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
识
地
球
一 地球的形状 地球有多大 地球仪的概况
一
地球的形状
认识过程
盖天说
浑天说
麦哲伦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图示
结论
天圆地方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形状
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生活中的实例
二
地球的大小
三
地球仪
1.定义: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用途:
(1)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
(2)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直观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昼夜长短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3.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
4.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两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名师指津】
“地球有一点,一走便是南”,说的是地球上的北极点。
【质疑判断】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
3.地轴是虚拟轴,实际上并不存在。
(√)
4.地球和地球仪形状完全相同。
(×)
【名师点睛】
地球的大小可用三个数据来表示:
(1)表面积。
(2)平均半径。
(3)赤道周长。
【拓展延伸】
1.地球仪的构造——底座、支架、球面、旋转轴。
2.地球绕假想的地轴,斜着身子向一个方向转动,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
探究主题 地球是球体的例证
情境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有人说,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有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
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如上图),甲、乙两名同学面对面站立,距离2米左右。
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缓慢移动铅笔,观察其长短的变化。
【信息提取】
篮球表面是球面,木板表面是水平面;铅笔移动和长短变化。
【探究问题】
1.甲不动,眼睛保持与木板等高,乙将竖直铅笔由D向C缓慢移动,甲观察到:随着铅笔位置的变化,其长度不变(填“改变”或“不变”)。
2.当竖直的铅笔在篮球上由B向A方向缓慢滑动时,你会发现铅笔的下端会后出现,长度将会逐渐变长(填“长”或“短”)。
【归纳】
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发现,在木板上移动铅笔,其长度随位置移动不会(会/不会)发生变化;在篮球上移动时,其长度随位置移动会(会/不会)发生变化。
(2019·咸阳学业考)下列现象或事实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D)
①极昼极夜现象
②海陆变迁
③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路破解】
(1)先看设问:明白考查内容为“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证”。
(2)储备信息提取:地球是一个球体。
【得分破解】
(1)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证。
【触类旁通】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D)
A.“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回
B.“神舟十号”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C.海平面上的航船从远方来,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D.太阳东升西落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0·海南学业考)如下图所示,驶近的帆船先看到杆,后看到船身,由此可推测
(A)
A.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B.海面凹凸不平
C.港口的水面高
D.地球绕太阳公转
2.(2020·绥化学业考)现在利用人造卫星精确地测量出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B)
A.4万千米
B.6
371千米
C.5.1亿千米
D.6
357千米
3.
(2021·铜仁质检)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四周均朝向
(D)
A.东
B.西
C.南
D.北
4.下列诗句中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B)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地轴与桌面保持着23.5°的夹角
B.地轴穿过了赤道和南、北两极
C.地球仪上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D.地球仪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工具,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根据图中的提示,写出这些点和线的名称。
A地轴,B纬线,C南极,D经线,E北极。
(2)“‘我’的长度约4万千米,人们往往用‘我’来表示地球的大小”,“我”是地球的
(D)
A.表面积 B.赤道半径 C.极半径 D.最大周长
(3)上题中的“我”属于图中B、D两类家族中的B类家族。
【关键能力·地图练】
(2020·岳阳学业考)某同学用乒乓球、铁丝、胶布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乒乓球顶部,铁丝穿过的点,叫做
(C)
A.地心
B.地轴
C.北极
D.直射点
8.在图中乒乓球上所画的平行圆圈中,最长的是
(A)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本初子午线
【教材开发·创新练】
9.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古印度人认为支撑世界的是站在巨龟上的大象,而巨龟又是站在蛇上的。古埃及人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从天上垂悬着。
材料二 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示意图。
(1)材料一中,中国古代、古印度和古埃及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否正确?请分析原因。
答:不正确。古代活动范围小,科技不发达,凭主观想象。
(2)人类历史上最早带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麦哲伦。该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依次经过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经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终回到了西班牙,此次航行方向一直是向西(西、东)。该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能说明什么地理事实?
