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学习目标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
重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思想文化领城的新成就。
难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和特点。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和特点。
基础梳理
一、儒学
、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
发展变化
(1)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
①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②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也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中国本土化。
(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4)唐朝
①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②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
2.
反佛与灭佛
(1)背景:佛教盛行,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2)反佛: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3)灭佛: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
(4)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3.
复兴儒学
(1)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内容: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二、文学艺术
1.
文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2)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书法艺术
(1)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2)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成果发展
①概况: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
②代表: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
(3)隋唐时期
①特点: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
②代表: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
3.绘画艺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是他的代表作。
(2)隋唐时期
①特点: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
②代表: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
4.石窟艺术
(1)背景: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很多。
(2)代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
三、科技
1.
魏晋南北朝时期
(1)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
592
6
~
3.141
592
7之间。
(2)农学: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地理学: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2.
隋唐时期
(1)建筑: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雕版印刷术: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4)天文学: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
(5)医药学
(1)
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
(2)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四、中外文化交流
1.
佛教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1)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2)东晋:法显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3)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
2.
中国佛教的发展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1)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
(2)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
(3)日本的空海回国时携带了许多佛经。
3.
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
(1)唐都城长安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
(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重点探究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原因和特点?
1.原因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族人民的交融、民族之间的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2)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江南经济得到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奠定
了经济基础。
(3)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建筑、绘画、文学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
涵。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成果,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创新。
2.特点
(1)科学技术成就突出。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等。
(2)思想界异常活跃。道教系统化,佛教和反佛斗争激烈,佛儒道三教开始出现合流的迹象,文学、绘画、石窟艺术等打上了佛教的烙印。
(3)体现民族交融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和成就,体现出民族特色和不同的民族风格。
(4)带有分裂割据的烙印。不同地域的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迥异。
二、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和特点?
1.原因
(1)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为文化繁荣奠定了雄厚基础。
(2)隋唐尤其是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氛围。
(3)国内各族人民交往频繁,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为中华民族增添了刚劲、豪爽、热
烈、活泼的多民族色彩。
(4)中国和西亚、欧洲都有频繁的往来,文化上得以吸收外来的优秀成分。
(5)隋唐时期,继承和发扬了历代传统文化,尤其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2.特点
(1)辉煌灿烂,世界领先。如雕版印刷术和火药。
(2)博大精深,全面繁荣。尤其是唐诗使中国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3)兼收并蓄,充满活力。如佛教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和风格各异的隋唐乐舞。
(4)泽被东西,影响深远。隋唐文化促进亚洲和世界的文明进步。
三、隋唐时期对外友好往来盛况空前的原因?
(1)交通发达,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畅通。
(2)统治者鼓励和支持与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3)对外交流比过去发达,给各国的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4)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
课后习题
1.白居易最重要的作品《长恨歌》几乎贯穿于整个《源氏物语》中,成为源氏三代人爱情发展的基调。书中仅引用的白居易的诗歌就多达90多处。这说明( )
A.仅白居易的诗对日本有影响
B.白居易是最有才华的诗人
C.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颇深
D.白居易与紫式部交流较多
2.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3.魏晋南北朝的士大夫流行“清谈”,即不问现实政治,只讨论玄妙哲理,在行为上纵酒、不拘礼节,这股风潮一直持续到唐初。此种历史现象
A.严重阻碍文学艺术发展
B.说明佛道思想已是社会主流
C.对儒家思想有双重作用
D.导致社会道德水平严重滑坡
4.有人认为,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关键是他有宽广、伟大的“诗圣的襟怀”。这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等诗句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据此分析,“诗圣的襟怀”的含义是
A.对社会动乱的感伤
B.爱国忧民的情怀
C.对农业生产的关心
D.热爱和平的态度
5.南北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儒学家沈重,被士人称为“当世儒宗”,他通晓儒、释、道三家经典,曾受到南朝梁武帝、梁元帝、北朝周武帝的器重。沈重的个人经历体现了当时
A.统治者大兴儒学,维护其正统地位
B.儒学家已经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
C.儒家学者对佛教、道教思想的借鉴
D.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转而渴求宗教
6.假如你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有
①根据《九章算术》来计算田亩面积
②运用算筹计算谷仓容积
③阅读《伤寒杂病论》
④使用《授时历》来安排农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敦煌飞天就是画在石窟中的飞神,它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是不长翅磅的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彩云而不依靠彩云,主要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根据上文,无法推出的结论是(
)
A.敦煌飞天的形象在唐朝时期开始形成
B.敦煌飞天文化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
C.飞天文化可能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D.飞天文化进入中国后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
8.732年,官修的礼仪巨著《大唐开元礼》颁行,舍弃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盛行,并为皇室和国家所采用的道教和佛教礼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
B.理学对朝廷影响日益深入
C.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深蒂固
D.佛、道盛行导致战乱不休
9.许瑶云曾评价某位书法家时说:“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下列属于该书法家作品的是
A.
