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第2课时)
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8月4日夜间到5日上午影响上海,上海局部地区遭受超强降雨,积水最深达120厘米,部分交通受到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多发生在(
)
A.春秋季节
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
D.冬春季节
2.台风(
)
①是发源于洋面上的大气旋涡②台风中心的风力可达12级
③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④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台风带来的影响有(
)
①增温增湿②影响出行③基础设施受损④造成城市内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1.B
2.D
3.D
【解析】1.台风多发于夏秋季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①②错误;台风天气常伴随着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④正确。D正确。故选D。
3.增温增湿是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台风带来降水,可以缓解高温和旱情,①错误;台风过境,常伴有狂风、暴雨,会毁坏基础设施和交通线,影响出行,引发洪水,在城区易造成城市内涝,②③④正确。D正确。故选D。
【点睛】台风是指发生在热带洋面上具有暖中心结构的强烈气旋性涡旋(热带气旋),就是在大气中绕着自己的中心高速旋转,并向前移动的空气涡旋,在北半球作逆时针旋转,在南半球作顺时针旋转。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面上的、具有暖流中心结构的、风速在32.6m/s以上的强烈的热带气旋。这种热带气旋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称“台风”。
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
秋台风通常是指9月-11月生成的台风。秋台风的数量虽不如夏季台风数量多,但秋季更易生成超强台风,破坏更大。下表为1949-201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统计,下图为秋台风“山竹”移动实时路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统计
夏季
秋季
生成台风数
783
755
超强台风个数
128
211
超强台风百分比
16.3%
27.9%
4.受台风“山竹”影响,9月16日12:00至9月16日20:00深圳风向的变化为(
)
A.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B.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
C.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
D.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5.下列关于秋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秋台风的中心风力可达12级以上
B.秋台风是强烈发展的反气旋系统
C.超强秋台风的形成与海温偏高有关
D.秋季台风登陆地点以我国西南为主
6.2020年7月我国没有台风生成,出现“空台”现象,可能是由于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导致(
)
A.下沉气流增强
B.海域水温升高
C.信风风力增大
D.东南季风增强
【答案】4.A
5.C
6.A
【解析】4.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北部吹东北风,东部吹东南风。受台风“山竹”影响,9月16日12:00至9月16日20:00深圳位置由台风北部转变为东部,风向的变化为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A对。BCD错。故选A。
5.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导致海温偏高,使海水温度升高,易造成气旋的生成,C正确,秋台风中心风力相对较弱,A错误;秋台风是气旋,B错误;秋季台风登陆地点以我国东南为主,D错误。
6.副高中心为垂直下沉气流,2020年入夏以来,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偏南,使得台风生成源地——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受到极大抑制,使其缺少最关键的环境条件,挤压了台风生存空间,从而导致“空台”现象,A对。海域水温升高,有利于台风生成,B错。台风是发生在热带、副热带洋面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发生条件包括水温、广阔的洋面,空台与信风和东南季风无关,CD错,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秋台风的生成条件。台风是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我国把南海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
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7.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
8.台风过境前后,下烈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大风雨时可以在海边进行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答案】7.C
8.B
【解析】7.按照图例,从图中读出,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湛江东部、中山东部、广州东南部、东莞南部、深圳南部、汕头东南部,故选C。