地球是一个球体。
(3)经过科学地测量,地球并不是正球体,它的赤道半径为6
378千米,极半径为6
357千米。据此请尝试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
答: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PAGE
-
8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
识
地
球
一 地球的形状 地球有多大 地球仪的概况
地球的形状
认识过程
说
说
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
图示
结论
天圆地方
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
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证实地球是一个
地球形状
的不规则球体
生活中的实例
地球的大小
地球仪
1.定义: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用途:
(1)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
(2)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
。
(3)直观演示地球
与公转、昼夜长短变化、
形成等自然现象。
3.地轴: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
4.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个交点,叫两极。北极是地球的最
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
端。
“地球有一点,一走便是南”,说的是地球上的北极点。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
)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
)
3.地轴是虚拟轴,实际上并不存在。
(
)
4.地球和地球仪形状完全相同。
(
)
地球的大小可用三个数据来表示:
(1)表面积。
(2)平均半径。
(3)赤道周长。
1.地球仪的构造——底座、支架、球面、旋转轴。
2.地球绕假想的地轴,斜着身子向一个方向转动,地轴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有人说,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有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事实是不是这样的呢?
把篮球和木板置于同一水平视线上(如上图),甲、乙两名同学面对面站立,距离2米左右。
在篮球表面和木板表面缓慢移动铅笔,观察其长短的变化。
篮球表面是球面,木板表面是水平面;铅笔移动和长短变化。
1.甲不动,眼睛保持与木板等高,乙将竖直铅笔由D向C缓慢移动,甲观察到:随着铅笔位置的变化,其长度
(填“改变”或“不变”)。
2.当竖直的铅笔在篮球上由B向A方向缓慢滑动时,你会发现铅笔的下端会后出现,长度将会逐渐变
(填“长”或“短”)。
通过实验“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的移动”发现,在木板上移动铅笔,其长度随位置移动
(会/不会)发生变化;在篮球上移动时,其长度随位置移动
(会/不会)发生变化。
(2019·咸阳学业考)下列现象或事实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
①极昼极夜现象
②海陆变迁
③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先看设问:明白考查内容为“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证”。
(2)储备信息提取:地球是一个球体。
(1)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
球体。
(2)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证。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
)
A.“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回
B.“神舟十号”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
C.海平面上的航船从远方来,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D.太阳东升西落
1.(2020·海南学业考)如下图所示,驶近的帆船先看到杆,后看到船身,由此可推测
(
)
A.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B.海面凹凸不平
C.港口的水面高
D.地球绕太阳公转
2.(2020·绥化学业考)现在利用人造卫星精确地测量出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
)
A.4万千米
B.6
371千米
C.5.1亿千米
D.6
357千米
3.
(2021·铜仁质检)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四周均朝向
(
)
A.东
B.西
C.南
D.北
4.下列诗句中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
)
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地球仪。下列关于地球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轴与桌面保持着23.5°的夹角
B.地轴穿过了赤道和南、北两极
C.地球仪上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
D.地球仪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工具,地球仪上有很多点和线,根据图中的提示,写出这些点和线的名称。
A
,B
,C
,D
,E
。
(2)“‘我’的长度约4万千米,人们往往用‘我’来表示地球的大小”,“我”是地球的
(
)
A.表面积 B.赤道半径 C.极半径 D.最大周长
(3)上题中的“我”属于图中B、D两类家族中的
类家族。
(2020·岳阳学业考)某同学用乒乓球、铁丝、胶布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简易地球仪。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乒乓球顶部,铁丝穿过的点,叫做
(
)
A.地心
B.地轴
C.北极
D.直射点
8.在图中乒乓球上所画的平行圆圈中,最长的是
(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本初子午线
9.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古印度人认为支撑世界的是站在巨龟上的大象,而巨龟又是站在蛇上的。古埃及人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从天上垂悬着。
材料二 人类首次环球航行示意图。
(1)材料一中,中国古代、古印度和古埃及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否正确?请分析原因。
(2)人类历史上最早带领船队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该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依次经过
洋、
洋、
洋,再经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终回到了西班牙,此次航行方向一直是向
(西、东)。该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能说明什么地理事实?
