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植被 同步测试(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5.1 植被 同步测试(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11 08:44:0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被
下图为某区域典型植物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植物的特点是为了(

A.防强光
B.储水分
C.抗风沙
D.耐高温
2.图中该植物反映了生存地区(

A.雨热同期的环境
B.干湿季明显的环境
C.终年炎热干燥的环境
D.四季分明的环境
【答案】1.B
2.C
【解析】1.从图中看,该植物叶片退化、变小,茎肉质化,是植物为了适应干旱环境减少蒸腾、储存水分的生存策略,B正确;与防强光、抗风沙、耐高温无关,A、C、D错。故选B。
2.从图中看,该植物叶片退化、变小,茎肉质化,是植物为了适应干旱环境减少蒸腾、储存水分的生存策略,反映了生存地区终年炎热干燥的自然环境特征,C正确,A、B、D错。故选C。
【点睛】水生植物—莲(荷花)由于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水源,所以它长得叶大柔嫩,但根扎的很浅;而骆驼刺生活在沙漠地区,属旱生植物,由于沙漠中缺水,,所以骆驼刺的叶子变成细刺,并且根扎的很深,有的深达十几米,根系十分发达。
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
4.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草原、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C.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答案】3.D
4.A
【解析】3.观察横坐标时,关注从热带荒漠到温带荒漠的变化,体现了热量的减少;观察纵坐标时,则关注温带荒漠到温带草原的变化,反映了降水的增加。因此沿X方向热量减少,沿Y方向降水增加,所以本题ABC错,D项正确,本题选D项。
4.确定了横纵坐标上热量、降水的变化趋势,由于从热带荒漠到甲热量高、降水增加,因此甲为热带草原;由于从温带荒漠、温带草原到乙,热量相对温和、降水增加,推测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同时从常绿阔叶林到乙到针叶林,降水相对较多、热量在减少,从两个思路都可确定乙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故本题排除BCD三项,A项正确。故选A。
【点睛】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越有利于植被的生长,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大山深处的禾木被誉为“中国最美雪乡”,一栋栋小木屋(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与雪峰、森林、草地、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下图为禾木地区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小木屋的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斜顶,其主要原因是(

A.为了减少风沙对房屋的侵蚀
B.气候干旱,便于收集雨水
C.冬季降雪量大,斜顶利于积雪滑落
D.受宗教信仰的影响
6.若你来到禾木,下列将会呈现在你面前的农业文化景观,可信的是(

A.绿洲千里,雪白的棉花--眼望不到边
B.绿草满坡,成群结队的羊群犹如天上的朵朵白云
C.银装素裹,仿佛走进了冰雪童话世界
D.层层梯田,云雾缭绕犹如人间仙境
【答案】5.C
6.B
【解析】5.如果需要减少风力侵蚀,不应该钉成人字型斜顶,钉成人字型斜顶会导致屋顶坡度大且屋顶变高,对风的阻力增加,A错误;用木板钉成人字型斜顶对收集雨水没有作用,如果收集雨水,则需建水窖,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大山深处的禾木被誉为“中国最美雪乡”,说明该地冬季降雪量大,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斜顶,可增加屋顶坡度,斜顶利于积雪滑落,C正确;新疆地区受宗教信仰影响不会形成用木板钉成人字型斜顶的房屋,D错误。故选C。
6.根据材料信息,禾木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大山深处,周边为雪峰、森林、草地,并未形成荒漠中的绿洲,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一栋栋小木屋(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与雪峰、森林、草地、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可知,该地区草地多,适合发展畜牧业,B正确;银装素裹是指降雪形成的自然景观,并不是农业文化景观,题目要求的是农业文化景观,C错误;梯田适合在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缓坡发展,以利于水土保持,该地区降水较少,不适合发展梯田,D错误。故选B。
【点睛】民居问题: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决定了区域的民居,传统民居体现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传统居住环境是由传统住宅建筑及其周围的物质要素共同营造而成的一种生活环境,相对于规模大、密度与容积率高、居民高度集中的现代城镇住宅区环境而言,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构成特征与文化内涵。
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自然带丰富的主要原因(

