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及地位。
2.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3.
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
4.
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外交成就。
5.
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重点
理清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和政治建设的基本发展线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外交成就难点
认识新中国为民主政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作出的努力
基础梳理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
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1949
年9
月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
北平
隆重开幕。
(2)内容
①
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
②
通过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等重要文件。
a.
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
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b.
作用: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
临时宪法
的作用。
③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2.
成立:10
月1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下午三时,盛大的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3.
意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二、人民政权的巩固
1.
背景
(1)军事: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2)经济:必须完成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克服财政经济上的巨大困难。
(3)国际:应对美国发动的侵朝战争给国家带来的安全危害。
2.
措施
(1)土地改革
①
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
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
②
措施:1950
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
结果和意义
a.
到
1952
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
b.
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2)“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①
目的:制止投机资本制造的市场混乱。
②
措施:党和政府采取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同投机资本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③
结果和意义:到1950
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3)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4)抗美援朝
①
背景:朝鲜内战爆发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②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③
结果:
1953年7
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④
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及成果
(1)“
一边倒
”:先后与苏联以及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十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2)“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
(3)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一次建交高潮。同时,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2.
主要外交成就
(1)日内瓦会议
①
成果: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印度支那问题得以政治解决。
②
地位
a.
这是新中国首次以
五大国之一
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
b.
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在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
背景:1953
年12
月,中印两国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
②
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亚非会议
①
方针:中国提出并坚持“
求同存异
”的方针。
②
意义
a.
战后第一次没有
西方殖民国家
参加的国际会议。
b.
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
c.
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
经济上
(1)过渡时期总路线和第一个五年计划
①
背景:国内经济、政治条件及国际形势的变化。
②
内容: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
(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3)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经过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2.
政治上
(1)颁布了1954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①
性质:是一部
社会主义类型
的宪法。
②
特点: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
社会主义
原则。
(2)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的构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思想上: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重点探究
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
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亿万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为中国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在城市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教育了干部,打击了不法资本家的猖獗行径;开展肃清反革命运动,巩固了人民政权,稳定了社会秩序。
完成整顿财政经济秩序的工作,实现财政金融形势的好转。
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和平的局面,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威望。
二、比较
1949
年《共同纲领》与1954
年宪法的异同
比较项
《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不同点
背景
新中国即将成立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
制定主体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内容
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
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体与政体
性质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历史作用
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
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相同点
都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及宪法保障;都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的性质和各项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的特点
1.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并举。以“三大改造”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改造与以“一五”计划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时进行,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协调发展。
2.充分借鉴和吸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如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发展服务于工业。
3.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在此体制下国家的生产、资源及产品分配等方面都由政府计划调控。
4.经济落后但发展迅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基础落后,但发展较快、增长较为迅速。
易错辨析
新中国的成立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才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一边倒”并不是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它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不同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来往,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放弃独立自主、无原则地倒向苏联一边,而是指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它是为了在两个阵营的尖锐对立中避免外交孤立,以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课后习题
1.宋庆龄曾感喟:“在我看来,自从1949年10月1日一一这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以来,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一一人民”。这表明
A.人民群众彻底摆脱了贫困
B.人民社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新中国已得到世界各国认可
2.据统计,1950年1月.北京市全市党员总数迅速增加至15
228人(不包括中央单位和部队),其中工厂、企业的党员为6081人,党政机关的党员为5094人,学校学员的党员为2104人,街道、农村和其他单位的党员为1949人。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型政权建设的需要
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中央干部职能的转变
D.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其中第三次“革命”的重要成果是
A..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沉重打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
C.推翻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A.采取“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采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方针
5.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周恩来制定了举世闻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了当代中国外交理念的基础,规定了新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三大价值取向和标尺。下面不属于“三大价值取向和标尺”的是
A.以和平为最高目标
B.以平等为基本准则
C.以互利为基本要求
D.以结盟为主要手段
6.中国从来没有进行五年计划建设的经验,1952年8月-1953年5月,中国派代表团赴苏联学习。代表团成员主要是由主管经济工作的陈云、李富春以及能源、冶金、国防工业部门和军队方面的领导组成。这说明中国
A.重工业是国家战略重点
B.已经走上苏联式工业化道路
C.全面移植了苏联的制度
D.计划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
7.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武汉长江大桥纪念邮票(如图所示),邮票从侧景和鸟瞰的不同角度展现了大桥的风貌和雄姿。发行此邮票的目的是
A.展示工业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B.为工作重心转移做准备
C.增强信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纪念中苏友好发展进程
8.195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南海邀集全国工商联和民主建国会成员座谈。座谈中毛泽东提到:“
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性质。虽然没有资本家,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这说明,当时的自由市场
A.具有“弹性”计划经济特点
B.照搬了苏联斯大林模式
C.仍然需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是凯恩斯主义的中国化
9.
