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四节 化学反应的调控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综合调控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以工业合成氨为例,能从反应限度、反应速率等角度对化学反应和化工生产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所学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解释合成氨中的相关问题。
难点:利用所学的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解释合成氨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为了延长食物储存时间,我们将其放进冰箱冷藏室进行存放。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科学原理呢?
二、新课讲授
【师】我们曾学过氮的相关知识,在自然界中可以实现氮的固定,那么在工业上怎样实现氮的固定呢?
【学生】
【提问】观察方程式,总结一下该反应有何特点?
【学生】反应为可逆反应;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H <0。
【师】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温度、压强、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合成氨反应的进行。
【PPT】展示表格
对合成氨反应的影响
影响因素
浓度
温度
压强
催化剂
增大合成氨的反应速率
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
--- ------
【学生】讨论回答,完成表格
【师】由表格信息可知,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及使用催化剂等,都可以使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增大;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等有利于提高平衡混合物中氨的含量。那么,在实际生产中到底选择哪些适宜的条件呢?
【学生】讨论回答
【PPT】展示图2-11和2-12
【师】原理分析和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均表明,合成氨时压强越大越好。但是,压强越大,对材料的强度和设备的制造要求就越高,需要的动力也越大,这将会大大增加生产投资,并可能降低综合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合成氨厂一般压强为10 MPa~30 MPa。
【师】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合成氨应该采用低温以提高平衡转化率。实验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减小,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变长,这在工业生产中是很不经济的。因此,需要选择一个适宜的温度。目前,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的温度为400~500 ℃。
【提问】合成氨采用低温时可提高转化率,但为何未采用更低的温度?
【学生】温度太低,反应速率太小,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变长,不经济。另外,合成氨所需的催化剂铁触媒的活性在500 ℃左右活性最大。
【师】即使在高温、高压下,N2和H2的化合反应仍然进行得十分缓慢。通常采用加入催化剂的方法,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物在较低温度时能较快地发生反应。目前,合成氨工业中普遍使用的是以铁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又称铁触媒。铁触媒在500 ℃左右时的活性最大,这也是合成氨一般选择400~500 ℃进行的重要原因。另外,为了防止混有的杂质使催化剂“中毒",原料气必须经过净化。
【提问】合成氨工业采用迅速冷却法,使气态氨变为液氨后及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去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使化学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
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的调控
一、合成氨反应条件的原理分析
二、实际合成氨工业中选择的生产条件
1.压强:10~30 MPa
2.温度:400~500 ℃
3.催化剂:铁触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