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二年级上册
第2课时
22
狐假虎威
我们再回想一下,狐狸在被老虎逮住之后,是如何摆脱困境的?通过这个故事给我们留下的成语是——
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一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
老虎很凶猛。
狐狸非常害怕老虎。
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狐狸非常狡猾,一下子就想出了主意。
狐狸内心慌乱,却装着很神气。
反问。假装神气,还有试探。
老虎本以为吃狐狸是理所当然的。被狐狸的反问震住了。
“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狐狸用老天爷来威吓老虎。
“老天爷派我来做你们百兽的首领,你吃了我,就是违抗了老天爷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胆子!”
暗示狐狸不在百兽之中,比百兽还要强大。
老虎有些相信狐狸的话了。
老虎被蒙住了,松开了爪子。
狐狸摇了摇尾巴,说:“我带你到百兽面前走一趟,让你看看我的威风。”
狐狸蒙住了老虎,非常得意。
狐狸向老虎炫耀自己的权势。
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
狐狸故意装作很了不起的样子。
老虎不完全相信狐狸的话。
森林里的野猪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见狐狸大摇大摆地走过来,跟往常很不一样,都很纳闷。再往狐狸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大大小小的野兽吓得撒腿就跑。
动作描写。动物们非常害怕老虎。
老虎信以为真。其实他受骗了。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总结全文。点明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真相。
2.文章中运用对比的手法,使形象更加鲜明、读者的感受更强烈。
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1.运用对比的手法,把老虎和狐狸的动作、神态描写得惟妙惟肖,形成鲜明的对比。
板书设计
老虎
狐狸
逮
蒙
狐假虎威
仗势欺人
愣
松
吓
跟
派
带
主旨提炼
本文讲的是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里的野兽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真本事。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
教材习题答案
朗读课文。说说“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
点拨:朗读本文,要注意提示语和句末标点符号,体会对话的情感和语气,读出狐狸、老虎、百兽的不同表现。读狐狸的话时,要读出装腔作势、不可一世的感觉;读老虎的话时,要读出老虎“半信半疑”的感觉。
参考答案:狐假虎威,指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或吓唬人。
下面的词语哪些是写狐狸的,哪些是写老虎的?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试着把这些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东张西望
半信半疑
大摇大摆
参考答案:“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是写狐狸的;“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是写老虎的。
课外拓展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狐假虎威
守株待兔
亡羊补牢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杯弓蛇影
自相矛盾
刻舟求剑
揠苗助长
愚公移山
坐井观天
课堂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狐狸被老虎逮住了,他就称自己是老天爷派来做百兽的首领。老虎(
)地跟在狐狸身后,向森林深处走去,还不停地(
)。狐狸却(
)、(
)。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得(
),这就是(
)。
半信半疑
东张西望
神气活现
摇头摆尾
撒腿就跑
狐假虎威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
狐假虎威
假:①不真实的;②借用,利用。
(
)
百兽之王
百:①数目,十个十;②众多,所有的。
②
②
三、课文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正确答案后面的括号里打“√”)
A.狐狸挺厉害的。(
)
B.老虎挺厉害的。(
)
C.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狡猾。(
)
√
课后作业
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演一演,分角色演一下
这个故事。
请你展开想象,续编《狐假虎威》的故事。(提示:后来,老虎明白了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共38张PPT)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二年级上册
第1课时
22
狐假虎威
猜谜语
乍看像狼不是狼,三角脸儿身瘦长,性情狡猾疑心重,毛色棕黄尾巴长。
(打一动物)
谜底:(狐狸)
狐狸:身体纤瘦,毛长且厚。体长加尾长60到90厘米。毛茸茸的尾巴是头部和身体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尖嘴。大多数狐狸耳朵大、直立、呈三角形。
狐狸居住于树洞或土穴中,傍晚外出觅食,能捕食各种老鼠、野兔、小鸟、鱼、昆虫等,也食用一些野果。