。
(3)经过科学地测量,地球并不是正球体,它的赤道半径为6
378千米,极半径为6
357千米。据此请尝试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
PAGE
-
8
-三 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球的运动
利用经纬网定位
1.经纬网:地球仪或地图上由
和
交织成的网。
2.确定某点的经纬度位置。
(1)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
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①写出图中四地的经纬度:A(
,
),B(
,
),C(
,
),D(
,
)。
②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A、B、D分别位于C点的
方向、
方向、
方向。
(2)应用:利用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
(2)方向。
①从赤道上空看,地球呈
方向自转。
②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
时针方向自转。
③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
时针方向自转。
(3)周期:约为
小时(一天)。
(4)产生的现象: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2.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着
的旋转运动。
(2)方向:
。(与自转方向一致)
(3)周期:
。
(4)产生的现象:四季冷暖差异、
变化。
横向读纬度,纵向读经度;
向北增大为北纬,
向南增大为南纬;
向东增大为东经,
向西增大为西经。
1.在各种形状的经纬网上,都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
2.确定某点的地理位置可以用经度或纬度单独表示。(
)
3.知道某点的经纬度位置就可以判断其半球位置。
(
)
4.E点(0°,0°)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
)
你们知道“我”自转、公转是怎样同时进行的吗?
地球自转的方向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观察角度不同,箭头的方向也就不同,但箭头都由西指向东。
(3)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可以归纳为“北逆南顺”。
昼夜现象≠昼夜更替现象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球不自转也会有昼夜现象。
2020年12月12日,首批中国制造的新冠疫苗到达埃及开罗机场;“童心绘爱”澳大利亚国际青少年绘画大赛获奖作品展于12月15日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
12月16日纽约时代广场跨年庆祝活动主办方宣布,为预防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今年庆祝活动将在没有现场观众参与的情况下举行。文中涉及到的城市分布在哪里呢?位于中国的什么方向?
经纬网中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写出澳大利亚悉尼、埃及开罗、美国纽约三大城市的经纬度位置。
悉尼
、
开罗
、
纽约
。
2.方向判断:悉尼位于我国首都北京的
方向,开罗位于北京的
方向。
据图文信息,请你设计一个探究问题,探究如何判断经纬网中北京、开罗、悉尼、纽约四个城市所属的半球位置。
(2020·遂宁学业考)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
)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
)
A.②地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
B.①地位于南半球
C.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北方向
D.④地位于西半球
(1)先看设问:明白考查内容为利用经纬网进行“经纬度、方向、东西、南北半球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的判读。
(2)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①②③④四点的经纬度位置。
(3)调取储备信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纬度的排列规律;东西、南北半球和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
(1)极点标注“S”,说明在
半球,①纬度是
;根据方向判断,①所在的经线度数向
增大,为
。
(2)根据某点的纬度判断东西半球
“小小为东,大大为西”,④地在
(E/W)上,小于160°E,位于
(2020·潍坊学业考改编)如图为两幅经纬网地图。读图,完成1~3题。
1.b点在a点的
(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a、b、c三点中先看到日出的是
(
)
A.a
B.b
C.c
D.无法判断
3.区域①和区域②所表示的面积大小关系为
(
)
A.①>②
B.②>①
C.①=②
D.不确定
1.(2020·无锡学业考)甲地的经纬度是
(
)
A.120°E,50°N
B.120°W,50°N
C.120°E,50°S
D.120°W,50°S
2.(2020·南充学业考)四川省南充市大约位于(31°N,
106°E),下列各点能正确表示其位置的是
(
)
3.(2020·深圳学业考)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成都的
(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4.(2020·金华学业考)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
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5.读“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便产生了
(填“昼夜交替”或“四季变化”)现象。
(2)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是
,自转的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看呈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3)自转产生时差,在图中,同一纬线上的
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刚好日出的是
地,正午时分的是
地。
(2020·淄博学业考)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6~8题。
6.关于甲点的经纬度,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
A.(20°N,
15°E)
B.(20°S,
15°E)
C.(20°S,
15°W)
D.(20°N,
15°W)
7.关于乙、丙两点的位置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点位于丙点的正南方
B.乙点位于丙点的东北方
C.乙点位于丙点的西南方
D.乙点位于丙点的正北方
8.图中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年
6月
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读“2020
年
6
月
21
日日环食带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阿里观测点的位置最接近
(
)
A.31°S,80°W
B.31°N,80°W
C.31°S,80°E
D.31°N,80°E
10.本次世界日环食带主要分布在
(
)
A.东半球、高纬度
