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一章
声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共28分)
1.
如图所示,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
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D.
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2.
吉他上的弦绷紧时发声的音调比它不紧时高,则绷紧的弦发声比它不紧时
?
A.
振幅一定更大
B.
振幅一定更小
C.
振动频率一定更低
D.
每秒内振动次数一定更多
3.
在大型民族乐器合奏中,我们能明显地区分出二胡和笛子,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4.
如图所示,手机与音叉的位置保持不变。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
变为
。说明音叉振动的
?
A.
振幅变大
B.
振幅变小
C.
频率变大
D.
频率变小
5.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是
?
A.
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
B.
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幕墙
C.
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
D.
机场的地勤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6.
如图所示,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敲,两次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重敲音调高
B.
轻敲响度大
C.
两次敲击音色不同
D.
两次敲击音调一样高
7.
人们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的原因是
?
A.
蝙蝠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
B.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低
C.
蝙蝠不会发声
D.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8.
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在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
?。
9.
两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样直接谈话,这是因为真空
?传播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10.
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儿吸引到网里面来,表明水能够
?。
11.
人在说话时,用手指摸颈前喉部时,会感到声带在
?,吹笛子时,管内的空气柱在
?。拉二胡时,
?振动发出声音。由此可以得出,声音都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
12.
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主要特征。演奏二胡时,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可改变二胡发声的
?特征;其下方有一个共鸣箱,可用来增大二胡发声的
?特征。
13.
古代有经验的士兵把耳朵贴近地面就能知道有没有敌兵,这是利用了
?可以传播声音。
14.
我们知道在真空中,声音
?传播(选填“能”或“不能”)。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表明
?能传声。
15.
清晨,一觉醒来,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
的叫声,这是根据声音的
?
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
?
比较大的缘故。
16.
我们小区的楼道内的照明灯一般都安有一个声控开关,它的工作主要是利用声音的
?来控制的。
17.
噪声是指由发声体
?时所发出的声音。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
?、
?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4分)
18.
为了探究钢丝发声时音调的高低与钢丝的长短、粗细有什么关系,他将
、
、
、
、
五根钢丝固定在木板上,如图所示。其中
、
、
长短不同,粗细相同;
、
、
粗细不同,长短相同。实验步骤如下:
(1)分别拨动图中钢丝
?使他们振动的幅度相同,根据钢丝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低,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音调与钢丝的长短有关,钢丝越短,音调越高;
(2)接着他又用大致相同的力拨动
、
和
三根钢丝,是为了探究归纳钢丝发声的音调与钢丝
?的关系。
四、简答题(共2小题;共16分)
19.
许多动物对地震很敏感,在地震前,表现出惊惶不定的异常状态,如“鸡飞上树高声叫,鱼跃水面惶惶跳,猪不吮食狗乱叫,老鼠出洞到处跑
”而人本身地震前却无感觉,请解释为什么?
20.
想一想,阻断噪声的传播可以采取什么方式?从声源处控制噪声可以采取什么方式?
五、计算题(共2小题;共16分)
21.
渔船用声呐探测海水中鱼群的位置。渔船发出超声波
后接收到鱼群反射回的信号,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
22.
世纪是全世界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的新时期,为了人类和平利用海洋资源,我国环球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首次执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大洋一号”上配有声呐探测系统,可利用超声波测海洋深度(如图所示),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若垂直海面发出信号
后收到反射回来的波,求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答案
1.
C
2.
D
【解析】绷紧琴弦来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所以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琴弦绷紧后,频率变大,音调变高;振幅大小与拨动琴弦的力有关,无法判定,故D正确。
3.
C
【解析】不同乐器,材质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
A
【解析】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是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距声源的距离相同时,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利用手机软件测出音叉发出的声音从
变为
,表明响度变大了,则振幅变大。
5.
B
6.
D
7.
D
8.
音调
9.
不能
【解析】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在太空中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10.
传播声音
【解析】声音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电子发声器发出的声音就是靠水传播出去的。
11.
振动;振动;琴弦;振动
12.
音调;响度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三个特征。手指上下移动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实际上改变了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进而改变频率,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音调,即改变发声的音调。二胡的共鸣箱,可以使二人听到的声音更大,所以是用来增大响度的。
13.
大地
【解析】声音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士兵把耳朵贴近地面就可以听到大地传来的远方敌兵的脚步声。
14.
不能;液体(水)和空气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表明液体(水)和空气能传声。
15.
音色;响度
16.
响度
17.
做无规律振动;休息;学习和工作
18.
(1)
、
、
??????(2)
粗细(横截面积)
19.
在发生一些海啸、地震等大型的自然灾害中,伴有一些次声波,由于人们的听觉范围只在
之间,这些次声波人是听不到的,但许多动物听觉范围比人的大,是可以听到次声波的。
20.
阻断噪声的传播可以采取的办法:大量植树、建筑隔音板或隔音墙;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可以采取的办法:对振动物体做减振处理、将噪声声源封闭、在噪声声源周围安装吸声材料或装消声器。
21.
【解析】超声波传播到鱼群的时间
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则
,由
得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
22.
【解析】超声波传播到海底所用时间为:
由
可得海深:
。
第2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