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拔尖培优卷(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拔尖培优卷(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11 14:26: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拔尖培优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岛屿、半岛是(

A.亚欧大陆、格陵兰岛、阿拉伯半岛
B.非洲大陆、台湾岛、朝鲜半岛
C.南极大陆、大不列颠岛、印度半岛
D.北美洲、加里曼丹岛、中南半岛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包含亚洲与欧洲两个大洲于一体的亚欧大陆,面积将近5000万平方千米,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达到217万平方千米,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面积达300万平方千米,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上最大的大陆、半岛和岛屿。
2.地跨寒带、温带、热带且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A.亚洲、北美洲
B.北美洲、欧洲
C.亚洲、非洲、北美洲
D.北美洲
【答案】D
【解析】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南部少部分位于南半球,A、C错误。欧洲地跨北温带和北寒带,没有热带,B错误。北美洲地跨寒带、温带、热带且全部位于北半球,D正确。故选D。
根据下面四幅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甲大洲
B.乙大洲
C.丙大洲
D.丁大洲
4.图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甲大洲
B.乙大洲
C.丙大洲
D.丁大洲
5.赤道穿过其大陆部分的大洲是(

A.甲大洲
B.乙大洲
C.丙大洲
D.丁大洲
【答案】3.C
4.B
5.A
【解析】3.由图中各大洲的轮廓图可知,甲大洲为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四;乙大洲为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五;丙大洲为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世界最大;丁大洲为大洋洲,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七大洲,所以面积最大的是丙亚洲,C正确。故选C。
4.所有经线相交于南北极点,所以跨越极点的大洲即为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跨经度最广,B正确。故选B。
5.赤道穿过南美洲北部大陆,A正确。赤道没有穿过南极洲,B错误。赤道穿过亚洲南部的岛屿,C错误。赤道穿越大洋洲北部的岛屿,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七大洲的轮廓、位置及面积,第1小题要学生掌握七大洲的轮廓及面积,第2、3小题主要考查位置,重要经纬线穿越的大洲,还有区分大洲和大陆,考查学生对细节的掌握。
如图是“极点上空地球俯视图”,图中外圈为赤道,中心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①点的纬度是(

A.0°
B.90°N
C.90°S
D.60°N
7.关于①③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以陆地为主
B.③地以海洋为主
C.①③都有太阳直射
D.①③气候终年寒冷
8.若此时为6月22日,则①②③④四地中出现极夜现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6.B
7.D
8.C
【解析】6.在北极点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点上空看,地球是顺时针旋转,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可得,①点位于北极点上,因此纬度是90°N。故选B。
7.根据上题,①地是北极点,该地周围以海洋为主,③地是南极点,该地周围以陆地为主,①和③地都位于寒带地区,气候寒冷,无太阳直射现象,故D正确。故选D。
8.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极圈以内的地区有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内的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图中③地位于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故选C。
【点睛】本题查根据自转方向判读南北半球,在此基础上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请阅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9.下列对图中数码所在水域名称表述正确的是
A.①—北冰洋
B.②—大西洋
C.③—印度洋
D.④—太平洋
10.图中完全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三个条件的城市是
A.纽约
B.北京
C.巴西利亚
D.新加坡
【答案】9.C
10.B
【解析】9.首先要明确:北京和新加坡位于亚洲,纽约位于北美洲,巴西利亚位于南美洲。从图中看,海洋①和②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是太平洋;而海洋③位于亚洲以南、大洋洲以西,是印度洋;海洋④位于北美洲和南美洲以东,是大西洋。所以选C。
10.从图中看:北京、新加坡和纽约位于北半球,巴西利亚位于南半球;北京和纽约位于中纬度地区,新加坡和巴西利亚位于低纬度地区;北京和新加坡位于东半球(从20°W向东到160°E之间),而纽约和巴西利亚位于西半球。所以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三个条件的城市只有北京,选B。
【点睛】本题考查四大洋的分布及利用经纬网定位。
我国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在峰顶竖立测量觇(chān)标。左图示意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右图为珠峰顶竖立觇标照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珠穆朗玛峰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这两大板块是(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2.登顶当日,珠峰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
13.正午时觇标影子朝向(

