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生物》
选修2
第一章《生物科学与健康》
第1节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3.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过程与方法方面:
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通过浏览网站资料来了解当前人们在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展开激烈的讨论.了解抗生素的史话以及作用机理.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人们健康.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学难点】
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本章概述:现代医学的发展
健康概念: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
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其中身
体健康涉及人类与疾病的斗争,这
离不开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疫苗:疫苗的发明和应用,被认为是现代医
学的最大成就
MRI:MRI的应用对疾病的诊断,尤其是中枢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起着重要作用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模式的诞生和发展,将
为人类战胜疾病作出重要贡献
现代医学发展
从社会中来
一、抗生素史话
1928年,英国的细菌学家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在研究细菌时发现,培养基的其余部分都布满了葡萄球菌的菌落,只有青霉菌菌落的周围没有葡萄球菌的菌落。经过深入的研究发现,青霉能够产生一种杀死或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青霉素。弗莱明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弗莱明( A. Fleming)
英国
伦敦大学
1881年--1955年
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年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 通过紧张的实验,弗洛里、钱恩终于用冷冻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体。之后,弗洛里又在一种甜瓜上发现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调制出相应的培养液。1941年开始的临床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疗效。在研究成果的推动下,美国制药企业于1942年开始对青霉素进行大批量生产。1945年,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因“发现青霉素及其临床效用”而共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53年5月,中国第一批国产青霉素诞生,揭开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历史。至2001年底,我国青霉素年产量已占世界年总产量的60%,居世界首位。
钱恩(E.B.Chain)
英国牛津大学
1906年--1979年
弗洛里(H. W. Florey)
英国牛津大学
1898年--1968年
二、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一)抗生素的概念
是由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抑制和杀灭其他微生物的一类化学物质。是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药物。
(二)种类
现代对抗生素定义的新认识
1.从来源上看:抗生素的产生不再局限于微生物,从动物、植物中甚至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也可获得抗生素
2.从性能上看:从单一的抗菌发展到抗病毒、抗寄生虫药等
β-内酰胺类 这类药物品种最多,用量最大,治疗病种最广,是疗效最好的抗感染药,也是抗
生素中的主力军。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两部分: ①青霉素类,这是最早的β-内酰胺类,其疗效确切、价格低廉,常用的品
种有青霉素钠盐或钾盐、氨苄西林钠(氨苄青霉素钠)、氧哌嗪青霉素(哌拉西
林钠)、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等。 ②头孢菌素类,这类药物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广泛用
于各类感染性疾病,常用的品种有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唑啉钠(先锋Ⅴ
号)、头孢拉定(先锋Ⅵ号)、头孢曲松钠(菌必治)等。
氨基苷(甙)类 常用的品种有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小诺米星(小诺霉素)、阿司米星
(阿司霉素)等。
四环素类 常用的品种有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等
氯霉素类 常用的品种有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大环内酯类 常用的品种有红霉素、罗红霉素、琥乙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吉他
霉素(柱晶白霉素)等。
林可霉素类 常用的品种有林可霉素(洁霉素)、克林霉素(氯洁霉素)等。
其他主要抗细菌
的抗生素 常用的品种有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多粘菌素、卷曲霉素、利福平等。
抗真菌抗生素 常用的物品种有两性霉素B、灰黄霉素、克念菌素、制霉菌素、曲古霉素等
抗肿瘤抗生素 常用的品种有丝裂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放线菌素D等。
具有免疫抑制作
用的抗生素 如环孢素(环孢灵、山地明)。
(三)功能作用
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及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它们的目的