B.
C.
D.
10.如图是刻于公元156年的《乙瑛碑》。碑书苍峻潇洒,温柔醇厚,既有方笔也有圆笔,圆滑美丽,波磔十分鲜明。曾被评为“骨肉匀适,情文流畅”“横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关于该石碑书体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了汉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B.衍生出来楷书、行书与草书等书体
C.与《祭姪文稿》的书法风格相一致
D.标志着我国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材料反映了白居易《长恨歌》对日本《源氏物语》影响深刻,结合所学可知,白居易代表的是中国文化,《源氏物语》代表日本文化,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颇深,故C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说过对于绝对,排除;白居易和紫式部不是同时代人,故D项错误。
2.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以后理学成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对当时民众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社会生活突出纲常伦理,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CD均是当时文学呈现世俗化趋势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A。
3.C
【详解】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一些士大夫不问政治、崇尚佛道、流行清谈,儒家思想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但是在佛道思想的冲击下,儒家思想呈现出与佛道思想融合的趋势,有了新的发展,所以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积淀和发展,说明当时的文化现象对儒家思想有双重作用,C正确;文学艺术在这一时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时期,A项错误;儒家思想是社会主流,排除B项;题干中的现象并没有导致社会道德水平的严重下降,排除D。
4.B
【详解】
根据材料“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和“南国旱无雨,今朝江出云”,可知爱国忧民的情怀,故B项正确;对社会动乱的感伤是对现实的感慨,与“诗圣的襟怀”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担忧,并非对农业生产的关心,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热爱和平的态度,故D项错误。故选B。
5.C
【解析】
南北朝时,佛道盛行,儒学受其影响,吸收佛道的精神,故选C。A、B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
项与题意不符。
6.A
【详解】
①《九章算术》是汉代的。算筹在春秋时期已有。《伤寒杂病论》是东汉时期。《授时历》是元代的。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A正确,排除BCD。
7.A
【解析】
“它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说明敦煌飞天文化体现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故B项正确;敦煌是中国古嗲丝绸之路必经之地,故C项正确;飞天是西方文化融合中国文化产物,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飞天是从哪个朝代开始形成,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
8.C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舍弃道教和佛教礼仪,实行儒家的礼仪,体现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深蒂固,C项正确。材料强调《大唐开元礼》舍弃道教和佛教礼仪,实行儒家的礼仪,与“三教合一”无关,排除A。理学产生于宋朝,与时间“732年”(即唐朝)不符,排除B。D项因果倒置,且与“732年”(即唐朝)的史实不符,当时应为开元盛世时期,排除。
9.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漓骊半无墨”描写的是草书的艺术特色,与第四幅图片展示的书法作品一致,D项正确;第一幅图中的书法艺术是隶书,A项错误;第二幅图中展示的是楷书作品,B项错误;第三幅书法艺术是行书,C项错误。
10.B
【详解】
根据“既有方笔也有圆笔,圆滑美丽,波磔十分鲜明”并结合图片信息可得出,该石碑书体是隶书,隶书衍生出了后来的楷书、行书与草书等书体,故B正确;汉代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字体,排除A项;《祭姪文稿》是行书,排除C项;书法进入自觉阶段是在魏晋时期,排除D项。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2.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
重点
江南经济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基础梳理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局面
(1)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
(2)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
(3)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
2.
西晋的建立与统一
(1)建立:266
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统一:280
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
西晋灭亡
(1)灭亡:316
年西晋为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2)影响: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
二、东晋与南朝
1.
政权更迭
(1)东晋:317
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
(2)南朝:420
年,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此后170
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
2.
政治特点:高门士族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
3.
经济特点:江南经济的发展
(1)原因:北方人民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
①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
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
三、十六国与北朝
1.