“一五”期间,“优先保证工业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的工厂“建在非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有利于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B.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C.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D.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10.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
A.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区是宁夏
B.这是一种苏联模式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方法
C.它的法律依据是《民族区域自治法》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参考答案
1.B
【详解】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因此宋庆龄感叹“中国最伟大的转变就是我们的国号中有史以来第一次有了‘人民’这两个字,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同样有史以来第一次表明我们政府巨大力量的所在一一‘人民’”,B正确;A错在“彻底”,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穷二白,人民尚未摆脱贫困,排除;国际地位的提高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C;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并不认可新中国,排除D。
2.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建国初期北京市全市党员总数迅速增加,主要涉及企业、学校、党政机关及街道农村等企业事业单位和基层组织,适应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加强以党的方针政策领导社会事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故A项正确;建国初期中国并未形成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题干并未涉及中央干部的职能转变,排除C项;题干现象旨在适应建国初期中共作为执政党的需要,并非政治体制改革所致,排除D项。故选A。
3.D
【详解】
根据材料所述的革命是指“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三次革命发生在1949年,可以推出的是新中国的成立,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民族独立,D项正确;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秦朝,是材料里所说的第一次革命,A项错误;太平天国政权的建立不符合第三次革命的时间,B项错误;辛亥革命是材料中的第二次革命,C项错误。
4.B
【解析】
材料关键信息是“突出表现”。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这是周恩来所说的“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故B正确;ACD是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包含在B中,应排除。
5.D
【详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体现了以和平为最高目标、以平等为基本原则、以互利为基本要求,但没有体现以结盟为主要手段,故本题选D。
6.A
【详解】
根据派遣代表团人员分管工作“主管经济工作的陈云、李富春以及能源、冶金、国防工业部门和军队方面的领导组成”可知,此次向苏联学习的重点是重工业,由此说明重工业是国家战略的重点,A正确;1953年一五计划刚刚开始,尚未走上工业化道路,排除B;C不符合史实,而且从题干可知这一时期中共刚刚开始派遣代表团向苏联学习,无法判断是否全面移植了苏联的制度,排除;1954年开始编制一五计划纲要,1955年通过,因此在1953年不可能形成计划经济体制,排除D。
7.A
【详解】
武汉长江大桥的成功修建是“一五”计划的代表性成就,A正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工作重心转移发生于1927年由城市转向农村,第二次发生于1949年由农村转向城市,第三次发生于1978年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B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C错误;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国对苏联道路进行了反思,武汉长江大桥的修建反映的是中国自身的积极探索,D错误;故选A。
8.A
【详解】
从材料中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来看
,说明当时的自由市场不同于完全计划的国家市场,一定程度上具有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性质,即具有“弹性”计划经济特点,故答案为A项;苏联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当时的自由市场与此不同,排除B项;毛泽东认为自由市场可以存在,没有必要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凯恩斯主义强调国家干预,与材料中的自由市场不同,排除D项。
9.A
【详解】
近代我国沿海工业发展较好,工业基础好,“一五”计划“优先保证工业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
大部分的工厂‘建在非沿海省份的城市’”,有利于发展内地工业,对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故A正确;B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排除D。
10.D
【详解】
根据材料“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可知,这一制度是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首先在内蒙古地区实行,故A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C项排除。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1.
掌握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2.
理解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及意义。
3.
了解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及后果。
4.
了解1960
年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及调整结果。
5.
了解“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概况和结果。
6.
了解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期间的建设成就,分析其原因。
7.