8.台风过境时,易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危险较大,所以台风来临前需搬走窗口等处易吹落的花盆,A可行。大风雨时海边危险更大,不可以在海边躲避,B不可行。台风过境往往需要几天时间,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资,C可行。台风中心过后,还会有外围的狂风暴雨区经过,因此仍需留在安全地带,D正确。做法不正确的是B。
【点睛】防御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1、警惕台风动向,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的报道或通过气象网站等了解台风的最新情况。
2、在台风来临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转移的途径,转移所需的食物、净水、药品以及有关的生活必需品等。
3、台风来临的时候,要根据各种媒体及时了解台风的动态,检查自己的准备措施是否完善,以及居住区域是否安全,要听从当地部门的安排,不要在危险范围内活动。如果被通知撤离,要立即执行,以确保人身的安全。
4、棚架、招牌、霓虹灯、吊机等悬空、高空设施要进行加固,并将露于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
5、应把门窗捆紧栓牢,特别应对铝合金门窗采取防护。确保安全。
6、切勿随意外出,并远离迎风门窗;停止高空及户外危险作业;停止各种露天集体活动和室内大型集会。
7、当台风信号解除以后,要在撤离地区被宣布为安全以后才可以返回,并要遵守规定,不要涉足危险和未知的区域,在尚未得知是否安全时,不要随意使用煤气、自来水、电线线路等,并随时准备在危险发生时向有关部门急救。
2019年8月,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台州登录,下图是台风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此次台风登陆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奇马登陆时,杭州盛行强劲的西北风
B.在南海上作业的船舶需回港避风
C.台州地区地震、泥石流的概率提高
D.在台风区背风而立,台风中心一般在左前方
10.在航海过程中,台风的右半圈比左半圈风险更大,被称为危险半圆,其主要原因是:(
)
A.左半圈离陆地更近,船只更易回港避风
B.左半圈的纬度更低,地转偏向力更小,风速较小
C.右半圈离陆地更远,获得水汽更充足,海洋影响更强
D.右半圈的风向和台风移动的方向接近一致,风速更强
【答案】9.D
10.D
【解析】9.由所学知识可知,当台风利奇马登陆时,根据台风中心是低压,杭州位于台风北侧,所以杭州盛行强劲的东北风,A错误。
由图可知,台风主要经过东海海域,所以在南海上作业的船舶无需回港避风,B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台风带来的暴雨可能诱发台州地区泥石流,但不会引发地震,C
错误。在台风区背风而立,台风中心为低压,风由高压吹向低压,所以台风中心一般在左前方,D正确。故选D。
10.由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位于热带,产生于洋面上,中心附近风力12级及以上.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台风的常见路径是三个:向西移动;向西北移动;向西北再向东北移动。在航海过程中,右半圈的风向和台风移动的方向接近一致,风速更强,而左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方向相反,风速降低。根据图中海陆分布判断,左半圆与大陆的距离较近,属于可航半圆,船只无需回港避风,A错误。风速主要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关,左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方向相反,风速降低,B错误。由图可知,左右半圈均能获得充足水汽,C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台风的相关知识。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位于热带,产生于洋面上,中心附近风力12级及以上。台风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台风的常见路径是三个:向西移动;向西北移动;向西北再向东北移动。在航海过程中,右半圈的风向和台风移动的方向接近一致,风速更强,而左半圆的风向和台风的移动方向相反,风速降低。
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的中心于8月11日20时50分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0百帕。如图示意“利奇马”移动路径。据此完成下题。
11.台风“利奇马”经过江淮平原时,对其影响可能是(
)
A.引发虫灾
B.加剧沙尘暴
C.诱发滑坡
D.缓解旱情
12.台风最强烈的降水发生在(
)
A.外围大风区
B.台风眼
C.旋涡风雨区
D.台风中心
【答案】11.D
12.C
【解析】11.江淮平原8月份处在副高控制之下,是伏旱天气,台风可缓解旱情,D正确。台风不会引发虫灾,A错误。台风带来降水,不会加剧沙尘暴,此时是夏季也没有沙尘暴,B错误。江淮地区是平原,不会导致滑坡,C错误。故本题选D。
12.外围大风区以风为主,降水少。台风中心是台风眼,无雨。旋涡风雨区降水最大。故本题选C。
【点睛】考查台风的相关知识
寒潮是主要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极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有关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寒潮是我国夏半年的气象灾害②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
③寒潮常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天气现象④除农业外,寒潮对交通的影响也较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寒潮对农业影响大的季节和最主要的危害是(
