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书法是中国的国粹,是东方艺术的代表。从古到今,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虽有写得美观、带有艺术意味的,但是只有汉字的书写上升为一门特别高深的艺术,它以线来表情达意,它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
书法的演变
草书
楷书
隶书
行书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书法的演变
商代中后期
商周时期
秦
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单细
肥粗
弯笔多
团块多
挺直
甲骨文
金文(大篆)
圆劲均匀
平衡对称
修长
小篆
蚕头雁尾
隶书
扁平
楷书
行书
草书
立
走
奔
请连线
区中实哗嚣喧。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翻。
名称 结构 笔画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草书
修长
扁平
蚕头雁尾
方正
工整
变化
丰富
圆劲均匀
如何欣赏书法
把下面的字跟最接近的人的动作连起来.
结构:动态中求平衡
古代书法名家作品欣赏
张旭的《古诗四帖》
问:张旭的草书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变化、节奏之美。
唐草三杰:贺知章、张旭、怀素。
颜真卿《勤礼碑》
此碑的书体端庄雄伟,笔力遒劲,结体宽博,气势开张 。
书法能表达书法家的个性,体现时代风貌。
楷书四大家:欧阳询(唐)、柳公权(唐)
颜真卿(唐)、赵孟頫(元)
《兰亭序》
王羲之(晋)
《祭侄文稿》
颜真卿(唐)
《黄州寒食帖》
苏轼(宋)
王羲之的《兰亭序》
该作品笔力遒劲秀逸,结字章法浑然天成。全篇二十几个“之”字,七个“不”字写得各具特点而不雷同。王羲之的字是魏晋名士的精神写照,骨气内敛,文采斐然,达到了行草书的极致。
《祭侄文稿》
颜真卿(唐)
该书法神采飞动,姿态横生,得自然之妙。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悲痛之情,全篇书法涂改之处甚多,作者完全沉浸在悲痛之中,达到了忘我的境地。
(一)填空题:
1、中国书法是以( )为载体。
2、汉代最为通用的书体是( );
3、“唐草三杰”是指( );
4、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是颜真卿的( );
5、“颜筋柳骨” “颜”是指( )“柳”是指( );
(二)拓展题:
1、列举书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汉字
隶书
贺知章、张旭、怀素
《祭侄文稿》
颜真卿
柳公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