A.正东
B.正南
C.正西
D.正北
【答案】11.D
12.A
13.D
【解析】11.读图,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可知,珠穆朗玛峰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是这两个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选D。
12.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5月27日,位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珠穆朗玛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故选A。
13.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可知,5月2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珠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此时正午时觇标影子朝向正北。故选D。
【点睛】该题考查六大板块的分布及昼夜长短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读图分析解答。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推断,下列地区会逐步消失的是
A.大西洋
B.阿尔卑斯山脉
C.地中海
D.红海
15.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至今它还在不断升高的原因是
A.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B.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欧亚板块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D.非洲板块不断挤压印度洋板块
16.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个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A.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
17.某班级开展“汶川十年,防震减灾”知识宣讲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B.地震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
C.地震时应撤离到相对空旷地带
D.地震被困后躲在卫生间墙角
【答案】14.C
15.B
16.A
17.B
【解析】根据板块构造图,结合板块运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14.六大板块之间是不断运动中的,板块的运动方向“→←”表示板块与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会形成高大的山脉和海沟,还会使大洋的面积不断缩小。板块的运动方向“←→”表示板块与板块之间张裂拉伸,会形成裂谷,还会形成新的大洋。读上图分析,根据板块的运动方向,大西洋面积可能会增大、红海可能会成为新的大洋;故A、D答案错误。阿尔卑斯山脉和地中海位于在板块与板块的挤压碰撞处,阿尔卑斯山脉的海拔可能会增高,而地中海的面积会越来越小,最终可能会消失;故B答案错误,C答案正确。
15.读上图分析,根据板块的运动方向,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所以至今它还在不断升高;故B正确。
16.根据板块构造图分析,太平洋板块被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环绕着,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形成无关的是非洲板块;故A答案正确。
17.地震发生时应听从指挥有序撤离,并撤离到相对空旷地带,远离高杆灯和高楼;地震被困后躲在卫生间墙角,有水源和有掩盖的地方等待救援;地震时禁止乘坐电梯离开,避免电梯断电困在电梯内。结合上述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措施,B答案是不正确的做法。
【点睛】六大板块之间是不断运动中的,板块的运动方向“→←”表示板块与板块相互挤压碰撞,会形成高大的山脉和海沟,还会使大洋的面积不断缩小。板块的运动方向“←→”表示板块与板块之间张裂拉伸,会形成裂谷,还会形成新的大洋。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岩石圈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
B.印度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D.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19.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推测,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①大西洋面积将扩大;
②地中海将会消失;
③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将分离;?④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将发生碰撞。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0.我国靠近火山地震带,是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发生时,在教室里上课的我们,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不管任何情况,立刻跑出室外
B.立即从窗户处向外跳逃生
C.护头下蹲并躲在墙角或结实桌子下面,震动结束后快速撤离到开阔地带
D.一直躲在教室里,大声呼喊,待救护人员赶来救援
【答案】18.C
19.B
20.C
【解析】18.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选C。
19.大西洋中间有一条生长型的板块边界线,所以它的面积将扩大;地中海中间有一条消亡型边界线,所以它的面积会不断缩小,直至消失;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是一个大板块,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之间隔着大西洋,而大西洋面积会不断扩大。大西洋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大西洋会不断扩大。地中海位于板块挤压地带,所以地中海不断缩小。故选B。
20.当地震发生时,在室外,要迅速逃往空康德地带,在室内要护头下蹲并躲在墙角或结实桌子下面,震动结束后快速撤离到开阔地带。从窗户逃生和一直躲在室内是不正确的做法。所以正确的是C。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某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某大洋是指(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2.图中哪两块陆地轮廓相似,启发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21.B
22.B
【解析】21.读图可知,20°W穿过该大洋,该大洋应为大西洋;故选B。
22.魏格纳根据非洲大陆西海岸与南美洲大陆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图中①是北美洲陆地,②是欧洲陆地,③是南美洲陆地,④是非洲陆地;故选B。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海陆分布和大陆漂移学说。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3.下图中A处的喜马拉雅山脉是如何形成的?
A.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拉伸
B.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
C.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拉伸
D.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碰撞
24.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
A.喜马拉雅山很高
B.喜马拉雅山上有湖泊
C.喜马拉雅山曾经是陆地
D.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
25.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B.板块内部的中心地带
C.海洋的岛屿中
D.大陆较高大的山脉中
【答案】23.B
24.D
25.A
【解析】2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由图可知:A处的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由于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俯冲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
24.地球表面的形态千差万别,陆地上的地表形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喜马拉雅山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经过数千万年的地壳变动隆起成山,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年轻的、最高达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至今还在缓慢上升,地球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故选D。
25.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地震,所以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地球上95%
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两带中,故选A。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甲图表示的是
半球(东或西)。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填代号)。
(2)赤道横穿的大陆有
A
大陆和
C
大陆。
(3)①
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
B
洋,是
洲和
C
大洲的界线。
【答案】(1)西
南极
(2)非
南美
(3)巴拿马
大西
北美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读图,甲为西半球,乙为东半球,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2)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读图,A为非洲,C为南美洲。(3)北美洲与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这两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考点:该题考查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27.读“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巴拿马地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图中字母G代表____洲,字母E代表____洲。A洲与B洲的分界线是____运河,B洲与E洲的分界线是____海峡。图中字母C、F分别代表____洋和____洋。
(2)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面积最小的大洲是____。(填名称)
(3)赤道穿过大陆的大洲是____洲和____洲。(填名称)
巴拿马地理位置重要,被称为“运河之国”,2016年6月26日,扩建后的巴拿马运河举行竣工启用仪式。表为巴拿马运河船舶通航能力变化数据。
限长(米)
限宽(米)
最大吃水深度(米)
装载量(标准箱)
扩建前
294.13
32.31
12.04
5000
扩建后
366
49
15.2
12000
(4)简述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说明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对航运的积极影响。
【答案】(1)南极;北美;苏伊士;白令;太平;印度;
(2)北冰洋;大洋洲;
(3)非;南美。
(4)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沟通两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沟通两大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积极影响:航运的效率提高、运输成本降低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大洲大洋海陆分布,轮廓形状等,同时考查地图、图表阅读,分析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
(1)读图可知,图中字母G代表南极洲,字母E代表北美洲。A非洲与B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B亚洲与E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图中字母C是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F是印度洋。
(2)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3)赤道穿过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另外还穿过亚洲和欧洲。
(4)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沟通两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沟通两大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积极影响:航运的效率提高、运输成本降低等。
28.
某班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用手挤压书本(如图一),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如图
二)。
(1)实验中纸张(书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块运动。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运动,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运动(挤压或张裂)。
当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①断裂陷落
②地表隆起
③形成高大山脉
④形成新的海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读图三可知,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其中_____________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块和_____板块相碰撞挤压形成的。
(4)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处世界地震中心。因为它位于板块________处,地壳运动________。
(5)经过上亿年的地壳运动,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如下图:在地图方框内填出一些大洲、大洋的名称。
【答案】(1)张裂
挤压
D
(2)太平洋(板块)
(3)印度洋
亚欧(位置可以互换)
(4)交界
活跃
(5)
【解析】根据世界上板块的分布,结合板块运动的影响进行分析解答。
【解析】(1)据图可知,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挤压运动,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张裂运动。当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产生①断裂陷落、④形成新的海洋。
(2)读图三可知,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挤压形成的。
(4)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处世界地震中心。因为它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5)根据太平洋、亚洲、非洲、南极洲的分布进行填图。
【点睛】考查板块运动的基本知识。
2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一个板块包括两个大洲,这样的板块是

