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3课时)
读北半球某地高空气压形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架飞机从图中a地越过低压槽飞往b地的过程中(
)
A.气压高低不变
B.风速由大变小
C.天气现象不变
D.西北风转东南风
2.图中a点对应的近地面的风向可能是(
)
A.东风
B.西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4.图中a、b、c、d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在中纬度地区五千米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的飞行情况,以便研究分析西风气流特征。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中纬度西风气流位置对应的大气层名称是(
)
A.Ⅰ—对流层
B.Ⅱ—平流层
C.Ⅲ—高层大气
D.Ⅳ—电离层
6.能正确反映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水平气压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日11时(北京时间)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时刻,下列城市最可能吹东北风的是(
)
A.北京
B.西宁
C.长沙
D.南宁
8.图示时刻,下列城市风力最大的可能是(
)
A.北京
B.西宁
C.长沙
D.南宁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的垂直剖面图,图中①和②的海拔高度均为6千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四地风力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①处风向为(
)
A.西南风
B.正西风
C.东北风
D.正东风
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正确指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12.结合所学知识与图示内容来看(
)
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向
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
D.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地表冷热不均会引起同一水平面上大气密度的变化,下图中点越密集大气密度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PA>PD>PC>PB
B.PB>PC>PD>PA
C.PC>PB>PA>PD
D.PA>PB>PC>PD
14.图中A、B两地之间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或西南风
D.北风或东北风
读“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四点气压(
)
A.②>③=①
B.④>②>③
C.④>③>②
D.④>①>③
16.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态相符的是(
)
A.
B.
C.D.
17.甲乙两地间高空风向为(
)
A.南风
B.西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18.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为沿①②作的剖面图,完成①②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D四点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①②两点的温差增大,则两点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将____(填“增大”或“减弱”)。
(3)图示A、B、C、D四点风向与其他三点不一致的是____,其风向为____。
(4)图示A、B、C、D四点中,风力最大的是____,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3课时)
读北半球某地高空气压形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一架飞机从图中a地越过低压槽飞往b地的过程中(
)
A.气压高低不变
B.风速由大变小
C.天气现象不变
D.西北风转东南风
2.图中a点对应的近地面的风向可能是(
)
A.东风
B.西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答案】1.D
2.A
【解析】1.一架飞机从图中a地越过低压槽飞往b地的过程中,气压应选变低后变高,不会气压高低不变,A错误;图中显示,图中a地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图中b地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因此从图中a地飞往b地风速由小变大,B错误;天气现象包括气压、风力等要素,前面分析可知,飞行途中天气现象会有明显变化,C错误;材料信息表明,图中等压线表示高空气压形势,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右(北半球),因此在a处附近应为西北风,超过低气压槽转为东南风,D正确。故选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高空气压形势与低空大致相反,图中a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南指向东北,则低空水气压梯度力由东北指向西南,近地面的风向要考虑摩擦力影响,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一个锐角,大致形成偏东风,A符合题意,B、C、D错误。故选A。
【点睛】等压线图判读规律:
1、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2、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
3、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4、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5、等压线密集,该地气压差大,风力大;反之,风力小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4.图中a、b、c、d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3.C
4.C
【解析】3.图中气压值均接近近地面标准大气压,表明该区域位于近地面,材料信息表明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因此风向应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一个锐角。图中a、b、d三个箭头大致由低气压指向高气压,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悖,不可能正确表示风向,排除ABD;图中c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西指向东,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一个锐角,形成西北风,图中c箭头表示西北风,因此c箭头能正确表示风向,C符合题意。故选C。
4.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压线的疏密决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决定风力大小。读图可知,图中a、b、c、d四处中,c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因此风力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大气运动的水平受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气压高指向气压低处);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南半球指向左,北半球指向右);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在不受摩擦力时(如高空大气),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顺着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右,南半球指向左);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时(如低空大气),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顺着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在中纬度地区五千米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我国华北某气象测站放飞探空气球进行大气观测,并记录气球的飞行情况,以便研究分析西风气流特征。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中纬度西风气流位置对应的大气层名称是(
)
A.Ⅰ—对流层
B.Ⅱ—平流层
C.Ⅲ—高层大气
D.Ⅳ—电离层
6.能正确反映该测站万米高空冬、夏季水平气压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5.A
6.B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和近地面风向的判读。
5.结合材料“在中纬度地区五千米至一万米高空盛行着波状的西风气流”进行分析。从近地面到平均12千米高空是对流层(高中低纬度有差异:低纬度:17-18千米,中纬度:10-12千米,高纬度:8-9千米),平流层是对流层顶部到50-55千米的高空,平流层以上的大气叫高层大气,80-500千米处有电离层。因此可推出答案选A。
6.万米高空气流运动方向和等压线平行,①③两图风向和等压线斜交,因此AC错误。图中等压线数值a>b>c>d>e,北半球高空风向向右偏后与等压线平行,风向的右侧为高压、左侧为低压,④排除,②对,因此B正确。
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某日11时(北京时间)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时刻,下列城市最可能吹东北风的是(
)
A.北京
B.西宁
C.长沙
D.南宁
8.图示时刻,下列城市风力最大的可能是(
)
A.北京
B.西宁
C.长沙
D.南宁
【答案】7.D
8.B
【解析】本题以亚洲部分地区某日11时(北京时间)海平面等压线分布为背景,考查方向的判读、风力的判读。
7.在等压线地图上,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北京为西南风,A错误;西宁为偏西风,B错误;
C长沙处于高压中心处,风力弱,C错误;
南宁为东北风,D正确;故选D。
8.风力大小与等压线疏密有关,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西宁比北京
、长沙