A.海拔
B.坡向
C.相对高度
D.坡度
8.造成喜马拉雅山南北坡雪线差异及主要原因是(

A.南高北低南坡纬度较低
B.南高北低南坡为阳坡
C.南低北高南坡为缓坡
D.南低北高南坡为迎风坡
【答案】7.C
8.D
【解析】7.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丰富程度的原因主要是纬度低,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普越丰富。喜马拉雅山南北坡的海拔高度都是8848米,海拔并不是南坡自然带更丰富的原因,A错误;坡向并不影响自然带的丰富程度,B错误;喜马拉雅山山地高度南北坡一致,但南坡山麓海拔更低,相对高度更大,自然带更丰富,C正确;通过图中我们可看出,山脉南北坡的坡度相差不大,且坡度也不是造成自然带丰富与否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8.据图可知,雪线为积雪冰川带的下界,南坡雪线比北坡雪线低,雪线为南低北高,AB错误。南北坡坡度相差较小,C错误;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更多,在高海拔地区形成降雪,使得积雪厚度大并向下滑动,导致南坡雪线比北坡雪线低,D正确。故选D。
【点睛】山脉自然带谱丰富程度的影响因素:纬度低,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普越丰富。
泰加林原指西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泛指寒温带针叶林,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寒温带大陆。下图为泰加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推测泰加林的生长特点为(

A.耐旱,根系横向生长发育
B.耐寒,根系纵向生长发育
C.耐旱,根系纵向生长发育
D.耐寒,根系横向生长发育
10.泰加林在亚欧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西岸低,主要原因是大陆东岸(

A.多高原山地
B.土壤较肥沃
C.太阳辐射较强
D.受寒流影响
【答案】9.D
10.D
【解析】9.读图可知,泰加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和部分高海拔地区;这些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所以其生长习性应耐寒,暖季生长快,冬季休眠;因冻土广布,根系较浅,横向生长发育较多。D正确。故选D。
10.影响泰加林分布主要因素为热量,大陆西岸有暖流流经,热量条件较好,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故东岸分布纬度较低,西岸分布纬度较高,D正确。地形、土壤不是主要影响因素,大陆东西两岸纬度相近,太阳辐射相差不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读图,可知泰加林分布在沿海和内陆各种地形都有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影响植被分布的因素有水分、热量、土壤以及水热组合状况;沿海到内陆主要的差异为水分的差异,都有分布说明其水分相差不大,地形分布多样说明土壤对其影响小,主要沿纬度分布说明其影响因素为热量。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1.图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呈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2.下面的植被中,与上图中气候特征匹配的是(

A.
B.
C.
D.
13.与巴马科气候特征相适应的植被特点主要有(

①湿季草原葱绿
②干季草木枯黄
③散生乔木或灌木
④散生较小灌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1.D
12.A
13.A
【解析】11.由图可知,从气温看,全年高温,气温的年变化小,为热带气候;从降水看,年降水量较丰富,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月降水量的增加和减少具有递变特点(热带季风气候是突变特点),可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图中A为热带草原(图中的猴面包树是散生在热带草原上的典型树种),A正确;B为热带雨林,树种多且茂密,B错误;C为针叶林(树冠特点、有积雪)C错误;D为红树林(水中气生根明显),D错误;故选A。
13.热带草原气候突出的特征是一年中降水分干、湿两季,因此热带草原一年中也有两种景观:湿季草原葱绿,干季草木枯黄,①②符合;相对于温带草原,热带草原水热条件较好,草原植株较高且散生着乔木或灌木,③符合,④不符合;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热带草原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如非洲和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气候带的两侧,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处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的区域内,一年中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夏半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形成湿季;冬半年在信风影响下,形成干季;年降水量为750~1
000毫米,全年气温在20℃以上。
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左图为我国某地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右图为甲树种春季凋落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乙树种广泛分布地区所属的自然带,在我国对应的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5.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物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力较大,吹落树叶
B.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树叶缺水
C.日照充足,晒干树叶
D.降水稀少,树叶缺水
【答案】14.D
15.B
【解析】14.乙树种凋落物集中在夏半年,秋季最多,冬季为零,说明秋季树叶落光,为落叶阔叶林,对应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D正确;我国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A错;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为常绿树种,在冬季也应该存在凋落物,BC错。故选D。
15.甲树种四季均有凋落物,应为常绿林,春季气温回升,蒸发增强,树叶水分缺乏,出现落叶现象,B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右图为甲树种春季凋落景观图,树叶颜色偏黄和暗红,应为自然凋落,并非受大风吹落的影响,A错;如果考虑日照条件,夏季日照时间更长,C错;注意抓住春季这一时间特点,主要是气温回升导致树叶缺水,并非降水稀少导致树叶缺水,D错。故选B。
【点睛】注意树叶凋落与树叶是否常绿是两个概念,树叶凋落是植被的自然生理现象,我国南方多为常绿树种,但依然存在着落叶的现象,这是一个生活常识,要加强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灌丛沙丘是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沙物质在灌丛内部及周围堆积而形成的一种风积生物地貌类型。柽柳为落叶灌木,在干旱沙漠地区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可在干早沙漠地区形成特有的灌丛沙丘。下图为柽柳灌丛沙丘开挖剖面示意图。
16.灌丛沙丘植被具备的特点是(