)
①初秋和冬季②秋末和初春③风害④冻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
①华北平原②青藏高原③海南岛④河西走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13.D
14.D
15.B
【解析】13.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在我国,寒潮是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①的描述错误,故选D。
14.设问寒潮对农业影响大的季节和危害,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寒潮带来的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②④正确。故选D。
15.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受寒潮的影响较小;海南岛纬度低,地处热带,距离冬季风的源地比较远,受寒潮的影响也较小,②③正确;华北平原和河西走廊距离冬季风的源地比较近,受寒潮的影响较大,①④错误,所以B正确。故选B。
【点睛】1、寒潮灾害是聚积在高纬度地区的强冷空气,在有利的大气环流演变时,迅速侵入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冷冻等灾害同时发生。
2、气象台站一般用日平均温度降温与温度日负距平表示寒潮的强度。就单站而言,当过程降温超过10℃,日温负距平超过5℃时称为寒潮;当过程降温为8~9℃之间,日温负距平为3~5℃,称为强冷空气;当过程降温为5~7℃,日温负距平在3℃以下时,称为一般冷空气。寒潮发生在9月至次年5月,最严重是春秋两季。由于这时农村正处在生产季节,寒潮所造成的低温、大风对农牧业都有重大危害。
3、寒潮路径一般有三类:偏西类,从西伯利亚西部和中亚北部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偏北类,从泰米尔及附近地区,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东北类,从西伯利亚东部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低温冻害是由于寒潮入使导致连续多日气溫下降,出现暴雪天气,使粮食作物、经济林木等因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減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与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区域平均每年冻害(
)
A.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B.东南丘陵发生较少
C.内蒙古高原发生较多
D.西南地区没有发生
17.长江下游地区比东北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多的原因是(
)
A.长江下游地区距冬季风源地适
B.长江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多
C.东北地区地势更加低平
D.东北地区地形阻挡冷气流深入
【答案】16.C
17.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读图分析能力。
16.读图,图中有三个等值线闭合中心,主要在内蒙古高原、东北地区和东南丘陵地带,
根据数值可以看出,东南丘陵发生冻害次数较多,AB项错误。内蒙古高原分布较多,C项正确。西南地区主要指云贵高原一带,也有低温冻害发生,但次数较少,D项错误。故选C。
17.长江中下游与东北比,纬度较低,距冬季风源地远,A项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农业生产活动较多,容易遭受低温冻害,B项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更加低平,C项错误。东北地区纬度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较近,虽有地形阻挡冷气流深入,但气温依然较低,农业活动较少,低温冻害较少,D项错误。故选B。
【点睛】冻害是农业气象灾害的一种。即作物在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体内结冰,对作物造成的伤害。常发生的有越冬作物冻害、果树冻害和经济林木冻害等。冻害对农业威胁很大,如美国的柑橘生产、中国的冬小麦和柑橘生产常因冻害而遭受巨大损失。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示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洪涝
C.寒潮
D.干旱
19.上题中的自然灾害带来的良性影响可能有(
)
A.阻碍交通
B.能源紧张
C.农业受损
D.减少病虫害
20.我国不受此种自然灾害侵袭的地方有(
)
A.台湾岛
B.山东半岛
C.南岭
D.雅鲁藏布江谷地
【答案】18.C
19.D
20.D
【解析】18.由图可知,图中箭头从西北和北部长驱南下,可代表冷空气南下,带来寒潮天气,C正确;图示地区台风是从西北太平洋到陆地,A错误;洪涝和干旱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BD错误。故选C。
19.寒潮带来大风、降温、降雪等天气,可能会冻死害虫,减少病虫害,D正确;大雪阻碍交通,寒冷导致取暖耗能增多,农作物受冻害等,都是不利影响,ABC错误。故选D。
20.青藏高原海拔高,南下的冷空气不能到达,不受西北和北部来的冷空气影响,D正确;由图可知,台湾岛、山东半岛、南岭均能受冷空气影响出现寒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寒潮天气过程降温剧烈,气温低、降雪强、风力大、持续时间长,将出现较严重的冻害。
中央气象台2019年11月23日18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较强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南下,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东部等地及长江中下游等大部地区气温将大幅下降,风力大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此次寒潮对上述地区的主要危害是(
