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同盟会的创立和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
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经过,认识20
世纪初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趋势。
3.
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理解其历史意义。
4.
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重点
三民主义的内容和评价、辛亥革命的背景、意义。
难点
辛亥革命的评价。
基础梳理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
清末新政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
新政
”进行“自救”。
(2)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
(3)结果: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2.
孙中山的革命斗争
(1)成立兴中会:1894
年在檀香山组织
兴中会
,走上革命道路。
(2)创建同盟会
①
成立:1905
年,在日本东京创建
中国同盟会
。
②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提出
三民主义
的思想。
(3)组织反清起义:1911
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
3.
清末预备立宪
(1)过程:1906
年,清政府宣布
预备立宪。1908
年8
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
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2)结果: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
保路运动
:1911
年5
月,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随即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借款合同,四国银行团享有这两段铁路的修筑权和继续投资的优先权,激起粤、鄂、湘、川等省人民的强烈愤慨。
2.
武昌起义
(1)时机成熟: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后,清政府抽调部分湖北新军入川镇压,革命党人决定在武昌发动起义。
(2)起义开始:1911
年10
月10
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
武昌起义
第一枪。
(3)湖北独立:起义军控制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
(4)各省响应:湖南、广东等14
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5)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
年1
月1
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在南京成立。
3.
清帝退位:1912
年2
月12
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
4.《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1)时间:1912
年3
月。
(2)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等等。
(3)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
性质的重要文件。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
性质:比较完全意义上的
反帝反封建
的民族民主革命。
2.
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
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2)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3)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4)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
局限
(1)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重点探究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和评价
1.内容
三民主义
同盟会纲领
含义
地位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前提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核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补充和发展
2.评价
(1)进步性: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提出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2)局限性:民族主义没有彻底地、明确地反对帝国主义;民权主义规定的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国民选举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无法实现的;民生主义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而是用改良的办法,没有和农民的要求联系起来。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决定了资产阶级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二、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1.
政治上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
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和自由。
2.
经济上
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颁布了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推动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3.
思想上
辛亥革命带来了一次思想大解放,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4.
社会生活上
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
三、易误易混辨析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而不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中国同盟会。
辛亥革命的影响
·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并未推翻封建制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改变。
课后习题
1.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与时俱进,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个人与革命指导思想的重大飞跃。新三民主义主要“新”在
A.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
B.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C.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
D.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2.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同盟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上海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国民政府重视保护女性权利
B.社会转型时期男女地位平等
C.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人人心
D.政治变革推动社会风气变化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十七条规定,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组成结构按第一十八条规定,每行省、内外蒙古、西藏各选派5人,青海选派1人,选派方法由各地自行规定。这一条款集中体现了
A.五族共和思想
B.代议制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4.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从1911年10月政党活动公开后,仅到1913年底,号称党、会、团、社的新兴团体共达682个,其中基本具备政党性质的团体就有312个。这反映出