①耐旱②喜温③耐风蚀④喜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7.图中灌丛沙丘的植被更加茂盛的坡向及其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东南坡--坡度较小且为向阳坡,光热条件较好
B.东南坡--坡度较小且为背风坡,水分条件较好
C.西北坡--坡度较大且为迎风坡,水分条件较好
D.西北坡--坡度较大且为背阴坡,土壤肥力较好
【答案】16.C
17.B
【解析】16.由材料可知,灌丛沙丘分布在干旱沙漠地区,故灌丛沙丘植被耐旱,①正确;由图可知,灌丛沙丘植被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耐风蚀,③正确;灌丛植被被风沙掩埋,仍能继续生长,说明热量和光照条件变差对其影响不大,②④错误。故选C。
17.由图可知,图中背风坡即东南坡植被更茂盛,CD错误;东南坡为背风坡,蒸发较弱,沙层水分条件较好,B正确;影响灌丛沙丘植被生长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条件,干旱沙漠地区光热条件好,但只有有水源的地方才有植被生长,A错误。故选B。
【点睛】灌丛沙丘的形成过程: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风力减弱,沙粒沉积,柽柳耐旱耐风沙,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继续阻挡风沙流,使沙丘不断沉积、发育。
读“某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植被类型为(

A.热带雨林
B.温带荒漠
C.亚寒带针叶林
D.极地苔原
19.图中植被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

A.气候干旱
B.河网密布
C.地表崎岖
D.土壤肥沃
【答案】18.B
19.A
【解析】18.图中荒漠广布,植被为荒漠植被,B正确;热带雨林,植被茂盛,A错误;亚寒带针叶林,森林广布,C错误;极地苔原,多苔藓、地衣等,D错误。故选B。
19.图中荒漠植被,反映当地气候干旱,A正确;河流稀少,水源短缺,B错误;地表较平坦,沙漠广布,C、D错误。故选A。
【点睛】植被能指示环境特征,植被的特征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
非洲纳米比亚沿海为热带沙漠,广泛分布着耐旱的仙人掌等多肉植物。下图一为纳米比亚区域及沿岸洋流示意图?图二为多肉植物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0.纳米比亚沿海的植被类型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荒漠
21.纳米比亚沿海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的原因是(

①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
②沿岸暖流流经,能增温增湿
③沿岸寒流流经,易形成大雾
④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20.D
21.D
【解析】20.纳米比亚沿海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纳米比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没有河流入海,①错。沿岸有加纳利寒流流经,降温降湿,易形成大雾,水汽充足,②错、③对。气候干旱,睛天多,夜间气温低,有利于水汽凝结,为多肉植物的生长提供水源,④对。③④对,D对,ABC错,故选D。
【点睛】本题组考察自然带和植被的相关知识。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山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4000米海拔以上山坡较平坦处由砾石、沙石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多位于我国西藏,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的西部高山上。年均温在一4℃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为了尽力传播花粉,植物花色艳丽,是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和药用植物的天堂。
(1)分析流石滩上植被的主要特征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2)目前流石滩部分植物种类数量急剧下降乃至濒危,有专家呼吁要严格保护流石滩上的植被,试说明理由。
【答案】(1)植被稀少,适应气温低、土壤发育差的环境;植株低矮,可以防风保暖;根系发达,可以抵御干旱和大风;花色艳丽,可以吸引有限的动物为其传播花粉;叶片厚,可以保温抗旱;速生,适应暖季时间短的环境。
(2)受利益驱使,滥挖乱采,破坏严重;植被稀少、物种独特;生态系统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与植被的相关知识。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综合思维。主要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应用环境与植被的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首先,结合材料总结流石滩上植被的主要特征,如叶片厚、根系发达、植株低矮、花色艳丽等;其次,归纳流石滩的自然环境特征,如气温低、降水少、多大风、岩石裸露、土壤发育差等;最后,在植被特征与自然特征之间建立联系,如植被稀少,是适应气温低、土壤发育差的环境特征;根系发达,可以抵御干旱和大风;花色艳丽,可以吸引有限的动物为其传播花粉;植株低矮,可以防风保暖;叶片厚,可以保温抗旱;速生,可以适应暖季时间短的环境等。
(2)由题干可知,目前流石滩部分植物种类数量急剧下降乃至濒危,其主要原因是流石滩地区植被稀少、物种独特,受利益驱使,人类滥挖乱采,破坏严重,再加上流石滩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所以有专家呼吁要严格保护流石滩上的植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
第一节
植被
下图为某区域典型植物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植物的特点是为了(