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是不同的。如:青霉素、头孢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红霉素、四环素等能阻断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能影响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喹诺酮类能抑制细菌DNA的合成
三、合理使用抗生素
1.抗生素使病菌产生抗药性,造就了“新生代”耐药病菌
1928年,青霉素刚问世时,可谓所向披靡,对90%的细菌都有杀灭效果,但如今几乎已接近失效。就连当今抗生素的王牌“万古霉素”,也已出现了毫不怵它的新一代“金黄色葡萄球菌”。更令人震惊的是,竟出现了以抗生素为食的“超级病菌”。
耐药性的形成
细菌可以产生针对一种或几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其原因是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可以通过基因突变等方式获得耐药基因,通过耐药基因控制合成相关的酶来分解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生素,就会通过自然选择产生耐药抗生素菌群。
(一)抗生素的危害
3.破坏人体内有益菌群,使内环境紊乱
滥用抗生素在杀死“敌人”的同时,往往也杀死了“自己人”,结果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内环境紊乱,耐药细菌乘虚而入,导致疾病的产生。
2. 引起身体严重不良反应,损害器官、系统
使用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都会造成危害。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引起晕眩、耳鸣、耳聋;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菌素、万古霉素可损害肾脏;红霉素、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先锋霉素和多粘菌素B能抑制免疫功能,削弱机体抵抗力;青霉素、链霉素等都可能引起过敏性反应,严重的甚至休克或造成过敏体态。
4.使人体产生二重感染
二重感染是因为长期使用抗生素,虽然一些敏感细菌被抑制,但非敏感细菌却会乘机而入,导致人体二重感染。
思考:
有人说:“抗生素的滥用,可能意味着抗生素时代的结束,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二)合理利用抗生素的原因
在应用抗生素的治疗过程中,如果实际用药不足,致病菌没有被完全清除,从而有利于耐药菌群的出现;如果实际用药量过多,就会影响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或造成体内菌群失调,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
案例一: 某人患了咽喉炎,感觉咽部干燥、疼痛,还伴有发热、头痛第症状。他到医院看病,医生给她开了阿莫西林和润喉片,要求他每天服药3次,连续服药一周。他服药三天后,感觉有所好转,就停止了用药。可4天后,咽喉炎又复发了,他为了更快地控制病情,就加大用药量,把剩下的药一天就用完,症状得到缓解。10天后,病又复发,不得不再次去医院。
资料分析
案例二: 据报道,某地质量监督部门发现市场上销售的有些新鲜牛奶中含有少量抗生素,成为“有抗奶”,要求全部强制销毁。
为什么牛奶中会有抗生素呢?因为奶牛在饲喂过程中会患有各种疾病,如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炎症等,人们常用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对奶牛进行治疗。按规定奶牛用药期、休药期间的牛奶应废弃,然而,有些企业为了经济利益,把本该废弃的“有抗奶投入市场,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三)合理利用抗生素的措施
1.经专业医生诊断,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2.控制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清洁用品
3.在种植业和畜牧业中尽量控制抗生素使用,并加强在农畜产品中抗生素含量的检测。
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会抵抗疾病,维护健康,造福人类;用得不好,会不利于健康,给人体带来严重伤害,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抗生素在人类与细菌等疾病微生物的斗争中仍是强而有力的武器,我们要合理的利用它为人类造福,同时我们还要积极研究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其他方法。
【例题1】: 对青霉素的叙述正确是( )
A.青霉素为特效药,可杀死一切病原菌
B.青霉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可口服
C.青霉素毒性反应很少,过敏反应严重
D.青霉素可与其他抗生素配合使用
例题解析
解析:青霉素抗菌作用强、疗效高和毒性低,但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分解,特别遇酸、碱、醇、重金属离子及氧化剂易破坏,应避免配合使用,杀菌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对立克次氏体、真菌、病毒完全无效。毒性反应很少,过敏反应严重,切抗生素中发生率最高,发生迅猛,常因抢救不及时死于呼吸困难和循环衰竭,死亡率可达10%。
C
【例题2】:头孢菌素抗菌作用的机制为( )
A.抑制蛋白质合成
B.抑制核酸的合成
C.干扰细菌纤维素的合成
D.干扰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
解析:头孢霉素可通过抑制转肽酶的功能,干扰病原菌细胞壁的基础成分——粘肽的合成,造成新生细菌细胞壁缺损,达到杀菌作用,细菌细胞壁成分主要为肽聚糖,无纤维素。
D
【例题3】:抗生素合理使用应注意 ( )
①明确病原体诊断 ②熟悉所有药物特性 ③因人而异选用药物 ④局部用药 ⑤预防用药 ⑥联合用药 ⑦制定适宜用药方案 ⑧使用广谱抗生素 ⑨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⑦⑨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⑦⑧
解析:选用药物要依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生理、病例及免疫功能等不同情况,制定用药方案,生病时应经专业医生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预防用药要具有明确指征;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易选择多重耐药病原菌,因此治疗时应采取对敏感菌最具有选择性的药物,疗程应适宜。
B
布置作业
P8 思考与探索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