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3 8.古诗二首 课件+素材(38+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3 8.古诗二首 课件+素材(38+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0 21:27:23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二年级上册
第1课时
8
古诗二首
同学们,
请看这幅图:
鹳雀楼
庐山瀑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看看王之涣和李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
生平介绍: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代表作品:《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王之涣(688—742)
生平介绍: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代表作品:《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
(701—762)
依次
尽头
欲望
穷尽
一层
香炉
紫烟
瀑布
遥望
前川
依次
尽头
欲望
穷尽
一层
香炉
紫烟
瀑布
遥望
前川
我会读

jìn

cénɡ

yān
yáo
chuān


qióng
(jìn)尽头
尽力
(jǐn)尽管
尽快
多音字

例句
尽(jǐn)管很累了,我还是尽(jìn)力往前跑。
加一加:火+户=炉


加一加:火+因=烟

加一加:尸+云=层

巧记:“暴”露在水(氵)边。




加一加











换一换






甲骨文
金文
楷书
趣识字——川
甲骨文的“川”,像奔流的大河,左右是河岸,中间是流水。
规整化
本义:河流
太阳初升











我会写








(依旧)
(尽头)
(照射)
(挂号)
(炉子)
(烟花)
(云层)
(山川)

(黄河)

独体字
半包围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红框部分不要写错哦

依次
依从
无依无靠
左窄右宽。“衣”的首笔点在竖中线右侧
y
组词:
书写指导:
音序:
部首:
左右
结构:
笔画:
8

我们依照他说的去做。
造句:
重点字讲解
点击播放
jìn?
“尺”的撇和捺舒展,罩住下面两点。
书写指导:
我们会尽力帮助你的。
尽力
尽心
尽力而为
组词:
音序:
部首:
上下
结构:
笔画:
6

造句:
J
点击播放
zhào
“日”窄“召”宽,“灬”要写得宽、扁。
书写指导:
这张照片很珍贵。
照片
照办
肝胆相照
组词:
音序:
部首:
上下
结构:
笔画:
13

造句:
Z
点击播放
chuān
三笔分立,间距相等,第二笔在竖中线上。
书写指导:
我爱祖国美丽的山川。
山川
冰川
一马平川
组词:
音序:
部首:
独体
结构:
笔画:
3
丿
造句:
C
点击播放
解词义
白日:
依:
尽:
诗中指夕阳。
依赖,靠着。
消失,这里指太阳依着群山渐渐西沉,最后不见。
入海流:
欲:
穷:
指黄河最终流入大海。
想要;希望。
尽,使达到极点。
香炉:
直下:
银河:
九天:
指香炉峰。
直泻而下,形容速度非常快。
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河,叫做银河。
极高的天空。
快速通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圈出文中出现的景物。
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物?
你在文中圈出了哪些景物?
黄河


白日
诗歌描写了这样的画面:
《登鹳雀楼》描绘了一幅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的壮丽宏大的画面。
你在文中圈出了哪些景物?
峰顶云雾
瀑布
香炉峰
太阳
诗歌描写了这样的画面:
太阳照在庐山上,升腾的雾气折射出美丽的色彩,远远望去一道瀑布出现在我们眼前,瀑布从很高的山峰奔流而下直至山脚下,仿佛天上的银河自天空坠落凡间。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小结
体会诗歌描写的画面,可以先圈画出诗中的景物,然后用自己的话将景物炼成一幅画面,并写出景物带来的感受。
课堂练习
尽力

jǐn
jìn

一层
(céng
chéng

瀑布
(pù


照相
(zào
zhào)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正确的打“√”。
白日:______________
九天:______________
指夕阳。
极高的天空。
2.解释词语。
习作小练笔:
请你认真观察周围的景色,写一写。
课后作业(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二年级上册
第2课时
8
古诗二首
有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他看到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朗读节奏:




尽,




流。
登楼所见
诗意: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尽,




流。
远景
近景
表示动作的词
表示颜色的词




尽,




流。
两行诗对仗工整,“白日”对“黄河”,景物相对,颜色相对;“依山尽”对“入海流”,动词相对,厚重有力。既构成了形式上的美感,也表达了充沛的气势。




目,




楼。
登楼所感
诗意:
若是想看到更远的风景,?
就需要登上更高的楼层。




目,




楼。
“千里”“一层”都是虚指,理解为“更远”“更高”之意。
寓意: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目,




楼。
板书设计
所思
三、四句
所见
一、二句
登鹳雀楼
站得高
看得远
主旨提炼
《登鹳雀楼》是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写景,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的所见,营造了景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句寓理于诗,写诗人登楼所思,体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谜底:瀑布
猜一猜
叫布不是布,
家在山里住,
剪刀剪不断,
不能做衣服。
(打一景观)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朗读节奏:
诗意: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汽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
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照香炉生紫烟
这句诗中哪个字用得好?
把水汽冉冉升起的景象写活了。
诗意:远远望去,庐山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挂前川
这句诗中哪个字用得好?
化动为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瀑布的雄伟壮观。
诗意: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直泻而下。
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直下三千尺
夸张
这句诗中运用了什么修辞?
思考:哪个词既写出了岩壁陡峭,又写出了水流湍急?
诗意: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下来。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朗读指导:
在读这一句时,应该语气舒畅,读出惊叹新奇来。
疑是银河落九天。
哪个字能体现诗人现在的心情?
率直道破这是诗人的想象,令人感到意味声长。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生紫烟
落九天
香炉峰
三千尺
远看
联想
雄壮美丽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游历庐山时写下的一首描写风景的诗。这首诗抓住瀑布的动态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全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
板书设计
教材习题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点拨:
《登鹳雀楼》具有音乐性,在朗读时,吐字要清楚。《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朗读基调是舒展奔放、神奇壮阔的。语气舒缓豪放,惊叹新奇,语调激昂。
在背诵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象,感悟语句的含义,同时注意体会诗的意境和诗的韵律。背诵《登鹳雀楼》时,可以按照“所见(前两句)→所思(后两句)”的顺序背诵。背诵《望庐山瀑布》时,可以按照“远看(前三句)→联想(后一句)”
的顺序来背诵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一组诗句:远处,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下沉,余晖也随之消失了;波涛滚滚的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气势磅礴,景象壮观。
第二组诗句: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下来,非常壮观。
读一读,记一记。
穷尽
山穷水尽
层叠
层林叠翠
烟云
烟消云散
山川
名山大川
dié
míng
点拨:
多读几遍,你会发现这四组词语的构词方式很有特点。二字词语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或相对的字组成的,如“山川”是由两个意思相对的字组成的。它们构成的四字词语的格式也很相似,
如“名山大川”,第一个字与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对;四字词语的意思比二字词语的意思更加具体。抓住词语的这些特点,记忆起来就轻松多了。
像这样的词语还有:风雨、狂风暴雨;天地、欢天喜地;变化、千变万化。
课外拓展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随堂练习
一、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字,再组
词。
暴——(
)(

此——(
)(

衣——(
)(

娄——(
)(


瀑布

紫烟

依靠

高楼
二、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登鹳雀楼》前两句写________,从_____到_____;后两句写________,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登楼所感


登楼所见
三、把诗句补充完整。
1.日照香(
)生紫烟,(
)瀑布挂前川。
2.(
)直下三千尺,疑是(
)落九天。
银河
遥看
飞流

课后作业
小练笔:
你觉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意义呢?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