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一、选择题(共60分)
在眺望海边驶近的帆船时,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再看到船身,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
A.海平面的上升
B.太阳的东升西落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地球绕太阳公转
下列地理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赤道上每
24
小时出现一次昼夜更替
B.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
C.近年来南极上空出现大面积臭氧层空洞
D.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北京市四季分明
本初子午线是指(
)
A.0°纬线
B.0°经线
C.180°经线
D.20°W经线
“十一”黄金周,小王到西藏旅游,北京时间20:30分,他在西藏发来短信,短信内容正确的是(
)
A.我在看日出
B.我在看日落
C.我在吃早饭
D.我在吃午饭
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天津的直线距离是3厘米,两地实地距离是12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40
B.四十万分之一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0千米
D.1:4000000
如图,下列关于图中岛屿的判断,正确的是
A.该地地势为四周高,中部低
B.该地河流短促且流量小
C.该地地处热带,全年高温
D.该地位于东亚
教室里贴有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按内容由详到略的排列是(
)
①世界地图
②中国地图
③江苏省地图
④吴江地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北纬
40
度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这里环境多样、物产丰富。如图为
40°N
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图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图示地区自然环境多样,体现在
①人口分布不均,东西差异大
②地表起伏大,植被类型不同
③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大
④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回归线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每年夏至在北回归线上有“立竿无影”的现象。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纬线A是北回归线,B处为恒河平原
B.图2中符合C处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的是甲
C.北半球夏至太阳光线照射情况与图3中①吻合
D.北半球夏至太阳“转身”后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逐渐变长
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表示盆地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①图中的虚线表示山谷
D.甲到乙的坡度比丙到丁的坡度小
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赤道的周长大约是
A.4
万千米
B.8
万米
C.6371
千米
D.1.8
万千米
下列属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A.四季变化
B.五带的形成
C.时间差异
D.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比例尺最大的一幅图是
A.亚洲图
B.中国图
C.山东省图
D.泰安市图
今天(6月20日),我们参加地理中考。对于这一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随州昼长夜短
B.此时正值随州的夏季
C.哈尔滨比随州早看到日出
D.广州比随州的昼更长
二、复合题(40分)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
图中
A、B
两点同在的线叫做
。
(2)
A、B、C
三点所在的纬线,最长的是
,最短的是
。
(3)
经纬度:A
点经度是
。
(4)
A、B、C、D
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
下图为阿拉斯加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阿拉斯加位于五带中的(
)
A.北温带和南温带
B.北寒带和北温带
C.南温带和热带
D.南寒带和南温带
(2)
阿拉斯加面积约12万km
,
总人72万,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大约为(
)
A.0.42人/千米
B.4.2人/千米
C.42人/千米
D.420人/千米
(3)
分析判断阿拉斯加的支柱产业之一是(
)
A.畜牧业
B.种植业
C.渔业
D.纺织工业
济南某中学地理社团的同学分别于四个节气当天正午时分测量了学校旗杆影子的长度(如图
1),图
2
是其中某天测量并绘制的学校平面图。据图完成下列两小题。
(1)
四个节气与旗杆影子搭配正确的是
A.春分日—甲
B.夏至日—乙
C.秋分日—丙
D.冬至日—丁
(2)
测量图
2
中旗杆影子的日期与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的是
A.
B.
C.
D.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在线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代驾等手段的出行方式。如图为我国智能出行统计数据分布图(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大陆“智能出行”在
1
亿人次/年以上的行政区有
A.7
个
B.8
个
C.9
个
D.10
个
(2)
天津没有达到
1
亿人次/年,主要影响因素是
A.面积
B.地形类型
C.经济水平
D.人口数量
(3)
“智能出行”能够
A.减少出行时间
B.减少出行费用
C.增加交通方式
D.增加交通安全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分析】在眺望海边驶近的帆船时,总是先看到船的桅杆,再看到船身,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地球是一个球体,与其他个地理事实无关,故答案为:C
【点评】因为地球是球体,现实生活中才能登高望远,反过来,远望时,先看到高处,再看到地处,证明地球是球体。
2.
【答案】D
【解析】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所以
A
不对。B、C
是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故选
D。
3.
【答案】B
【解析】【分析】地球上所有的经线称为子午线,而0度经线作为东西经度的起始线,称其为本初子午线,0°纬线表示的赤道是最长的纬线,180°经线是日期变更线,20°W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B
4.
