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1 07:0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
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了长达100多年的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康乾盛世”。
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
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2.君主专制的发展
(1)推行奏折制度
①特点:迅速、机密。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
②作用: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历史趣闻】康熙雍正奏折曝光,看完觉得我有做暴君的潜质……
康熙五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闽浙总督:奏进台湾番子土产芒果等物折
康熙:知道了,此等东西皆无用,不必再送来
康熙五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
闽浙总督:奏进台湾芒果及武夷山茶叶折
康熙:知道了,因芒果为一次未见之物,原想看看,看来甚是无用之物,再也无庸送
来也
雍正十三年五月十五日
福建水师提督:奏报台湾番妇拾金不昧折
雍正:览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2.君主专制的发展
(2)设立军机处
材料一 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无论宦寺不得参,即承旨诸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
材料二 军机处……大臣例司缮写谕旨,其权一归于上,非内阁比也。内阁之制,……以圣祖仁皇帝之天亶聪明,犹有鳌拜、明珠、索额图之小作威福。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
——张瑞荫
材料三 军机处……的长处,简单说来,可归结为简、速、密三字。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清代卷》
【史料研读】根据以上史料,概括说明设立军机处的原因,以及其具有哪些特点?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2.君主专制的发展
(2)设立军机处
①概况:雍正时,在皇帝寝宫旁边设立,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
②职责:轮流值班,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③特点: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
军机处
养心殿
◎军机处外部
◎军机处内部
北京故宫平面图(局部)◎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2.君主专制的发展
(3)大兴文字狱
①目的: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臣)尝到臣张三姨母家,见一女可娶而恨力不足以办此。……又到臣杜五姨母家,见一女可娶而恨力不足以办此。……若以陛下之力差干员一人,选快马一匹,克日长驱到临邑,问彼临邑之地方官:其东关春牛厂长兴号中果有张守汴一人否?诚如是也,则此事谐矣。再问东城闹市口瑞生号中果有杜月一人否?诚如是也,则此事谐矣。二事谐则臣之愿毕矣。
——冯起炎
意欲上渎天聪,此光天化日之下,胆敢狂悖至此,实属目无法纪。 ——爱新觉罗·弘历
【历史趣闻】文字狱之“冯起炎呈词案”
◎文字狱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3.从一条鞭法到摊丁入亩
规定农民不再为官府服役,改交役银。根据每户人丁、土地两项标准算出役银的具体数目,与该户的田赋合并,折银征收。
首先将役银中按人丁摊派的部分“丁银”加以固定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帝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将这笔数额固定的丁银完全分摊到田赋当中
一条鞭法
(明朝后期)
摊丁入亩(清朝)
1.东南——治理台湾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二、疆域的奠定
2.东北——反击沙俄
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1653—1689年,中俄雅克萨之战。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东部边界,中国与西方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西北——平定准噶尔
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驱准保藏”。
雍正初年,平罗卜藏丹津在青海的叛乱。
乾隆二十二年(1757),彻底平定准噶尔。
西北——平大小和卓叛乱
1759年 ,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叛乱。
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
1762年,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标志着清代中国统一战争的完成,也是乾隆帝的十全武功之一。
4.西南——共治西藏
1653年,顺治帝接见达赖五世并正式赐予“达赖喇嘛 ”的封号,还拨专款重修布达拉宫。
康熙时,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
◎顺治会见五世达赖
1727年,设驻藏大臣,清朝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与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朝廷批准。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西南——改土归流
元代开始在西南实行土司制度,“土司”又称“土官”,是由封建王朝中央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世官、世土、世民”是其重要特点,即世袭的政治统治权。
明代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以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雍正年间,实行大规模“改土归流”,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的统治。
设立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统治者眼中的康乾盛世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经济繁荣,国土开发。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一)背景
(二)表现
人口膨胀
1.4亿
4.1亿
政治腐败
1.内部矛盾重重
白莲教传播
民生艰难
白莲教起义持续近10年,涉及川陕鄂湘四省,清政府耗费白银2亿两才将起义镇压下去。白莲教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加速了它的衰亡。
影视剧中的天理教起义
2.外部危机四伏
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
早期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政策
广州十三行
天朝上国,妄自尊大观念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潮流。
1792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课堂检测
1.“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这说明军机处(  )
A.组织严密,有利于政令执行
B.为君权附庸,无行政决策权
C.职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
D.权力巨大,凌驾于六部之上
B
2.“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诗中赞誉的人物是(  )
A.郑和 B.郑成功 C.康熙帝 D.乾隆帝
B
3.1727年,清政府设驻藏大臣正副二人,监督政务,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在西藏留驻川陕兵两千人、滇军一千人,分驻拉萨和昌都,归驻藏大臣指挥。这些措施(  )
A.消除了西藏的分裂割据势力
B.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C.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
D.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直接管理
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