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4.2科学测量:玻璃的折射率 跟踪训练(解析版)
1.某同学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操作时将玻璃砖的界线aa′、bb′画好后误用了另一块宽度稍窄的玻璃砖,如图所示。实验中除仍用原界线外,其余操作都正确,则测得的玻璃砖的折射率将( )
A.偏大 B.偏小 C.不影响结果 D.不能确定
2.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乙所示,则( )
A.甲测得折射率偏大,乙测得折射率偏小
B.甲测得折射率偏小,乙测得折射率不变
C.甲测得折射率不变,乙测得折射率偏小
D.甲测得折射率不变,乙测得折射率不变
3.“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P3和P4。在插P3和P4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P3只挡住P1的像 B.P4只挡住P1的像
C.P4只挡住P2的像 D.P3同时挡住P1、P2的像
4.如图所示,关于用插针法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提高准确度
B.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取得小些,可提高准确度
C.入射角i适当大些,可提高准确度
D.入射角越大,准确度越高
5.某研究小组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一圆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径BC、EF,在与EF成30°角的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下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P1、P2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2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3,使P3正好挡住P1、P2的像,小组成员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读出所测液体折射率的值,(已知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OP3与OC的夹角为37°,则P3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为1.6
B.P3处对应的折射率的值大于P4处对应的折射率的值
C.对于任何液体,在KC部分都能观察到大头针P1、P2的像
D.若实验过程中,液面略高于直径BC,则液体的折射率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6.某小组做测定玻璃的折射平实验,所用器材有:玻璃砖,大头针,刻度尺,圆规,笔,白纸等,下列措施能够提高实验准确程度的是( )
A.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
B.选用两光学表面平行的玻璃砖
C.选用粗的大头针完成实验
D.插在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间的距离尽量大些
7.如图所示,在用插针法测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确定好入射方向AO,插了两枚大头针P1和P2, 1、2、3分别是三条直线,关于以后操作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在bb′ 侧调整观察视线,另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3线上
B.在bb′ 侧调整观察视线,另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2线上
C.保持O点不动,减少入射角,在bb′侧调整观察视线,另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1线上
D.保持O点不动,增大入射角,在bb′ 侧调整观察视线,将看不清P1和P2的像,这可能是光在bb′ 侧面发生了全反射
8.如图所示,在“测量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应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
B.实验中要保证四枚大头针在同一直线上
C.为了防止在界面a′发生全反射,入射角θ1应尽量小些
D.若作出的界面a与界面a′的间距比玻璃两表面的实际间距大,则测量结果将偏小
9.由于实验室中矩形玻璃砖的数量不够,部分同学需改用直角三棱镜做“测量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如图所示,先在一张白纸上作相互垂直的直线ab、a′b′作为三棱镜的两个界面,并在直线上标出点O;
b.将三棱镜放在白纸上,使直角边的短边跟ab对齐,长边跟a′b′对齐;
c.在长边a′b′的外侧透过三棱镜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完全被P2的像挡住;
d.在观察的这一侧依次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
e.在O点作一垂直于ab的线段OA,在OA上垂直地插两枚大头针P1、P2;
f.移去三棱镜和大头针,连接P3P4,交a′b′于O′,过O′点作与a′b′垂直的直线MN;
g.作光路图,计算折射率n。
(1)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___________。
(2)请在图中画出准确完整的光路图__________。
(3)请根据图中所给数据,求出该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_。
