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细胞的癌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
2.能力目标:进行图片文字的解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了解癌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重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致癌因子。
三、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四、教具准备:PPT幻灯片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与引导法相结合
六、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问题探讨:出示夏天海岸日光浴图及皮肤癌患者、肺癌图
晒太阳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在南极附近有个村落的居民也经常晒太阳,却发现他们有一部分人的身上皮肤溃烂,这是什么原因呢?
经调查发现,该地由于臭氧层空洞,紫外线辐射严重引起了皮肤癌。
除了皮肤癌,我们还了解哪些癌症呢?
从刚才看的图片之中,我们知道癌症是很可怕的,为什么正常的细胞会癌变?这些癌变的细胞又有设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进入学习:细胞的癌变。 观看图片
学生一起回答:
1.可以促进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杀毒灭菌……
2.紫外线照射过强,损伤皮肤
里的遗传物质。
3.肺癌、胃癌、白血病……
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一、癌细胞的概念 提示画关键词 学生阅读,回答概念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通过三个材料得出癌细胞的三个主要特征。
材料1:HeLa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比较,可说明癌细胞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材料2:比较癌细胞以及正常细胞的图片,可以看出癌细胞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材料3:癌细胞的扩散和转移图片,可看出癌细胞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其扩散和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归纳癌细胞的三个主要特征。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说明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材料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材料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原因: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三、致癌因子 讲解物理、化学以及病毒致癌因子以及其例子,配套练习判断:生活中引发癌症的致癌因子是哪种?(提问)
注意讲解吸烟的危害,主要是其产生尼古丁、焦油等20多种致癌因子,会导致肺癌。
听讲,练习,思考,并叫个别学生起来回答,巩固相关知识,认知生活中的致癌物质。 培养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
了解吸烟的危害,选择健康的生活。
四、细胞癌变的机理 什么基因控制细胞的癌变?
这些基因有什么作用?
这两个基因是否是人体正常的基因?
这两个基因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癌变?
结合课本阅读,回答问题
原癌基因、致癌基因。
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是正常基因。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多个基因突变,畸形分化,生成癌细胞。
培养学生阅读总结能力
五、回顾癌细胞的概念 综合上述内容再次回顾概念癌细胞的概念。
提示:癌细胞怎么样产生的?
有什么样的特征? 一起总结关键词:
致癌因子的作用
遗传物质发生变化
恶性增殖细胞
培养学生总结的能力
六、如何预防癌症? 1.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会增加患癌的机会?
2.今后应该如何预防癌症? 思考,分组讨论,提问。 与生活联系,了解癌症,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6.4 细胞的癌变
癌细胞
1.概念
2.主要特征:
①能够无限增值
②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③易扩散,易转移
二.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子
三.细胞的癌变机理
四.如何预防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