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知道各种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重点)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重点)
3. 了解回声现象及其应用。(难点)
4.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与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探究问题的方法。
学习目标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
导入新课
这些不同的声音都是怎样生的呢?
想想做做
你如何使吉他琴弦、尺子、音叉发声?
你认为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声音的产生
思考、讨论问题
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方法:转换法
怎么让发声的音叉快速停止发声?
核心素养:
转换法:物理学中对于一些不易感知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转变成容易被感知的现象或易于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归纳法:我们从大量的实验事实中概括得出“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种得出物理规律的方法叫做归纳法。
实验结论
1. 一切声音是由______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_____停止。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2. 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物理方法:_____.
物体的振动
发声
转换法
乐器的发声原理
弦乐器:
弦振动发声
乐器的发声原理
管乐器:
空气柱振动发声
乐器的发声原理
打击乐器:
打击部位振动发声
思考:敲玻璃杯演奏是什么振动发声?
玻璃杯和水振动
试一试:
下列大自然的声音都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呢?
蝉
流水
雄蝉腹部有两个小圆片叫音盖,音盖内侧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叫瓣膜,瓣膜振动发出声音。
翅膀摩擦时振动发声
水振动发声
蟋蟀
知识探究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片记录声音的方法。
声音的记录
1.声音是物体的 产生。演奏小提琴时,___在振动发声;打鼓时, 在振动发声;遇到大风的天气,郊区路旁架设的高压线会嗡嗡作响,这种声音是由于 的振动而产生的;“黄河在咆哮”是 的振动发出的;吹笛子时,笛子发声是由 发出的;向暖水瓶中倒水时,我们听到的声音是 振动产生的。
振动
琴弦
高压线
水
空气柱
空气柱
鼓面
2.在撞响大钟时,有同学注意到,若停止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
A. 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B.人耳的听觉暂留
C.同学听觉出现问题
D.钟还在振动
D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怎样传到远处?
我们日常说话声音是通过什么传播出去的呢?
空气(气体)可以传声
想一想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想一想
声音通过哪些介质传到鱼耳?
声音 空气 水 鱼
水(液体)可以传声
想想做做
固体能不能传声呢?举例说明。
桌子(固体)可以传声
你有过很轻地咀嚼食物,但是还是感觉很大声的经历吗?
骨传声
思考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 那假如什么也没有,真空是否能传声呢?
将一只电铃接通电源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
真空罩中的闹铃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真空_________。
该结论的得出运用了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不能传声
实验加推理
介质
真空罩中的闹铃实验
思考:将闹钟放在海绵上的实验设计目的?
减少固体传声对实验的影响
二.声音的传播
思考1
我们在观看科幻电影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太空中有飞行器发生了爆炸,附近飞行器里的人立即看到并听到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你认为这个场景合理吗?
这个场景不合理,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等物质,没有声音传播的介质。
空气疏密部分的传播形成声波。
实验探究: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就像水波一样
声波和水波
声波和水波都属于机械波,都能够传递能量,它们具有相似的特点。通过水波认识声波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为类比法。
2. 声波
3. 声速
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
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声音的速度称为——声速。
阅读课本30页的小资料,你能从中获得哪些关于声速的信息?
结论:(1)声速与介质种类有关。
(2)声速与温度有关系。
小资料
?
温度越高,声音传播速度越大。
不同介质,声音传播速度不同。
一般地,V固体>V液体>V气体
3. 声速
将耳朵贴在足够长的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几次敲打的声音?说明其中的道理。
思考:
两个声音 原理:V固体>V气体
例:【多选】关于“声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速度变慢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环境的温度无关
ABCD
3、回声
(1)定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发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2)区分回声和原声的条件:
(3)应用:
静态测距
动态测距
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s,人耳能区分开。
测距
例1: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3秒后听到了回声,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为 km。(声速按340m/s计算)
0.51
例2:汽车沿直线匀速驶向一座大山,汽车鸣笛4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离大山640m,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鸣笛时,汽车离大山的距离;
(2)汽车行驶的速度。
3.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目的是 。
4.下列关于回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多选
A.回声是由声波的反射形成的
B.回声比原声晚0.1s以上
C.在较小的房间内说话,没有回声
D.只要有障碍物存在就有回声,但若要分辨回声,人耳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17m
减少回声的干扰
ABD
小 结
说一说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你还存在什么困惑?
1.【多选】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微弱的声音
C.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D.向暖水瓶中灌水时,发声体是水面上方的空气柱
ACD
课堂检测
2、在学校的秋季运动会上,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能够听到起跑的枪声说明声音能在________中传播,计时员听到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小月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12.29s,则小月跑步的真实时间应该是__________s.(声速是340m/s)
空气
12.58
3.如图为某国道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它能发射和接受超声波.
在行驶的小车距离测速仪L=64m时,测速仪向小车发出超声波,经0.5s后接收到从汽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试计算说明小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4.蛟龙号在探测海深,下潜的速度20m/s,某时刻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4s时收到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求此时距离海底距离。
解:
s1
s2
s1=v蛟龙t=20m/s×4s=80m
s=s1+s2=304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