10.在“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取一块半圆形玻璃砖,O为圆心,如图所示,点P1、P2、P3、P4依次分别为四个插针位置,其中O、P1、P2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大头针应垂直插在纸面上
B.直线OP2与MN的夹角不宜过小
C.在插大头针P4时,只需让P4挡住P3
D.大头针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
(2)在某次测量中,测得∠P1OF=45°,∠P4OE=60°,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___________。
(3)实验时,若在插P3处的大头针时,不小心将玻璃砖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O点不变),则折射率的测量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1.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
A.入射角越大,误差越小
B.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后,用铅笔贴着光学面画出界面
C.实验时既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
D.判断像与针是否在同一直线时,应该观察大头针的头部
(2)请在图乙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______;
(3)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求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4)为了观测光在玻璃砖不同表面的折射现象,某同学做了两次实验,经正确操作插好了8枚大头针;如图丙所示。图丙中和是同一入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其对应出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是和______上(填“A”或“B”)。
12.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先在白纸上放出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插上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了P3和P1、P2的像,如图所示,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图中AO表示经过大头针P1和P2的光线,该光线与界面aa′交于O点,MN表示法线。
①请将光路图画完整,并在图中标出光线进入玻璃砖发生折射现象的入射角θ1和折射角θ2;(__________)
②该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n=___________(用θ1和θ2表示)
③在做“用插针法测玻璃折射率”实验中,图中所示直线aa′、bb′表示在白纸上画出的两个界面。两位同学选择的器材操作如下:
A.甲同学在白纸上正确画出平行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与bb′后,将玻璃砖垂直于aa′方向沿纸面向平移了少许,其它操作正确
B.乙同学在白纸上画aa′、bb′两界面时,其间距比平行玻璃砖两光学面的间距稍微小些,其它操作正确
甲同学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乙同学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④对“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几个同学发生了争论,他们的意见如下,其中正确的_________
A、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一些
B、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
C、P1、P2之间的距离的大小及入射角的大小跟测量的精确度无关
D、如果入射角太大,则反射光过强,折射光过弱,不易观察
13.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
(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甲所示。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将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bb′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乙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某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10.00 cm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于A点,交O和O′连线延长线于C点,过A点作法线NN′的垂线AB交NN′于B点,过C点作法线NN′的垂线CD交NN′于D点,如图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8.00 cm,CD=4.00 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_。
14.小伙伴们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时,发现只有3枚大头针,他们把大头针A、B、C插在如图所示位置,并测出了玻璃的折射率。请在答题纸相应方框中画出光路图,标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并写出折射率n的计算式。