、南宁等压线均密集,故西宁风力最大,ACD错误;B正确;选B。
【点睛】在等压线地图上,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北半球右偏;风力大小与等压线疏密有关,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压面的垂直剖面图,图中①和②的海拔高度均为6千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四地风力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①处风向为(
)
A.西南风
B.正西风
C.东北风
D.正东风
【答案】9.D
10.B
【解析】9.在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分布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但比较时要使比较地点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据此判断即可。由“①和②的海拔高度均为6千米”可知,①②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在该水平面上,①处附近气压变化较大,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②处附近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变化较小,表明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因此①>②。同样的分析可知,③>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图中等压面越靠上,气压值越低,据此可知,①地附近左侧气压高,右侧气压低,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左侧指向右侧,即由南指向北;由于该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由于①位于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综合以上分析可知,①处风向为正西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近地面的风,与等压线成一夹角,而高空的风,与等压线平行。
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正确指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12.结合所学知识与图示内容来看(
)
A.水平气压梯度力不能影响风向
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速度
C.高空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
D.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答案】11.A
12.C
【解析】11.根据图中等压线的数值特征判断,图示区域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指向南。图中A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转,与等压线斜交,因此能正确指示南半于近地面风向,选项A正确;图中B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应代表高空风向,不能正确指示近地面风向,选项B错误;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的原动力,因此风不可能从低压吹向高压,图中C风向大致从低压吹向高压,选项C错误;图中D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与等压线斜交,应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选项D错误。故选A。
12.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决定风向大致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A错误;地转偏向力总是与风向垂直,因此只改变风的方向,不影响风的速度,B错误;高空大气远离地面,空气稀薄,大气运动受摩擦力作用不明显,C正确;摩擦力是风的阻力,对风速影响明显,摩擦力越小,风向与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夹角越大,因此摩擦力对风向影响明显,D错误。故选C。
【点睛】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三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高空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作用,风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地表冷热不均会引起同一水平面上大气密度的变化,下图中点越密集大气密度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PA>PD>PC>PB
B.PB>PC>PD>PA
C.PC>PB>PA>PD
D.PA>PB>PC>PD
14.图中A、B两地之间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或西南风
D.北风或东北风
【答案】13.D
14.C
【解析】13.近地面,A点大气密度大,气压高,B点密度小,气压低。高考,C点大气密度大,气压高,D点密度小,气压低。地面气压总是大于对应的高空气压。故四点气压大小排列是:PA>PB>PC>PD,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A、B两地,风从高压吹向低压,从A吹往B,近地面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根据图中的指向标,A、B两地之间的风向是东南风或西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热力环流和近地面的方向判读的有关知识。注意:所谓的低温高压和高温低压,是指统一水平面。
读“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四点气压(
)
A.②>③=①
B.④>②>③
C.④>③>②
D.④>①>③
16.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态相符的是(
)
A.
B.
C.D.
17.甲乙两地间高空风向为(
)
A.南风
B.西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答案】15.C
16.B
17.A
【解析】15.图中①③位于同一个等压面上,气压相同;②位于等压面之上,气压小于等压面;④位于等压面之下,气压大于等压面。四者大小应是④>①=③>②,C对。故选C。
16.图中甲地等压面向上凸高压,乙地等压面向下凹低压,因此同一水平面上甲地气压大于乙地,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高空相反;近地面,甲地高压,气流下沉,乙地低压,气流上升;将然后热力环流中的其他箭头顺向补充完整,即可得到如B项所示的图,B对。故选B。
17.由上题分析可知,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乙地指向甲地,高空风受到的摩擦力很小,可以忽略,最终形成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结合指向标分析,应为南风,A对。故选A。
【点睛】该题考查热力环流和风的相关知识,解答时等压面图中不同位置气压高低的判读是关键,遵循的原则是: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18.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图为沿①②作的剖面图,完成①②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则A、B、C、D四点中地面温度最高的是____;①②两点的温差增大,则两点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将____(填“增大”或“减弱”)。
(3)图示A、B、C、D四点风向与其他三点不一致的是____,其风向为____。
(4)图示A、B、C、D四点中,风力最大的是____,说明理由。
【答案】(1)
(2)B增大
(3)D西北风
(4)A理由:A点附近等压线较其他三点附近等压线分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解析】该题考查等压线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读“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示意图”可知,图中①地位于低压中心,②地位于高压中心。根据热力环流形成原理,近地面温度高,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温度低,气流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①地气流上升运动,②地气流下沉,近地面风从②地吹向①地,高空中气流从①地上空流向②地上空。
(2)若该地气压只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气压越低,反之就是气压越高气温越低。读图可知,图中A、B、C、D四地中,气压最低的是B地,所以判断B地气温最高;若1、2两点的温差增大,则两点之间的气压差增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将增大。
(3)因为风总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北半球风向会发生右偏。由此判断,图中A地的风向是东南风;B地的风向是东南风;C地的风向是东南风,D地的风向是西北风。因此,D地与A、B、C三地风向不同。
(4)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表示风力小。图中A、B、
CD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A地。因为A地等压线最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强。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不均→引起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导致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形成。
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①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②山谷风:在山谷和盆地,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③城市热岛环流:一般将绿化带布局在气流下沉处或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业布局于气流下沉距离之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