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纲要上册第5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讲义(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纲要上册第5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讲义(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1 09:43:49

文档简介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
学习目标
1.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局限性
重点
1.识记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
2.结合史料,讨论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民族危机与民族觉醒)。
3.
认识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及局限性。
难点
1.梳理中英战前各方面的差异状况,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认识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2.根据《1840年的中国和世界形势图》,从全球史观出发,多层次看待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基础梳理
一、19
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
1.
世界:欧洲资本主义不断发展,英国掌握着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2.
中国: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落后;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二、两次鸦片战争
1.
第一次鸦片战争
(1)导火线: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收缴的走私鸦片,英国决定对华发动战争。
(2)过程:1840
年6
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懿律率军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组织了抵抗。战争以1842
年8月29
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而结束。
(3)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条约
内容
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接受协定关税以及开放五口通商等
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列强从中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
(4)影响:《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起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等侵略者要求修约,被清政府拒绝。
(2)进程:1856
年,英、法对中国发动战争→
1858
年,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3)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条约
内容
中英、中法《天津条约》;
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英法获取了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以及内河航行权等大量权益;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中俄《瑷珲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抢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
100
余万平方千米的中国土地,还把俄方提出的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
为此后大规模侵占中国领土制造根据
(4)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开眼看世界
1.
林则徐:在广州开办译馆,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
2.
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成《
海国图志
》一书,该书被誉为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魏源在书中提出了“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3.
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一书,该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内容丰富,叙述完备。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
重点探究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中国
英国
政治
君主专制统治顽固,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君主立宪制度
经济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工业革命开展,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军事
装备落后、军备废弛
坚船利炮
对外
闭关锁国
殖民扩张
文化
八股取士、思想僵化、科技落后
思想解放、近代科技发展迅猛
综合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掌握资本主义世界霸权
二、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政治方面: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同时中国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对外开放”,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经济方面: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思想文化方面:列强肆意破坏中国文化遗产,传播宗教和西方文化;同时也带来了先
进的科技和思想,促进了中国思想、教育的近代化。
总之,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客
观上也加速了封建统治的崩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三、易误易混辨析
《南京条约》的内容记忆不准
·
(1)香港岛不等于香港,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等部分组成。
·
(2)2
100
万银元不等于2
100
万两白银。
对林则徐、魏源的认识
·
林则徐、魏源主要通过翻译西方书籍,著书立说的方式传播西方先进技术,未真正付诸实践;他们还提倡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对西方政治制度优越性有朦胧的认识。
课后习题
1.1801年英国人口已超过8.9百万,城市人口已占到27.5%,而1825年,中国人口已超4亿,但城市人口约占7%。这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明
A.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
B.英国经济总量超过中国
C.鸦片战争的最终结局
D.英国城市人口逾越中国
2.在《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方代表提出增加补充条款。在随后签订的补充条约中,26类160余种货物税率用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了下来,实际税率在5%左右,为当时世界最低。由此可推知
A.中国争取到了关税平等互惠权力
B.中国积极主动了解国际关系准则
C.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闭关锁国政策开始走向瓦解
3.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将中国居于世界文明的最高层次,把西方相对弱势国家称为“夷”,将英国、美国等强国置于与“华”相等的地位。这反映出当时
A.“中体西用”指导社会革新
B.近代工业文明冲击传统观念
C.西方地理知识开拓民众视野
D.开明知识分子反思君主专制
4.“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的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而去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
A.清政府统治的腐败
B.英国的坚船利炮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军事技术的落后