15.用插针法测定透明玻璃的折射率时,O为半圆形玻璃砖截面的圆心,使入射光跟玻璃砖的平面垂直,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P1、P2、P3和P4是学生实验插针的结果。
(1)在这四个图中,肯定把针插错了的是_______;
(2)在这四个图中,可比较准地测出玻璃折射率的是_______。在该图中画出光路图,并标出需要测量的折射角和入射角_______。计算玻璃折射率的公式是_________。
16.某同学为了测量截面为正三角形的玻璃三棱镜的折射率,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左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右侧观察到P1和P2的像,当P1的像恰好被P2的像挡住时,插上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也挡住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所示。
(1)在图上画出对应的光路;______
(2)为了测出三棱镜玻璃材料的折射率,若以AB为分界面,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在图上标出它们;______
(3)三棱镜玻璃材料折射率的计算公式是n=______。
17.现要估测一矩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玻璃砖、白纸、铅笔、大头针1枚、直尺、直角三角板。实验时,先将直尺的一端O和另一点M标上明显的标记,再将玻璃砖平放在白纸上,沿其两个长边在白纸上画出两条直线AB、CD,再将直尺正面紧贴玻璃砖的左边缘放置,使O点与直线CD相交,并在白纸上记下点O、M的位置,如图所示,然后在右上方通过AB所在界面向左下方观察,调整视线方向,直到O点的像与M点的像重合,再在AB直线上插上大头针,使大头针挡住M、O的像,记下大头针P点的位置。
(1)请在原图上作出光路图__________;
(2)计算玻璃砖的折射率的表达式为:n=___________(用字母P和图中已知线段字母表示)。
参考答案
1.B
【详解】
如图所示,由于所画玻璃砖的宽度比实际宽度大,使入射点向左移,折射点向右移,使得所画折射角比实际折射角大,故测得的折射率偏小。
故选B。
2.C
【详解】
如甲图所示
红线表示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后实际的光路图,而黑线是作图时所采用的光路图,通过比较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没有变化,则由折射定律
得知,甲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如上图乙所示。红线表示将玻璃砖向上平移后实际的光路图,而黑线是作图时所采用的光路图,可见,入射角没有变化,折射角的测量值偏大,则由
可知,乙测得的折射率将偏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根据实验的原理,连接P1、P2表示入射光线,连接P3、P4表示出射光线,连接两光线与玻璃砖的交点,即为折射光线。实验的过程中,要先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玻璃砖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的像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一侧相继又插上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使P4挡住P3和P1、P2的像。
A.P3只挡住P1的像,与实验不符,A错误;
B.P4只挡住P1的像,与实验不符,B错误;
C.P4只挡住P2的像,与实验不符,C错误;
D.P3同时挡住P1、P2的像,与实验相符,D正确。
故选D。
4.AC
【详解】
AB.折射光线是通过隔着玻璃砖观察成一条直线确定的,大头针间的距离太小,引起的角度会较大,故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A正确B错误;
C.入射角i适当大些,折射角也会大些,折射现象较明显,角度的相对误差会减小,C正确;
D.为了减小测量的相对误差,选择的入射角应适当,效果会更好,并不是入射角越大,准确度越高,D错误。
故选AC。
5.AD
【详解】
A.根据折射定律有
由图可知入射角为53°,折射角为30°,则则P3处所对应的折射率的值为
所以A正确;
B.P3处对应的入射角的值小于P4处对应的入射角,它们的折射角相同,由折射定律有入射角小的折射率也小,所以P3处对应的折射率的值小于P4处对应的折射率的值,则B错误;
C.对于某种液体,其临界角小于30°时,在KC部分都观察不到大头针P1、P2的像,因为反生了全反射,所以C错误;
D.若实验过程中,液面略高于直径BC时,入射角将变大,但是测量时还是原来的入射角,所以液体的折射率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则D正确;
故选AD。
6.AD
【详解】
A.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在玻璃砖内部的折射光线距离长,光路图大,作图误差小,A正确;
B.玻璃砖的两光学表面是否平行对实验误差没有影响,无须选用两光学表面平行的玻璃砖,B错误;
C.选用细的大头针完成实验,观测误差小,C错误;
D.插在玻璃砖同侧的两枚大头针间的距离尽量大些,作图误差小,D正确。
故选AD。
7.BC
【详解】
A.根据光的折射,光线经过玻璃砖后,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并且向一侧发生偏移,所以两枚大头针P3和P4不可能插在光线3上;A错误;
B.根据光的折射,光线经过玻璃砖后,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平行,并且向一侧发生偏移,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所以光线往光线2方向偏移且与入射光线平行,所以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光线2上;B正确;
