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能力巩固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选择出上图中大洲名称:字母E表示(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2.写出大洋名称:①是(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3.上图中A洲和B洲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乌拉尔山脉
每年经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货物约占世界海运贸易的15%,2021年3月23日~29日,一艘巨型货船在苏伊士运河航道最窄处搁浅,航线完全瘫痪,导致全球货物运输遭受重创。下图为苏伊士运河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苏伊士运河(
)
①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②联系了亚欧非三大洲
③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④联系了亚洲和大洋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与绕行好望角相比,苏伊士运河航线(
)
①距离较短②运费较高③运量更大④耗时更短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读“海上和冰上丝绸之路示意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6.“冰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大洋有(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C.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7.图中B海域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其名称是
(
)
A.白令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苏伊士运河
2021年3月18日~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如图示意阿拉斯加州。读图判断下列各题。
8.洲界①是(
)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土耳其海峡
9.阿拉斯加州有一半以上居民居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
)
A.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
B.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C.高大山脉阻挡了南面寒冷气流
D.地势较高,对外交通便利
读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C.东临太平洋、南临北冰洋、北临印度洋
D.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11.下列地理事物中,不是亚洲与相邻大洲分界线的是(
)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乌拉尔山
D.直布罗陀海峡
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地说明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A.大洋洲和亚洲
B.亚洲和欧洲
C.欧洲和北美洲
D.北美洲和大洋洲
13.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②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③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④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新西兰人口密度为16人/km?,旅游业和农牧业发达,水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读新西兰南北二岛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读图可以得知新西兰北岛的地势特点是(
)
A.中间高,四周低
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
D.四周高,中间低
15.在图中判断新西兰北岛地势特点的依据是(
)
A.颜色的深浅
B.起伏的高低
C.河流的流向
D.城市的多少
16.新西兰北岛温泉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气候湿润,河流众多
C.地下水丰富
D.地壳活跃,火山多
菲律宾的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5-10月吹西南季风,11一次年4月吹东北季风。菲律宾北部的塔尔(如下图)火山于2020年1月14日喷发,造成数万居民撤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塔尔火山喷发与下列板块运动直接有关的是(
)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美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
18.根据推测,塔尔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会随风飘向(
)
A.中国
B.日本
C.印度尼西亚
D.东南太平洋方向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说法支持大陆漂移假说的现象是(
)
A.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
B.在巴西和南非的同类地层中,都发现了其他大陆没有的“中龙”古生物化石
C.只有我国四川等地区生活着世界上独有的动物——大熊猫
D.热带雨林气候基本上分布在赤道附近
20.我国青藏地区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而且每年还在不断抬升,其原因是(
)
A.太平洋板块挤压亚欧板块的结果
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的结果
C.印度洋板块挤压太平洋板块的结果
D.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的结果
日本多火山地震,被称为“地震国”。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
)
A.板块内部地区
B.大陆内部地区
C.板块交界地带
D.大洲分界线上
2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地中海不断缩小,终将消亡
B.红海面积缩小,将形成山脉
C.喜马拉雅山下降,沉入海底
D.南极洲漂向低纬,冰川融化
2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
A.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中国位于图中哪个大洲?(
)
A.甲
B.乙
C.丙
D.丁
25.图中哪两个大洲轮廓吻合,成为大陆漂移说的证据之一?(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大洲是____,A和B两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做____大陆,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
(2)穿过赤道的C大洲是____,C大洲北部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____。D、E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D、E两洲主要分布在____(东、西)半球。
(3)G大洲是____,它位于地球的最____(东、南、西、北)端,气候寒冷。
(4)世界第一大洋是____,纬度最高、面积最小的大洋是____(填数字)。
27.读“北极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大陆;B_____大陆;C_____岛。
(2)D是_____海峡,它是______(国家)与俄罗斯的分界线;也是_____洲与亚洲的分界线;还是_____洋与北冰洋的分界线。
(3)当图中虚线附近地区人们一天24小时可看到太阳时,南极地区可能是(_____)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28.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文化多样。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⑤地区的地面不断隆起,是由于____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
(2)图中甲地区输往A国的矿产资源是____,其经过的重要海峡④是____海峡。
(3)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是____洲,③是____山脉。
(4)甲所在地区是世界最大半岛____,由图中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关于甲地区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29.阅读材料及“全球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地震发生时正值北半球______(季节)
