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升初语文真卷分类卷 专题九 记叙文阅读(一)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小升初语文真卷分类卷 专题九 记叙文阅读(一)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1 08:1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年小升初语文真卷分类卷
专题九
记叙文阅读(一)
一、(2020·北京市顺义区·小升初)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下题。
表里的生物
①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②可是父亲怀里的表有时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针会自己走动,而且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没有一刻的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③一天,我对父亲说:
④“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⑤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父亲立刻把我的手拦住了,他说:
⑥“只许听,不许动。”
⑦停了一会儿,他又添上一句:
⑧“小孩儿不许动表。”
⑨他这么说,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⑩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完成:
(1)?自然段“我吓了一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也感到愉快”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段“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对“这么好的表”上文是这样描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自然段“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理
解不正确的是(
)。
A.“这样的话”是指?自然段“我”见人就说的话。
B.“这样的话”“我”说了很久呢。
C.“我”后来不说了,是因为“我”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增加了,不再像原来那样天真、幼稚了。
D.后来“我”对这件事印象不深了。
3.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对“我”的心理描写有多处,请摘录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题来完成,不少于50字。
(1)对文中爸爸一系列的做法,有些人欣赏,有些人并不认同,你的看法是什么?
(2)“我”对父亲的怀表从疑惑、好奇、猜测,到又产生新问题、解答疑问……有人说“我”是胡思乱想,也有人说是探究和思考,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说明了“我”年少时的天真、好奇的特点,同时为下文发现“表里的生物”做了铺垫。
2.(1)“我”实在想象不出,神秘美丽的表的世界里,会有一个小蝎子;我的猜测没有错。(2)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3)D
3.《表里的生物》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4.从文中写“我”不断追问父亲并问清缘由可以看出“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5.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孩子觉得表是一个美妙的东西,而蝎子是一个可怕的东西,把这么一个可怕的东西放到美妙的东西里面,孩子感到不可思议。
6.(1)赞同。文章父亲用形象的比喻来回答,虽然不是确定的答案,但却富有情趣,激发了孩子更大的探索欲望。
【解析】1.考查了理解句子的含义。《表里的生物》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这句话说明了“我”年少时的天真、好奇的特点,同时为下文发现“表里的生物”做了铺垫。
2.(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上文内容:“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蛰你。”“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可知“我吓了一跳”是因为“我”实在想象不出,神秘美丽的表的世界里,会有一个小蝎子;我的猜测没有错。“我也感到愉快”是因为我的猜测没有错。(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合上文内容:“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可知。(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原文可知“我”后来不说了,不是因为“我”对这件事印象不深了。是因为“我”随着年龄增长知识增加了,不再像原来那样天真、幼稚了。
3.考查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读文可知:《表里的生物》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4.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文章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5.考查描写方法。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
6.此题是开放题。结合文章内容任选角度作答即可。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不要脱离原文内容。
二、(2020·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小升初)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居里夫人的故事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
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
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上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
愿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作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结束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主席台。这位老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播
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划去括号中不适当的词语。
2.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
)内写上序号。
①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解释。
a“簇拥”的意思是(
)。
A.聚成一团
B.许多人紧紧地围着
C.许多人围着
b“盛誉”的意思是(
)。
A.很高的荣誉
B.称赞
C.赞美、夸奖
②“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
)。
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
B.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小时侯教过她的老师的美德感动,所以流下热泪.