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现代国际体系塑造出‘中国’这一现代概念,她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由此,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下列能够体现中国逐渐融入近现代国际体系的是
A.承认租界管理本国侨民
B.允许西方人来华传教游历
C.互派公使进驻对方国都
D.甲午战争后放弃宗藩朝鲜
6.魏源曾盛赞美国民主制度“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同…可不谓周乎!”据此可知魏源
A.对美国民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
B.深入分析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C.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D.看到了近代美国在制度上的长处
7.《过境税声明》的发表和《海关税则》的制定,是“协定关税”制在中国近代的最早实施。作为清政府方谈判代表的耆英,沾沾自喜地向朝廷报告说,实行《海关税则》不会减少关税收入,“通盘合算,实属有赢无绌”。这说明清政府
A.重视外交谈判技巧的使用
B.现代市场竞争意识淡薄
C.看到了工业文明的先进性
D.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8.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写道:“(鸦片战争后)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现在我们认为“协定关税”条款的深远危害是
A.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B.损害中国司法主权
C.西方列强将来会降低税率
D.改变中国出超地位
9.19世纪中后期亚洲的中国、伊朗等国受西方列强的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对这一社会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C.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的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10.1842年6月,道光帝在《著福建浙江广东各督抚制造战船事上谕》中指出:中英交战中“为陆守之计,迄无成效”,若“能制造大号战船,度其力量堪与逆夷外洋接仗,上之足歼丑类,次亦不失为尾追牵制之计”。这反映出清廷
A.天朝观念受到冲击
B.萌发近代海权意识
C.即将开始洋务运动
D.调整传统御敌策略
参考答案
1.C
【详解】
考查鸦片战争。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英国城市人口占比较高,这说明英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较快;但当时中国城市人口占比很低,说明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恰恰突显了战前中外历史发展的巨大差距和清政府所面临的严重危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终失败说明了腐朽的封建清政府无法战胜发达的工业英国。故选C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中期,同时A项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
2.C
【详解】
材料反映了《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条款,协定关税使得中国的税率是当时世界最低,更便利了英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C;协定关税是英国获得的侵略特权,排除A;材料说明中国不了解国际关系准则,导致外交失败,排除B;通商口岸的开放,表明闭关锁国政策走向瓦解,排除D。
3.B
【详解】
徐继畬将英美等西方强国置于与中国同等位置,这说明近代工业文明对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造成了一定的冲击,B正确;“中体西用”思想是在洋务运动时期提出,与徐继畬所处时间不符,排除A;题干未涉及民众视野的变化,排除C;题干中并未涉及徐继畬对君主专制的反思,排除D。
4.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农业文明无法战胜先进的工业文明,C正确;ABD是失败的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是根本原因,排除。故选C。
5.C
【详解】
从“她需要以一国的身份参与世界各国事务,而不再是以天下共主的身份领导无边无际的‘天下’”可以看出,中国在此时是一种参与国际事务的形式来对待其他国家。A选项是不平等条约的要求;B选项是国内的事务;C选项符合题意;D选项与此无关。
6.D
【解析】
题干只是强调美国的民族之都比中国的好,但并没有谈及“系统”认识,故A项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到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分析,故B项排除;魏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不会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故C项排除;魏源认为墨利加洲的民主制度,比起乾纲独断的中国式的“古今官家之局”优越得多,又“公”又“周”,尽善尽美,看到了近代美国在制度上的长处,故D项正确。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的目的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基于这一目的,他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办法:设立工厂,制造轮船、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增设水师科;改革考试制度。他的思想是爱国的,进步的。因为在民族危机面前,魏源冲破闭关锁国的思想束缚,提出向西方学习,掌握敌人的场地,克敌制胜,这是他爱国的重要表现。他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
7.B
【解析】
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对市场的无知,对现代市场竞争意识的淡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反映了清政府的无知而非外交谈判技巧的使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沾沾自喜等字眼表明未看到工业文明的先进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是被动而非主动放弃闭关锁国政策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8.A
【详解】
关税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象征,虽然《南京条约》中协定的关税税率比之前国家的关税税率还高,但是协定关税实际上标志着中国人的关税自主权的丧失,故A项正确;材料论述的是关税自主权,而不是司法主权,故B项错误;西方列强将来可能会降低税率不是“协定关税”最深远的危害,故C项错误;当时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主要是因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关税的改变很难改变出超的局面,故D项错误。
9.C
【详解】
本题考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定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不是指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半封建,因此选项C符合题意要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指的是形式上独立自主,实际上被帝国主义间接统治,其丧失了部分国家独立自主权,而半封建指的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因此选项A、B、D表述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
10.D
【详解】
根据材料“1842年6月”“为陆守之计,迄无成效”“能制造大号战船,度其力量堪与逆夷外洋接仗,上之足歼丑类,次亦不失为尾追牵制之计”可知此时正处于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下令要求督造大号战船。对战事中“陆防”的传统御敌策略进行反思。主张于外洋迎敌,故D正确;天朝观念受到冲击,主要是清廷战败后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后出现的,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错误;近代海权意识主要是指维护海洋权益和国家主权,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错误;材料主要讲的是中英交战中防御思想,清廷对于军事的落后没有直观体现,故C错误。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学习目标
1.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太平天国运动),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重点
1.