.(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
,而交界处比较
,多火山地震.(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4)由于板块运动,红海在不断
,而地中海则在不断
.(5)我国台湾岛多地震,是因为台湾位于

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答案】(1)亚欧板块;美洲板块;(2)稳定;活跃;(3)环太平洋;阿尔卑斯﹣﹣喜马拉雅;(4)扩张;缩小;(5)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解析】试题分析: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解:读图可知,(1)一个板块包括两个大洲,有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其中亚欧板块上有亚洲和欧洲,美洲板块上有南、北美洲.(2)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3)世界有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4)由图中的箭头可知,红海位于板块张裂拉伸的地带,在不断地扩张;地中海位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面积在不断缩小.(5)我国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答案为:(1)亚欧板块;美洲板块;(2)稳定;活跃;(3)环太平洋;阿尔卑斯﹣﹣喜马拉雅;(4)扩张;缩小;(5)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拔尖培优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岛屿、半岛是(

A.亚欧大陆、格陵兰岛、阿拉伯半岛
B.非洲大陆、台湾岛、朝鲜半岛
C.南极大陆、大不列颠岛、印度半岛
D.北美洲、加里曼丹岛、中南半岛
2.地跨寒带、温带、热带且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A.亚洲、北美洲
B.北美洲、欧洲
C.亚洲、非洲、北美洲
D.北美洲
根据下面四幅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A.甲大洲
B.乙大洲
C.丙大洲
D.丁大洲
4.图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A.甲大洲
B.乙大洲
C.丙大洲
D.丁大洲
5.赤道穿过其大陆部分的大洲是(