C.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
3.本文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哪两件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震动
希望
愿望
传播
2.B
A
B
3.居里夫人帮助她的法语老师完成重游出生地的愿望。
在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典礼上,居里夫人把鲜花献给她小时候的老师
4.居里夫人虽然有很高的名望,但她在获得荣誉的时候,仍不忘传授她知识的老师,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她是一个尊敬老师的科学家。
【解析】略
三、(2020·江苏省连云港市·小升初)现代文阅读
课文选段。
①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②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③我小时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1.以上内容分别选自三篇课文,其中第③段出自课文《____》。
2.请分别给这三个部分拟个小标题,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3.请模仿第③段文字中画线句子的表述方式,在其后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①②部分同样都是描写传统节日,表达方式却截然不同:第①段通过__________,第②段则通过__________来表现节日特点。
5.透过第②部分中“那我饿了!”四个字,你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围绕“童年生活”选择写作材料,你喜欢以上哪段文字作为写作的重点,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表里的生物
2.悬灯结彩的元宵节
急切想吃腊八粥的八儿
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3.鞋子不是活的,有时却发出踏踏踏的声音,那是有人穿着在走路。
4.对元宵节各式各样的灯的描写
八儿与妈妈之间的对话
5.八儿无计可施心态和他想喝粥的急切心情。
6.我选择以上第③段文字作为写作重点。理由如下:我小时候是住在农村的,也没有工厂,所以也没有机器的声音。我对于那些能够发出声音的玩具或者机器也感到很好奇,小时候认为电视机有画面和声音是有人住在里面。选段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我有很深的体会和很大的创作空间。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的识记能力。第③段出自课文《表里的声音》。第①段出自课文《北京的春节》。第②段出自课文《腊八粥》。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语段的概括能力。第①段可以定位到本段第三句。主要写元宵节的特点,即处处悬灯结彩。第②段主要用母子之间的对话,表现了腊八节的特点。第③段可以定位到本段的一二句。主要写作者小时候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3.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仿写能力。划线句子的句式为“有时……那是……”。答案是根据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作答的。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语句通顺即可。
4.本题主要考查对表达方式的识记与理解能力。第①段,根据“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即可得出答案。第②段,根据“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要到夜里!”“那我饿了!”“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即可得答案。
5.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八儿问妈妈什么时候可以喝粥,妈妈说腊八粥要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那我饿了!”意思是:妈妈说太阳落山才可以吃,但是我现在饿了,难道你不让我吃吗?带有一丝丝无奈的语气,八儿他并不是真的饿了,只是嘴馋,想要喝腊八粥。
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答案选择的是第三段文字。是因为他们两个有共同的经历,所以有很强的代入感,写作起来内容会很真实。
四、(2020·江苏省连云港市·小升初)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①没想到,船刚靠近那个岬[jiǎ]角,就莫名其妙地开进了一片深水,并且碰上了一股激流。这股激流来势非常凶猛,一下把我的船猛地向前冲去。我在船上拼命想掌控方向,但无济于事……我拼命划着桨,但毫无用处,就连老天也不帮我,此刻,空气中连一丝风也没有。我很清楚前面将会发生什么……我越想越害怕,一旦小船被卷到大海中间,不被大鲨鱼吃也会活活饿死。
②不管我怎么哀号,我的船还是被冲进了茫茫大海,眼看离小岛越来越远,我内心的焦虑简直难以形容……到了正午,太阳火辣辣地照在身上,忽然,我感觉脸边似乎吹起了一阵微风,过了半小时,风稍稍大起来。我的心中立刻燃起了希望……海上还没有刮大风,我立即竖起桅杆,张起帆向北驶去,一路上尽量躲开那股急流……大约行驶三海里左右,我看到一条约一英里宽的小溪,看上去好像越往里越是狭窄。“真是一个天然港口,绝佳的船坞啊!我的小船就停在这里吧。”我高兴地说着,把小船停放在那里,等熟悉了地形后再来取。
③翻过围墙,进了茅屋后,我彻底瘫软了,几天来的疲惫全部都涌了上来,稀里糊涂地就睡着了。“鲁滨逊·克罗索,鲁滨逊·克罗索。”迷迷糊糊中,好像有人在和我说话,可是我很困,没一点反应就睡着了。“鲁滨逊·克罗索,鲁滨逊·克罗索。”迷迷糊糊中,好像有人在和我说话,可是我很困,没一点反应就睡着了。“鲁滨逊·克罗索!鲁滨逊·克罗索!”我真的感觉有人在叫我。这可真令人恐怖啊,在这个仅有我一个人的小岛上,竟然有人喊我的名字!
