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海水的性质 同步测试(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海水的性质 同步测试(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11 09:18: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海水温度是海水的冷热状况,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读“北半球海水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回答下面三题。
1.图中海洋热量收支平衡的点所处的纬度位置大约是(

A.赤道附近
B.20°—30°
C.30°—40°
D.极地附近
2.关于海洋热量收入和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运动
B.热量在低纬度海区有盈余,高纬度海区盈亏
C.赤道附近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附近海区热量支出较多
D.各纬度海区热量收支基本保持平衡
3.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B.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C.低纬度海区的表层海水温度高于高纬度海区
D.通过水循环平衡不同纬度海区间热量收支的差异
【答案】1.B
2.B
3.C
【解析】1.海洋热量收支平衡的点即海水热量收入等于支出的点,对应图中的横坐标,读出纬度为20°—30°,B正确,ACD错误。故本题选B。
2.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海洋的主要的热量来源。主要支出是蒸发,蒸发消耗热量,是海洋热量支出的主要渠道,A错误。据图可知,低纬度海区热量收入大于支出,热量有盈余,且随纬度增加盈余大致减少;中高纬度海区热量盈亏,B正确。热量收入最多的纬度大致在北纬15°—20°,热量支出最多在北纬20°附近,CD错误。故本题选B。
3.低纬度海区热量有盈余,表层海水温度较高;中高纬度海区热量盈亏,且随纬度盈亏增多,表层海水温度较低;且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C正确。由于不同纬度海水热量收支的差异,通过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形式实现不同纬度间的热量交换,故A、D错误。与同纬度近岸海区相比,大洋中部海水温度变化幅度比近岸海区小,B错误。故本题选C。
【点睛】热量收入大于支出即为盈余,热量收入小于支出即为盈亏。
读“太平洋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图”,回答下面两题。
4.三个观测站中(

A.观测站①的表层水温超过25℃
B.观测站②的纬度位置最低
C.观测站③的海水热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D.0-1km之间,①的水温变化幅度比②大
5.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观测站①表层海洋生物稀少
B.观测站②深度越深海洋生物越多
C.观测站①②③海洋表层生活的生物种类不同
D.观测站①②③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不会影响生物
【答案】4.B
5.C
【解析】4.该图纵坐标表示深度,横坐标表示海水温度,可读出①观测站的表层水温为20℃,A错;②观测站的表层水温为25℃,③观测站的表层水温为15℃,海水表层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三个观测站中②的海水温度最高,纬度最低,B正确;海水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C错;0-1km之间,②的海水温度变化幅度最大,D错。故选B。
5.从图中可读出,①观测站的表层水温为20℃,海洋表层水温较高,生物较多,A错;同一个海区,水温的垂直变化也会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表层水温高,阳光充足,利于浮游生物繁殖,海洋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多,B错;从图中可读出观测站①②③海洋表层水温不同,生活的生物种类不同,C正确;海水温度随季节变化,可能引发海洋生物的季节性游动,以追逐更适宜的温度,D错。故选C。
【点睛】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主要聚集地。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还会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以追逐更适宜的温度。影响人类的渔业活动。
读“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下面三题。
6.从水平分布看,世界大洋表层的水温(

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同半球纬度相同,水温一定相同
③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
④同半球纬度相同,水温大致相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与北半球相比,世界大洋8月南半球海水等温线较(

A.弯曲,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B.弯曲,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C.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
D.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运动
8.下列人类活动受海水温度影响的有(

①鱼类养殖
②海滨浴场营业时间
③海洋运输
④远洋捕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6.D
7.C
8.D
【解析】6.读图可读出,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呈东西走向(东西向延伸),大致与纬线平行,数值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①正确,③错;同半球纬度相同,水温大致相同,②错,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D。
7.从图中看,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海水等温线较为平直,A、B错;原因是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海陆相间分布,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等温线较为弯曲;南半球海洋面积大,等温线较为平直,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C正确,D错。故选C。
8.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因此鱼类养殖、远洋捕捞受海水温度的影响,①④正确;通常海洋表层水温20℃以上时适宜游泳,因此海滨浴场营业时间受海水温度影响,②正确;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短,因此海水温度影响海洋运输,③正确。故选D。
【点睛】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表层是海洋生物主要聚集地。不同纬度的海洋表层生活着不同类型的海洋生物。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还会导致有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以追逐更适宜的温度。通常海洋表层水温20℃以上时适宜游泳,海滨浴场营业时间受海水温度影响。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短。
下图为我国长江入海口附近海域夏季的表层海水盐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水盐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图示区域海水盐度特征说明长江入海径流(