掌握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意义和局限。
2.
认识《马关条约》的影响。
难点
了解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概况,认识中国面临的严重社会危机。
基础梳理
一、太平天国运动
1.
从起义到巩固
(1)准备:洪秀全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冯云山号召民众加入拜上帝会。
(2)起义:1851
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定都:1853
年,太平军沿长江东下,占领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
(4)全盛:太平军北伐、西征,军事上达到鼎盛。
2.
从转折到失败
(1)天京变乱:1856
年,领导集团发生内讧,太平天国在政治、军事上开始衰落。
(2)后期斗争: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
(3)失败:1864
年,天京等地被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
颁布文件
(1)《
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2)《资政新篇》: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
4.
失败原因
(1)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2)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
(3)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5.
历史影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二、洋务运动
1.
兴起
(1)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
自强”

求富
”为目标的洋务新政。
(2)代表: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
2.
内容
(1)军事工业: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都是官办
企业。
(2)民用企业:为了求富,洋务派又开办了一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3)新式学校: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
(4)新式海军:建成了以北洋舰队为代表的新式海军。
3.
认识
(1)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2)洋务派期望洋务新政可以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未能达到。
(3)洋务派的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洋务运动失败是必然的。
三、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
1.
西北边疆危机
(1)俄英侵略新疆: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
年,清政府命左宗棠发兵新疆平乱,1878
年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
2.
中法战争
(1)爆发:1883
年8
月,法国控制了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中法战争于年底打响。
(2)进程:1884
年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1885
年,清军在冯子材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
(3)结果:清廷下达停战令。李鸿章与法国驻华公使签订了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
3.
甲午中日战争
(1)爆发:1894
年8
月,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2)进程:1894
年9
月,清军在平壤大败。在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官兵重创日本舰队。1895
年2
月,日军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军港,北洋舰队覆灭。
(3)结果:清政府与日本政府议和,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
》。内容: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2
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
(4)影响
①《马关条约》丧权辱国,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②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
洋务运动的破产。
4.
台湾反割台斗争:1895
年5
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一起,展开了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
四、瓜分中国的狂潮
1.
三国干涉还辽: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但向清政府索取3000
万两白银“赎辽费”。
2.
瓜分中国的狂潮:俄国强租旅大,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九龙,法国租广州湾。列强还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重点探究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1.洋务运动的进步性
(1)它第一次把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转变为大规模的实践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进
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2)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它为中国近代化向纵深发展创造了条件。
2.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1)作为由封建官僚发动和主持的运动,其中充满浓厚的封建性。
(2)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未触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制度根源,只是形式上的改造,
未能使中国真正走向近代文明。
二、洋务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目的
维护清朝统治
抵制外货,获得利润
性质
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企业
近代资本主义企业
门类
军事工业、民用企业
轻工业为主,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管理模式
封建衙门式管理
近代先进的资本主义管理方式
三、多角度看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1.
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
改变了世界格局: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殖民主义体系在亚洲取代了宗藩关系体系,远东以及国际格局发生变化。
3.
促使中华民族觉醒: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不仅给予中国沉重一击,同时也促使了
中华民族的警醒。维新与革命这两股力量成为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推动中国变革的重要力量。
4.
推动中国近代化: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5.
