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2019湘教版)必修一 3.2 大气受热过程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东丽期末)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如图a,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如图b,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2.(2021高一上·丹东期末)下图为北纬30°局部区域的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代表(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与四川盆地相比,白天青藏高原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大气( )
A.对①辐射的吸收强 B.对①辐射的吸收弱
C.对③辐射的吸收强 D.对③辐射的吸收弱
3.(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表示( )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图中体现诗句“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的辐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2021高二下·湖南期中) 2020年下半年,图1中央视记者王冰冰(吉林长春人)和藏族少年丁真(四川甘孜人)因“超高颜值”爆红网络。图2为中国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图3为大气的热力作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图1,王冰冰皮肤白皙,丁真面色黝黑,主要是因为丁真所生活的地区( )
A.①强 B.②强 C.③强 D.⑤强
6.网上热传的大量丁真生活照中,经常穿戴肥腰大袖的长袍,夜晚“和衣而眠可当被”,白天“臂膀伸缩自如可脱一臂”,主要因为( )
A.气温年较差大 B.太阳辐射强
C.气温日较差大 D.长袖飘飘可跳舞
(2021高一下·菏泽月考)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②——大气的削弱作用
C.③——地面辐射
D.④——大气逆辐射
8.“秋高气爽”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其原因是( )
A.①增强④减 B.②增强③增强
C.①减弱③增强 D.②减弱③减弱
(2021高一下·黑龙江月考)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C.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D.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0.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二、综合题
11.(2021高一下·大庆开学考)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②的含义 ,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填字母)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 ,直接来源是 。(填文字)
(3)运用图示反映的原理,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冻害。试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
12.(2021高一下·六安开学考)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和热力环流示意图。
(1)左图中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下图中的 (填选项),试说明理由。
(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是 ,民居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用以上原理进行解释。
(3)用箭头在右图中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4)假如右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 。
(5)假如右图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地,请你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两条合理性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A
(2)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A对。对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的总量的影响小; 地膜减少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CD错。故答案为:A。(2)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产品质量,C对。树下覆盖地膜,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但夏季气温高,不是其主要作用,A错。地膜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地温,B错。覆盖地膜没有起到增加吸收太阳辐射的作用,D错。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又将其中的大部分能量以辐射的方式传送给大气。地表面这种以其本身的热量日夜不停地向外放射辐射的方式,称为地面辐射。由于地表温度比太阳低得多(地表面平均温度约为300K),因而,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集中在1~30微米之间,其最大辐射的平均波长为10微米,属红外区间,与太阳短波辐射相比,称为地面长波辐射。
2.【答案】(1)D
(2)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图中①由太阳射向地面,表示太阳辐射。②由大气射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D正确。③由地面射向大气,表示地面辐射。故答案为:D。(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③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气温比四川盆地低,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答案】(1)C
(2)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故答案为:C。(2)“秋阴不散霜飞晚”是指深秋的天空一片阴霾,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主要是阴霾天气,大气逆辐射强,温带较高,与大气逆辐射有关,图中①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故答案为:C。
【点评】地面辐射是地表面这种以其本身的热量日夜不停地向外放射辐射的方式。由于地表温度比太阳低得多(地表面平均温度约为300K),因而,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集中在1~30微米之间,其最大辐射的平均波长为10微米,属红外区间,与太阳短波辐射相比,称为地面长波辐射。
4.【答案】(1)D
(2)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①为来自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云层反射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据图可知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故答案为:D。(2)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则会增强大气逆辐射,故答案为:C。
【点评】“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答案】5.A
6.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把能量给了大地,地面吸收热量以后,通过地面辐射把能量给了大气,大气吸收热量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大地。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所以“高处不胜寒”)白天和夜晚都晴朗,温差大,原因:白天云层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云层薄,保温作用弱,温度低。
5.丁真面色黝黑,主要是因为丁真所生活的地区为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烈。据图3可知,①为太阳辐射,A正确;②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错误;③为大气逆辐射,C错误;⑤为地面辐射,D错误。故答案为:A。
