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讲义(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0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讲义(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8-11 09:52:11

文档简介

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学习目标
1.
了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内容和意义。
2.
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3.
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家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4.
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
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
“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
难点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基础梳理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
1978
年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2)主要内容

指导思想: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战略决策: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改革开放


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3)历史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
平反冤假错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
3.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时间、地点:1981
年6
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
(2)主要内容:全会审议和通过了《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
年来的历史。
(3)影响: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背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1982
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意义:这部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二、改革开放进程
1.
农村改革: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3.
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

经济特区:1980
年5
月,中央决定在
深圳
、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沿海港口城市:1984
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4.
改革开放深化
(1)1982
年,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2)1987
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1992
年,邓小平发表
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4)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
(5)我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大力推进财政、税收等方面的体制改革。
(6)对外开放新局面
①形成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②由“走出去”战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③2001
年12
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7)进入21
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1)提出:20
世纪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构想。
(2)内涵: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2.
实践
(1)1997
年7
月1
日,中国对
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2)
1999年12
月20
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3.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后,中国政府推动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人员往来。
(2)1992
年11
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后被称为

九二共识
”。
(3)1993
年4
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4)2005
年3
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5)2015
年11
月7
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
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重点探究
一、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1)“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严重制约农民的积极性,影响农业生产发展。
(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先决条件。
(4)在农村进行改革风险相对较小。
(5)农民生活比较贫困,迫切需要改变现状。
(6)在党中央确定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有些地方的农民就已经自发行动起来,实
行包干到户,成为改革先锋。
二、农村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及共同特点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1)经营方式的改变: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是所有制的变革。
(2)行政机构改变: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3)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4)改革统购统销体制:允许农产品进入市场,自由买卖。
2.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1)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2)所有制形式: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4)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1992
年以后)
3.
相同点:改革高度集中的经营管理体制,扩大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1)管理体制方面,国家实行宏观调控、间接管理的体制。
(2)所有制方面,都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比较
项目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资源配置
行政手段调节资源的配置
市场调节资源的配置
积极作用
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恢复和发展经济
提高资源的使用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消极影响
权力高度集中,后期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导致经济危机
认识
两种体制各有优点,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日益阻碍经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势在必行
课后习题
1.陈秉安所著《大逃港》有这么一段话:“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
A.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
B.香港当局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
C.中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全国人大批准设立4个经济特区
2.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

A.放弃了单边主义外交政策
B.深受苏联模式影响
C.从相对封闭走向主动开放
D.积极向西方阵营靠拢
3.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分析,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粮食与农业总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1%。发展中国家粮食与农业产量平均年增长率有所提高,由70年代的年均增长3%增加到3.3%。中国的增长率为4.4%。造成中国粮食增长率提高的原因有(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 
③“人民公社”体制的打破 
④农业机械化在全国的普及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1954年第一届全国入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逐渐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
A.初步确立我国政治制度基本框架
B.使民主法制得以重建和完善
C.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
D.推动了依法治国的全面落实
5.1978年9月,邓小平在视察东北三省等地时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史称“北方谈话”。他振聋发聩地指出,“四人帮”要搞的“穷社会主义”荒谬至极,我们“要一心一意搞建设”。邓小平“北方谈话”(