)
A.农作物减产
B.交通受阻
C.电信、电力中断
D.海水翻船
22.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
A.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B.发布准确的预报信息
C.海上的船只及时回港
D.增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答案】21.A
22.B
【解析】21.由材料可知“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较强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南下,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东部等地及长江中下游等大部地区气温将大幅下降,风力大增”故寒潮对上述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危害是低温冻害,使得农作物减产,A正确;寒潮天气的主要危害是大风、剧烈降温,甚至出现雨雪天气,对交通运输会形成一些影响,但是不一定会使得交通受阻,B错误;寒潮带来的大风、霜冻、雨雪等气象灾害,会影响到电信、电力输送,但不一定会导致信息、电力中断,C错误;寒潮到达东部海域势力减小,可能会引起河流结冰,但与海水翻船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22.目前的天气预报能够准确预报寒潮发生、发展、行进路径,且寒潮主要发生在中高纬的深秋至初春时节,不需要随时做好防寒准备,A错误;根据预防自然灾害的措施可知,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及时做好应对寒潮来临的准备,B正确;海上的船只及时回港、增加户外运动不是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CD错误;故选B。
【点睛】寒潮的危害:寒潮来临带来降温、大风、霜冻等灾害,可能会引起农作物冻害、对人体健康不利等问题;采取的措施:收听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可采取人造烟幕的方法防霜冻;种植大棚的农民要及时给大棚加盖防寒草帘;个人要做好防寒工作;政府要做好预警系统,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23.读“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寒潮主要来自__________(选择填空)。
A.西亚地区B.西伯利亚地区C.欧洲地区D.东亚地区
(2)该天气过程带来的危害有(双项选择)。
A.影响交通B.诱发火灾C.农作物冻害D.病菌、害虫滋生
(3)描述此次寒潮对我国影响程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答案】(1)B
(2)AC
(3)特点:此次寒潮天气影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从北向南影响减弱。主要影响因素:距离源地的远近或纬度、地形。
【解析】本题以我国的寒潮路径为背景,考查寒潮的源地、危害、影响因素等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从寒潮路径图可知,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源于西伯利亚地区,B正确。
(2)寒潮会带来大风、雨雪、冻害等天气过程。雨雪天气会造成交通受阻,出行不便;气温骤降会造成农作物冻害。寒潮不会诱发火灾,会抑制病菌、害虫滋生,A、C正确。
(3)从图中可以看出,本次寒潮天气过程是自北向南推进,受距离西伯利亚地区的远近(或纬度)和山脉(地形)的阻挡作用,带来的影响也是自北向南递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第2课时)
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8月4日夜间到5日上午影响上海,上海局部地区遭受超强降雨,积水最深达120厘米,部分交通受到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台风多发生在(
)
A.春秋季节
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
D.冬春季节
2.台风(
)
①是发源于洋面上的大气旋涡②台风中心的风力可达12级
③常伴有狂风、暴雨和风暴潮④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台风带来的影响有(
)
①增温增湿②影响出行③基础设施受损④造成城市内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秋台风通常是指9月-11月生成的台风。秋台风的数量虽不如夏季台风数量多,但秋季更易生成超强台风,破坏更大。下表为1949-201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的台风统计,下图为秋台风“山竹”移动实时路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统计
夏季
秋季
生成台风数
783
755
超强台风个数
128
211
超强台风百分比
16.3%
27.9%
4.受台风“山竹”影响,9月16日12:00至9月16日20:00深圳风向的变化为(
)
A.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
B.由东南风转为东北风
C.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
D.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
5.下列关于秋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秋台风的中心风力可达12级以上
B.秋台风是强烈发展的反气旋系统
C.超强秋台风的形成与海温偏高有关
D.秋季台风登陆地点以我国西南为主