(2)震源位于_____洋西北部,其经纬度位置C是______;属于______(东、西)半球。
(3)来自意大利的一船救援物资经过A________运河进入印度洋,越过B________海峡抵达日本。
(4)简要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________。
(5)遇到突然到来的地震,下列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错误的是(_____)
A.在室内,可躲在结实的墙角下B.在室外,可躲在高大建筑物边
C.在商场,可躲在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D.在影剧院、体育馆可躲在排椅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能力巩固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读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选择出上图中大洲名称:字母E表示(
)。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2.写出大洋名称:①是(
)。
A.太平洋
B.北冰洋
C.大西洋
D.印度洋
3.上图中A洲和B洲分界线是(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乌拉尔山脉
【答案】1.B
2.A
3.B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字母E表示的是非洲,是面积第二大的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故选:B。
2.读图可知,大洋①是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故选:A。
3.读图可知,A北美洲和B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故选:B。
【点睛】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每年经苏伊士运河运输的货物约占世界海运贸易的15%,2021年3月23日~29日,一艘巨型货船在苏伊士运河航道最窄处搁浅,航线完全瘫痪,导致全球货物运输遭受重创。下图为苏伊士运河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苏伊士运河(
)
①沟通了地中海和大西洋②联系了亚欧非三大洲
③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④联系了亚洲和大洋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与绕行好望角相比,苏伊士运河航线(
)
①距离较短②运费较高③运量更大④耗时更短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4.C
5.D
【解析】4.由图可知,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地处亚、非、欧的交界处,能够通过苏伊士运河,联系亚、非、欧三洲。C②③正确,故选C。
5.与绕行好望角相比,苏伊士运河航线沟通地中海和红海,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联结大西洋与印度洋,是扼守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从北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之间的航程,比绕行非洲好望角缩短了5500~8000千米;从地中海沿岸各国到印度洋可缩短航程8000~10000千米。①④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与绕行好望角相比,苏伊士运河航线沟通地中海和红海,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与地中海,联结大西洋与印度洋,是扼守欧、亚、非三洲的主要国际航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大大缩短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沿岸各港口之间的航程。
读“海上和冰上丝绸之路示意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6.“冰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大洋有(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C.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D.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
7.图中B海域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其名称是
(
)
A.白令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苏伊士运河
【答案】6.D
7.D
【解析】6.读图,根据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和轮廓可知,“冰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大洋有太平洋、北冰洋和大西洋。所以选D。
7.读图可知,B处是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马六甲海峡不是大洲分界线。故选D。
【点睛】世界上七大洲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2021年3月18日~19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如图示意阿拉斯加州。读图判断下列各题。
8.洲界①是(
)
A.巴拿马运河
B.白令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土耳其海峡
9.阿拉斯加州有一半以上居民居住在安克雷奇市,原因是该市(
)
A.纬度较低,气候比较温暖
B.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
C.高大山脉阻挡了南面寒冷气流
D.地势较高,对外交通便利
【答案】8.B
9.A
【解析】8.读图可知,①处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土耳其海峡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B符合题意,故选B。
9.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克雷奇市位于阿拉斯加州的南部沿海,纬度相对较低,气候叫温暖,同时安克雷奇市北部为山脉,高大山脉阻挡了北面寒流,使得其冬季较暖和。读图可知,安克雷奇地处山地,地势较高,但不是人口分布在这里的原因。A正确,故选A。
【点睛】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西北端,东与加拿大接壤,另三面环北冰洋、白令海和北太平洋。安克雷奇市是阿拉斯加州第一大城市,人口29.2万,46%的居民居住在安克雷奇地区。
读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C.东临太平洋、南临北冰洋、北临印度洋
D.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11.下列地理事物中,不是亚洲与相邻大洲分界线的是(
)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乌拉尔山
D.直布罗陀海峡
【答案】10.B
11.D
【解析】10.由图可知,亚洲地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故A错误;亚洲的纬度范围是81°N-0°-11°S,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故B正确;亚洲北、东、南三面的海洋依次是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故C错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故D错误。故选B。
11.亚洲西与欧洲相邻,西南与非洲相邻,东北与北美洲相邻。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依据题意,ABC错,D对,故选D。
【点睛】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与欧洲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地说明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A.大洋洲和亚洲
B.亚洲和欧洲
C.欧洲和北美洲
D.北美洲和大洋洲
13.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②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③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④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2.C
13.B