A.甲大洲
B.乙大洲
C.丙大洲
D.丁大洲
如图是“极点上空地球俯视图”,图中外圈为赤道,中心为极点,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①点的纬度是(

A.0°
B.90°N
C.90°S
D.60°N
7.关于①③两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地以陆地为主
B.③地以海洋为主
C.①③都有太阳直射
D.①③气候终年寒冷
8.若此时为6月22日,则①②③④四地中出现极夜现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请阅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9.下列对图中数码所在水域名称表述正确的是
A.①—北冰洋
B.②—大西洋
C.③—印度洋
D.④—太平洋
10.图中完全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三个条件的城市是
A.纽约
B.北京
C.巴西利亚
D.新加坡
我国2020年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于5月27日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在峰顶竖立测量觇(chān)标。左图示意世界部分地区板块构造分布,右图为珠峰顶竖立觇标照片。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珠穆朗玛峰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这两大板块是(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12.登顶当日,珠峰昼夜长短状况是(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
13.正午时觇标影子朝向(

A.正东
B.正南
C.正西
D.正北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推断,下列地区会逐步消失的是
A.大西洋
B.阿尔卑斯山脉
C.地中海
D.红海
15.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至今它还在不断升高的原因是
A.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B.印度洋板块不断挤压欧亚板块
C.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
D.非洲板块不断挤压印度洋板块
16.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集中的地带,与这个火山地震带无关的板块是
A.非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
17.某班级开展“汶川十年,防震减灾”知识宣讲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震发生时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B.地震时应乘坐电梯迅速离开
C.地震时应撤离到相对空旷地带
D.地震被困后躲在卫生间墙角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岩石圈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
B.印度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D.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19.根据板块运动的规律推测,以下叙述正确的有:
①大西洋面积将扩大;
②地中海将会消失;
③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将分离;?④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将发生碰撞。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0.我国靠近火山地震带,是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发生时,在教室里上课的我们,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不管任何情况,立刻跑出室外
B.立即从窗户处向外跳逃生
C.护头下蹲并躲在墙角或结实桌子下面,震动结束后快速撤离到开阔地带
D.一直躲在教室里,大声呼喊,待救护人员赶来救援
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某大洋两岸的四块陆地,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某大洋是指(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2.图中哪两块陆地轮廓相似,启发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3.下图中A处的喜马拉雅山脉是如何形成的?
A.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拉伸
B.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
C.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拉伸
D.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碰撞
24.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
A.喜马拉雅山很高
B.喜马拉雅山上有湖泊
C.喜马拉雅山曾经是陆地
D.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
25.世界上最主要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B.板块内部的中心地带
C.海洋的岛屿中
D.大陆较高大的山脉中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甲图表示的是
半球(东或西)。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填代号)。
(2)赤道横穿的大陆有
A
大陆和
C
大陆。
(3)①
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
B
洋,是
洲和
C
大洲的界线。
27.读“世界大洲、大洋分布图”、“巴拿马地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图中字母G代表____洲,字母E代表____洲。A洲与B洲的分界线是____运河,B洲与E洲的分界线是____海峡。图中字母C、F分别代表____洋和____洋。
(2)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面积最小的大洲是____。(填名称)
(3)赤道穿过大陆的大洲是____洲和____洲。(填名称)
巴拿马地理位置重要,被称为“运河之国”,2016年6月26日,扩建后的巴拿马运河举行竣工启用仪式。表为巴拿马运河船舶通航能力变化数据。
限长(米)
限宽(米)
最大吃水深度(米)
装载量(标准箱)
扩建前
294.13
32.31
12.04
5000
扩建后
366
49
15.2
12000
(4)简述巴拿马运河的地理意义,说明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对航运的积极影响。
28.
某班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实验,阅读实验方法及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实验)课桌上有一本书和一张纸,用手挤压书本(如图一),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如图
二)。
(1)实验中纸张(书本)代表地球上的板块运动。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运动,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______运动(挤压或张裂)。
当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地表会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①断裂陷落
②地表隆起
③形成高大山脉
④形成新的海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读图三可知,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其中_____________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_块和_____板块相碰撞挤压形成的。
(4)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处世界地震中心。因为它位于板块________处,地壳运动________。
(5)经过上亿年的地壳运动,形成了现在的海陆分布,如下图:在地图方框内填出一些大洲、大洋的名称。
29.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一个板块包括两个大洲,这样的板块是

.(2)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
,而交界处比较
,多火山地震.(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4)由于板块运动,红海在不断
,而地中海则在不断
.(5)我国台湾岛多地震,是因为台湾位于

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