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全)

文档属性

名称 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5-31 19:5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78张PPT)
科学多媒体课件
这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脉
这是座落在山脉上世界著名的
珠穆朗玛峰
这说明了什么呢?
●在几千万年前,“世界屋脊”曾经是一片海洋。
同时也告诉我们,地壳是在变动的。
一位在青藏高原跋涉的旅者,途中休息时从路边岩层中随手拿起一块小石头玩赏时受小石头的纹线的吸引,不禁仔细观察,
吃惊的发现这竟是
古代海洋生物化石!
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很多鱼类化石
分析下列四条资料
1、1692年,美洲中部牙买加发生了一次猛烈地震,岛上首府叶尔港有3/4沉入海底,
许多年后当船只驶过这座水底城市顶部时,人们还能看见淹没在水下的一幢幢房子。
2、世界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近几十年科学工作者在山上发现了很多鱼类化石。在3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一片汪洋,第三世纪以来,发生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大陆板块缓慢上升形成高大山脉。现在仍每年以0.33—1.27厘米的速度上升。
3、近几十年内,黄河每年向渤海输入从黄土高原带来的泥沙十几亿吨,现在渤海仍是一片汪洋,而且渤海也没有因之而变浅,就连黄河河口的三角洲仍处在水下。
4、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刚果盆地,原来是一个面积很大的内陆湖盆,湖里水量很大,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河流下切,湖水外泻,形成一个盆地。
属于
上升运动的 属于
下降运动的 属于
缓慢运动的 属于
剧烈运动的
资料一 牙买加地震
资料二 喜马拉雅山变化
资料三 渤海无变浅
资料四 刚果盆地的形成
资料二
资料四
资料一
资料三
资料二
资料三
资料四
资料一
公元前 2 世纪,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海湾修建了一座名叫塞拉比斯的古庙。现在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高达 12 米的大理石柱子,至今仍矗立在海滩之上。这三根柱子的上部和下部,表面都非常光滑洁净,唯有当中的一截,从高达 3.6 米向上到 6.1 米的地方,坑坑洼洼,布满了海生软体动物穿石蛤所穿凿的洞穴。
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下运动
你是怎样知道这三根大理石曾经发生过这种升降变化的过程
地壳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原来在 2000 多年前,当塞拉比斯庙修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陆地,以后地壳逐渐下沉,柱子的下面一截,被海水中的泥沙和维苏威火山灰所覆盖。到了 13 世纪的时候,海水已淹到 6米以上,海生软体动物就附着在石柱上。以后,由于地壳上升,海水逐渐退去。现在这三根柱子当中一截上的小洞穴,就成了那不勒斯海湾历经沧桑的标志。
思考: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主要来自哪里呢?
地球内部
地球内部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呢?
熟鸡蛋剖面的内部构造
蛋壳
蛋白
蛋黄
一、地球内部的构造
地核
地幔
地壳
地球内部的结构就象煮熟的鸡蛋
地球的内部结构
岩石圈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共同组成的
软流层位于地表以下60-400千米处,主要由呈熔融态的岩浆物质组成
三、地壳变动的重要原因 (内力作用)
地质构造
褶皱: 地壳受力挤压所发生的弯曲。
断层:岩层受力断裂,
断块位置发生错位。
现有地表各种形态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地壳变动后的地质构造有两种:
(褶皱是地表受力挤压发生的弯曲)
(断层是岩层受力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位)
褶皱
断层
褶皱
取一本书平放在桌面上,然后握住两端,用力向中间压,使书弯曲,并试着把它画出来。
华山,古称“西岳”, 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山体的一面是大断崖,具有陡峭如削的山势
日本-山口断层崖
讨论:
1、你知道还有哪些现象可以
证明地壳是在不断地变动?
2、根据上述地壳变动的现象,
说说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
能量主要来自何处?
如: 东非裂谷不断加宽,地震,火山以及台湾海峡几度升降等
来自于地球内部或地球本身
在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这个小岛白天出现,晚间又消失了,这个小岛的这种变化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地壳的变动或缓慢或激烈迅速,不可能出现如此有规律性的变化,这个小岛的变化可能原因是海水的潮涨潮落。
岩浆通道
火山锥
火山口
1、火山由哪几部分构成
火山口、
火山锥和
岩浆通道等。
气态喷发物(水蒸气、二氧化硫等)
固态喷发物(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等)
