地买卖的原因和根源)
师:概括起来就是: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所以国家对农业的改造迫在眉睫。党和国家
是怎样去解决遇到的这一系列问题的,通过刚刚的导学,我相信大家已经有了答案。
措施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原则
(“自愿互利”)
方法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阶段
(三步走
互助组→初级组→高级组)
师:所以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结果如何?
过渡: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功,土地的所有制形式也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农民私有转为了公有制。农业改造的胜利进行也推进了手工业的改造。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师:结合材料,改造前的手工业行业存在什么问题?
(一家一户单打独斗)
阅读教材,总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结果。生产资料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师:照片展示的是上海水泥厂的厂长——资本家刘鸿生。同学们可能会有疑问,
新中国成立后怎么还存在资本家?为什么没像地主阶级一样被消灭呢?因为民族资本家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将他们的财产全部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因此民族企业家的大部分财产被保存了下来。但是这些企业存在什么问题?(出示材料分析问题)
(民族企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
面对这样的状况,国家该怎么办呢?下面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
师:国家采取什么方式?如果你是当时的资本家,你对国家的这一政策持什么态度?(积极支持还是怀疑反对)
师:通过这段材料可知,大多数的资本家还是乐于进行社会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
还有一个原因,在整个公私合营的过程中,政府采取了非常好的政策?
(解释赎买政策)
如何评级赎买政策
结果:1956
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三大改造的对象不同,但实质却相同,生产资料: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
师:三大改造的顺利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意义:①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②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互动交流,情感教育
思考:光阴飞逝,斗转星移。从三大改造中将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到今天的国家又允许和鼓励私人开办企业,难道改错了么?
教师总结:同学们,三大改造是我党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做出的唯一正确选择;而今天我们国家允许私有经济的存在,也正是我们党和国家根据当前经济实际发展的需要,所有的政策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中国的改革——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