向西方学习内容的改变:洋务运动的失败证明,仅仅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是不够的,
从而掀起了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政治运动。
易误易混辨析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而不能说成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因为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列强才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课后习题
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
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B.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D.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3.张之洞主张“开利源,以救中国之贫弱”,担任湖广总督后,在武汉发展实业,兴办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这从侧面反映了晚清
A.张之洞率先兴办洋务运动军事工业
B.实业救国思潮开启了武汉的近代化之路
C.地方官员对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影响
D.湖北的发展得益于中央政府的重视支持
4.陈旭麓先生在评价洋务运动时曾指出:“守卫祖宗之法是常常同民族主义,同爱国之情连在一起的。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这说明阻碍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因素是
A.列强侵略
B.思想落后
C.市场狭窄
D.资本匮乏
5.左宗棠1877年在上奏政府的《统筹关外全局疏》中说:“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外患自无隙可乘”。此“疏”上奏后不久
A.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B.左宗棠确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C.包括伊犁在内的新疆地区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D.粉碎英俄两国利用阿古柏侵略中国新疆的阴谋
6.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如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局、丁口之税。”他还提出“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这表明他主张
A.开矿设厂
B.改革政体
C.先强后富
D.寓强于富
7.驻美公使陈兰彬就裁撤留美幼童在奏报中说:“诚恐将来利少弊多,各学生撤回内地,严加甄别,择稍有器识者分派需用各衙门,充当翻译通事,俾之学习政事威仪。”材料表明
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B.封建保守思想根深蒂固
C.政府弃用留美归国人才
D.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失败
8.近代一些人认为,“古来圣君贤相讲富强之道者,率皆重农抑商,不务尽山泽之利,盖所称为极治者,亦曰上下相安,家给人足,足以备预不虞而已”;开矿修路会“震动地脉”,“破坏风水”,要求“永远禁止”。材料中的“一些人”是
A.洋务运动时期的顽固派
B.戊戌变法时期的封建顽固势力
C.辛亥革命时期的保皇派
D.五四运动时期的自由主义者
9.下表是1895~1898年11月西方列强在华修筑铁路的情况(单位:公里)。这一现象反映了西方列强
A.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深化
B.联合对华进行经济投资
C.已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D.使中国沦为殖民地国家
10.19世纪末,著名扩张主义者、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洛奇曾一语道破“门户开放”政策的“天机”:“整个欧洲都在中国扩张,如果我们不在东方建立自己的地位的话,那么,未来可以给我们带来财富的巨大贸易,以及有希望找到对我们至关重要的新市场的广大地区,都会实际上对我们永远关闭。”该观点表明“门户开放”政策
A.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
B.实质是缓和列强间的矛盾
C.使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
D.使美国在侵华中占据主导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东方小国打败中国的战争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C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大国英国发动的,A项错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中国被东方小国打败不符,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西方大国英法联合发动的,D项错误。
2.A
【详解】
根据“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加剧了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出现,而太平天国提出的《资政新篇》也顺应了历史潮流的发展。这些都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故选A;BCD都不符合题意主旨,与题意不符,排除。
3.C
【详解】
从材料可以看出,张之洞主张创办近代企业,发展实业,有利于近代社会的转型,因此体现了地方官员对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影响,C正确;张之洞之前已经有人创办洋务企业了,排除A;材料与实业救国无关,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中央的政策,排除D。
4.B
【详解】
根据题干,“守卫祖宗之...不合理的东西被合理的东西掩盖着,于是而能成为清议,成为‘公论’”,结合所学知识,陈旭麓先生认为阻碍中国近代化的重要因素是洋务派固守传统的祖宗之法,B正确;陈旭麓并未提及列强侵略,排除A;市场狭窄、资本匮乏与陈旭麓的描述不符,排除C、D。
5.C
【详解】
根据材料左宗棠上书《统筹关外全局疏》提出重视新疆,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左宗棠确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怀抱,粉碎英俄两国利用阿古柏侵略中国新疆的阴谋后包括伊犁在内的新疆地区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故C项是最终的结果,C正确;ABD均为过程,排除。
6.D
【详解】
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对比而言,其认为西方国家之所以国家富裕,原因在于其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局、丁口之税,因此李鸿章认为中国要想富强,应当“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即只有国家富裕之后才能强大,D正确;李鸿章并未明确开矿设厂,排除A;李鸿章是洋务派,并不主张改变制度,排除B;李鸿章认为“中国积弱,由于患贫”,说明其主张先富后强,排除C。
7.B
【详解】
陈兰彬认为留美幼童“利少弊多”,从起对归国幼童的处置来看,其仍然认为留美幼童的培养目标是翻译人才,将来留用也仅仅是在传统官僚系统中任职,这是一种封建保守思想,B正确;题干只列举了陈兰彬的主张,并不能体现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排除A;“分派需用各衙门”说明并未弃用,排除C;派遣幼童留美这一行为说明教育近代化已经起步,裁撤留美幼童只能说明教育近代化受挫而非失败,排除D。
8.A
【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所述这些人主张重农抑商,认为这是富强之道,反对开采矿藏、修筑铁路等便利商民的措施,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洋务运动时期顽固派攻击洋务派的说辞,因此材料中“一些人”是洋务运动时期的顽固派,A项正确;戊戌变法时期的封建顽固势力主要反对资产阶级维新派变革政体形式,反对实行君主立宪,但材料内容并未体现,B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的保皇派主要反对用暴力方式推翻清政府,反对进行革命,与材料内容无关,C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的自由主义者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实质是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一场对中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材料无关,D项错误。
9.A
【详解】