6.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较大。丁真经常穿戴肥腰大袖的长袍,夜晚“和衣而眠可当被”是因为夜晚冷,白天“臂膀伸缩自如可脱一臂”,是因为白天热,昼夜温差大,C正确。排除ABD,故答案为:C。
【答案】7.B
8.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7.由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A错误。②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B正确。③是大气逆辐射,C错误。④由地面释放出来,为地面辐射,然后被大气吸收,D错误。故答案为:B。
8.由所学知识可知,“秋高气爽”的天气表示昼夜均为晴天。白天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即①增强,②减弱,所以白天气温高;晚上晴天,大气逆辐射弱,即③减弱,所以气温较低,最终导致昼夜温差较大,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9.C
10.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9.读图分析,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A错误;②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B错误;③表示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正确;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D错误。故答案为:C。
10.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大量砍伐森林对①不会产生影响,A错误;②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大量砍伐森林对②不会产生明显影响,B错误;③表示地面辐射,大量砍伐森林对③不会产生明显影响,C错误;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进而导致④增强,D增强。故答案为:D。
11.【答案】(1)大气辐射;③;①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3)沙漠地区白天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4)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降温减慢,从而防御冻害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运动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④的含义分别是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太阳辐射温度高波长短,属于短波辐射。
(2)大阳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大气只能吸收波长较长的地面辐射,所以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3)原因:沙漠地区多晴天,白天时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大气増温幅度大,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降温幅度大,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4)原因: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有利于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后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加强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有利于减轻冻害的危害。
故答案为:(1)大气辐射;③;①。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3)沙漠地区白天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4)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降温减慢,从而防御冻害。
【点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把能量给了大地,地面吸收热量以后,通过地面辐射把能量给了大气,大气吸收热量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大地。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所以“高处不胜寒”)
12.【答案】(1)D;石质地面增温、降温较快,石质地面比山林温差大;晴天,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气温较低;因此昼夜温差大
(2)热力环流;石质地面增温较快,林木增温较慢,(房前石质地面房后林木)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3)
(4)西北风
(5)乙;增加绿地面积(绿化楼顶、绿化墙壁);增加水域面积;通风廊道;合理规划城市建筑物和道路等。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晴天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据图可知。首先晴天昼夜温差大,A、C排除;山林比热容大,石质地面比热容小,因此石质地面昼夜温差最大,B排除,D正确。故答案为:D。
(2)据材料可知,“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据右图可知,石质地面增温较快,林木增温较慢,房前石质地面房后林木,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也体现了“穿堂风”的形成运用了热力环流原理。
(3)据左图等压面的弯曲可知,高空丁地等压面上凸,可判断为高气压,丙地等压面下凹,可判断为低气压,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相反,则可推出近地面甲为低气压,乙为高气压,水平方向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因此形成顺时针大气运动。
(4)据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假如右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甲、乙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从乙指向甲,南半球受向左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为西北风。
(5)据图,假如右图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城市人为热量多,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郊区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可判断甲地表示城市,乙地表示郊区。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或者增加水域面积,降低与郊区的温差,也可以建设通风廊道,合理规划城市建筑物和道路等。
【点评】明确“太阳照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昼夜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的气温较高,夜晚晴天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近地面气温降低的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昼夜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近地面的气温较低,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较强,保温作用强,降温幅度小,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小。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而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该热力环流往往出现在海陆之间、山谷、城市与郊区之间。
1 / 1高中地理(2019湘教版)必修一 3.2 大气受热过程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1高一上·东丽期末)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如图a,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 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如图b,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 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 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答案】(1)A