十六国
(1)状况: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
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2)政权特点
①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
②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③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
(3)政权瓦解:4
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
2.
北魏孝文帝改革(重要)
(1)背景
①4
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
年统一北方。
②5
世纪后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位,大力推动民族交融。
(2)主要内容
①迁都: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②籍贯:迁至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③服饰与语言: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④姓氏:改鲜卑姓为汉姓。
⑤门第: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
⑥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3)意义
①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
北朝
(1)政权更替:6
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
王朝合称北朝。
(2)发展趋势:北周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终于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重点探究
一、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2)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
劳动力及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3)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4)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
(5)江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2.影响
(1)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2)促进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
⑴平城(旧都)位置偏僻,不利于加强北魏对中原地区的治理。
⑵也不利于改变鲜卑旧俗,采纳汉族的文化制度。
⑶洛阳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更有利于北魏统治。
⑷平城附近的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都城人口的需要。
⑸北方其他少数民族容易形成对平城的威胁。
⑹北魏建国日久,逐渐变得缺乏朝气。
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积极影响?
(1)推动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汉化。
(2)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摆脱鲜卑贵族旧势力的束缚与影响。
(3)可以避免游牧部落的骚扰和威胁。
(4)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
四、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
1.相同点
(1)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为国家统一创造条件。
(3)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
(4)结果都取得了成功。
2.不同点
(1)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的更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2)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巩固统治。
课后习题
1.“北来在此安家,远行从此启程,八闽百越赣州推本……”这是对闽粤赣边区客家文化的概述,具有人口迁移特色的客家文化的奠基时期应为( )
A.两晋之际
B.秦汉时期
C.中唐以后
D.两宋之际
2.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
B.畜牧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3.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
B.士族门阀势力强大,威胁皇权
C.地方分裂割据势力的强大
D.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
4.古代武士一般是指恪守“士”的道德规范,行为勇武的男性。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正史中,出现了许多为孝义而杀仇敌,为保卫家园而守城作战、为忠君而驰骋疆场的勇武女性形象。社会上“武士化”女性的增多说明当时
A.民族交融助推儒家思想的进一步传播
B.人口减少导致女性政治地位提高
C.少数民族勇武之风得到社会普遍推崇
D.社会动荡加剧传统武士精神衰落
5.汉魏时期的“徒附”户,是豪强地主荫庇自己的宗族、宾客而形成的新的社会阶层。他们直接服务于豪强地主。逃避了朝廷的赋税和兵役负担。以这一阶层为基础形成了庞大的田庄经济。这体现出汉魏时期的田庄
A.深受底层农民拥戴
B.自给自足程度较高
C.能与政府分庭抗礼
D.不利于政府的统治
6.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侧重记载了曹操集团的种种事迹,以曹魏为正统。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思想倾向也改成了“拥刘反曹”,以刘备为正统。上述材料表明
A.明代相关史实更加丰富
B.正史应与小说互相印证
C.史书更能反映历史原貌
D.文学作品大多符合史实
7.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被指圈占的成片土地。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8.读图:对比以上两幅狩猎图射虎场景的画法,联系两者的出土地点,可推知,汉至北朝时期
A.北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B.文化交流趋势逐渐加强
C.农业经济尚未取得主体地位
D.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开发
9.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北魏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作者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汉化”政策(
)
A.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
B.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潮流
C.推动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
D.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产生离心力
10.4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曾经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出现这一后果的最重要原因是
A.东晋力量强大,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
B.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
C.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D.江南发展迅速,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客家文化与人口迁移关系密切,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两晋之际,故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2.A
【详解】
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在经济上看,实质是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故A正确;畜牧业化过程、工业化过程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C错误;汉化过程不符合“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故D错误。
3.B
【详解】
材料“王与(司)马,共天下”反映的是士族门阀制度的兴盛,故B项正确;AC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
4.A
【详解】