C.若减小入射角,那么折射角也减少,出射点和出射光线往光线1偏移,且与入射光线平行,所以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光线1上;C正确;
D.增大入射角,在bb′侧调整观察视线,看不清P1和P2的像,反射光增强,折射光线减弱,在bb′侧调整观察视线,看不清P1和P2的像,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光线不可能在bb′界面发生全反射,故D错误。
故选BC。
8.AD
【详解】
A.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应选用两光学表面间距大的玻璃砖,故A正确;
B.实验中要保证另一侧两针的像与观察者一侧两针在同一直线上,故B错误;
C.为了防止在界面a′发生全反射,入射角θ1应尽量大些,故C错误;
D.若作出的界面a与界面a′的间距比玻璃两表面的实际间距大,则光线偏折角度偏小,折射率测量结果将偏小,故D正确。
故选AD。
9.aebcdfg 见解析图
【详解】
(1)[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时,先在白纸上作出玻璃砖的边界,选定入射点,确定入射光线,然后把玻璃砖放在白纸上,确定出折射光线;撤去玻璃砖,作出光路图,求出入射角与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求出折射率,因此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aebcdfg。
(2)[2]光路图如图所示。
(3)[3]由几何知识可知β=30°,由于α=45°,故玻璃的折射率
10.C 偏大
【详解】
(1)[1]A.大头针都应垂直插在纸面上,便于确定光线方向,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直线OP2与MN的夹角不宜过小,否则不易确定出射光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插针时应使P3挡住P1和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为了减小实验的相对误差,大头针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根据光的折射定律,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3)[3]玻璃砖逆时针转动一个角度后,作出出射光线时得到的∠P4OE偏大,故折射率的测量结果偏大。
11.C 1.54 A
【详解】
(1)[1]A.入射角尽量大些,折射角也会大些,折射现象较明显,角度的相对误差会减小,但要注意并不是入射角越大越好,应适度,故A错误;
B.为了防止弄脏玻璃砖,不能用铅笔贴着光学面画出界面,故B错误;
C.实验中需要测角度时即可用量角器,也可用圆规和直尺等工具进行测量,故C正确;
D.判断像与针是否在同一直线时,应该观察大头针的整个部分,不能只观察其头部,故D错误。
故选C。
(2)[2]光路图如图
(3)[3]由图可知,取小方格的边长为单位长度,则
(4)[4]光线经由P1P2射入后光路图如图丁
第一次折射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第二次折射在玻璃砖内向空气中折射,折射角要大于入射角,出射光线要远离法线(绿色线),由图可知经由P3A的出射光线(蓝色线)符合事实,而经由P3B的出射光线(红色线)靠近法线不符合事实。故对应的出射光线上的2枚大头针是P3和A上。
12.图见解析; 不变 偏大 ABD
【详解】
①[1]如图;
②[2]该玻璃砖的折射率可表示为
③[3]A.经过玻璃砖的光路如图所示,由于所作的玻璃砖分界线不是实际的分界线,测出的折射角与正确操作时相同,根据折射定律可知,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
[4]B.所作玻璃砖分界线aa'、bb'两界面的间距小于平行玻璃砖两界面的间距时,由几何知识得到测出的折射角小于正确操作时折射角,根据折射定律,测得的折射率将偏大。
④[5]AC.折射光线是通过隔着玻璃砖观察成一条直线确定的,大头针间的距离太小,引起的角度会较大,所以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故A正确,C错误;
B.入射角θ1尽量大些,折射角也会大些,折射现象较明显,角度的相对误差会减小,故B正确;
D.如果入射角太大,则反射光过强,折射光过弱,不易观察,D正确。
故选ABD。
13.不变 偏小 1.5
【详解】
如图a所示甲同学利用插针法确定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后,测得的入射角、折射角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
(2)如图b所示,乙同学利用插针法确定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后,测得的入射角不受影响,但测得的折射角比真实的折射角偏大,因此测得的折射率偏小。
由光路图以及几何关系可知
14.,
【详解】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折射角如图所示
折射率n的计算式为
15.A D 见解析
【详解】
(1)[1]肯定把针插错了位置的是图是A, 因为此光线通过玻璃砖后,会发生折射,光线方向会发生改变。
(2)[2][3][4]要比较准确地测定折射率,折射角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所以比较准确地测定折射率的D,计算玻璃的折射率的公式是。
16.见解析 入射角θ1、折射角θ2 见解析
【详解】
(1)[1]画出对应的光路,如图所示
(2)[2][3]若以AB为分界面,需要测量的量为入射角θ1、折射角θ2;
(3)[4]该三棱镜玻璃材料的折射率的计算公式为。
17.
【详解】
(1)[1]调整视线方向,当O点的像和M点的像重合时,从O点发出的光线经玻璃砖折射后与从M点发出的光线经AB面反射后重合。在观察的一侧插上大头针,使大头针挡住M、O的像,则大头针的位置为折射光线射出玻璃砖的点和从M点发出的光线在AB面上的反射点,如图所示。
(2)[2]折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