A.加速了对外开放进程
B.完成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C.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
D.推动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到来
6.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增强企业活力、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
D.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7.易中天《中国梦》说“大同、小康、治世,是传统社会中国人的‘天下梦’。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个人幸福,是当代中国人的中国梦。”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中国梦”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有: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国家加强对经济的计划干预④加入WTO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据《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披露,1978年全年签订了78亿美元的外资引进协议,而其中有一半左右金额属于12月20日到年底的短短十几天里抢签的合同。这反映出
A.外资是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B.中国打破西方外交孤立的要求迫切
C.对外开放主要目的是吸引外资
D.中国政府实施对外开放的强烈愿望
9.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在某些地区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先进的管理体制
D.都享有较大的行政自主权
10.下表是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城乡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统计表。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据王玉茹《中国经济史》
A.冲破“个人崇拜”的束缚
B.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束缚
C.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
D.冲破“所有制崇拜”的束缚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可得出当时中国设立了经济特区,享受特殊的经济政策,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A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主要是在农村,排除C。
2.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我国开始改革开放,“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反映了我国从相对封闭走向主动开放,故选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我国根据国情,制定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并非受苏联模式影响,排除B;我国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D不符合史实,排除。
3.C
【详解】
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世界粮食与农业总产量均有提高……中国年均增长率达到4.4%”,究其原因是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①正确;1973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获得成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故②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改社建乡,“人民公社”体制的打破,③正确;④违背史实。故选C;A、B、D排除。
4.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的颁布为中国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故C正确;1954年宪法初步确立我国政治制度基本框架,故A错误;1982年宪法使民主法制得以重建和完善,故B错误;1999年才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故D错误。
5.D
【详解】
根据材料时间是1978年的9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1978年12月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完成了拨乱反正,因此“北方谈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铺垫,D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开始开放,A项错误;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的拨乱反正,时间不对,B项错误;此时还没有开始经济体制改革,更谈不上深化,C项错误。
6.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展开,1992年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三者都促进了中国企业自主创业的高潮,B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是在1978年,A排除;浦东开放的时间是在1990年,C排除;建立4个经济特区时间是在1980年,D排除。故选B。
7.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为实现“中国梦”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有: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对外积极融入世界,如加入WTO(世贸组织),故C项正确;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排除③,故AB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
8.D
【解析】
据材料“1978年,中国政府全年签订了78亿美元的外资引进协议……短短10天里抢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没有将外资与其它资金比较,不能说明外资是我国经济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故A错误;当时中美关系已经走向正常化,故B错误;对外开放主要目的是利用外资和技术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故C错误;“短短10天里抢签”说明中国政府实施对外开放的强烈愿望,故D正确。故选D。
9.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社会制度是资本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三者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故B项正确;A项中“不同的社会制度”错误,排除;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不是三者的共同点,排除C项;D项中行政自主权错误,排除。故选B。
10.B
【详解】
根据材料时间可知,此时正值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个体户及从业人员增多,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有关,这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的束缚,故B项正确;A项是文革的结束,排除A;C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排除C;D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排除D。第29课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学习目标
1.
认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及重大历史意义。
2.
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表现。
3.
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
重点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
难点
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
基础梳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
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
邓小平理论
(1)形成: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
(2)解决的主要问题:阐明了在中国
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3)意义:邓小平理论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4)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
年中共
十五大
上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形成:1989
年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
(2)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

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
年中共
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
科学发展观
(1)形成: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2)意义: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
(3)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2
年的中共
十八大
上。
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提出:2017
年中共
十九大上。
(2)指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意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宪法保证:2018
年3
月1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1.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
2.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3.
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4.
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
5.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
外交理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全方位开展对外交往,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2.
主要外交成就
(1)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推进大国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中国注重发展与非洲、欧洲、拉美的关系。
(3)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
(4)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
3.
影响
(1)中国正从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有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
(2)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3)充分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重点探究
首先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项目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创立者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背景
民主革命遭到了严重挫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性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与世界进行深度互动
解决问题
中国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重大作用
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
引导中国迈向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课后习题
1.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脱贫攻坚提供了规范性力量、建设性作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为进一步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源泉、积蓄能量。这说明
A.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B.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
C.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D.脱贫需要有精神指引
2.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863”计划,选择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作为突破重点,在几个重要的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水平。该计划的实施(