了解20
世纪70
年代的外交成就。
重点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及失误
难点
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曲折发展的特点
基础梳理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
中共八大
(1)召开时间:
1956
年。
(2)主要内容
①
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
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
成功
探索。
2.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1)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影响: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3.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1)内容:1958
年,中共中央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的总路线。
(2)影响
①
在全国掀起了“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
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③1959
至1961
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4.
中共中央的调整
(1)目的:克服困难。
(2)内容
①
从1960
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
②
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
(3)成果:1962
年下半年到1965
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5.“四个现代化”目标:1964
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二、“文化大革命”
1.
原因
(1)20
世纪60
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2)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
经过
(1)全面发动和全国动乱
①1966
年春夏全面发动。
②1967
年初,“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2)林彪反革命集团武装政变
①
概况:1971
年9
月,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夺取最高权力。
②
结果: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这次政变。
(3)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
①
周恩来:批判极左思潮,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
②
邓小平:各方面进行整顿,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
③
实质:实际上是后来拨乱反正的预演。
(4)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①
背景
a.
江青等人极力反对邓小平领导的整顿,使国民经济再度恶化。
b.
人民群众对“四人帮”的抵制、抗争进一步发展。
c.
毛泽东逝世后,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②
结果:1976
年10
月,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
3.
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1.
阶段特点: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
2.
主要成就
(1)工业: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大规模的三线建
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2)国防科技:我国成功地爆炸了
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
人造卫星
。
(3)农业: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长起来。
(5)外交成就:
①
主要成就: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增加;197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②
影响
a.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又一次高潮。
b.
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重点探究
一、20世纪50—70年底中国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及影响
成就
政治方面:颁布了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
经济方面: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曲折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独立的、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外交方面:20世纪50年代,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20世纪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中日建交。
国防方面:进行大规模的“三线”建设,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等。
影响
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增强了国防力量,改善了工业布局。
改善了中国的外交环境,拓宽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
项目
特征
影响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多快好省”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大跃进”运动
大炼钢铁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一大”“二公”
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被严重挫伤
“文化大革命”
“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民经济建设受到严重干扰
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左”倾错误蔓延到经济领域。
两极格局下国际形式的发展变化使党和国家领导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
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热情空前高涨,渴望祖国繁荣富强。
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易错辨析
区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的特点是高指标、瞎指挥和浮夸风,突出表现为追求生产力发展的高速度。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共产风”,突出表现为追求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
课后习题
1.“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在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国外评论指出,这颗卫星发射成功,“表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进步达到新高度”。这说明“卫星上天”
A.展示了中国的科技与工业实力
B.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C.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恢复
D.冲击了二战后的国际格局
2.20世纪60年代初,毛泽东打趣地说:“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该趣话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
