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课题
纸船和风筝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课文记叙的是小熊和松鼠之间的一个生动而暖心的小故事。语言洋溢着童真童趣,在娓娓的叙述中拨动着孩子们的心弦,正是学生体验情感、丰盈思想的绝佳文本。因此设计本课教学时,我以友谊为灵魂,以纸船和风筝为线索,以主人公“快乐——伤心——激动”的情感变化为链条,以体验朗读、情境朗读、对话朗读为主要手段,引领学生在情感与文本的碰撞中获得思想
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目标
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理解“幸福、飘荡、漂流”等几个词语。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重点)
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难点)
课前准备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争取把课文读通、读正确。(学生)
在家人的帮助下制作一只纸船或一只纸风筝。(学生)
制作本文相关的课件,以及松鼠和小熊的头饰。(教师)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实物展
示,直接入
1.相继出示纸船、风
筝,引导学生说出其
齐读课文题目,同桌互议,
注意“风筝”的“筝”的读
关于教师设疑:要精心
设计问题,在学生“好
题(用时:2
名称后,教师设疑揭
法。全班同学再读一读。
知”“乐知”之时提问。
分钟)
题。
2.教师板书课文题
目。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
1.自由朗读,同桌互相评
1.关于识字:
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议。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书
(1)要培养学生主动识
遇到生字和难读的句
下的“树叶”,遇到难读的
字的兴趣。发挥小组学
子多读几次,尝试着
句子可以画下来,听一听同
习的优势,开展自主识
读准字音,读通长句。
桌是怎样读的,再自己试一
字、合作识字,让学生
2.课件出示句子中难
试。
在合作交流中品尝到发
读的 6 个生字:鼠、
2.开展小组识字方法交流:
现的喜悦。
二、初读课
折、扎、抓、祝、幸。
并把好的识字方法主动和
(2)设置情境识字要新
文,学习生
引导学生在小组里交
伙伴分享,互相采用好的识
奇,能激发学生的识字
字(用时:26
流识字的好方法,教
记方法再记一记生字。
兴趣。
分钟)
师参与小组活动,发
3.游戏识字:先在心里认一
(3)要引导学生把生字
现好的识字方法予以
认果子上的生字,注意分清
送回原文,在语言环境
推荐。
平舌音和翘舌音。当同学摘
中巩固生字。
3.设置识字情境。开
果子读字音的时候,听清他
(4)关于游戏识字:要找
展游戏活动,巩固生
的读音,读正确的时候再找
准游戏与相关的内容开
字。
出自己桌面上相同的字卡,
展游戏。要真正做到在
4.重点指导“抓”和
最后举起字卡大声读一读。
玩中学。
“扎”两个字的写法。
4.对比“抓”和“扎”,观
2.关于写字:
(“抓”字要注意“爪” 第一笔平撇要短,第二笔竖撇要“竖”起来。)
5.指导学生自主完成其余 6 个会写字。
察并交流,找出相同点。
5.学生书写:先描红,再练写。学生在看图过程中自动纠正坐姿及握笔姿势。完成其余会写字的书写。
教师要范写,重点指导难写的字的运笔方 法。
关注学生书写是否正确、端正、整洁。(3)随时注意学生的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
书写姿势。
三、朗读课文,品读感情(用时:12分钟)
引入:快速地读读第 2~6 自然段,看看小熊和松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课件出示第 3 自然段,引导学生填写学生活动卡第一部分, 指导读出小熊“乐坏了”的心情。
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并模仿小熊的表情、动作,体会“乐坏了”
的心情,老师发问,
朗读课文。
学生填写学生活动卡第一部分,想象小熊此刻快乐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 3 自然段。
学生根据教师的语言描述想象画面:小溪里漂来一只纸船,纸船上有松果,还有亲切的祝福,小熊心里“乐坏了”,他乐得……再观察小熊图片,模仿小熊微笑的表情和手舞足蹈的样
子,表演出小熊“乐坏了”
关于朗读课文,品读感情:
1.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指导朗读。读出“……乐坏了”的感受。2.二年级的孩子词汇量比较匮乏,要给他们搭好台阶,提供给他们一些有关词语,比如,手舞足蹈、眉开眼笑、兴高采烈、喜笑颜开等来丰富他们表达的内容。
从中感受小熊和松鼠兴
小熊拿到纸船,乐坏了,他乐得……
4.教师板贴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鼠的表情,猜测他的心理,指导学生体验
并朗读第 5 自然段。
的样子。
4.学生观察松鼠,模仿他的表情,体验到松鼠内心的快乐,有感情地朗读第 5 自然段。
奋的样子。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用时:5 分钟)
课件出示“我会读” 导学图片,认读词语: 松鼠 山顶 山脚
幸福 但是 愿 意 取下 折纸船 扎风筝 抓风筝 受不了乐坏了 漂哇漂 飘哇飘
引导学生根据课件中出示的词语说一说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教师相
机板画小溪,板贴小
开火车朗读词语时要读 准字音,尤其要读准“风筝” 的“筝”。知道“漂哇漂” “飘哇飘”的用法。
根据课件中的词语提示, 练习简单复述课文的前 6 个自然段,说出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为好朋友 的经过。
在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复 述:折纸船、纸船漂哇漂、扎风筝、风筝飘哇飘、乐坏了。
熊、松鼠、纸船、风
筝图片。
二、情境创设,体验朗读(用时:28分钟)
教师范读课文第
7~11 自然段,设疑: 为什么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呢?