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加强,文学和正史中宣扬“忠君”“孝义”等儒家思想,这表明儒家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A正确;古代中国女性地位低下,B违背史实;C说法绝对;材料反映的是武士精神的发扬而不是衰落,D与材料不符。
5.D
【详解】
材料反映了汉魏时期的田庄逃避赋税、徭役、兵役等,这样是不利于政府统治的,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田庄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不会受到农民的拥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没体现出自给自足程度较高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汉魏时期的田庄还不足以与政府分庭抗礼,选项C自身就是错误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地主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逃避赋税、徭役、兵役等,这样是不利于政府统治的。
6.C
【详解】
由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的演变趋势可以看出,后两种记述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民间传说和话本等,在可信度上后两者不如前者,史书更能反映历史原貌,故选C;后两种记述增加的是奇闻轶事和民间传说等,不属于信史,不能说明明代相关史实更加丰富,排除A;从“以曹魏为正统”到“拥刘反曹”,结论相反,不能互相印证,排除B;文学作品大多通过夸张等修辞手法,强调戏剧的张力,只能说有些符合史实,排除D。
7.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封建时代皇室、贵族、大官、富豪、寺院等占有并经营的大片土地,称为“庄园”,实际上是地主所有的一个农业生产单位。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地主依旧圈占的成片土地,存在土地集中现象,故C项正确,排除D项;井田制为奴隶制国有土地,排除A项;均田制并未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排除B项。故选C。
8.B
【详解】
仔细对比两幅图片可以看出,相对于汉代画像石,北朝的壁画吸收了外来文化——佛教风格,说明北朝时期文化交流密切,而汉朝并没有这一表现,由此可推知汉至北朝文化交流趋势逐渐加强,故选B项;两幅狩猎图没有反映北方生态环境情况,排除A项;古代人类过上定居生活以后,农业经济就取得了主导地位,排除C项;两幅狩猎图所描述地区不是边疆地区,排除D项。
9.A
【详解】
材料“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表明作者认为“国势之衰”是由孝文帝的改革所导致的,认为其用汉族的风俗取代本民族的风俗,导致北魏“国势之衰”,A正确;汉化政策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绝大多数人的意见,排除C;材料并没有体现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也无法反映“产生离心力”而导致“国势之衰”,材料强调的是关于鲜卑民族传统方面的内容,排除D。
10.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前秦民族隔阂严重,民族矛盾尖锐,统治基础薄弱,导致其在淝水战败后迅速败亡,北方重新陷入混乱,故B项正确;A项,前秦迅速败亡原因在于国内民族及阶级矛盾激化,排除;C项,题干不能看出封建经济分散性对前秦统治的作用,排除;D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时期,排除。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学习目标
1.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
2.认识隋唐时期民族交融的新成就。
重点
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与民族交融。
难点
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隋唐封建社会高度繁荣的原因。
基础梳理
一、隋朝兴亡
1.
隋的统一:589
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2.
隋朝的建设(重点)
(1)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
(2)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3)开通的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
隋朝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
唐朝建立
618
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2.
唐朝盛世局面
(1)“贞观之治”
①原因: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②结果:唐太宗统治期间,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2)女皇武则天: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是我国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开元盛世”
(1)
原因:唐玄宗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2)
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2.
唐朝的民族关系
(1)与突厥的交往
①东突厥:贞观初年,唐军击败东突厥,东突厥汗国灭亡。草原各族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②西突厥: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③唐朝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与吐蕃的交往
①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多次遣使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批手工艺品和多种技术、医药书籍等。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②唐蕃会盟: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此后,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唐与靺鞨的交往:唐玄宗时,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三、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
安史之乱
(1)背景
①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
②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
③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趋于腐败。
(2)过程: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和他的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
(3)影响:唐朝由盛转衰。
2.
藩镇割据: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增设藩镇。藩镇管辖地区有大有小,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
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3.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4.
黄巢起义: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5.
五代十国
(1)“五代”:唐朝灭亡后50
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
(2)“十国”: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九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6.
后周世宗改革
(1)背景: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
(2)作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重点探究
一、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有哪些?如何评价?
1.目的
(1)加强对南方的控制。
(2)沟通南北交通运输。
(3)满足隋炀帝巡游作乐的奢欲。
(4)运输军队和物资北征高丽。
2.评价(1)积极作用:巩固统一,沟通南北交通,
加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2)消极作用:
①加重了劳动人民的徭役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加强了对江南人民的搜刮、掠夺。
隋唐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政治开明。
经济繁荣,物质基础雄厚
文化政策开明兼容,氛围宽松
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增添多民族色彩。
对外交流频繁,吸收外来文明优秀部分。
继承和发展历代优秀文化传统,特别是魏晋文化。
四、安史之乱的背景及其影响?