B.南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高纬度
(2020·枣庄学业考)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读图完成11、12题。
11.按图中所示方向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
A.四季的变化
B.五带的形成
C.昼夜更替
D.昼夜长短的变化
12.图中四个地点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实现全球范围内导航定位服务。
材料二 下图是“我国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是
。
(2)西昌位于文昌的
方向。
(3)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升空时,比西昌时间晚的卫星发射中心是
。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静止轨道卫星和非静止轨道卫星,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相同,那么北斗静止轨道卫星运行的方向是
。
PAGE
-
11
-二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一
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定义和特点:
(1)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2)纬线定义: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3)纬线特点:
形状
所有纬线自成圆圈或点
长度
纬线长度不相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点
指示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2.纬度划分:
起始线
度数划分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0°纬线(赤道)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
低纬度:0°~30°中纬度:30°~60°高纬度:60°~90°
3.南、北半球划分:
二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2)经线特点。
形状
每条经线的形状都为半圆形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相互关系
所有经线均交于南北极点,两条相对的经线可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
2.经度划分:
起始线
度数划分
东、西半球划分
本初子午线(0°经线)
0°~180°,其中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国际上以20°W和与其相对的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
【知识回顾】
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周长约4万千米。
【质疑判断】
1.沿着东西方向走,方向不变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
(√)
2.纬线长度的变化和纬度的变化是一致的。
(×)
3.度数相同的纬线有两条,但这两条纬线到赤道的距离不相等。
(×)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一致。
(√)
【名师点睛】
口诀:判断纬度看横线,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质疑判断】
1.沿着某点向南或向北走,方向不变也可以回到原来的位置。
(×)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就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
【拓展延伸】
地球仪上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与赤道的长度基本相等。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是赤道长度的一半。
【名师点睛】
东、西半球的判断
口诀:大大为西,小小为东;
两者之间,观察符号。
(>160°为西半球;<20°为东半球;20°~160°,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探究主题 经度的变化与东西半球的关系
情境
张明是一位驴友,暑假他去英国旅游,到了伦敦之后,参观了本初子午线所在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他双脚跨过本初子午线说:“我同时站在东西半球上。”你相信他说的话吗?
【信息提取】
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和东西经的分界线。
【探究问题】
1.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逐渐增大,为东经;向西逐渐增大,为西经。经度从180°经线向东逐渐减小,为西经;向西逐渐减小,为东经。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0°→160°E。
西半球的经度范围:160°E→180°→20°W。
3.你相信张明说的话吗?为什么?
答:不相信。张明跨在0°经线两侧,应该位于东半球。
【归纳】
已知地点的经度小于20°就在东半球。0°经线在东半球。
发现地理·素养提升
据图文信息,请你设计一个探究问题,探究经度>160°的变化与东西半球的关系。
【信息提取】
160°E向东至20°W为西半球
【探究问题】
180°经线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答案:西。
【归纳】
经度>160°的地点在西半球。
(2020·邵阳学业考改编)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甲、乙两处实地面积相等
B.丙、丁两处图幅相等
C.甲、丙两处同处东半球
D.乙、丁两处同处高纬度地区
2.若不考虑地势起伏和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人从P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到达
(D)
A.P点
B.P点以北
C.P点以西
D.P点以东
【思路破解】
(1)先看题干:明白考查内容为“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和经纬线长度特点”。
(2)储备有效信息: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30°和60°纬线是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得分破解】
(1)甲处纬度低,纬线圈长,因此甲处实地面积大于乙处;甲处在20°W以西,位于西半球;丁处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低纬度。丙、丁两处图幅相等。
(2)经线长度相等,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缩短。从P点先向正北走,所以沿正东方向走的纬线纬度高(高/低),因此长度要短(长/短)于沿正西方向走的纬线,最后到达P点以东。
【触类旁通】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M区域位于
(C)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东半球
④西半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点间的经纬线实际长度,说法正确的是
(A)
A.abB.ab>cd
C.acD.ac>bd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0?辽阳学业考)下列关于纬线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B.纬线长度都不相等