A.中国出现政党政治局面
B.辛亥革命推动民主进程
C.中国政局陷入混乱状态
D.政党决定中国政治走向
5.1912年1月5日,南京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向世界各国发布《对外宣言书》,指出:“吾中华民国全体,今布此和平善意之宣言书于世界,更深望吾国得列入公法所认国家团体之内,不徒享有种种之利益与特权,亦且与各国交相提挈,勉进世界文明于无穷。”材料表明南京临时政府发布此宣言书的目的是
A.得到列强财力上的大力援助
B.获得列强对中华民国的承认
C.希望列强给清政府施加压力
D.按照英美模式建立共和政府
6.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三个多月时间里,临时政府颁布了39条除旧布新的法令。孙中山颇为此时乐观,确信“帝王思想”将会“不谋而绝迹于天下”了。这反映出孙中山
A.未能看清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图谋
B.认为民族主义目标已经完成
C.认为三民主义理论指导革命成功
D.未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7.图甲和图乙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的广告。从两幅图可以看出,本质上当时的中国社会
A.实业救国思想逐渐高涨
B.清朝统治已经土崩瓦解
C.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
D.民主共和发展趋势明显
8.武昌起义后,由于立宪派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他们的转向扩大了革命的阵营和力量;而旧官僚在革命到来之时,则选择了反正、独立或是逃亡。这些现象
A.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掌握地方政权
B.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
C.说明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D.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9.1911年10月,湖北军政府发布知照称: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但各国与清政府所结之种种条约成于此项知照之后者军政府概不承认。此份知照
A.防止了列强干涉革命
B.孤立并推翻了清政府
C.促成列强承认了新政权
D.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
10.1902年,江南乡试有一考题为:“中外刑律互有异同,自各口通商日繁交涉,应如何参酌损益,妥定章程,令收回治外法权策?”浙江乡试有一考题为:“西国法律原于罗马,沿革如何?今法律之学,为科凡几?自治外法权行于通商口岸,受病甚深,规复主权,宜有良策?”这些考题反映出
A.各地力图通过科举为新政造势
B.科举成为传播西学的重要途径
C.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D.变法修律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主要“新”在具有鲜明反帝反封建的内涵,B项正确;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并不符合社会主义革命的要求,A项错误;新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不代表工农群众的根本利益,C项错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的方式、途径,不是新三民主义在内涵上主要的“新”体现,D项错误。
2.D
【详解】
材料中众多女子团体的出现是因为辛亥革命的推动,这说明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D正确;国民政府出现于1927年,材料也未涉及女性的所有权利,排除A;近代社会中,男女地位并未实现平等,排除B;民主共和观念指的是反对帝制的观念,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
3.B
【详解】
代议制是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与题干中“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相符,故选B项;五族共和,是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口号,强调了在中国的五大族群汉满蒙回藏和谐相处,共建共和国,参议院由每个行省的代表组成,排除A项;分权制衡原则强调立法、行政、司法等权力相互制约,立法权中的参议院与众议院制衡,而题干只是提及参议院,排除C项;民族区域自治原则是新中国才实施的,少数民族在各自治地区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排除D项。
4.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辛亥革命前后各种团体政党的纷纷建立,推动中国民主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政党政治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与材料强调辛亥革命推动民主进程不符,排除A项。材料强调辛亥革命推动民主进程,而不是反映中国政局陷入混乱状态,排除C项。D项说法错误,政党斗争影响中国政治走向,不能说决定,排除。
5.B
【详解】
根据材料“更深望吾国得列入公法所认国家团体之内,不徒享有种种之利益与特权,亦且与各国交相提挈,勉进世界文明于无穷”可知,孙中山向世界各国发布的《对外宣言书》中表露了深切希望融入国际世界,获得各国认可的愿望,因此发布该宣言书的目的是获得列强对中华民国的承认,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这时期南京临时政府通过发布该宣言书获得各国的承认,没有强调得到列强财力上援助的问题,A项错误;材料内容表露出孙中山获得列强对中华民国承认的愿望,没有强调列强给清政府施加压力的希望,C项错误;1912年元旦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国,但材料没有体现共和政府的模式问题,D项错误。
6.D
【详解】
依据材料“三个多月时间里,临时政府颁布了39条除旧布新的法令……对此颇为乐观”反映了孙中山对清除封建专制思想操之过急,过于乐观,说明孙中山对中国的国情认识尚不充分,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袁世凯复辟帝制是在1916年出现的,与孙中山在民国成立初期的认识无关;民族主义的目标指推翻清朝统治,而材料主旨反映的是清除“帝王思想”,是民权思想的体现,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孙中山对民国建立颁布法令后促进民主共和观念传播的认识,并未涉及革命成功的原因。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7.D
【详解】
根据图中文字“专制与共和之过渡”可知,“人造自来血”的广告折射出民主共和成为中国社会的时代潮流,因此民主共和发展趋势明显,故选择D;实业救国思想是指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的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1912年2月12日清王朝覆灭,排除B;图片信息体现不出资产阶级政治地位提高,排除C。
8.B
【分析】
根据“武昌起义后”“他们的转向扩大了革命的阵营和力量”“则选择了反正、独立或是逃亡”可知,武昌起义后,立宪派、旧官僚纷纷走上脱离清政府、甚至是清政府对立面的道路,加速了清朝统治的土崩瓦解,B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统治瓦解的情况,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9.D
【详解】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列强就已经开始干涉中国革命,此份知照并不能防止列强干涉革命,故排除A项;推翻清政府是当时革命形势和社会形势发展的结果,并非由于此份知照,故排除B项;此份知照发布后,列强也并未承认新政权,所以促成列强承认了新政权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C项;此份知照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军政府是不同于清政府的民主新政府,有利于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故选D项。
【点睛】
此份知照对于知照发布后各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各项条约一概不承认,体现了一定的革命性;但对于清政府之前与各国政府缔结的各项条约予以承认则体现了软弱性与妥协性。
10.A
【详解】
1902年正值清末新政时期,这一时期乡试中出现了中外法律对比,强调利用法律来收回国家权利,维护国家主权,这些考题反映的正是清末新政时期政府的意图,即通过科举为新政造势,A正确;乡试是科举考试的一部分,其试题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播西学,排除B;题干内容与民族意识无关,而且1902年民族意识“空前强化”有拔高之嫌,排除C;乡试是基层考试,D错在“共识”,排除。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学习目标
1.