A.搬运泥沙堆积在河口形成三角洲
B.使入海口附近海水盐度整体降低
C.携带大量盐类入海提高海水盐度
D.使入海口附近盐度高于大洋平均
【答案】9.D
10.B
【解析】9.由题意可知,该图为我国长江入海口附近海域夏季的表层海水盐度等值线分布图。图中等值线数值越大,说明海水盐度越高,从图可以看出丁地数值最大,盐度最高,故选D。
10.由图可知,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等值线向外凸出,说明长江入海径流量大,使入海口附近海域的盐度降低,B正确、C错误。搬运泥沙堆积在河口形成三角洲与图文信息无关,A错误。使入海口附近盐度低于大洋平均,D错误。故选B。
【点睛】盐度的影响因素:从根本上讲,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是海水有气候(降水量、蒸发量)、河流径流量、洋流、海域封闭程度等。1、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2、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3、河口地区陆地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4、暖流流经海区蒸发量偏,,盐的溶解度也偏大,则盐度偏高。当然,地理中的某些海区的盐度变化,需要将以上几条综合起来考虑。例如:盐度最高的海域并不在降水最少的极地地区,而是在降水偏少、蒸发偏大、河流注入也少的副热带海区(红海);盐度最低的海区并不中降水最多的赤道附近,而在降水丰富、蒸发较小、河流注入较多的波罗的海。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溶解的盐类物质的质量表示。世界各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受蒸发量、降水量、陆地径流、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海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随纬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

A.35%
B.25%
C.30%
D.40‰
12.海洋表层平均盐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与下列哪种要素的纬度变化规律相似(

A.世界年均降水量
B.海洋表层水温
C.世界年均蒸发量
D.年太阳辐射量
13.P、Q两地纬度相当但盐度差异大,影响其差异的因素最主要是(

A.洋流
B.径流
C.降水
D.蒸发
【答案】11.A
12.C
13.B
【解析】试题考查海水性质。
11.从图中可读出,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35‰,A正确。
12.从图中可读出,世界大洋海水表层海水盐度变化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高纬递减。世界年均降水量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规律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B错。副热带海区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成为全球蒸发量最大海区,与世界大洋海水表层海水盐度变化规律相似,C正确。低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年太阳辐射量总体上由赤道向两极递减,D错。
13.世界大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和高纬递减,根据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特点,P、Q两地纬度相当但盐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P位于北纬60°海域附近,周围陆地有大量淡水随河流注入海洋,对海水起稀释作用,而南半球同纬度大面积为海洋,受陆地径流影响小,B正确。P、Q两地纬度相当,蒸发差异不大,洋流、降水对两地盐度差异影响较小。
【点睛】世界各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受蒸发量、降水量、陆地径流、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解答本题要结合P、Q两地蒸发量、降水量、陆地径流、洋流特征加以分析判断。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有关。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海区,海水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陆地径流、结冰和融冰、洋流等对海水的盐度也有影响。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高纬递减。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海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随纬度变化图得出海洋表层平均盐度的纬向变化规律,再根据选项中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纬度变化特点加以对比分析。
下图为8月份北太平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①地的盐度可能为(

A.35.5‰
B.36‰
C.34‰
D.35‰
15.由盐度高低可推测①地(

A.降水量少,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蒸发量大
C.降水量多,蒸发量小
D.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答案】14.A
15.D
【解析】14.读图可知,①地外围的等盐度线数值为35‰,越往外数值越低,所以①地的盐度应在35‰~36‰之间,35.5‰符合题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读图及所学知识可知,由于①地位于副热带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蒸发量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副热带高压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蒸发量大。
下图为不同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亦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序号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低纬海区,随着深度增加密度下降
B.在中纬海区,随着深度增加密度变化速度变大
C.在高纬海区,随着深度增加密度变化最小
D.在海洋表面,随着纬度增加密度减小
【答案】16.A
17.C
【解析】16.主要受温度影响,表层海水密度大致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读图可知,三个海区的表层(0米深度)海水密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①、②、③,因此纬度由低到高排列顺序应①、②、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温度下降,密度也随之上升,因此在各纬度海区(包括低纬海区),随着深度增加密度会上升,A错误;读图可知,各纬度海区海水深度较浅外,密度变化大,海水较深处,密度变化较小,因此在中纬海区随着深度增加密度变化速度应变小,B错误;在高纬海区,因表层海水温度低,表层海水密度大,而图中显示,2000米深度处各纬度海区的海水密度相似,因此高纬度海区随着深度增加密度变化最小,C正确;在海洋表面,随着纬度增加海水温度下降,因此密度会增加,D错误。故选C。
【点睛】在大洋上层,特别是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情况
。赤道区温度最高,盐度较低,因而表层海水密度最小,约为1.0230g/cm3。由赤道向两极,密度逐渐增大。在副热带海域,虽然盐度最大,但因温度下降不大,仍然很高,所以密度虽有增大,但没有相应地出现极大值。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如在南极海区,密度可达1.0270g/cm3以上。大洋中,平均而言,温度变化对密度变化的影响要比盐度的大。因此,密度随深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海水温度随着深度的分布是不均匀地递降,因而海水的密度即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均匀地增大。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回答下面两题。
18.上图反映了该海区海水的密度(