A.赫鲁晓夫认为新中国无力搞核研究
B.苏联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新中国作出了“两弹一星”的决策
D.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3.美国传记作家罗斯·特里尔认为:万隆时代,是个丰收的时代,因为无数第三世界国家和他的政府建立了关系。在这个时代,毛泽东脚踏两只船,“脚踏两只船”反映出此时中国外交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缺乏明确的指导方针
C.坚持原则性的同时更有务实性
D.陷入极端的困难时期
4.学者认为:“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把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发生的深刻变化。”下列各项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结束朝鲜战争
B.同中国改善关系
C.古巴导机危机
D.放弃冷战政策
5.下图为1979年邓小平在美国休斯敦西蒙顿马术竞技场接过17岁女孩凯利赠送的白色牛仔帽,并戴在头上向观众致意的场景。该画面反映的这一事件
A.揭开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B.促进日本加快与中国邦交正常化
C.显示了美国对中国态度的根本改变
D.促使美国敌视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
6.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面对毛泽东的“出球”,尼克松总统做出很好的“回球”。下列不属于尼克松总统“回球”的是
A.批准中国乒乓球队的邀请
B.派基辛格秘密访华
C.尼克松亲自访华
D.签署《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7.1969年8月,某西方报刊在《美国与中国调情:为什么罗杰斯宣扬对中国的友谊》中评论:“美国对北京的姿态、罗杰斯(美国国务卿)在他旅行的每一站中对中国的评论以及对‘友谊’一词的慷慨使用,这一切都是史无前例的。”这一评论说明
A.美国完全改变了对华政策
B.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
C.美国放弃了对华敌对态度
D.中美外交关系缓和实现
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阐述20世纪50年代某一管理体制实行的原因时说:“农村组织结构内在的几个问题显著起来了。第一、缺乏安排人力和资源的适当组织单位,妨碍了大规模的动员工作。……第三、在农村中,在基层的政府单位和经济单位之间建立良好配合关系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争论的结果成了在农村中建立一种更大单位的压力,这种更大的单位将能管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也能灵巧地适应政府的行政等级制度。”关于这一管理体制。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C.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基本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
9.如图是20世纪某一时期大国关系示意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美国
B.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
C.甲是英国、乙是中国、丙是法国
D.甲是苏联、乙是日本、丙是中国
10.下图是1960和1962年全国大中型施工项目数据图,图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
A.调整政策效果明显
B.经济面临严重困难
C.左倾错误有所蔓延
D.工业发展遭受重挫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由材料信息“表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进步达到新高度”可知,“卫星上天”得益于我国科学技术和工业的进步,故A项正确;BCD均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
2.D
【详解】
1964年,我国独立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与题目信息相符,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说明,我国已经研制出了核武器,不是赫鲁晓夫认为无力搞核研究,故A项错误;苏联对我国推行霸权主义,在材料信息中未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史实是已经研制成功,不是作出决策,故C项错误。
3.C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材料中的“万隆时代”主要是和第三世界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国还主要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友好关系,故C项正确。ABD项都不是题干的要求。
4.B
【解析】
材料“尼克松和基辛格……把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发生的深刻变化”反映了美国同中国改善关系的史实,故B正确;1953年结束朝鲜战争,当时美国总统不是尼克松,故A错误;古巴导机危机时期美国总统是肯尼迪,故C错误;尼克松时期美国没有放弃冷战政策,故D错误。故选B。
5.A
【解析】
1979年邓小平访美揭开了中美关系发展的新篇章,故选A;1972年尼克松访华促进日本加快与中国邦交正常化,排除B;中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美国对中国态度不可能根本改变,排除C;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宣告美国敌视中国外交政策的破产,排除D。
6.D
【详解】
根题干描述的内容是中美关系缓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两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一时期的美国总统是卡特,D符合题意;A、B、C三项都是尼克松为缓和中美关系采取的举措,不符合题意,排除。
7.B
【详解】
材料中的评论说明美国改变了对中国的政策,这有利于中美关系缓和及中国打开与西方国家的外交大门,折射出了中国外交环境的改善,故B项正确;美国虽改变对中国政策,但并非完全改变,故A不正确;美国至今对中国仍有敌对态度,故C不正确;中美关系改善实现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问中国,故D不正确。
8.C
【详解】
由材料“20世纪50年代”“争论的结果成了在农村中建立一种更大单位的压力,这种更大的单位将能管理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也能灵巧地适应政府的行政等级制度”可知,这一管理体制指的是规模比农业生产合作社更大的人民公社,它忽视了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地区发展很不平衡的基本国情,严重超越了当时中国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选C;A项指的是一五计划,排除;B项指的是大跃进,排除;D项指的是三大改造,排除。
9.B
【详解】
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内容可知,20世纪50-70年代世界政治呈现美苏两极格局,美苏对抗是主流,50年代中国“一边倒”向苏联,与美国是敌对关系,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7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所以三幅图中始终对抗的甲丙分别是美国和苏联,乙是中国,因此B选项正确;在此时期日本长期追随美国,并非对抗关系,A选项错误;在此时期英法同属资本主义阵营,并非对抗关系,C选项错误;50年代日本追随美国敌视中国,并非合作关系,D选项错误。故选B。
10.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针对1958年大跃进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中央开始实行“八字方针”的调整,表格显示1962年和1960年相比,全国大中型施工项目以及基建项目逐渐减少,体现出国家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说明国民经济调整的效果明显,A正确;经济面临严重困难是1959和1960年左右,B错误;表格显示此时中央政策是调整经济,C错误;表格显示的是对国民经济机构的调整,不是说工业发展遭受重挫,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