液态喷发物(熔岩流)。
2、其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3、火山喷出的岩浆
主要来自何处,它们
是怎样冲出地表的
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
岩浆在强大的内压力作用下,
从火山口或地壳裂隙喷出地表。
岩浆通道
火山锥
火山口
活火山
不同类型的火山:
指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发生喷发活动的火山。这类火山正处于活动的旺盛时期。
已发现的“活火山”共有523座,其中陆地上有455座,海底火山有68座。
如爪吐岛上的梅拉皮火山,
本世纪以来,平均间隔两二年
就要持续喷发一个时期、
我国近期火山活动以台
湾岛大屯火山群的主峰七星
山最为有名。
大陆上,仅95年在新疆
昆仑山西段于田的卡尔达西火山群有过火山喷发记录。
死火山
指史前曾发生过喷发,但有史以来一直未活动过的火山。
在地球上已知的“死火山”约有2000座
我国山西大同火山群在方圆约50平方公里
的范围内,分布着2个孤立的火山锥,其中
狼窝山火山锥高将近120米。
休眠火山
白头山天池,曾于1597年和1792年两度喷发,在此之前还有多次活动。目前虽然没有喷发活动,但从山坡上一些深不可测的喷气孔中不断喷出高温气体,可见该火山目前正处于休眠状态。
指有史以来曾经
喷发过.但长期以
来处于相对静止状
态的火山。
火山的分类:
a、活火山:
(富士山)
b、死活山:
(大同火山群、
乞力马扎罗山等)
c、休眠火山:
(五大连池)
火山活动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有利或不利的影响?
危害:毁坏交通,埋没农田,引起火灾,甚至危及人类生命。
庞贝城--被掩埋的人
庞贝遗址与毁灭它的维苏威火山
火山-魔鬼的礼品
火山活动搅动了地下炽热的岩浆,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岩。这些火山岩浆里饱含着各种矿液,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后,凝结富集成多种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火山是天然的化肥厂
有的活火山地区的居民,尽管那里火山频
频爆发,他们仍然冒着生命危险在火山虎
口底下居住。问他们为何留恋在此,他们则说舍不得
离开这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地。因为火山爆发的火山灰
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所需的养分。
蜚声中外的意大利维苏威火山下,意大利人已在火山
附近开了几家大型化工厂,利用火山喷发的气体制造
硼酸、氨水和硫酸化合物。
火山灰是天然的水泥
古罗马列人能够修建许多雄伟的建筑,就与使用火灰作为胶合材料有关。人们现在还用它来做水泥原料。
火山天然蒸汽取暖供热站
常年被冰雪笼罩的冰岛,许多家庭通过火山蒸汽取暖供热。冰岛人还利用地热资源进行温室蔬菜花草种植、建立全天候室外游泳馆、在人行道和停车场下铺设热水管道以加快冬雪融化等。冰岛不冰, 四季如春,原来也是火山的功劳。
诱人的火山风光-当今的旅游资源和疗养胜地的热点
世界著名的度假胜地—夏威夷
世界最著名的火山—维苏威火山
日本富士山
长白山天池火山
哪里会发生火山喷发?
a、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b、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2500余座
带着问题阅读课本133页第一段文字和图4-35,并把答案划在书上。
1、地震:
什么是地震?
2、地震要素:
什么是震源、震中和震中距?
比一比谁的速度快?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
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震源是地震的发源地,一般位于地表以下0-300千米处。
震中是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处,一般受地震的影响最大。
震中距是地表某地距震中的距离
震源深度是震源到震中的距离
构造地震是指在地壳板块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变形,乃至破裂,
引起大地震动,这类地震被称为构造地震,占地震总数90%以上。
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
地震的种类
火山地震是指在火山爆发后,引起岩层的断裂或塌陷而产生地震。
这类地震数量不多,只占地震总数量7%左右。
塌陷地震是由于地下溶洞或矿山采空区的陷落引起的局部地震。
规模小,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
诱发地震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触发某些断层活动,引起的地震。主要有水库地震,深井抽水和注水诱发地震,核试验引发地震,采矿活动、灌溉等也能诱发地震。
我国广东新丰江水库自1959年10月建成蓄水以来,截止到1987年,已记录到337次地震,其中1962年发生了6.1级地震,使混凝土大坝产生82米长的裂缝。
二十世纪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造成本世纪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幕:死亡242769人,重伤 164851人
唐山地震纪念碑
唐山市胜利桥为钢筋混凝土
结构,墩断桥塌。
唐山大地震1976.7.28
唐山市文化路青年宫,为砖混结 构的二层
楼房。7.8级地震除四根门柱外,全部坍塌。
地震时产生断断续续长达1公里的地表裂痕
1999年9月21日凌晨1时47分
台湾发生7.6级大地震
台中县大理寺
台中东势王朝灾区