④我怀着一阵惊恐,一下子清醒了过来。哦,原来是那只鹦鹉波儿在不停地喊我的名字。它就停在篱笆上,说着我曾经教它的一些话。
1.请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于事无补_____
无以言表_____
迷迷糊糊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自然段中,“我”内心焦虑的原因是______;“我”心中燃起了希望是因为______;“我”感到高兴是因为______。第③自然段中,令人恐怖的是______。
4.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完全一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中鲁滨逊的经历可谓“一波三折”,你的生活中是否也经历过这样一波三折的事,请回顾事情的过程,完成下面的流程图。
事情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无济于事
难以形容
稀里糊涂
2.鲁滨逊的船遇上了激流,正被冲往大海。
3.“我”怕自己死在大海里
“我”有可能找到一个能让“我”活下来的地方
“我”找到了一个避风港
在这个仅有“我”一个人的小岛上,竟然有人喊“我”的名字
4.这样写突出表现了鲁滨逊非常累、非常困,体现出了他与大自然搏斗,十分不容易。
5.在岬角附近遭受激流猛烈冲击
被冲进了茫茫大海
顺风找到了一个避风港
找到了一个孤岛暂时安顿下来
焦虑
高兴
恐惧
平静
【解析】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近义词。
于事无补和无济于事:对事情毫无补益。
无以言表和难以形容:无法形容出来。
迷迷糊糊和稀里糊涂: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
2.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学会归纳总结,对文段进行合理概括。
3.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在文中找到关键词“焦虑、燃起希望、感到高兴”,就能找到答案。
4.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完全一样,这样写突出表现了鲁滨逊非常疲乏,体现出了他与大自然搏斗,十分不容易。
5.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事情的经过看看鲁滨逊经历了哪些重要的事情,再找到与之相关的心情。
五、(2020·湖北省十堰市·小升初)课外阅读
《鲁滨逊漂流记》选段
此后过了很久,有一天,天气晴朗,我和星期五偶然走上岛东边的那座小山顶。在那儿,也是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曾看到了美洲大陆。当时,星期五全神贯注地朝大陆方向眺望了一会儿,忽然出乎意外地手舞足蹈起来,还把我叫了过去,因为我恰好不在他身边,离开他还有几步路。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噢,真高兴!真快活!我看到了我的家乡,我看到了自己的部落了!”
这时,我只见他脸上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欣喜。他双眼闪闪发光,流露出一种热切兴奋和神往的神色,仿佛想立刻返回他故乡去似的。看到他这种心情,我胡思乱想起来。我对星期五不由起了戒心,因而与他也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我毫不怀疑,只要星期五能回到自己的部落中去,他不但会忘掉他的宗教信仰,而且也会忘掉他对我的全部义务。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把我的情况告诉他部落里的人,说不定还会带上一两百他的同胞到岛上来,拿我来开一次人肉宴。那时,他一定会像吃战争中抓来的俘虏那样兴高采烈。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减,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他的这种品质实在使我非常满意。
1.短文节选自_______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写的《
》。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恩图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说“我胡思乱想起来”,从第_____自然段第_____句话到第____自然段第______句话,具体写出了我的这些想法。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表现了星期五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结合名著相关内容,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大大地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结合选文和名著相关内容,分析一下“星期五”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你是文中的“我”,在向星期五告别时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用精炼的语言写出短文的故事梗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英
鲁滨逊漂流记
2.不经过思考,直接说出。
得到别人的恩德,懂得回报与他人。
3.