C.纬度越高,度数越小
D.北回归线位于中纬度
2.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
A.先变小后变大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由小变大再变小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
(B)
A.180°
B.160°E
C.160°W
D.90°W
4.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C.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北纬用“E”表示
5.【学科融合题】英语单词“NEWS”被英语老师戏称来自东西南北的信息,这四个字母与表示经纬度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B)
A.N-西经
B.E—东经
C.W—南纬
D.S—北纬
6.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所有的纬线都相交于南极和北极点
B.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且互相平行
C.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并且这两条经线的度数和为180°
D.0°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7.(2020?龙东学业考)
某一地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则该地是
(D)
A.20°N,
120°E
B.40°N,165°E
C.30°N,90°E
D.50°N,
15°W
【关键能力·地图练】
如图,运用所学的经线知识,完成8、9题。
8.如图四个地点所在经线两侧东经和西经的标注,不正确的是
(A)
A.①
B.②
C.③
D.④
9.关于以上四个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①地所在的180°经线位于东半球
B.沿②地所在的160°E经线向北行,不改变方向的话,不能够回到出发点
C.跟③地所在的20°W经线能够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度数是160°W
D.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它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0.(2020·通辽学业考)读图,关于通辽市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西半球、低纬度
B.东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高纬度
D.北半球、低纬度
11.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①②③三点都在西半球
B.①点位于高纬度地区
C.②点所在的纬线最长
D.③点所在的经线最长
【教材开发·创新练】
1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通过B、C两点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经线。(填“经”或“纬”)
(2)B点的经度是50°E,纬度是20°S,从东、西半球来看,它位于东半球。
(3)A、B、C三地中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A。
(4)某环球旅行家从B地出发,径直往南走(不考虑任何环境影响因素),他能最终C。
A.回到原出发点
B.到达赤道
C.到达南极点
D.很难确定
PAGE
-
11
-三 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球的运动
一
利用经纬网定位
1.经纬网: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2.确定某点的经纬度位置。
(1)定位: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点。
①写出图中四地的经纬度:A(40°W,40°N),B(40°E,40°N),C(40°W,20°S),D(40°E,20°S)。
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A、B、D分别位于C点的正北方向、东北方向、正东方向。
(2)应用:利用经纬网定位,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二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
①从赤道上空看,地球呈自西向东方向自转。
②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
③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3)周期:约为24小时(一天)。
(4)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2.地球的公转:
(1)概念: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致)
(3)周期:一年。
(4)产生的现象: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
【知识回顾】
横向读纬度,纵向读经度;
向北增大为北纬,
向南增大为南纬;
向东增大为东经,
向西增大为西经。
【质疑判断】
1.在各种形状的经纬网上,都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2.确定某点的地理位置可以用经度或纬度单独表示。(×)
3.知道某点的经纬度位置就可以判断其半球位置。
(√)
4.E点(0°,0°)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
(×)
漫画助学
你们知道“我”自转、公转是怎样同时进行的吗?
答:略
【名师点睛】
地球自转的方向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观察角度不同,箭头的方向也就不同,但箭头都由西指向东。
(3)从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可以归纳为“北逆南顺”。
易错易混
昼夜现象≠昼夜更替现象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球不自转也会有昼夜现象。
探究主题 经纬网的判读
情境
2020年12月12日,首批中国制造的新冠疫苗到达埃及开罗机场;“童心绘爱”澳大利亚国际青少年绘画大赛获奖作品展于12月15日在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
12月16日纽约时代广场跨年庆祝活动主办方宣布,为预防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今年庆祝活动将在没有现场观众参与的情况下举行。文中涉及到的城市分布在哪里呢?位于中国的什么方向?
【信息提取】
经纬网中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增大为西经;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探究问题】
1.写出澳大利亚悉尼、埃及开罗、美国纽约三大城市的经纬度位置。
悉尼(35°S,150°E)、
开罗(30°N,30°E)、
纽约(40°N,75°W)。
2.方向判断:悉尼位于我国首都北京的东南方向,开罗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
【归纳】
发现地理·素养提升
据图文信息,请你设计一个探究问题,探究如何判断经纬网中北京、开罗、悉尼、纽约四个城市所属的半球位置。
【信息提取】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探究问题】
纽约、悉尼、开罗、北京所处的半球位置?