1.背景
①政治腐败: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
②边疆危机:边疆形式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
③军事失当:任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兵力外重内轻。
2.影响
(1)严重地破坏了北方经济。
(2)中央集权大大削弱,诸多的藩镇拥兵自立。
(3)统治阶级剥削加重,引发农民大起义。
(4)边疆少数民族趁机袭扰,边疆不宁。
(5)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后习题
1.隋唐时期,在首都长安之外,隋炀帝和唐高宗都经营作为南北交通枢纽的洛阳为东都。这一现象反映了
A.权力平衡的需要
B.边患局势的变化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城市人口的增加
2.唐前期商人向国家所纳之税收,在性质与名目上与一般百姓无异,都被编制在以租庸调为主体的农业赋役体制中,商人所纳基本赋税远远高于普通农户。这反映出唐朝
A.放松对商业的管理
B.均田制已遭到破坏
C.政府强力扩大税源
D.商品经济不够发达
3.有学者统计古代纪实小说《太平广记》中唐代妇女经商情况,大约有32人,其中未见家人记载的妇女19人,其余多是夫死寡居或丈夫情况不详者。就经营内容种类而言,从事旅店、饭店和酒肆经营13人,从事日用品经营10人,不详者6人,从事其他经营3人。由此可推断
A.唐代妇女经商成为普遍现象
B.唐代妇女经商范围广种类全
C.唐代妇女经商不占主导地位
D.唐代妇女地位有了较大提高
4.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生动地刻画了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贞观之治”的繁华景象。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唐太宗的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
5.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B.使人们争相做官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6.据史书记载,汉高祖在位12年,丞相仅1人;惠帝在位7年,丞相3人;文帝在位23年,丞相5人。唐太宗在位23年,宰相29人;武后掌政共21年,宰相78人;玄宗在位43年,宰相34人。由此可见,宰相人数变化原因主要在于
A.宰相的任期不断缩短
B.加强君主权力政策推动
C.科举提高官员的素质
D.适应中央集权调整官制
7.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8.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①都定都于洛阳
②都首创了影响深远的重要制度
③都兴建有大型的著名工程
④都是暴政而亡的短命王朝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这一记载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的发展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
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唐玄宗即位后,为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边境的不断袭扰,改变了边防重镇原来以几百人为单位的小军事部署,开始部署集中指挥的庞大集团军;为缓解中央财政压力,又给予集团军节度使自行募兵权并允许其自行组织屯田以解决军粮的不足。这说明唐朝节度使( )
A.为民族融合创造了条件
B.是中央决策的重大失误
C.必将导致安史之乱发生
D.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
参考答案
1.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作为南北交通枢纽的洛阳的重要性也就愈发凸显,故隋唐时期统治者才会对洛阳用心经营,故选C;如果A项是主要考量因素,那么材料就不会特别强调洛阳在交通网络上的地位,排除;如果是因为边患局势发生变化,那么都城应该选在靠北的位置,如北京,故B项不是隋唐统治者用心经营洛阳的主因,排除;如果只是因为城市人口增加,长安附近的城市是更理想的选择,故D项不是隋唐统治者用心经营洛阳的主因,排除。
2.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唐前期商税被纳入农业税体系中,而且对商人征收重税。这说明当时商税数量不多,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有限,D正确;对商人征收重税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排除A;唐代前期均田制并未遭到破坏,排除B;商税在农业税体系中,扩大税源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
3.C
【详解】
根据对纪实小说《太平广记》的统计,唐代经商妇女仅有三十余人,且半数以上因没有家人、或夫死寡居、丈夫情况不详,经营内容多旅店等服务业等,可以推断出唐代妇女经商不占主导地位,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唐代妇女经商成为“普遍”现象,A项错误;唐代经商妇女多经营服务业或日用品经营,不能说明其经商范围广、种类全,排除B项;唐代妇女地位有了较大提高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4.C
【解析】
结合所学,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善于用人,勇于纳谏,不断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故C项正确。A项中“百姓富足安康”不符合史实;B项夸大了唐太宗的个人作用;D项中“唐高祖”应为“唐太宗”。
5.A
【详解】
由材料“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可知,科举制的实行使人们热衷于科举考试,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法的事情,这说明科举制影响了社会的价值观念,故选A。科举制是使人们争相想要做官,做官得科举考试成功之后,排除B;材料涉及的是科举制的积极影响,排除C;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D项说法错误,排除。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分析和解读材料的能力,解题的过程中要紧扣材料规定情境,不作过度解读。
6.B
【详解】
从汉代到唐玄宗,宰相人数不断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人数上升容易分散相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相权威胁皇权,因此导致宰相人数增多的主要原因在于加强君主权力政策的推动,B正确;宰相任期不断缩短在部分朝代存在,但不是宰相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A;科举制出现在隋朝,但是宰相人数增加的趋势在汉代就已经出现,排除C;中央集权涉及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与宰相人数增加无关,排除D。