(2)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A对。对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的总量的影响小; 地膜减少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BCD错。故答案为:A。(2)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产品质量,C对。树下覆盖地膜,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但夏季气温高,不是其主要作用,A错。地膜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地温,B错。覆盖地膜没有起到增加吸收太阳辐射的作用,D错。故答案为:C。
【点评】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又将其中的大部分能量以辐射的方式传送给大气。地表面这种以其本身的热量日夜不停地向外放射辐射的方式,称为地面辐射。由于地表温度比太阳低得多(地表面平均温度约为300K),因而,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集中在1~30微米之间,其最大辐射的平均波长为10微米,属红外区间,与太阳短波辐射相比,称为地面长波辐射。
2.(2021高一上·丹东期末)下图为北纬30°局部区域的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代表(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与四川盆地相比,白天青藏高原近地面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大气( )
A.对①辐射的吸收强 B.对①辐射的吸收弱
C.对③辐射的吸收强 D.对③辐射的吸收弱
【答案】(1)D
(2)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图中①由太阳射向地面,表示太阳辐射。②由大气射向地面,表示大气逆辐射,D正确。③由地面射向大气,表示地面辐射。故答案为:D。(2)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③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弱,气温比四川盆地低,D正确。故答案为:D。
【点评】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3.(2020高二上·北京期中)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②表示( )
A.太阳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图中体现诗句“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的辐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C
(2)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故答案为:C。(2)“秋阴不散霜飞晚”是指深秋的天空一片阴霾,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主要是阴霾天气,大气逆辐射强,温带较高,与大气逆辐射有关,图中①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故答案为:C。
【点评】地面辐射是地表面这种以其本身的热量日夜不停地向外放射辐射的方式。由于地表温度比太阳低得多(地表面平均温度约为300K),因而,地面辐射的主要能量集中在1~30微米之间,其最大辐射的平均波长为10微米,属红外区间,与太阳短波辐射相比,称为地面长波辐射。
4.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答案】(1)D
(2)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分析】(1)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①为来自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云层反射作用,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据图可知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故答案为:D。(2)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则会增强大气逆辐射,故答案为:C。
【点评】“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2021高二下·湖南期中) 2020年下半年,图1中央视记者王冰冰(吉林长春人)和藏族少年丁真(四川甘孜人)因“超高颜值”爆红网络。图2为中国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图3为大气的热力作用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根据图1,王冰冰皮肤白皙,丁真面色黝黑,主要是因为丁真所生活的地区( )
A.①强 B.②强 C.③强 D.⑤强
6.网上热传的大量丁真生活照中,经常穿戴肥腰大袖的长袍,夜晚“和衣而眠可当被”,白天“臂膀伸缩自如可脱一臂”,主要因为( )
A.气温年较差大 B.太阳辐射强
C.气温日较差大 D.长袖飘飘可跳舞
【答案】5.A
6.C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把能量给了大地,地面吸收热量以后,通过地面辐射把能量给了大气,大气吸收热量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大地。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所以“高处不胜寒”)白天和夜晚都晴朗,温差大,原因:白天云层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云层薄,保温作用弱,温度低。
5.丁真面色黝黑,主要是因为丁真所生活的地区为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烈。据图3可知,①为太阳辐射,A正确;②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错误;③为大气逆辐射,C错误;⑤为地面辐射,D错误。故答案为:A。
6.青藏高原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较大。丁真经常穿戴肥腰大袖的长袍,夜晚“和衣而眠可当被”是因为夜晚冷,白天“臂膀伸缩自如可脱一臂”,是因为白天热,昼夜温差大,C正确。排除ABD,故答案为:C。
(2021高一下·菏泽月考)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②——大气的削弱作用
C.③——地面辐射
D.④——大气逆辐射
8.“秋高气爽”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其原因是( )
A.①增强④减 B.②增强③增强
C.①减弱③增强 D.②减弱③减弱
【答案】7.B
8.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7.由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①是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A错误。②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B正确。③是大气逆辐射,C错误。④由地面释放出来,为地面辐射,然后被大气吸收,D错误。故答案为:B。
8.由所学知识可知,“秋高气爽”的天气表示昼夜均为晴天。白天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即①增强,②减弱,所以白天气温高;晚上晴天,大气逆辐射弱,即③减弱,所以气温较低,最终导致昼夜温差较大,所以A、B、C错误,D正确。故答案为:D。
(2021高一下·黑龙江月考)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C.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D.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0.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减弱 D.④增强
【答案】9.C
10.D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
【解析】【点评】在判读大气受热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实质,地面先吸收太阳辐射,然后把热量传给大气,大气通过逆辐射把热量又还给地面;二是地表主要在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随时都存在,只不过不同时刻强弱不同,且大气辐射最强和地面辐射最强的时刻分别是大气温度最高和地面温度最高的时刻;三是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白天一般主要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晚上一般考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9.读图分析,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A错误;②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B错误;③表示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C正确;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D错误。故答案为:C。