【解析】12.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构成,陆地只占到29%,共有七个大洲,其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大洋洲、亚洲、南美洲和非洲跨了南北半球,南极洲全部位于南半球,故选C。
13.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无论从哪个半球看,均是海洋面积要大于陆地,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七大洲分布及海陆分布特点。
新西兰人口密度为16人/km?,旅游业和农牧业发达,水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达70。读新西兰南北二岛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读图可以得知新西兰北岛的地势特点是(
)
A.中间高,四周低
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
D.四周高,中间低
15.在图中判断新西兰北岛地势特点的依据是(
)
A.颜色的深浅
B.起伏的高低
C.河流的流向
D.城市的多少
16.新西兰北岛温泉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
B.气候湿润,河流众多
C.地下水丰富
D.地壳活跃,火山多
【答案】14.A
15.C
16.D
【解析】14.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势,河流都是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据图,河流呈放射状流入海洋,故判断该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根据河流的流向可以判断一个地区的地势,河流都是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向地势低的地方,据图,河流呈放射状流入海洋,故判断该岛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新西兰地处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沿裂缝侵入地层或喷出地表,丰富的地热资源加热了地下水,使之成为温泉,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新西兰属于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澳大利亚东南方约1600公里处,介于南极洲和赤道之间,西隔塔斯曼海与澳大利亚相望,北邻新喀里多尼亚、汤加、斐济。新西兰平原狭小。河流短而湍急,航运不便,但水利资源丰富。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河与湖泊。南岛的库克峰海拔3754米,为全国最高峰。海岸线长约1.5万公里。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菲律宾的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5-10月吹西南季风,11一次年4月吹东北季风。菲律宾北部的塔尔(如下图)火山于2020年1月14日喷发,造成数万居民撤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塔尔火山喷发与下列板块运动直接有关的是(
)
A.印度洋板块
B.亚欧板块
C.美洲板块
D.南极洲板块
18.根据推测,塔尔火山喷出的火山灰会随风飘向(
)
A.中国
B.日本
C.印度尼西亚
D.东南太平洋方向
【答案】17.B
18.C
【解析】17.由图可知,塔尔火山喷发是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灾害,故选B。
18.菲律宾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5-10月吹西南季风,11一次年4月吹东北季风,火山喷发时是1月14日,此时盛行东北季风,所以火山灰会随风飘向西南部的印度尼西亚,故选C。
【点睛】地球上是由六大板块构成,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在板块内部则比较稳定;东南亚包括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两部分,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下列说法支持大陆漂移假说的现象是(
)
A.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
B.在巴西和南非的同类地层中,都发现了其他大陆没有的“中龙”古生物化石
C.只有我国四川等地区生活着世界上独有的动物——大熊猫
D.热带雨林气候基本上分布在赤道附近
20.我国青藏地区平均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而且每年还在不断抬升,其原因是(
)
A.太平洋板块挤压亚欧板块的结果
B.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互挤压的结果
C.印度洋板块挤压太平洋板块的结果
D.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的结果
【答案】19.B
20.D
【解析】19.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与板块运动有关,与大陆漂移关系不大,A错误。在巴西和南非的同类地层中,都发现了其他大陆没有的“中龙”古生物化石,表明巴西和南非原属同一大陆,但是现在相隔较远,只有大陆漂移假说能够解释该现象,B正确。只有我国四川等地区生活着世界上独有的动物——大熊猫,该信息与大陆漂移假说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基本上分布在赤道附近,是因为赤道附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对流运动旺盛,降水多而形成的,与大陆漂移假说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B。
20.我国青藏地区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碰撞处,随着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青藏地区不仅海拔高,而且一直在不断抬升,D正确。该位置与其他板块无关,因此A、B、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日本多火山地震,被称为“地震国”。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
)
A.板块内部地区
B.大陆内部地区
C.板块交界地带
D.大洲分界线上
2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地中海不断缩小,终将消亡
B.红海面积缩小,将形成山脉
C.喜马拉雅山下降,沉入海底
D.南极洲漂向低纬,冰川融化
2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
)
A.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答案】21.C
22.A
23.B
【解析】21.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C正确,A错误;大陆内部和大洲分界线上不一定位于板块交界处,BD错误;故选C。
22.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是消亡边界,因此地中海将不断缩小,终将消亡,A正确;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断裂拉伸处,是生长边界,红海的面积将不断扩大,B错误;喜马拉雅山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是消亡边界,因此喜马拉雅山会不断隆起抬升,C错误;南极洲位于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不会漂向低纬,D错误;故选A。
23.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板块和板块之间运动频繁,但力的方向不同,板块发生张裂运动时其运动方向相反,板块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张,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表还会不断隆起形成山脉。
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中国位于图中哪个大洲?(
)
A.甲
B.乙
C.丙
D.丁
25.图中哪两个大洲轮廓吻合,成为大陆漂移说的证据之一?(
)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答案】24.C
25.B
【解析】24.读图可知,甲是南美洲,乙是北美洲,丙是亚洲,丁是非洲,中国位于亚洲,故根据题意选C。
25.读图中大陆轮廓的特征可知,南美洲凸出的部分和非洲凹进去的部分相吻合,这也是魏格纳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之一。故根据题意选B。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七大洲轮廓和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读图解答即可。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读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A大洲是____,A和B两洲的大陆部分是一个整体,称做____大陆,它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