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可知,甲午战后,列强纷纷抢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权利,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逐渐转向了资本输出,反映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深化,A项正确;材料数据主要体现了1895~1898年11月西方列强在华修筑铁路的情况,无法体现列强联合对华进行投资,B项错误;单纯通过西方列强在华修筑铁路无法说明西方列强已经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C项错误;中国始终没有沦为殖民地国家,D项错误。
10.A
【详解】
根据材料“整个欧洲都在中国扩张,如果我们不在东方建立自己的地位的话……”结合所学可知洛奇的主张是在列强瓜分中国基本完毕时做出的外交思想调整,反映了美国工商界进入中国市场的要求,这表明“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海外扩张的产物,故A项正确。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矛盾和消弭中国人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故B项排除。中国没有完全沦为殖民地,故C项排除。门户开放政策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影响力,不能说使美国在侵华中占据主导,故D项排除。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习目标
1.
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结果和影响,分析失败的原因。
2.
认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和意义,分析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3.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经过,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重点
1.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2.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3.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
《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基础梳理
一、戊戌维新运动
1.
公车上书
(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回国内。
(2)经过: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
(3)意义:拉开了
维新运动
的序幕。
2.
百日维新
(1)开始:1898
年6
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
(3)结果:9
月,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3.
历史意义:对于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旧式官僚
体制。
4.
失败原因
(1)客观:守旧势力仍很强大。
(2)主观: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又把希望寄托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二、义和团运动
1.
原因: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
兴起:以“
扶清灭洋
”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3.
结果:在
中外势力联合
镇压下,运动失败。
4.
评价:具有强烈的
反帝爱国
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义和团运动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但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三、八国联军侵华
1.
八国联军侵华
(1)战争开始:1900
年6
月,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
(2)战争过程:在廊坊附近和天津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阻击。7
月,天津陷落。8
月,北京失陷。
(3)侵华罪行:联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2.
东南互保
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
东南互保
”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1.《辛丑条约》的签订:1901
年,清政府被迫与11
国签订。
2.《辛丑条约》的内容
(1)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2)向各国赔款白银4.5
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
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3)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4)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
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5)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
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3.《辛丑条约》的影响:标志着中国
完全
陷入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深渊。
重点探究
一、戊戌变法的历史地位
1.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度,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2.变法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瓜分危机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3.戊戌变法同时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抨击,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二、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1.相同点
(1)领导阶级、运动主体、斗争方式: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式的农民运动。
(2)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3)结果:都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4)作用:都沉重打击了西方侵华势力,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2.不同点
(1)组织程度及发展情况:太平天国运动有组织、有纲领,建立了政权,且组织程度较高,坚持斗争多年,势力发展范围大;义和团运动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纲领,没有建立政权,组织程度较低,主要在山东、直隶一带发展,时间也较短。
(2)主要斗争矛头: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封建为主,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帝国主义,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三、易误易混辨析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义和团运动高涨,而是西方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镇压义和团运动只是侵略者发动战争的借口。
课后习题
1.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清政府最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2.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导致慈禧这一做法的最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触动了慈禧统治的基础
B.戊戌变法挑战了慈禧的权威
C.戊戌变法提拔了一些维新人士
D.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获得了政权