7.D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来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文化昌盛;对外交通比较发达、便利。很多外国商人来中国贸易,使节来中国学习,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是唐朝中外交往活跃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8.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的都城是长安,秦朝的都城是咸阳,因此①不是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排除含有①的A、B、C三项。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设立了科举制;秦朝兴建了长城,隋朝兴建了大运河,而且两个朝代都是保证而亡的短命王朝,②③④正确,故D项正确。
9.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题中材料是对唐初贞观之治的记载,根据“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可知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安定情况,虽然有过分美化之嫌,但也基本能够反映唐初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故选C,排除ABD。
10.D
【详解】
材料表明唐朝节度使是在边境兵力不足和中央财政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才获得了较大的军权和财权,因此它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故选D项;节度使权力的扩大是为了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对唐朝边境的袭扰,属于民族战争,排除A项;当时节度使权力的扩大有效地弥补了兵力不足和减轻了中央财政的压力,维护了边境安定,排除B项;节度使权力的扩大只是为安史之乱的发生提供了可能,但不是安史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学习目标
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重点
隋唐时期制度变化与创新的表现。
难点
曹魏至隋唐选官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古代赋税制度演变的特点。
基础梳理
一、选官制度
1.
九品中正制
(1)内容:曹魏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2)发展: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3)影响: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
科举制
(1)形成
①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2)发展
①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②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③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3)影响: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三省六部制
1.
三省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
2.
三省六部制
(1)确立: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2)内容
①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
②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
③意义: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赋税制度
1.
魏晋时期开始的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
唐初的租庸调制
(1)主要内容
①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
至59
岁的成年男子。
②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作用: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3.
两税法
(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3)主要内容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意义
①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重点探究
一、科举制实行的原因、实质、特点及深远影响?
1.原因
(1)封建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动。
(2)士族阶层的没落和庶族地主阶层的壮大。
(3)九品中正制的衰落。
(4)政府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割据力量。
(5)统治者重视选拔人才,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2.实质
科举制是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一种制度。
3.特点
①延续时间长;
②不断发展完善;
③选拔方式规范;
④公平(公正)。
4.影响
①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②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③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稳定;④为西方国家所借鉴。
二、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1.特点:(1)承上启下:它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代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形成和完善的。
(2)分工合作: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分工合作。
(3)牵制监督:中央、地方各部门呈上奏章,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定,转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
(4)皇权加强: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评价
(1)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所借鉴和使用。
(3)随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恶性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三、唐前期租庸调制实行的作用?
⑴租庸调制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⑵以庸代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繁荣;
⑶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四、唐朝两税法改革的背景、特点及其积极作用?