A.防强光
B.储水分
C.抗风沙
D.耐高温
2.图中该植物反映了生存地区(

A.雨热同期的环境
B.干湿季明显的环境
C.终年炎热干燥的环境
D.四季分明的环境
下图是陆地自然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条件关系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对图示自然植被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X方向热量增加
B.沿X方向降水增加
C.沿Y方向热量增加
D.沿Y方向降水增加
4.甲、乙所表示的自然植被类型分别是(

A.热带草原、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热带雨林
C.热带雨林、落叶阔叶林
D.热带雨林、热带草原
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大山深处的禾木被誉为“中国最美雪乡”,一栋栋小木屋(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公分的单层原木堆成)与雪峰、森林、草地、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下图为禾木地区的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小木屋的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斜顶,其主要原因是(

A.为了减少风沙对房屋的侵蚀
B.气候干旱,便于收集雨水
C.冬季降雪量大,斜顶利于积雪滑落
D.受宗教信仰的影响
6.若你来到禾木,下列将会呈现在你面前的农业文化景观,可信的是(

A.绿洲千里,雪白的棉花--眼望不到边
B.绿草满坡,成群结队的羊群犹如天上的朵朵白云
C.银装素裹,仿佛走进了冰雪童话世界
D.层层梯田,云雾缭绕犹如人间仙境
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自然带丰富的主要原因(

A.海拔
B.坡向
C.相对高度
D.坡度
8.造成喜马拉雅山南北坡雪线差异及主要原因是(

A.南高北低南坡纬度较低
B.南高北低南坡为阳坡
C.南低北高南坡为缓坡
D.南低北高南坡为迎风坡
泰加林原指西西伯利亚带有沼泽化的针叶林,现泛指寒温带针叶林,广泛分布在北半球寒温带大陆。下图为泰加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推测泰加林的生长特点为(

A.耐旱,根系横向生长发育
B.耐寒,根系纵向生长发育
C.耐旱,根系纵向生长发育
D.耐寒,根系横向生长发育
10.泰加林在亚欧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西岸低,主要原因是大陆东岸(

A.多高原山地
B.土壤较肥沃
C.太阳辐射较强
D.受寒流影响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11.图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呈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12.下面的植被中,与上图中气候特征匹配的是(

A.
B.
C.
D.
13.与巴马科气候特征相适应的植被特点主要有(

①湿季草原葱绿
②干季草木枯黄
③散生乔木或灌木
④散生较小灌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左图为我国某地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右图为甲树种春季凋落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乙树种广泛分布地区所属的自然带,在我国对应的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5.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物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风力较大,吹落树叶
B.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树叶缺水
C.日照充足,晒干树叶
D.降水稀少,树叶缺水
灌丛沙丘是风沙流被灌丛阻挡后,沙物质在灌丛内部及周围堆积而形成的一种风积生物地貌类型。柽柳为落叶灌木,在干旱沙漠地区能够在沙埋的枝干上形成新的植株,可在干早沙漠地区形成特有的灌丛沙丘。下图为柽柳灌丛沙丘开挖剖面示意图。
16.灌丛沙丘植被具备的特点是(

①耐旱②喜温③耐风蚀④喜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7.图中灌丛沙丘的植被更加茂盛的坡向及其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东南坡--坡度较小且为向阳坡,光热条件较好
B.东南坡--坡度较小且为背风坡,水分条件较好
C.西北坡--坡度较大且为迎风坡,水分条件较好
D.西北坡--坡度较大且为背阴坡,土壤肥力较好
读“某地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中植被类型为(

A.热带雨林
B.温带荒漠
C.亚寒带针叶林
D.极地苔原
19.图中植被反映的当地环境特征是(

A.气候干旱
B.河网密布
C.地表崎岖
D.土壤肥沃
非洲纳米比亚沿海为热带沙漠,广泛分布着耐旱的仙人掌等多肉植物。下图一为纳米比亚区域及沿岸洋流示意图?图二为多肉植物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20.纳米比亚沿海的植被类型为(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荒漠
21.纳米比亚沿海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的原因是(

①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
②沿岸暖流流经,能增温增湿
③沿岸寒流流经,易形成大雾
④夜间气温低,有利水汽凝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高山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4000米海拔以上山坡较平坦处由砾石、沙石形成的扇形堆积地貌,多位于我国西藏,云南、贵州和四川等地的西部高山上。年均温在一4℃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为了尽力传播花粉,植物花色艳丽,是许多珍稀独特的高山花卉和药用植物的天堂。
(1)分析流石滩上植被的主要特征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2)目前流石滩部分植物种类数量急剧下降乃至濒危,有专家呼吁要严格保护流石滩上的植被,试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