答案:美国纽约位于西半球、北半球;澳大利亚悉尼位于东半球、南半球。埃及开罗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国北京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归纳】经纬网中,依据赤道、20°W和160°E可以判断某点的半球位置。
(2020·遂宁学业考)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地所在的地理坐标是
(C)
A.70°N,170°E
B.70°N,170°W
C.70°S,170°E
D.70°S,170°W
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叙述错误的是
(D)
A.②地位于中、高纬度的分界线上
B.①地位于南半球
C.②地位于③地的正北方向
D.④地位于西半球
【思路破解】
(1)先看设问:明白考查内容为利用经纬网进行“经纬度、方向、东西、南北半球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的判读。
(2)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①②③④四点的经纬度位置。
(3)调取储备信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纬度的排列规律;东西、南北半球和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
【得分破解】
(1)极点标注“S”,说明在南半球,①纬度是70°S;根据方向判断,①所在的经线度数向东增大,为170°E。
(2)根据某点的纬度判断东西半球
“小小为东,大大为西”,④地在150°E(E/W)上,小于160°E,位于东半球。
【触类旁通】
(2020·潍坊学业考改编)如图为两幅经纬网地图。读图,完成1~3题。
1.b点在a点的
(A)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2.a、b、c三点中先看到日出的是
(B)
A.a
B.b
C.c
D.无法判断
3.区域①和区域②所表示的面积大小关系为
(B)
A.①>②
B.②>①
C.①=②
D.不确定
【必备知识·基础练】
1.(2020·无锡学业考)甲地的经纬度是
(A)
A.120°E,50°N
B.120°W,50°N
C.120°E,50°S
D.120°W,50°S
2.(2020·南充学业考)四川省南充市大约位于(31°N,
106°E),下列各点能正确表示其位置的是
(D)
3.(2020·深圳学业考)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成都的
(B)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南方向
4.(2020·金华学业考)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B)
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变化
D.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5.读“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便产生了昼夜交替(填“昼夜交替”或“四季变化”)现象。
(2)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是一天,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3)自转产生时差,在图中,同一纬线上的
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刚好日出的是丙地,正午时分的是甲地。
【关键能力·地图练】
(2020·淄博学业考)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6~8题。
6.关于甲点的经纬度,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
A.(20°N,
15°E)
B.(20°S,
15°E)
C.(20°S,
15°W)
D.(20°N,
15°W)
7.关于乙、丙两点的位置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B)
A.乙点位于丙点的正南方
B.乙点位于丙点的东北方
C.乙点位于丙点的西南方
D.乙点位于丙点的正北方
8.图中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南半球的是
(D)
A.甲
B.乙
C.丙
D.丁
2020年
6月
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读“2020
年
6
月
21
日日环食带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阿里观测点的位置最接近
(D)
A.31°S,80°W
B.31°N,80°W
C.31°S,80°E
D.31°N,80°E
10.本次世界日环食带主要分布在
(C)
A.东半球、高纬度
B.南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高纬度
(2020·枣庄学业考)观察实验: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读图完成11、12题。
11.按图中所示方向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C)
A.四季的变化
B.五带的形成
C.昼夜更替
D.昼夜长短的变化
12.图中四个地点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D)
A.①
B.②
C.③
D.④
【教材开发·创新练】
1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20年6月23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实现全球范围内导航定位服务。
材料二 下图是“我国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是(40°N,100°E)。
(2)西昌位于文昌的西北方向。
(3)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升空时,比西昌时间晚的卫星发射中心是酒泉。
(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静止轨道卫星和非静止轨道卫星,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相同,那么北斗静止轨道卫星运行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PAGE
-
11
-二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定义和特点:
(1)赤道:在地球仪上,与
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2)纬线定义: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
。
(3)纬线特点:
形状
所有纬线自成
长度
纬线长度不相等,由赤道向两极逐渐
,到两极缩为点
指示方向
纬线指示
方向
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2.纬度划分:
起始线
度数划分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0°纬线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
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3.南、北半球划分: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和特点:
(1)定义。
在地球仪表面,连接
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2)经线特点。
形状
每条经线的形状都为
形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都
指示方向
经线指示
方向
相互关系
所有经线均交于
,两条
的经线可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
2.经度划分:
起始线
度数划分
东、西半球划分
(0°经线)
0°~180°,其中东经180°与西经180°是同一条经线
国际上以20°W和与其相对的
所组成的经线圈来划分东、西半球
赤道是地球上最大的圆圈,周长约4万千米。
1.沿着东西方向走,方向不变可以回到原来的地方。
(
)
2.纬线长度的变化和纬度的变化是一致的。
(
)
3.度数相同的纬线有两条,但这两条纬线到赤道的距离不相等。
(
)
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一致。
(
)
口诀:判断纬度看横线,北大北纬,南大南纬。
1.沿着某点向南或向北走,方向不变也可以回到原来的位置。
(
)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就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
)
地球仪上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与赤道的长度基本相等。每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约是赤道长度的一半。
东、西半球的判断
口诀:大大为西,小小为东;
两者之间,观察符号。
(>160°为西半球;<20°为东半球;20°~160°,东经在东半球,西经在西半球。)
张明是一位驴友,暑假他去英国旅游,到了伦敦之后,参观了本初子午线所在的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他双脚跨过本初子午线说:“我同时站在东西半球上。”你相信他说的话吗?