10.①表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大量砍伐森林对①不会产生影响,A错误;②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大量砍伐森林对②不会产生明显影响,B错误;③表示地面辐射,大量砍伐森林对③不会产生明显影响,C错误;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进而导致④增强,D增强。故答案为:D。
二、综合题
11.(2021高一下·大庆开学考)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②的含义 ,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是 ,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填字母)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 ,直接来源是 。(填文字)
(3)运用图示反映的原理,说明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的原因。
(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冻害。试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其原因。
【答案】(1)大气辐射;③;①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3)沙漠地区白天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4)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降温减慢,从而防御冻害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运动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①~④的含义分别是太阳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太阳辐射温度高波长短,属于短波辐射。
(2)大阳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大气只能吸收波长较长的地面辐射,所以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3)原因:沙漠地区多晴天,白天时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大气増温幅度大,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降温幅度大,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4)原因: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有利于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后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加强了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有利于减轻冻害的危害。
故答案为:(1)大气辐射;③;①。
(2)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3)沙漠地区白天天气晴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
(4)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降温减慢,从而防御冻害。
【点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通过太阳辐射把能量给了大地,地面吸收热量以后,通过地面辐射把能量给了大气,大气吸收热量后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大地。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所以“高处不胜寒”)
12.(2021高一下·六安开学考)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下为我国西南山区的传统民居穿堂风示意图和热力环流示意图。
(1)左图中只考虑天气状况的影响,昼夜温差最大的是下图中的 (填选项),试说明理由。
(2)与“穿堂风”的形成有关的地理原理是 ,民居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用以上原理进行解释。
(3)用箭头在右图中标出热力环流的方向。
(4)假如右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 。
(5)假如右图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_▲_地,请你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两条合理性建议。
【答案】(1)D;石质地面增温、降温较快,石质地面比山林温差大;晴天,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夜晚,大气的逆辐射较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气温较低;因此昼夜温差大
(2)热力环流;石质地面增温较快,林木增温较慢,(房前石质地面房后林木)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3)
(4)西北风
(5)乙;增加绿地面积(绿化楼顶、绿化墙壁);增加水域面积;通风廊道;合理规划城市建筑物和道路等。
【知识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热力环流
【解析】【分析】(1)晴天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据图可知。首先晴天昼夜温差大,A、C排除;山林比热容大,石质地面比热容小,因此石质地面昼夜温差最大,B排除,D正确。故答案为:D。
(2)据材料可知,“穿堂风”也叫“过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据右图可知,石质地面增温较快,林木增温较慢,房前石质地面房后林木,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压梯度力。也体现了“穿堂风”的形成运用了热力环流原理。
(3)据左图等压面的弯曲可知,高空丁地等压面上凸,可判断为高气压,丙地等压面下凹,可判断为低气压,高空和近地面气压相反,则可推出近地面甲为低气压,乙为高气压,水平方向大气从高压流向低压,因此形成顺时针大气运动。
(4)据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假如右图所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甲、乙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从乙指向甲,南半球受向左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为西北风。
(5)据图,假如右图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城市人为热量多,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郊区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因此可判断甲地表示城市,乙地表示郊区。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可以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或者增加水域面积,降低与郊区的温差,也可以建设通风廊道,合理规划城市建筑物和道路等。
【点评】明确“太阳照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返大地”,掌握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昼夜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若,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近地面的气温较高,夜晚晴天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近地面气温降低的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昼夜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少,近地面的气温较低,夜晚阴天,大气逆辐射较强,保温作用强,降温幅度小,气温较高,昼夜温差较小。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而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该热力环流往往出现在海陆之间、山谷、城市与郊区之间。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