4

7
4.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星期五对家乡热切向往的心理。
5.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作用)
6.一是对星期五的疑虑有增无减,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二是对星期五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三是对待星期五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
7.知恩图报,忠诚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是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8.感谢你真诚温暖的陪伴,我不应该怀疑你,好兄弟,有机会我们还会再相见的。
9.跟星期五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对他起了疑心,怕他谋害我,后来他的善良证实了我的错误。
【分析】《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因出海遇难,漂流到无人小岛,并坚持在岛上生活,最后回到原来所生活的社会的故事。其中鲁宾逊救出了一个野人俘虏,并为它取名星期五。此后,星期五成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与应用能力。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关键字词的理解与解释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与对文章关键信息的定位和抓取能力。首先需要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并抓住要点,再结合文章解答。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即可得出答案。
4.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分析与鉴赏能力,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句子,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结合句子中“脸上出现一种异乎寻常的欣喜”、“双眼闪闪发光”、“流露出一种热切兴奋和神往的神色”可知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星期五对家乡热切向往的心理。
5.本题主要考察对句子作用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6.本题主要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理解与概括能力。首先需要回忆文章的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7.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能力。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描写人物句子的大致内容,思考句子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结合名著内容可知,星期五表示要告诉部落的人爱“我”宁可被“我杀死”,也不愿意离开我;在与上岛野人激战时,他一再说“主人让我死,我就死”,与我并肩作战;在与叛乱的水手做战时,他听从指挥,战斗勇敢。可见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朋友。选文中,“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可知他知恩图报,忠诚,有责任心,适应能力强,是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8.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上下文理解与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完成此题时,要结合上下文,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时要真情实意。
9.本题主要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理解与概括能力。首先需要回忆文章的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六、(2020·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小升初)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课内阅读。[]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菜马上就去吗?嗯。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选自《那个星期天》
1.这两段话重点抓住人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体现了“我”等待母亲带我出去时_______的心情。
2.第二自然段中,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做的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一句运用了____________描写来衬托内心世界,此时“我”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动作
心理
焦急
2.玩跳房子
拨弄蚁穴
看天和云彩
看画报
3.环境
母亲赶快回来呀,我想和您一起出去玩
【分析】1.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作文中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一种方法。最常用的是描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写出人物的所思所想,让人物一无遮掩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说出他的欢乐和悲伤、矛盾和愁郁、忧虑和希望,使读者穿透人物外表,看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表明人物的品质或情感。这两段话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体现了“我”等待母亲带我出去时焦急的心情。2.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从文中提取信息。我们可以从以下句子找到答案: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3.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某种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社会环境的作用是交代社会时代大背景,通过整个时代和社会背景去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书写其无法改变的命运。“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一句运用了环境描写来衬托内心世界,此时“我”会想让“母亲”赶快回来,因为“我”迫切地想和“母亲”一起出去玩。
七、(2020·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小升初)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蟾蜍泪如雨下(节选)
河鼠伸出一只整洁的褐色小爪子,紧紧揪着蟾蜍的颈皮,使劲往上拽。浑身滴水的蟾蜍于是慢慢地、稳稳地上了洞沿,安然无恙地站到了门厅里。他身上自然满是污泥和水草,可他又像往日一样快活得意,因为他知道,自已又来到老友家,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那套不合身份丢人现眼的伪装,也可以扔掉了。
“鼠兄啊!”他喊道,“自打和你分手以后,我过的什么日子,你简直没法想象!那么多的考验,那么多的苦难,我全都英勇地承受住了!接着是绝处逢生,乔装打扮,计谋策略,全是我一手巧妙地设计出来又付诸实践的!因为我给他们关进了监狱,不过我自然逃了出来!又给扔进了水渠,可我游上岸了!又偷了一匹马,卖了一大笔钱!我骗过了所有的人,叫他们乖乖地听我的吩咐!你瞧,我是不是一只聪明能干的蟾蜍?没错!你知道我最后一场冒险是什么?别忙,听我给你讲——”
“蟾蜍,”河鼠说,态度严肃又坚定,“你马上给我上楼去,脱掉身上这件破布衫,这衣裳像是一个洗衣妇穿过的,好好洗刷干净,换上我的衣服,再下楼来,看能不能像个绅士的样子。我这辈子还没见过一个比你更寒碜、邋遢、丢人现眼的家伙!好啦,别吹牛,别争辩,快去吧!待会儿,我有话对你说!”
蟾蜍起初不愿就此住口,还想回敬他几句。坐牢的时候,他就老是被人支来使去,他受够了,现在又来了,而且支使他的是一只老鼠!不过,他偶然从帽架上的镜子里,瞥见了自己的尊容,一顶褪色的黑色女帽,俏皮地歪扣在一只眼上。他立刻改变了主意,二话没说,乖乖地上了楼,钻进了河鼠的穿衣室。他彻头彻尾洗刷了一遍,换了衣服,久久地站在镜子跟前,沾沾自喜地欣赏着自己,心想:那帮家伙竟会错把他当成一个洗衣妇,真是一群白痴!