引导学生带着“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心情怎样”这一问题尝试有感情地朗读第7~11 自然段。
3.(1)指导学生利用图片区别“飘荡”和“漂流”。
(2)引导学生语言交 流:空中飘荡着风筝, 小溪里漂流着纸船, 该是什么样的画面? (3)导读:可是这么美
丽的画面消失了,风
倾听范读,自主到书中寻求答案:小熊和松鼠为了一点小事吵架了,所以纸船和风筝都不见了。
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 说出自己读文后伤心难过 的心情。跟随教师的指引仔细体会语句情感,练习朗 读。
3.(1)学生轻声朗读课件中出示的段落,根据老师的提示,学生将“飘荡”板贴在风筝边,将“漂流”板贴在纸船边,并结合词义说出这两个词语的用法。
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飘荡的风筝”“漂流的小船”。
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
1.关于区别词语的用 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现有的实物区别词语的用法。学生再通过品读,理解词语“飘荡”和“漂流”。2.有关表演词语和描绘画面:A.不强求学生表演都到位。B.学生描绘
画面时,允许层次不够、不清晰或画面不够完
整。只要学生愿意表达, 教师都要给予鼓励。
3.关于想象表达:二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还很 低,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并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引导、提示、启发
筝不见了,纸船也不
根据老师的语言提示描述
学生,使学生的想象力
见了,小熊和松鼠的
画面。
得以发挥。根据学生表
心情怎样?
(4)在教师的引读中体会小
达的内容,及时予以点
4.让我们带着难过的
熊和松鼠吵架之后的难过
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
心情读读第 8、9 自然
与伤心,有感情地朗读。
生表达的自信心。
段,请学生分别扮演
4.学生在老师的采访中能
松鼠和小熊,老师进
够说出小熊和松鼠想要和
行采访:松鼠,你为
好,可是不好意思的心理。
什么还折纸船?小
带着这种心理分角色朗读
熊,你为什么还扎风
第 8、9 自然段。
筝?
5.(1)朗读这句话时能够体
5.(1)讨论交流,体会
会松鼠渴望和好,主动和好
小熊看到“如果你愿
的心理。
意和好,就放一只风
(2)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吵
筝吧”这句话的感受。
架的经历,体会到主动和好
(2)情境体验:如果你
对维护友谊的重要性。
是这只松鼠,你会主
(3)学生联系生活体会到松
动放这只纸船吗?
鼠和小熊和好后快乐、激动
(3)生活感知:你和小
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
伙伴吵架又和好的时
读。
候,心情怎样?
(4)学生扮演松鼠,能够说
(4)想象表达:松鼠看
出吵架之后盼望和好,终于
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该是多么快乐呀,可他为什么哭了呢?请你扮演松 鼠,把你的想法说出
来。
和好之后的激动心情。朗读出这种心情。
三、课外延伸,实践活动(用时:7 分钟)
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将自己制作的带有祝福的小纸船送给你身边的人。
学生按照“成为朋友—— 吵架——和好”的顺序复述故事。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纸船,根据老师的提示,在纸
船上写上祝福的语句。
送祝福时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内容和形式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