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狐假虎威》精品教案(表格式 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2.《狐假虎威》精品教案(表格式 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1 21:1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狐假虎威》教学设计
课题
狐假虎威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狐假虎威》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里的百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做像狐狸一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 人,其实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的人。《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指导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由于课文的插图生动逼 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本教学设计根据文本特点,按照课程目标要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借助课文的插图讲述故事的内容,图文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教学目标
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掌握 3 个多音字“转”“闷”“呀”
(重点);理解“狡猾、违抗”等词语的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复述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
(难点)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动物头饰及生字卡片。(教师)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头饰展示,设置悬念(用时:3 分钟)
1.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头饰。说说在你心目中狐狸和老虎是什么样的。2.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处相遇,你说谁厉害?可是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狐狸和老虎碰在一起,老虎不但没吃掉狐狸,反而被骗 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3.教师出示课文题目, 引导学生读题目,认读“假”和“威”,说说课题的大意。
学生自由交流,说出各自的观点。
学生猜测,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读题目,读准字音,在理解“假”和
“威”的基础上,简单理解课题。
由于学生读书较 多,对狐狸和老虎的理解各不相同,应该允许学生发表符合实际的不同的见解。
提醒学生“假”在本课读三声 jiǎ。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用时:15 分钟)
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标出自然段序号。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拼
音,展开小组合作,检
学生听读,思考并交流:课文主要讲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里的百兽的事。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标出课文的 9 个自然段,对不熟悉的句子多读
几遍。
概括故事内容可以以填空的形式提示学生,降低难度。
提醒学生自然段的标志,以便其准确标出。
重点正音:
“转、扯、爪、猪、
测课前预习情况,进行
3.学生小组活动:
受、神”是翘舌音;
自学,教师相机指导。
(1)学生自己逐一认读书
“嗓”是平舌音;
(1)组织学生利用书中
中的 15 个生字和 3 个多
“抗、趟”是后鼻韵
识字表自我检测。
音字“转”“闷”
母;
(2)小组成员利用生字
“呀”,圈出读不准的生
“转”在本课中读四
卡片互相检测。
字。
声 zhuàn。
(3)组长对不认识的生
(2)认读生字,相互纠
字进行归纳,再读再
正。
认。
(3)归纳不认识的生字,
4.教师指导学生按自然
会读的同学大声范读,认
段读文,读准字音,读
不准的同学认真倾听。如
通句子。
果遇到小组同学都读不准
的字可以到书中找拼音,
拼一拼,再读一读。
4.学生按自然段朗读课
文,努力做到读准字音,
不断句。
三、精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通过查找工具书和联系
1.提示学生自觉使用
课文,随
认读并理解生词“食
生活实际理解:
工具书。
文识字(用
物”,想一想:老虎是
“食物”指吃的东西,说
2.可引导学生做动作
时:10 分
在什么情况下抓住狐狸
明老虎是在饥饿的情况下
理解这几个动词,使
钟)
的?
抓住狐狸的。
学生明白狐狸的动作
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动作的词, 思考:老虎和狐狸谁更厉害?
指导朗读。
狐狸的动作是“蹿”, 老虎的动作是“扑”和 “逮”,说明老虎更厉 害。
有感情地朗读。
虽然很快,但仍然被老虎逮住,这说明老虎更厉害。
3.提醒学生利用语速的快慢来表现文章的
内容。
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用时:10 分钟)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 “食、物、眼、爷”, 再次认读,并练习组 词。
指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
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
反馈。
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 比一比谁组得多。
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老师范写时,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 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 指出书写的优点,再看看不足,并改正。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例字的结构,重点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食”字,左右结构的“物”字,引导学生抓住汉字书写规律。
五、课堂小结,布
置作业(用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
用多种方法识字。
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学习生字要多动脑筋、
想多种方法。
教师可以制定供家长使用的评价表,从字
音是否读准,句子是
时:2 分钟)
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地读给家人
听。
2.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
价。
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不同的语气等方面
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4 分钟)
教师出示词语卡片, 学生开火车读,并选择合适的词语说说故事大意。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说说“狐假虎
威”的意思。
学生读词语,口头叙述故事内容,尽量用上教师出示的词语,说完整的 话。
学生朗读,用文中的话说出成语“狐假虎威”的
意思。
教师出示的词语要精心准备,要选择有利于概括故事内容的词语。
只要说出成语的大意就可以。
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用时:26 分钟)
1.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 段,思考并交流: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 语、句子,感受老虎和狐狸的心理,指导朗 读。
(1)思考并交流:狐狸
在被抓时,是怎么做
1.学生读文后小组交流, 总结出:狐狸用“老天 爷”来吓唬老虎,不让老虎吃掉他。
狐狸被抓时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 “你敢吃我?”
狐狸“扯着嗓子问”,是
因为他心里害怕,用大声喊来掩盖恐惧,同时也想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结合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朗读。
对于一些难懂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利用 “做一做、想一想” 的方法来帮助理解。
的?
(2)“眼珠子骨碌一
转”是什么样?他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 (3)指导朗读第二、四自然段。
老虎为什么会“一愣”?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自由读文章第 5~8 自然段,思考:老虎真的被骗了吗?狐狸是怎么做的?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虎被骗了?
狐狸的哪些动作表现出他骗人成功后的得意?
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真的怕狐狸吗?
3.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
吓住老虎。
老虎半信半疑,所以“一愣”。
老虎真的被骗了!从“蒙住了”“松开”“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神气活现”“摇头摆 尾”这两个词语表现出了狐狸骗人成功后的得意。
注意读出不同动物的特点。
学生先自由练习,再进
行表演。
分角色朗读要提醒学生与读旁白学生的衔接。
表演前要帮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教师要有目的地给予指 导,避免浪费过多时间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对话。
4.引导学生想象狐狸和老虎还会想些什么,并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
进行表演。
三、认真观察,指导写字(用时:8 分钟)
1.指导书写生字: “爪”“神”“活” “猪”。
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指导“神”字的写法。
左窄右宽。顶部“礻” 低,底部“申”低;第二笔横撇与第三笔竖相交于横中线;最后一笔竖在竖中线右侧。
指导“活”字的书写。“氵”第二点偏左,收在横中线上;“舌” 下面的“口”上宽下
窄。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说“神”和“活”的写法。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学生练习书写。
学生评议展示的字。
提示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安排,掌握关键笔画的书写方法。
书写时要强调生字笔顺。
评价以鼓励为主, 并要给出合理可行的改进建议。
2.反馈评议。
1.根据图画把故事讲给家
四、布置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
请家长配合收集资
人听。
作业,拓
听。
料,并在合适的时间
2.请家人帮忙,收集一些
展延伸(用
收集一些成语故事,准
召开“寓言故事会大
成语故事,把它们变成自
时:2 分
备举行“寓言故事会大
赛”,给学生一个展
己的话在“寓言故事会大
钟)
赛”。
示自我的机会。
赛”上讲给大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