本初子午线、东西半球和东西经的分界线。
1.经度从本初子午线向东逐渐
,为
;向西逐渐
,为
。经度从180°经线向东逐渐
,为
;向西逐渐
,为
。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和
。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
。
西半球的经度范围:
。
3.你相信张明说的话吗?为什么?
已知地点的经度小于20°就在
半球。0°经线在
半球。
据图文信息,请你设计一个探究问题,探究经度>160°的变化与东西半球的关系。
(2020·邵阳学业考改编)读经纬网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阴影部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处实地面积相等
B.丙、丁两处图幅相等
C.甲、丙两处同处东半球
D.乙、丁两处同处高纬度地区
2.若不考虑地势起伏和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人从P点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到达
(
)
A.P点
B.P点以北
C.P点以西
D.P点以东
(1)先看题干:明白考查内容为“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和经纬线长度特点”。
(2)储备有效信息:东西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30°和60°纬线是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经线长度相等;纬线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1)甲处纬度低,纬线圈长,因此甲处实地面积
于乙处;甲处在20°W以西,位于
半球;丁处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
纬度。丙、丁两处图幅相等。
(2)经线长度相等,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缩短。从P点先向正北走,所以沿正东方向走的纬线纬度
(高/低),因此长度要
(长/短)于沿正西方向走的纬线,最后到达P点以东。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M区域位于
(
)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
③东半球
④西半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点间的经纬线实际长度,说法正确的是
(
)
A.abB.ab>cd
C.acD.ac>bd
1.(2020?辽阳学业考)下列关于纬线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B.纬线长度都不相等
C.纬度越高,度数越小
D.北回归线位于中纬度
2.从南极到北极,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
A.先变小后变大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由小变大再变小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
(
)
A.180°
B.160°E
C.160°W
D.90°W
4.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B.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C.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北纬用“E”表示
5.
英语单词“NEWS”被英语老师戏称来自东西南北的信息,这四个字母与表示经纬度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N-西经
B.E—东经
C.W—南纬
D.S—北纬
6.下列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的纬线都相交于南极和北极点
B.所有的经线长度相等且互相平行
C.两条相对的经线可以组成一个经线圈,并且这两条经线的度数和为180°
D.0°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7.(2020?龙东学业考)
某一地点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则该地是
(
)
A.20°N,
120°E
B.40°N,165°E
C.30°N,90°E
D.50°N,
15°W
如图,运用所学的经线知识,完成8、9题。
8.如图四个地点所在经线两侧东经和西经的标注,不正确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9.关于以上四个地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①地所在的180°经线位于东半球
B.沿②地所在的160°E经线向北行,不改变方向的话,不能够回到出发点
C.跟③地所在的20°W经线能够组成一个经线圈的经线度数是160°W
D.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它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10.(2020·通辽学业考)读图,关于通辽市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半球、低纬度
B.东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高纬度
D.北半球、低纬度
11.读“经纬网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三点都在西半球
B.①点位于高纬度地区
C.②点所在的纬线最长
D.③点所在的经线最长
1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通过B、C两点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
线。(填“经”或“纬”)
(2)B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从东、西半球来看,它位于
半球。
(3)A、B、C三地中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
(4)某环球旅行家从B地出发,径直往南走(不考虑任何环境影响因素),他能最终
。
A.回到原出发点
B.到达赤道
C.到达南极点
D.很难确定
PAGE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