A.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D.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19.下列关于海水的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B.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增大
C.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突然变化会影响潜艇航行
D.海水运动与海水密度无关
【答案】18.C
19.C
【解析】18.首先看横纵坐标的地理含义,然后读图例,明确图中曲线的地理含义;最后根据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海水密度越大,温度越低,盐度越大,即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根据海水密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海水温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海水盐度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两极逐渐降低,因此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A错误;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通常情况下,在中低纬海区,一定深度内海水密度基本均匀,一般往下至约1
000米深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迅速增大,再往下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很小,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B错误;若海水密度出现随深度增加而减小,即出现“海中断崖”,潜艇则会因浮力减小而出现危险,C正确;海水密度差异会引起海水运动,如大西洋和地中海海水密度的差异产生了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的密度流,D错误。故选C。
【点睛】海水的密度随盐度、温度、压力的变化而变化。
1、当温度降低、盐度增加或压力加大时,海水的密度就大。
2、海水的密度比淡水密度大;海水的密度随时间、空间变化幅度较小。
3、南极寒冷,盐度高,海水的密度大。
不同海域海水盐度不同,会导致海水密度不同,进而影响海水流动方向以及轮船的吃水深度。下图为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海水盐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地中海盐度高于大西洋的原因是(

A.蒸发更旺盛
B.海水交换多
C.降水量更大
D.人类输盐多
21.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海水的流向分别是(

A.自东向西
自西向东
B.自西向东
自东向西
C.自东向西
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22.一艘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在图示海域吃水深度(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20.A
21.B
22.B
【解析】20.由所学可知,海水盐度主要受蒸发量、降水量、淡水注入量、海水封闭程度等因素影响。地中海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于燥,蒸发旺盛,加之海域封闭,导致盐度高于西侧大西洋,故A项正确;地中海与大西洋只有直布罗陀海峡沟通连接,海水交换量少,故排除B项;地中海气候区降水量少于同纬度广阔的大西洋地区,故排除C项。地中海地区虽有河流注入但输入盐量并不比其他区域多,故排除D项。
21.由所学可知,地中海因蒸发大,盐度高于西侧大西洋,海平面整体低于大西洋,导致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入地中海,而深层海水由盐度高的向盐度低的扩散,即自地中海流向大西洋。综上所述答案为B项。
22.由所学及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自西向东盐度增加,轮船受浮力影响,吃水线越来越浅。故答案为B项。
【点睛】海水盐度因海域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而有差异,主要受纬度、河流、入海径流、洋流等的影响。在外海或大洋,影响盐度的因素主要有降水,蒸发等;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的影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蒸发量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比较低。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海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两侧海岸带地势陡峻。红海是世齐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与相邻的印度洋之间有较大的盐度差异,对沟通两水域的海峡表层海水流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但在红海周边地区利用海水制盐的盐场却并不多见。下列两幅图分别为红海周边示意图及某盐场景观图。
(1)简述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2)指岀轮船从红海进入印度洋吃水深度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3)从地形角度,说明红海周围盐场并不多见的原因。
【答案】(1)地处副热带海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周边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海域较封闭,与印度洋海水交换少。
(2)变深。原因∶红海盐度高,密度大,海水浮力大,轮船吃水较浅;印度洋盐度比红海低、密度更小,海水浮力更小,轮船吃水较深。
(3)盐场要求平坦且开阔的地形;红海(地处板块张裂地带)海岸带地势陡峻,不利于开发盐田晒盐。
【解析】本题以红海周边地区为背景,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盐场的形成及盐度高低对航海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
(1)影响盐度的因素包括降水与蒸发之间的关系、有无河流淡水的注入、海域的封闭程度、洋流等。红海地处副热带海域,副高控制降水稀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周边是热带沙漠广布,缺少大河注入;红海海域较封闭,与外海水体交换少。
(2)盐度越高,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轮船吃水也越浅。红海盐度大于印度洋,轮船在红海吃水要浅,进入印度洋吃水要更深。
(3)从地形的角度来看,盐场需要平坦开阔的地形以便于晒盐,红海位于板块张裂地区,两岸地势陡峻,不利于盐场的建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海水温度是海水的冷热状况,主要取决于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读“北半球海水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回答下面三题。
1.图中海洋热量收支平衡的点所处的纬度位置大约是(