(2)穿过赤道的C大洲是____,C大洲北部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____。D、E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D、E两洲主要分布在____(东、西)半球。
(3)G大洲是____,它位于地球的最____(东、南、西、北)端,气候寒冷。
(4)世界第一大洋是____,纬度最高、面积最小的大洋是____(填数字)。
【答案】亚洲
亚欧
非洲
终年炎热干燥
巴拿马运河
西
南极洲
南
太平洋
①
【解析】本大题以大洲和大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大洲分界线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
(1)读图,根据为主和轮廓判断,A是亚洲,是世界大一大洲,B是欧洲,亚洲和欧洲的大陆连在一起,是亚欧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大陆。
(2)读图可知,赤道穿过的大洲有C非洲、A亚洲、F大洋洲和E南美洲。C非洲北部地区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这里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过于干燥。D北美洲和E南美洲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D、E两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3)读图可知,G是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纬度最高,气候最寒冷。
(4)读图可知,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②太平洋,纬度最高、面积最小的大洋是①北冰洋,位于北极点周围,也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27.读“北极地区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_____大陆;B_____大陆;C_____岛。
(2)D是_____海峡,它是______(国家)与俄罗斯的分界线;也是_____洲与亚洲的分界线;还是_____洋与北冰洋的分界线。
(3)当图中虚线附近地区人们一天24小时可看到太阳时,南极地区可能是(_____)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答案】亚欧
北美洲
格陵兰
白令
美国
北美
太平洋
B
【解析】本题以北极地区为材料,考查北极地区的位置、白令海峡的位置特点及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1)读图可得:A是亚欧大陆,该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B是北美大陆,C是格陵兰岛,该岛屿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2)D是白令海峡,它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分界线;也是北美洲与亚洲的分界线;还是北冰洋与北冰洋的分界线。
(3)当图中虚线即北极圈附近地区人们一天24小时可看到太阳时,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南极地区也是6月22日前后,故选B。
28.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它地域辽阔,文化多样。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⑤地区的地面不断隆起,是由于____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
(2)图中甲地区输往A国的矿产资源是____,其经过的重要海峡④是____海峡。
(3)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①是____洲,③是____山脉。
(4)甲所在地区是世界最大半岛____,由图中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关于甲地区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C.全年炎热干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答案】印度洋
石油
马六甲
非
乌拉尔
阿拉伯半岛
C
【解析】本题以亚洲简图和热带沙漠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为材料,涉及板块运动的影响、中东的石油资源、亚洲的位置范围、气候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1)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图中⑤地区是青藏高原,该地地面不断隆起,是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
(2)图中甲地区为中东,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石油最多的地区,该地区输往A国日本的矿产资源是石油,其经过的重要海峡④是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3)①是非洲,位于东半球西部,欧洲以南,亚洲之西,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地跨赤道南北;③是乌拉尔山脉,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之一。
(4)甲所在地区是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该半岛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北回归线从其中部穿过,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故选:C。
29.阅读材料及“全球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材料: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地震发生时正值北半球______(季节)
(2)震源位于_____洋西北部,其经纬度位置C是______;属于______(东、西)半球。
(3)来自意大利的一船救援物资经过A________运河进入印度洋,越过B________海峡抵达日本。
(4)简要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________。
(5)遇到突然到来的地震,下列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错误的是(_____)
A.在室内,可躲在结实的墙角下B.在室外,可躲在高大建筑物边
C.在商场,可躲在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D.在影剧院、体育馆可躲在排椅下
【答案】春季
太平
(38.1°N,142.6°E)
东
苏伊士
马六甲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地壳不稳定。
B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的地理位置、世界主要航道、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避震方法等。需要结合地图回答问题。
(1)在北半球,3、4、5月为春季,6、7、8月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由材料可知,地震发生的日期是3月11日,正值北半球的春季。
(2)由图可知,震源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日本是太平洋上的岛国。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右增为东经,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上增为北纬。因此震源的经纬度位置,为142.6°E,38.1°N。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震源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属于东半球。
(3)由图可知,A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重要航道,为苏伊士运河。B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航道,为马六甲海峡。
(4)由图可知,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5)在室内,躲在结实的墙角能够尽可能避免垮塌,A做法正确。在室外躲在高大建筑物边可能发生建筑物倒塌,应避免靠近高大建筑物,B做法错误。在商场躲在结实的柜台或柱子边可尽量避免被重物压到或砸到,C做法正确。在影剧院、体育馆躲在排椅下可尽量避免被重物压到或砸到,D做法正确。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山地丘陵约占全国面积的3/4以上。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最高的山峰,也是著名的活火山。日本群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危害较大的地震平均每3年就要发生1次。平原大多分布在沿海或较大河流的下游地区,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