日本关东大地震
约12万人是死于火灾
智利大地震-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
震级与烈度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是根据
与地震中心的距离远近有不同的烈度。
无感地震: 一般来说,震级小于3级,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称为无感地震。 有感地震: 震级大于3级到小于4.5级,人们感觉到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 破坏性地震: 震级大于5级,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地震(按震级)分类:
据资料统计,全球每年发生有感地震近十万次,造成破
坏的近千次,而七级以上足以造成巨大灾害的就有十几次。
⒈最容易发生地震的地区主要在


环太平洋的陆地、周围海区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⒉ 将世界地震分布图和火山分布图进行比较,你能发现它们的分布特点有相同之处?
地震
火山
答:由于火山和地震在成因上都和地球内部能量的积聚和释放有关,因此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分布区是基本重合的。
中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吗?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是地震发生最多
的国家之一。

案例1:
1990年4月青海省共和县发生6.9级的地震,一位幼儿园老师利用地震预警时间,把30个小朋友拉到自己的周围,披上被子.
案例2:
唐山地震时,有几个日本人,当他们预感到地震将要发生时,在立即跑进卫生间的同时,打开浴盆上的水龙头.
结果:
除了一位小朋友被甩出屋外得以生存外,其余全部遇 难。如果这位老师当时叫孩子们都躲到桌子底下,则可以
生还。因为房子倒塌后,桌子是完好的.
结果:全部人员安然无恙.
二、地震的防范和预报:
抓住震前十几秒钟
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一定准备,震时又能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据对唐山地震中874位幸存者的调查,其中有258人采取了应急避震措施,188人安全脱险,成功者约占采取避震行动者的72%。
专家们认为:   大多数地震是有感或轻度破坏地震,所以遇震时一定要镇静,并就地躲避。
在学校怎样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在家庭怎样避震
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
开间小的地方。
千万不要跳楼!
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桥梁下面不要去,
上面不要停。
建筑物外墙及窗户最易倒塌,
地震时一定不要靠近。
地震将大地撕裂时,不要靠近此处,以防进一步塌陷。
地震往往还会引起许多“次生”灾害,如山崩、滑坡、泥石流 、洪水、火灾等
如在水库附近,应尽快向高处转移,要避开陡峭的山坡、山崖,以防地裂、滑坡等。
家庭防震准备
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 畅通。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
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
放在安全的地方。

把牢固的家具下腾空,以备震时藏身。
如果被压怎么办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
用敲击声求救。
地震是大自然的一种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类自身在不断地同大自然协调与抗争中得到发展。
地震可以破坏人们已有的家园,但它阻挡不了我们建设更好的明天。
地震的前兆
牛羊骡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
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咬;
冬眠蛇儿早出洞,鸽子惊飞不回巢;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民谚:
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
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
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
建立预报网,异常快报告 。
中国地质灾害分布图
现在科学家通过地震仪可准确测量出地震。
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
动仪 是我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公元78-139年)于公元132年发明的,曾记录到公元138年发生的陇西大地震。东汉时期,地震比较频繁,从公元96-125年的30年中,就曾发生了23次比较强烈的地震,震区有时大到几十郡。
132年,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发明制造了候风地动仪。张衡将候风地动仪安置在都城洛阳。起初,满朝文武都不相信这台地动仪能够测出地震的方向。凑巧138年3月1日(汉永和三年二月初三日)突然地动仪朝向西北方向的钢球落了下来,掉进仪器下面的蟾蜍口里。可是,洛阳居民谁也没有感觉到地震。几天后,陇西驿者日夜奔驰来京师,报告陇西地震,二郡山崩(震级约为6.5级)。陇西正好在洛阳的西北方向。
在事实面前,大家都不得不承认候风地动仪的灵验,佩服张衡的发明。
相隔1700多年,欧洲人才制造出“第一台”地动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