他下楼时,午饭已经摆在桌上。蟾蜍看见午饭,心里好高兴,因为自吃过吉卜赛人那顿丰盛的早餐之后,他又经历了不少险情,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吃午饭时,蟾蜍向河鼠叙述他的全部历险经过,着重谈他自己如何聪明机警,他在危急关头如何从容镇定,身处困境时如何机敏狡黠。他把这一切说得仿佛是一段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奇遇。但他越是夸夸其谈,河鼠就越是神情严肃,沉默不语。
蟾蜍讲呀讲呀,终于打住了。接着是片刻的沉默,然后河鼠开腔了:“好了,老蟾,我本不想使你难过,不管怎么说,你吃过不少苦头。不过,说老实话,难道你看不出,你把自己变成了一头蠢驴吗?你自己承认,你被捕入狱,挨饿受冻,受到追捕,吓得死去活来,蒙受屈辱,遭到嘲弄,被扔进河里——而且是被一个女人!这有什么好玩的?哪来的乐趣?归根到底,都因为你硬要去偷一辆汽车。听到别的动物在背后讨论,说我的哥们儿是个罪犯,你想我会好受吗?”
蟾蜍的性格,有一点是足以令人宽慰的,那就是,他确实是一只善良的动物,从不计较真正朋友的唠叨数落。当河鼠快要说完时,他深深叹了口气,非常温和谦逊地说:“太对了,鼠兄!是啊,我曾经是一头狂妄自大的蠢驴。不过现在我要做一只好蟾蜍,再也不干蠢事了。我冒险也冒够了,我要过一种平平稳稳、安安逸逸、正正经经的生活,经营经营我的产业,做些改进,闲时栽花种草,美化环境。”
(选自《柳林风声》)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夸夸其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蟾蜍被捕入狱,归根到底是因为(

A.去偷一匹马
B.去偷一笔钱
C.去偷一辆汽车
3.蟾蜍更衣前的衣着是什么样子的?在短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写到了蟾蜍两次高兴的心情,第一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短文中找出对蟾蜍心理描写的语句抄写下来,并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短文,请你对蟾蜍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蟾蜍平安、安全的站在河鼠的门厅里。
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2.C
3.身上穿着破布衫,一顶褪色的黑色女帽,俏皮地歪扣在一只眼上。
4.
自已又来到老友家,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那套不合身份丢人现眼的伪装,也可以扔掉了。
有午饭可以吃。因为自吃过吉卜赛人那顿丰盛的早餐之后,他又经历了不少险情,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正饿着
5.那帮家伙竟会错把他当成一个洗衣妇,真是一群白痴!这是它换了衣服后在镜前欣赏自己时的相法,它沾沾自喜,说明它是一个很容易自我陶醉的人。
6.夸夸其谈、喜欢冒险、但也能虚心接受朋友的意见。
【分析】1.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关注词语中重要字的意思,同时结合具体句子的语境来体会。2.本题考查关键句子的提取。从“归根到底,都因为你硬要去偷一辆汽车。”明确答案。3.本题考查关键句子的提取。结合蟾蜍镜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及第3自然段中河鼠说的话。4.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句子如“可他又像往日一样快活得意。因为他知道,自已又来到老友家,再也不用东躲西藏了,那套不合身份丢人现眼的伪装,也可以扔掉了。”“他下楼时,午饭已经摆在桌上。蟾蜍看见午饭,心里好高兴,因为自吃过吉卜赛人那顿丰盛的早餐之后,他又经历了不少险情,消耗了大量的体力。”来理解。5.本题考查句子的提取及理解。第四自然段中“心想”就是指心理的想法,有这个词就指出下面是心理描写。理解本句话的意思,结合蟾蜍当时的心理来体会人物性格物点。
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把握。可结合人物的动作、形为、语言等来进行分析、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