6.2020年7月我国没有台风生成,出现“空台”现象,可能是由于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导致(
)
A.下沉气流增强
B.海域水温升高
C.信风风力增大
D.东南季风增强
台风是广东省主要的气象灾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7.下列选项中,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岸段位于(
)
A.惠州南部、汕尾南部、揭阳东南部
B.阳江南部、广州南部、珠海东南部
C.湛江东部、中山东部、汕头东南部
D.茂名南部、东莞西部、潮州东南部
8.台风过境前后,下烈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台风来临前搬走窗口等处的花盆
B.大风雨时可以在海边进行躲避
C.台风来临前准备好必要的应急物品
D.台风中心刚过,仍需留在安全地带
2019年8月,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台州登录,下图是台风的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此次台风登陆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奇马登陆时,杭州盛行强劲的西北风
B.在南海上作业的船舶需回港避风
C.台州地区地震、泥石流的概率提高
D.在台风区背风而立,台风中心一般在左前方
10.在航海过程中,台风的右半圈比左半圈风险更大,被称为危险半圆,其主要原因是:(
)
A.左半圈离陆地更近,船只更易回港避风
B.左半圈的纬度更低,地转偏向力更小,风速较小
C.右半圈离陆地更远,获得水汽更充足,海洋影响更强
D.右半圈的风向和台风移动的方向接近一致,风速更强
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的中心于8月11日20时50分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0百帕。如图示意“利奇马”移动路径。据此完成下题。
11.台风“利奇马”经过江淮平原时,对其影响可能是(
)
A.引发虫灾
B.加剧沙尘暴
C.诱发滑坡
D.缓解旱情
12.台风最强烈的降水发生在(
)
A.外围大风区
B.台风眼
C.旋涡风雨区
D.台风中心
寒潮是主要的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极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有关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寒潮是我国夏半年的气象灾害②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
③寒潮常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天气现象④除农业外,寒潮对交通的影响也较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寒潮对农业影响大的季节和最主要的危害是(
)
①初秋和冬季②秋末和初春③风害④冻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
①华北平原②青藏高原③海南岛④河西走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低温冻害是由于寒潮入使导致连续多日气溫下降,出现暴雪天气,使粮食作物、经济林木等因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減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与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图示区域平均每年冻害(
)
A.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B.东南丘陵发生较少
C.内蒙古高原发生较多
D.西南地区没有发生
17.长江下游地区比东北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多的原因是(
)
A.长江下游地区距冬季风源地适
B.长江下游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多
C.东北地区地势更加低平
D.东北地区地形阻挡冷气流深入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示自然灾害是(
)
A.台风
B.洪涝
C.寒潮
D.干旱
19.上题中的自然灾害带来的良性影响可能有(
)
A.阻碍交通
B.能源紧张
C.农业受损
D.减少病虫害
20.我国不受此种自然灾害侵袭的地方有(
)
A.台湾岛
B.山东半岛
C.南岭
D.雅鲁藏布江谷地
中央气象台2019年11月23日18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较强冷空气将继续东移南下,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东部等地及长江中下游等大部地区气温将大幅下降,风力大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此次寒潮对上述地区的主要危害是(
)
A.农作物减产
B.交通受阻
C.电信、电力中断
D.海水翻船
22.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
A.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B.发布准确的预报信息
C.海上的船只及时回港
D.增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23.读“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寒潮主要来自__________(选择填空)。
A.西亚地区B.西伯利亚地区C.欧洲地区D.东亚地区
(2)该天气过程带来的危害有(双项选择)。
A.影响交通B.诱发火灾C.农作物冻害D.病菌、害虫滋生
(3)描述此次寒潮对我国影响程度的分布特点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