知道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战争的史实。
2.
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3.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4.
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重点
北洋军阀形成的原因和统治特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和背景。
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基础梳理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
袁世凯复辟
(1)准备
①
对内:1913
年,解散国民党。1914年公布《
中华民国约法
》,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
②
对外:1915
年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2)复辟:袁世凯
称帝,以1916
年为洪宪元年。
2.
护国战争
(1)原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2)开始:1915
年底,唐继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
护国战争
。
(3)结果:1916
年3
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
军阀割据
(1)形成: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与割据
的局面。
(2)影响: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
2.
张勋复辟:1917
年,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3.
护法运动
(1)原因:段祺瑞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2)过程:1917
年,南下的部分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由于受军阀排挤,孙中山辞去大元帅之职。
4.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
年8月14
日,中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协约国方面。
三、民国初年经济
、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
民族工业的发展
(1)原因
①
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②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③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④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
(2)表现: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
2.
社会生活的变化:宣布改用阳历,颁布
剪发辫
、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
重点探究
一、北洋军阀形成的原因和统治特点
1.
原因:北洋军阀的形成不是偶然的,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具体表现在,从国内看:
(1)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但并未完成中国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落后的封建经济仍居绝对优势,封建统治势力和意识形态在中国仍有雄厚的根基和强大的生命力。
(2)袁世凯掌握兵权,利用师生、部属关系发展北洋军阀的势力。
(3)从国际上看,
帝国主义实行“以华制华”的侵略政策,列强给袁以有力支持。
2.
统治特点
(1)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
(2)军阀们各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服务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
(3)军阀们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刮和统治的地盘,割据称雄,拥兵自重。
(4)各派军阀大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
(5)北洋军阀的统治方法都极端残暴而且愚昧。各派军阀依恃武力,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二、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1.
政治方面: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2.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
3.
思想文化方面:一是辛亥革命后,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二是北洋军阀推行尊孔复古的逆流。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于辛亥革命的反思。经过辛亥革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国民头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传播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4.
阶级方面: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三、儒家思想在戊戌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
戊戌维新运动
新文化运动
命运
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全面否定儒家的传统道德
原因
①
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也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②
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具有两面性。③
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
①
北洋军阀企图利用“尊孔复古”
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②
辛亥革命
后民主共和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
③
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
目的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
上的障碍
不足
之处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全盘否定儒家传统道德和中国传统文化
实质
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
课后习题
1.有学者指出:“文言的命运是与传统文化密切相连的……只要传统文化、民族特性受到重视,文言总会或多或少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肯定与提倡”。这说明
A.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B.提倡白话文违背新文化学者的初衷
C.使用白话文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D.文言文的使用需要特定的环境
2.新文化运动认为,人们反对专制,争取民主,就必须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不盲从一切权威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其主要意图是
A.推翻儒学地位
B.批判封建礼教本质
C.宣扬科学精神
D.倡导西方普世价值
3.《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材料旨在说明
A.进行社会改良的重要性
B.推翻君主专制的重要性
C.启迪民众心智的重要性
D.政治形式变革的重要性
4.1917年,杜亚泉在《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一文中,认为我国传统文化可以救西方之弊,强调对本国文化必须有“确信”,但又不能“自封自囿”要“以彼之长,补我之短”。对该学者思想理解准确的是