3.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B.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C.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散
D.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4.1862年,郑观应就有了用土产鸦片抵制外国鸦片的想法,并建议民众多食川土(四川产),少食洋土。光绪年间,郑观应又提出对待鸦片的上策是实行鸦片专卖,中策是广种以抵制洋药,并挽回利权。这反映了
A.国产鸦片种植的扩大
B.经济民族主义的发展
C.早期维新思想的萌发
D.晚清商战意识的确立
5.1899年春季,总理衝门将处理教案的权力逐级明确地下放到地方官手中,并规定“议定地方官接待教士事宜数条如下:分别教中品秩:如主教其品秩既与督抚相同,应准其见总督、巡抚……其余司铎,准其见府、厅、州、县之官,亦按照品秩以礼相答”。这些规定使得官员在处理民教纠纷时
A.往往被教会势力挟制
B.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C.有效地保护国民权益
D.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
6.1909
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A.电影
B.电视
C.报纸
D.广播
7.如图是法国某年报刊上登载的一幅漫画《抬着大炮去北京》
该漫画所体现的历史事件
A.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遭到了中国军民的联合反抗
C.旨在要求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D.直接激发了民主革命的兴起
8.下图是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刊载的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对外笑容,对内怒容”。该漫画巧妙地将两种表情结合在一张画上。这幅漫画意在
A.批评列强对华采取双重标准
B.抨击北洋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妥协
C.讽刺清廷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D.建议政府应采用灵活的统治策略
9.法国媒体曾刊登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一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行抢都是替教士干的。……我们进一家就随便拿东西,我们把店掌柜抓了当仆役,教士们把抢来的东西,让他们背着运到北堂去了……”。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
A.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B.导致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列强获得京津地区驻军权
10.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地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
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
B.脱离下层人民群众
C.反封建不彻底
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据所学可知,《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C符合题意;《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与材料不符;《天津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B与材料不符;《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D与材料不符。
2.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触动了慈禧的利益,导致慈禧将光绪帝囚禁于瀛台,故A项正确,BC是A项的具体表现;D项错误,在戊戌变法中,资产阶级没有获得政权。所以答案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戊戌变法
3.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的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都是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而进行的近代化改革,故A正确;俄国不是亚洲国家,故B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世界市场的形成,故D错误。
4.B
【详解】
从材料可知,随着列强输入鸦片的增多,中国的利益受损情况加重,郑观应的鸦片商战思想反映了晚清要求挽回利权抵制侵略的经济民族主义有所发展,B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国产鸦片的种植情况,且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出早期维新思想的萌发,C项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商战意识的确立,而且以鸦片来抵制鸦片带有明显的不理性,D项错误。
5.A
【详解】
清政府将西方宗教教职与地方行政官员品级相对应,要求地方官“按照品秩以礼相答”,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西方宗教教职人员明显高于中国百姓,甚至地方官员,导致地方政府在处理民教纠纷时,往往被教会势力挟持,容易造成基层社会与洋教冲突,A正确;总理衙门的规定反而使地方政府处理教民纠纷时更加棘手,不利于效率提升,排除B;总理衙门的规定利于洋人,不利于保护本国国民的权益,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
6.A
【详解】
“1909年”可以做到“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比听戏强的多”的新媒体是电影,A项正确;电视作为新媒体在中国出现是在1958年以后,B选项错误;广播和报纸都不能让人感觉“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CD两项不符合题意。
7.B
【详解】
抬着大炮去北京的有德国、英国、俄国、美国、法国、日本等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反映的应该八国联军侵华,在这次侵华战争中,侵略军遭到中国军民的联合反抗,故选B;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要求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排除AC;八国联军侵华没有直接激发民主革命的兴起,排除D。
8.C
【详解】
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对外微笑即妥协、对内怒容即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结合所学,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符合题意;材料讽刺的是清王朝的内外政策而非列强的双重标准,故A不符合题意;北洋政府成立于1912年,时间不符,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的本意不是建议政府应采用灵活的统治策略,而是讽刺清政府的内外政策失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D
【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指的是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烧杀抢掠的情况。结合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列强获得了在中国北京地区和天津地区驻扎军队的权利,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士兵在中国烧杀抢掠,体现不出对中国领土主权的破坏;C选项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与法国无关。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10.C
【详解】
由材料“满眼都是白旗。然而……内骨子是依旧的”“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可知,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故C正确;辛亥革命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矛头主要指向满清政府的统治,但材料并没有反映相关的内容,故排除A;脱离下层人民群众是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材料没有涉及这一内容,故排除B;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是辛亥革命的结果,也与材料内容无关,故排除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