A.赤道附近
B.20°—30°
C.30°—40°
D.极地附近
2.关于海洋热量收入和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运动
B.热量在低纬度海区有盈余,高纬度海区盈亏
C.赤道附近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附近海区热量支出较多
D.各纬度海区热量收支基本保持平衡
3.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B.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C.低纬度海区的表层海水温度高于高纬度海区
D.通过水循环平衡不同纬度海区间热量收支的差异
读“太平洋西经170°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而变化的曲线图”,回答下面两题。
4.三个观测站中(

A.观测站①的表层水温超过25℃
B.观测站②的纬度位置最低
C.观测站③的海水热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D.0-1km之间,①的水温变化幅度比②大
5.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观测站①表层海洋生物稀少
B.观测站②深度越深海洋生物越多
C.观测站①②③海洋表层生活的生物种类不同
D.观测站①②③海水温度的季节变化不会影响生物
读“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下面三题。
6.从水平分布看,世界大洋表层的水温(

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同半球纬度相同,水温一定相同
③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
④同半球纬度相同,水温大致相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7.与北半球相比,世界大洋8月南半球海水等温线较(

A.弯曲,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B.弯曲,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C.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分布
D.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大气运动
8.下列人类活动受海水温度影响的有(

①鱼类养殖
②海滨浴场营业时间
③海洋运输
④远洋捕捞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长江入海口附近海域夏季的表层海水盐度等值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水盐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0.图示区域海水盐度特征说明长江入海径流(

A.搬运泥沙堆积在河口形成三角洲
B.使入海口附近海水盐度整体降低
C.携带大量盐类入海提高海水盐度
D.使入海口附近盐度高于大洋平均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溶解的盐类物质的质量表示。世界各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受蒸发量、降水量、陆地径流、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下图为海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随纬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1.世界海水的平均盐度为(

A.35%
B.25%
C.30%
D.40‰
12.海洋表层平均盐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与下列哪种要素的纬度变化规律相似(

A.世界年均降水量
B.海洋表层水温
C.世界年均蒸发量
D.年太阳辐射量
13.P、Q两地纬度相当但盐度差异大,影响其差异的因素最主要是(

A.洋流
B.径流
C.降水
D.蒸发
下图为8月份北太平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4.①地的盐度可能为(

A.35.5‰
B.36‰
C.34‰
D.35‰
15.由盐度高低可推测①地(

A.降水量少,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蒸发量大
C.降水量多,蒸发量小
D.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下图为不同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亦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序号按纬度由低到高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低纬海区,随着深度增加密度下降
B.在中纬海区,随着深度增加密度变化速度变大
C.在高纬海区,随着深度增加密度变化最小
D.在海洋表面,随着纬度增加密度减小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回答下面两题。
18.上图反映了该海区海水的密度(

A.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D.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19.下列关于海水的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B.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增大
C.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突然变化会影响潜艇航行
D.海水运动与海水密度无关
不同海域海水盐度不同,会导致海水密度不同,进而影响海水流动方向以及轮船的吃水深度。下图为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海域海水盐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地中海盐度高于大西洋的原因是(

A.蒸发更旺盛
B.海水交换多
C.降水量更大
D.人类输盐多
21.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海水的流向分别是(

A.自东向西
自西向东
B.自西向东
自东向西
C.自东向西
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22.一艘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在图示海域吃水深度(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海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两侧海岸带地势陡峻。红海是世齐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与相邻的印度洋之间有较大的盐度差异,对沟通两水域的海峡表层海水流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但在红海周边地区利用海水制盐的盐场却并不多见。下列两幅图分别为红海周边示意图及某盐场景观图。
(1)简述红海盐度高的原因。
(2)指岀轮船从红海进入印度洋吃水深度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3)从地形角度,说明红海周围盐场并不多见的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