《战国策·楚策一》中“狐假虎威”片段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我会读
真假
威风
打转
拉扯
嗓子
百兽
违反
抵抗
爪子
赶趟
神仙
小猪
收纳
烦闷
受气
骗子
借口
jiǎ
wēi
zhuàn
chě
wéi
kàng
sǎng
shòu
zhū
zhuǎ
tàng
shén
nà
mèn
shòu
piàn
jiè
纳
闷
受
骗
借
违
猪
抗
爪
趟
神
假
威
转
扯
嗓
兽
(mèn)愁闷
郁闷
解闷
(mēn)闷热
闷声不响
多音字
闷
辨析
表示“烦躁,不痛快”“密闭,不透气”等时读mèn,表示“因气压低或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声音不响亮”时读mēn。
例句
天气如此闷(mēn)热,让人感觉有点愁(mèn)。
威
违
巧记:一女到位力无边。
组词:威风
发威
威武
巧记:围墙拆除(韦),走之来补(辶)。
组词:
违反
违背
违心
嗓
抗
组词:抵抗
抗击
反抗
巧记:先后护航(扌、亢)。
巧记:张“口”“桑”树前。
组词:嗓子
嗓音
转
扯
车
专
扌
止
尚
走
趟
借
亻
昔
假
亻
日
暇
伸
亻
礻
神
甲骨文字形像一只正在抓物的人手,只是简化为三个指头。
趣识字——爪
甲骨文
金文
篆书
简化
规范化
老虎巡山
借
闷
神
违
转
假
爪
抗
扯
兽
嗓
威
趟
骗
受
猪
纳
我会写
食
物
爷
就
爪
神
活
(食品)
(物品)
(爷爷)
(活泼)
(爪子)
(神仙)
(将就)
猪
(小猪)
独体字
爪
上下结构
食
左右结构
物
就
神
活
猪
爷
食
物
爷
爪
红框部分不要写错哦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食物
粮食
造句:我们要爱惜粮食。
sh@
部首:人
书写指导:第三笔横在横中线下侧,末笔长点收笔高于竖提的底端。
点击播放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动物
物品
造句:我非常喜欢小动物。
w
部首:
牛
书写指导:“牛”的最后一笔
变提;“勿”的第一笔撇尖落在中心点上。
点击播放
结构:上下结构
组词:爷爷
姥爷
造句:爷爷在院子里种了很多花,把小院装点得很漂亮。
y0
部首:
父
书写指导:上宽下窄,“父”写在上半格,首撇要短,点为大点。
点击播放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成就
就是
造句:那只浑身雪白的小狗就是我家的。
ji
部首:
亠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京”的最后一笔点稍小,“尤”的竖弯钩写舒展。
点击播放
结构:独体结构
组词:爪子
鸡爪
造句:老虎一愣,松开了爪子。
zhuǎ
部首:
爪
书写指导:第三笔竖在竖中线上,第四笔捺靠在第二笔竖上。
点击播放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神色
神仙
造句:神仙的本领可真大啊。
sh0n
部首:
礻
书写指导:左
窄
右
宽。
“申”的第一竖从竖中线起笔,最后一笔为悬针竖。
点击播放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生活
活泼
造句:我们都要好好生活。
hu6
部首:
氵
书写指导:“舌”第一笔短撇过竖中线。“口”扁,上宽下窄,第一竖在竖中线上。
点击播放
结构:左右结构
组词:?小猪
野猪
造句:这一片经常有野猪出没。
zhū
部首:
犭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犭”的最后一撇从弯钩与横中线的交点起笔。
点击播放
①形容草木长的茂盛繁密。
(
)
②自以为了不起而表现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
)
③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确定。(
)
茂密
神气活现
半信半疑
④形容心神不安地到处看。
(
)
⑤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
(
)
东张西望
大摇大摆
造句:上课时我们要集中精力,不能东张西望。
造句:公鸡大摇大摆地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快速通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出序号,划分段落,总结段意。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圈出文中出现的角色。
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
2
3
4
5
6
7
8
9
第一部分(1):一只正在寻找食物的老虎逮住了一只狐狸。
第二部分(2-6):狐狸蒙骗老虎的过程。
第三部分(7-8):老虎跟着狐狸去森林里的场景。
第四部分(9):点明狐狸是借老虎的威风吓跑百兽的。
你在文中圈出了哪些角色?核心角色是谁?
百兽
老虎
狐狸
狐狸
课文写了这样一件事:
一只狐狸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可先弄清楚文章写了哪些角色,这些角色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就更容易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下面红色的多音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朝气
坐北朝南
B.转身
转达
C.苦闷
闷热
课堂练习
B
二、反义词填空。
目不转睛
东张西望
小花猫(
)地盯着老鼠洞口。不一会儿,一只(
)的老鼠从洞口钻了出来。小花猫立刻扑了过去,抓住了老鼠。
目不转睛
东张西望
三、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狐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其他动物。
我是上天派来管你们百兽的。
信以为真。
当狐狸看到老虎上了自己的当,对自己充满崇拜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先对着家长说一说,再写下来。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