【答案】B
【解析】【分析】西藏位于北京以西,日出时间比北京晚。因此北京时间20:30分已经是晚上,西藏则刚刚日落。故B正确。故答案为:B
5.
【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12000000=1/4000000,也就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40千米故答案为: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6.
【答案】C
【解析】A
选项:斯里兰卡中南部是高原,其中的皮杜鲁塔拉格勒山海拔
2524
米,为全国最高点,北部和沿海地区为平原,其中北部沿海平原宽阔,南部和西部沿海平原相对狭窄,海拔均在
150
m,斯里兰卡中部最高,故
A
选项错误;B
选项:斯里兰卡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
16
条,大都发源于中部山区,流域短且流勢湍急,但水流量却很丰富。最长的河流是马哈韦利河,全长
335
公里,在亭可马里港附近流入印度洋,东部较低注的平原地区,有着星罗棋布的湖泊,其中以巴提卡洛湖最大,面积为
120
平方公里,故
B
选项错误;D
选项: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岛国,位于北纬
5
度
55
分至
9
度
50
分,东经
79
度
42
分至
81
度
53
分之间,在南亚次大陆南端,西北隔保克海峡与印度半岛相望。南北长
432
公里,东西宽
224
公里,国土面积为
65610
平方公里,故该地位于南亚。故
D
选项错误。
7.
【答案】D
【解析】【分析】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大;反之,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小。据此判断教室里贴有四幅图幅相同的地图,按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④③②①,按内容由详到略的排列是④③②①。
故答案为:D
8.
【答案】D
【解析】根据“40°N
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图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可知,图示地区自然环境多样。主要体现在地表起伏大,植被类型不同;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大。这是沿纬线做的剖面图,纬度跨度不大,人口分布属于人文差异。
9.
【答案】C
【解析】【分析】图1中纬线A是北回归线,B处为德干高原,A错误;
图2中符合C处夏至日正午太阳光线照射情况的是太阳高度最大的丙,B错误
北半球夏至太阳光线照射情况与图3中①吻合,北极圈内是极昼,南极圈内是极夜,C正确
北半球夏至太阳“转身”后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逐渐变短,D错误。
故答案为:C。
1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读。
读图可知,①图比例尺为
1:1000000。②图比例尺为
1:100000。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实地距离越大。因此①图的实地距离大于②图。
D
项,在两地垂直距离一定的情况下,水平距离越大,坡度越小,①图和②图的等高距一致,因此甲乙和丙丁之间的垂直距离一致,而甲乙的实地距离比丙丁的实地距离大,则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故
D
项正确。
A
项,①图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四周向中间递增,为山顶(或山峰)。故
A
项错误。
B
项,比例尺的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①图比例尺为
1:1000000,②图比例尺为
1:100000,①图的比例尺分母更大,因此①图比例尺小。故
B
项错误。
C
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同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甲乙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
C
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D。
11.
【答案】B
【解析】【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解析】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在南极上判定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由此可判定,B符合题意。
故选:B。
12.
【答案】A
【解析】根据测量,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其中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根据计算赤道周长大约是
4
万千米。故答案为:A。
13.
【答案】C
【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区的差异(东部的时刻早于西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
C
项的时间差异符合题意。
四季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形成和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故排除
ABD
三项。
因此本题答案选
C。
14.
【答案】D
【解析】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亚洲图、中国图、山东省图和泰安市图所表示的范围大小不同,其中泰安市图的范围最小,所以选用的比例尺最大。根据题意。
故选:D。
15.
【答案】D
【解析】【分析】今天(6月20日),我们参加地理中考,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
北半球的随州市昼长夜短,A正确
此时正是随州市的夏季,B正确;
位于东部的哈尔滨比随州早看到日出,C正确
此时广州的昼长比随州的更短,D错误
故答案为:D。
二、复合题
16.
【答案】
(1)
经线
(2)
B;A
(3)
20°W
(4)
AD;CD
【解析】
(1)
由图可知,图中
A、B
两点同在的线是连接南北两个极点的经线,
(2)
A、B、C
三点所在的纬线,最长的是纬度最低的
B
线,最短的是纬度最高的
A
线。
(3)
由图可知,A
点所在的经线是位于本初子午线以西的
20°W。
(4)
A、B、C、D
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A、D
两点,位于东半球的是
C、D
两点。
17.
【答案】
(1)
B
(2)
A
(3)
C
【解析】
18.
【答案】
(1)
C
(2)
C
19.
【答案】
(1)
B
(2)
D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