1.背景
①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紧张;
②土地兼并严重,户口不实,贫富两极分化;
③贫户与富户承担的赋役不公;
④农民大量逃亡,阶级矛盾尖锐。
2.特点
①(征课原则)“量出制入”;②(课税对象)“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③(征税标准)“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根据财产情况分等纳税);④(征税内容和时间)收两税(户税和地税),两次收(分夏秋两季征收);⑤征及行商,三十税一。
3.作用:
①简化了税制,扩大了纳税面;
②朝廷收入增加,保证(并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③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④从以人丁为主到以财产为主,税赋负担相对公平,也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课后习题
1.两汉实行州都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B.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C.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D.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2.唐朝元和年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佑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佑的意见。崔佑所属的部门应是( )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参知政事
3.美国汉学家卜德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材料说明
A.西方国家也采用了科举制选拔人才
B.部分西方学者对科举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C.西方国家对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十分推崇
D.科举制是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有效制度
4.古代民间认为,科举考中的举人和进士非同凡人,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是佛,称考试的贡院叫选佛之场,登记的名册叫千佛名经。这表明
A.科举制打破了特权阶层对政权的垄断
B.科举制利于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
C.科举制促进了知识普及与文化的传播
D.当时社会对科举及第崇拜的价值取向
5.公元780年,杨炎推行两税法,在税收分配制度中采取了“两税三分”的原则,即中央派十余名特使分赴各州核定各州两税定额,再将定额划分为上供、送使(节度使留用)留州三分。这一举措
A.使农民人身依附性加强
B.加剧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
C.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增强了地方的自主性积极性
6.如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
B.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
D.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
7.唐高祖时期,国家要对大运河一些淤塞的河段进行疏通,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8.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这才是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问题之所在。”以下说法符合题意的有
①“考试”与“选举”分别为选官和监察
②“打通一条路”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③“考试”制度有利于重学风气形成
④两项制度都具封闭性特征,民意无从体现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9.唐朝诗人孟郊有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描述了他登科后骑着马在京城游街时志得意满的情景。从此可以看出
A.科举制体现了九品中正制的原则
B.科举制改变了个人命运
C.选官偏重人才品行
D.进士科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
10.《通典·选举二》:“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谓免乖戾。”据此可知,曹魏时的中正官
A.由州郡县长官充任
B.以门第为选拔依据
C.负责评议地方人才
D.可直接任免地方官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结合起来,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A项正确;“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的说法绝对,B项错误;选拔“最优秀官吏”并非自由投考、差额录用展示的科举制的优势,C项错误;科举考试不能准确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D项错误。
2.B
【详解】
材料反映了崔佑有权驳回诏书,结合所学可知,门下省负责审议,有权驳回中书省的决策和诏令,因此,崔佑属于门下省,故选B;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不属于崔佑的职责,故排除A;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不属于崔佑的职责,故排除C;参知政事设立于宋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D。
3.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部分西方学者认为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了中国的科举考试的模式,说明这些学者对中国的科举制持肯定立场,B正确;西方的文官制度不等于科举制,排除A;题干只能说明部分学者对科举制较为肯定,不能认为整个西方肯定科举制,排除C;D脱离材料主旨,过分肯定了科举制,排除。
4.D
【详解】
材料叙述了古代民间将科举及第的美化与神化,表现了古代民间对于考中科举的进士、举人的崇拜以及对于科举及第的崇拜,并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作用,故答案为D项;A、B、C三项都是在论述科举制本身的作用,但材料讲的是民间人士对科举的态度,这三项与材料不符。
5.C
【详解】
根据“中央派十余名特使分赴各州核定各州两税定额,再将定额划分为上供”可以看出两税法把大部份的地方税收收到中央,增加了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到农民问题,排除A;地方财政被收,没有积极性,排除D。
6.B
【详解】
根据《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中相当数量的进士出身“三代不士”家庭,即便父辈是官员的,也多是等级低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出科举制使很多出身比较低微的人进入仕途,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B项符合题意。仅凭“进士出身统计”不能得出科举制度废除了世代享受特权的贵族体制,也无法得不出科举制在“制度”上走向成熟,更不能得“考试”是做官的必经之路,ACD三项错误。
7.B
【详解】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然后交给六部具体执行,运河的疏通属于六部中的工部的职责,故选B;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A程序错误,排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C程序错误,排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D程序错误,排除。
8.C
【详解】
材料信息“中国历史上‘考试’与‘选举’两项制度,其用意是在政府和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来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说的是科举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打通一条路”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流动,“考试”制度有利于重学风气形成,故②③正确;“考试”与“选举”指的是选官制度,故①错误;察举制具有封闭性特征,民意无从体现,故④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BD错误。
9.B
【详解】
题干中“登科”成为诗人命运转折点,结束“昔日龌龊”的日子,开始“春风得意”的仕途,说明唐代读书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个人命运,A项表述错误,B项表述正确;C项是对汉朝察举制的表述,D项表述绝对化,均排除。
10.C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威士”“中正”“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可知,这里描述的是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中的中正官负责评议地方人才,C正确;根据材料“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可知,中正官并不是州郡县长官充任,排除A;B是九品中正制的选拔标准,而非中正官的选拔标准,排除;中正官评议地方人才,其评议作为官员选拔任免的重要依据,但中正官本身不能直接任免地方官员,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