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2)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八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
6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运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并正确使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推理与书写.
教学难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2分钟
4-5分钟
4-5分钟
3-4分钟
5-6分钟
5-6分钟
2-3分钟
定理复习
例题与练习
小结与作业
定理复习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使用定理时的书写:
∵∠AOP=∠BOP(OP平分∠AOB),PD⊥OA于D,PE⊥OB于E,
∴PD=PE.
例1.如图,△ABC中,∠B
=∠C,AD
是∠BAC
的平分线,
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求证:EB
=FC.
分析: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求得DE=DF,BE=FC来自于证明Rt△BDE≌Rt△CDF.
证明:
∵AD平分∠BAC,DE⊥AB,DF⊥AC,
∴DE=DF.
在Rt△BDE和Rt△CDF中,
∴Rt△BDE≌Rt△CDF(HL).
∴EB=FC.
点评:
1.本题中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题设非常明确,应第一时间想到利用其得到DE=DF.
2.从结论出发,结合已知和已证的条件,可知需要证明△BDE≌△CDF.
3.可以认为是两个板块结合,注意每部分书写,有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不要再多证一次全等.
例2.如图,△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P.
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分析:已知可推?提到距离,想到把它作出来;作PD,PE,PF分别垂直于三边AB,BC,CA,D,E,F为垂足:根据角的平分线性质可得PD=PE,PF=PE,得到PD=PE=PF.
注意有不止一组基本图可以用到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证明:过点P作PD,
PE,PF分别垂直于AB,BC,CA,垂足分别为D,E,F.
∵BM为△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
∴PD=PE.(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同理
PE
=
PF.
∴PD=PE=PF.
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考虑复原基本图,作出对应的辅助线.
练习:
如图,△ABC的∠ABC外角的平分线BD与∠ACB的外角的平分线CE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所在的直线的距离相等.
证明:过点P作PF,PG,PH分别垂直于AB,BC,CA,垂足分别为F,
G,H.
∵BD为∠ABC外角的平分线,点P在BD上,
∴PF=PG.(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同理
PG=PH.
∴PF=PG=PH.
即点P到三边AB,BC,CA所在的直线的距离相等.
例3如图,已知AB=AC,BD=CD,DE⊥AB,交AB的延长线于点E,DF⊥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DE=DF.
分析:“两组等,待全等”,“有双垂,补角分”
.如图,连接AD,先证△ABD≌△ACD(SSS),则对应角∠BAD=∠CAD.然后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得结论.
证明:如图,连接AD.
在△ABD与△ACD中,
∴△ABD≌△ACD(SSS).
∴∠BAD=∠CAD,即AD是∠BAC的平分线.
又∵DE⊥AB,DF⊥AC,
∴DE=DF.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既可以从复原基本图考虑,也可以从作公共部分来入手,作出对应的辅助线.
练习.如图,OP平分∠AOB,点D,E分别在OA,OB上,且PD=PE,图中与∠PDA相等的角是 ∠PEO ,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如图,过点P作PF⊥OA于点F,PH⊥OB于点H.构造全等三角形Rt△PDF≌Rt△PEH(HL),则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PDA=∠PEO.
解:∠PDA=∠PEO.理由如下:
如图,过点P作PF⊥OA于点A,PH⊥OB于点H.
∵OP平分∠AOB,
∴PF=PH.
在Rt△PDF与Rt△PEH中,
∴Rt△PDF
≌
Rt△PEH(HL).
∴∠PDF=∠PEH.
∴∠PDA=∠PEO.
小结
在我们运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处理问题时:
1.熟悉定理及其对应的基本图;
2.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有关的常见的辅助线是:补全基本图
如,过角平分线上的点向角两边作垂线;
3.特别注意,可以使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时,不要再使用全等证明一遍这个结论.
课后作业:
1.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求证:S△ABD:S△ACD=AB:AC.
分析:根据AD平分∠BAC,作DE⊥AB,DF⊥AC,由角平分线性质可知DE=DF,△ABD与△ACD等高,面积比即为底边的比.
证明:作DE⊥AB,DF⊥AC,垂足为E,F.
∵AD平分∠BAC,
∴DE=DF.
∴S△ABD:S△ACD=(×AB×DE):(×AC×DF)=AB:AC.
2.已知,如图,BD是∠ABC的平分线,AB=BC,点P在BD上,PM⊥AD,PN⊥CD,垂足分别是M,N.试说明:PM=PN.
证明:在△ABD和△CBD中,
∴△ABD≌△CBD(SAS).
∴∠ADB=∠CD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PM⊥AD,PN⊥CD,
∴PM=PN(角平分线的性质).
备用题(补充在例2之前)
例.如图,△ABC中,∠C=90°,试在AC上找一点P,使P到斜边的距离等于PC.(画出图形,并写出画法)
分析:PC相当于点P到边BC的距离,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个题,点P首先满足到BC和到斜边AB的距离相等,什么样的点符合这个要求呢?根据我们近期所学,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因此我们判断,点P应该在∠ABC的平分线上.题目有告诉我们点P还在AC上,那么在两条线上的点应该就是它们的交点了.
作法:
作∠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P.
则点P为所求.
证明:作PH⊥AB于H.
∵∠C=90°
∴PC⊥AB于C.
∴PC=PH(角平分线的性质).
点评:
1.本题没有要求尺规作图,因此基本作图,如做角平分线,可以直接叙述.
2.处理作图题时,可以根据题目,先试想一下符合要求的图形具备的特征,并加以证明,这样比盲目一边试作一边找解决方法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