A.全盘接受西方文化
B.东西融合取长补短
C.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D.简单复古故步自封
5.有学者指出:民国建立后,军阀政权和国民党政权与民主政治模式相悖。这是因为中国的理想政治是贤君之治。中国社会重视政府政绩,不重民众参与、民主程序。民众无参与取向,没有“政治的主体”之自觉。材料可以用于研究近代中国
A.共和政体发展的曲折历程
B.启蒙思想难以传入的历史根源
C.传统政治结构的逐步瓦解
D.儒家正统文化未能动摇的依据
6.19世纪40年代前后,西装传入中国。1904年中国人缝制的第一套西装,在上海的“王兴昌记”诞生。1911年,民国政府将西装列为礼服之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大都市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创下了中国人自己的品牌。这反映
A.近代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B.西装成为中国近代民族服饰
C.社会转型影响物质生活变迁
D.全盘西化是社会变迁的主流
7.胡适在《中国的文艺复兴》中认为:“这是由一群北大教授领导的新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它是一场自觉的、提倡用民众使用的活的语言创作的新文学取代用旧语言创作的古文学的运动。其次,它是一场理性对传统,自由对权威,张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压制生命和人的价值的运动。”对材料解读合理的是
①反封建是该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共同属性②文学改良是思想运动的必要条件
③“民本思想”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剂良药④胡适是这场新运动的代表人之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取得了长足进步,被学者称为是民族资本主义的“黄金时期”与“现代工业的第二次发展浪潮”。这一局面的出现
A.源于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B.得益于资产阶级投资热情高涨
C.受到列强经济侵略放松的影响
D.是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的结果
9.20世纪初,西方的食品工业产品在长江流域各大城市中有可观的销路,有些中外商人还在上海、汉口、南京等通商口岸建立了罐头失、蛋品、啤酒等食品制造厂。这反映出当时
A.西方工业文明开始传入中国
B.中国社会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C.民众的饮食习俗已经西方化
D.社会生活中中西融合色彩浓厚
10.如图所示为民国十三年的一则汽车广告,其中有“价廉物美之轿式汽车最宜于小家庭之购用,盖为父者日间可乘以外出办公,晚间及星期日其子女亦可乘之。既可御冬季之寒风,又可遮夏季之烈.更有一最重要之优点,即其价格低廉,普通收人之家庭甚易于购买也"等字样。这可以用于说明
A.新式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B.中国近代民族汽车工业成绩斐然
C.轿式汽车已经普遍进人寻常百姓家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商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根据材料“文言的命运是与传统文化密切相连的……文言总会或多或少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受到肯定与提倡”可知,材料内容主要强调文言文与传统文化是密切相连的,说明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A项正确;提倡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不违背新文化学者的初衷,并且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与此相关的内容,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文言文与传统文化是密切相连,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强调使用白话文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C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文言文使用的环境,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2.C
【详解】
根据“从‘奴性’逻辑中解放出来,不盲从一切权威的,被人们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东西”可得出新文化运动中宣扬民主与科学,要求从愚昧的思想中解放出来,故C项正确;推翻儒学不是其目的,排除A;BD都与材料无关,排除。
3.C
【详解】
材料认为政体的形式并不重要,关键是政体的基础。根据“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可知材料体现了启迪民众心智的重要性,故选C,排除D;材料内容没有说明变革的形式,无法体现是进行社会改良,排除A;《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刊物,新文化运动爆发时中国已经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排除B。
4.B
【详解】
根据“以彼之长,补我之短”即可得出其主张东西融合取长补短,B项正确;ACD项明显与“以彼之长,补我之短”这一主旨不符合,可排除。
5.A
【详解】
材料观点意在说明中国缺乏民主法制传统,这构成了近代中国共和政体曲折发展的历史原因,故A项正确,排除C项。“启蒙思想难以传入”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1915年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
6.C
【详解】
随着西装的传入,中国出现了中国人缝制西服的店铺,而且在1911年,民国政府将西装列为礼服之一。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大都市出现了专门制售西装的公司,还创下了中国人自己的品牌,这些现象说明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交流,说明社会转型影响物质生活的变迁,C正确;西装在近代中国并不普遍,其在中国出现和发展并不能证明近代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排除A;西装是外来服饰,不是中国民族服饰,排除B;D不符合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特征,排除。
7.A
【详解】
反封建是该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共同属性,在材料中“理性对传统,自由对权威”可以体现,①正确;文学改良是思想运动的内容,②的说法有误,排除;“民本思想”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剂良药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③;胡适是这场新运动的代表人之一可以从材料中直接得出,④正确;①④说法符合题意,故选A;②③错误,故排除BCD。
8.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的民族资本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出现了“黄金时期”,故选C;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B不是最主要原因,排除;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9.B
【详解】
从材料可知,西方食品传入中国,丰富了国人的饮食,促使中国社会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B正确;A项中“开始传入”与史实不符,排除;近代中国的饮食习俗并未完全西化,C不符合史实,排除;题干只列举了西方饮食传入,并未体现中西融合,排除D。
10.A
【详解】
根据“父者日间可乘以外出办公,晚间及星期日其子女亦可乘之。既可御冬季之寒风,又可遮夏季之烈”可知,当时乘车外出办公、假日家庭出行现象存在,说明汽车作为新式交通工具,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影响,A正确;广告语的目的是销售,无法说明当时汽车工业的成就,排除B;C中的“普遍”表述不符合近代中国社会的史实,排除;民国十三年尚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而非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排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