A.践行了科教兴国的理念
B.提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
C.顺应了多极化发展趋势
D.迎接了工业时代的到来
3.邓小平指出:“判断实践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他的这段谈话
A.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促进了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C.揭开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
D.推动了农村向城市改革进程
4.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了14个国家,并利用这些场合向各国领导人阐述中国的对外政策。这些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中国十地区”为形式的对话机制,例如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拉共体部长级会议、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等。这反映出我国外交发展的特点是
A.多边外交不断发展深化
B.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C.软实力外交取得丰硕成果
D.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
5.有文章中写道:在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27年期间(截至2007年),深圳用前18年的时间使GDP达到了1000亿元人民币,接着用了5年时间使GDP达到了2000亿元人民币,然后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使GDP达到了5000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接近30%。“深圳速度”
A.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轨迹
B.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
C.证明私营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D.说明中国外贸总量跃居世界前列
6.(2017河南部分重点高中高三联考)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生活在典型的柴米油盐时代,也就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时代。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们逐步进入从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的转型期。这次转型最能说明
A.市场的供给更为充足
B.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
C.农村生产力水平提高
D.计划经济观念日益淡化
7.2020年6月7日,中国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指出,中国积极开展对外医疗援助,截至5月31日,中国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已向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捐赠抗疫物资。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中国方案
A.可持续发展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合作共赢
8.1988到1992年间,我国结束了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敌对状态,实现关系正常化;进一步发展了与日本、印度等国的外交关系;恢复或建立与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文莱、韩国等国的外交关系。这一时期外交的丰硕成果
A.有利于改革开放的发展
B.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C.有利于团结第三世界国家
D.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9.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人文学科,大量增设了工科专业;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90年代先后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985工程”计划;2016年教育部又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政治因素在高等教育的改革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B.新时期教育改革是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
C.高校改革主要是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发展的需要
D.高校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1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如图理解正确的是
A.新中国教育事业获得了全面进步
B.改革开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C.中国已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D.科教兴国提升了中国高等教育质量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材料即强调了习近平思想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作用,又强调了脱贫攻坚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思想,说明了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道理,故选C;材料未涉及到文化软实力,故排除A;材料不能说明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故排除B;脱贫需要有精神指引,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排除D。
2.B
【详解】
根据材料“选择对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等领域作为突破重点,在几个重要的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水平”可知,该计划强调创新突破,能够提升自主创新的能力,B正确;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的理念,排除A项;多极化指的是国际力量对比,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20世纪80年代已经进入信息时代,排除D。
3.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论断,是邓小平南方谈话中的重要内容,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促进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故选B;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不是“三个有利于”,故排除A;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故排除C;“三个有利于”提出之前,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故D说法错误,排除。
4.A
【详解】
根据“中国十地区”为形式的对话机制可知,中国积极发展区域性的多边外交关系,故A正确;材料中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拉共体部长级会议、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等,没有涉及世界大国,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排除CD。
5.A
【详解】
1980年深圳特区的建立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深圳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从而出现了“深圳速度”,同时也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轨迹,故A项正确;依据“建设深圳经济特区的27年期间”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成就,而不是体现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B项表述不准确,排除;“私营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表述不正确,且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表明中国外贸总量跃居世界前列,排除D项。
6.A
【详解】
根据材料“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们逐步进入从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的转型期”可以得出这次转型最能说明市场的供给更为充足,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外开放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只说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体制的问题,故D项错误。
7.C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面对各种区域和全球性危机与难题,中国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中国方案,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C项正确;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建设和平、安全、繁荣的世界,因此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是可持续发展,A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改善同新兴民族国家和周边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原则,不是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中国方案,B项错误;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是合作共赢,D项错误。
8.A
【详解】
1988年至1992年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有了较大好转,这样的好转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有力的外部环境,A正确;题干涉及的主要是亚洲国家,排除B;题干中所列的日本、韩国等国家不属于第三世界国家,排除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2001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
9.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的高等院校改革是为了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新时期的高校改革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因此,高校改革适应了不同时期国家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经济因素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起主导作用,排除A项;新时期教育改革是为了适应国内经济建设的形势,排除B项;50年代的高校改革适应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排除D项。
10.B
【详解】
从材料信息看,1978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迅速上升,说明改革开放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仅涉及高等教育,无法体现教育事业全面发展,A项不符合题意;我国目前尚未实现高等教育的普及,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高校人数增多,并不等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D项不符合题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