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课程编号:TS2106010104J41020901YJ
【慕联教育同步课程】
讲师:小Y老师
《呼吸与消化》小结复习(一)
1.认识呼吸器官及功能,了解呼吸的过程和实质。
复习目标
2.知道肺活量的测量步骤及提高肺活量的方法。
知识点1:呼吸的器官及过程
呼吸
【典例1】小明利用家里常见的材料,模拟人体的呼吸过程。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模拟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气球模拟肺,吸管模拟气管。当气体通过气管进入肺后,我们可以观察到底部的气球皮会______。
A.不动
B.下移
C.上移
(2)由此,我们推测底部气球皮模拟人体中的______。
A.膈肌
B.支气管
C.肺
知识点拨:模拟呼吸的过程:用手向下拉气球皮,相当于胸腔扩张,看到气球变鼓,相当于吸气,轻轻松开气球皮,相当于膈肌向上,胸腔收缩,看到气球变瘪,相当于呼气。
B
A
呼吸
(3)生活中,小明在呼气的时候,胸腔中的膈肌
(填“上移”或“下移”)。
(4)需要人用意志主动控制的呼吸叫主动呼吸;不需要用意志控制,借助肌肉的自主活动完成的呼吸叫被动呼吸。根据实验分析,平静状态下的呼吸是
。理由
。
知识点1:呼吸的器官及过程
上移
被动呼吸
借助肌肉的自主活动完成
不需要用意志控制
,
知识点1:呼吸的器官及过程
1.人的呼吸器官有:
等。
3.一呼一吸算
呼吸。
4.
,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胸腔
,腹部
;
,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胸腔
,腹部
。
呼吸
鼻腔(口腔)、气管、支气管、肺、膈肌
一次
吸气
扩张
收缩
呼气
收缩
放松
【变式训练1】[
判断
]
鼻子、肺、胃、气管、心脏等都是人的呼吸器官。(
)
知识点拨:胃属于消化器官,心脏属于循环器官。
【变式训练2】(
)算呼吸一次。
A.吸一次气
B.呼一次气
C.一呼一吸
C
知识点拨: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知识点1:呼吸的器官及过程
×
呼吸
知识点2:呼吸与运动
【典例2】小明在进行呼吸实验时,收集到了如图数据并绘制成柱状图。
(1)由于记录上的疏忽,忘记标注部分气体的名称。请你根据图示推测气体成分。
A气体是______;B气体是______;C气体是
。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其他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
知识点拨: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稀有气体和水蒸汽
呼吸
A
B
C
(3)分析柱状图可知,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
交换。
(4)运动后,人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以此来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求。由此,下列关于运动后呼出气体的推测最有可能的是______。
A.气体A减少,其他都不变
B.气体A不变,其他都减少
C.气体A不变,B减少,C增多
知识点2:呼吸与运动
气体
C
呼吸
A
B
C
知识点2:呼吸与运动
1.
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的原料。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
,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
3.呼出的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增加了,
不变;一个正常人在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20次左右。每分钟心跳80次左右。
4.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
,通过
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
。心跳也就逐渐
,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呼吸
氧气
二氧化碳
气体交换
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气
肺
心脏
血管
呼吸频率加快
加快
知识点2:呼吸与运动
【变式训练3】关于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会增加
B.每次吸进去的都是氧气,呼出来的都是二氧化碳
C.人在睡觉与运动时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是差不多的
知识点拨: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呼吸频率加快。
A
呼吸
知识点3:肺活量与身体健康
【典例3】小红和小丽分别对自己安静状态下和运动1分钟后的呼吸次数作了如下记录。
1.观察上表,我们发现:运动后,人体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比安静时
(选填“多”或“少”),那么此时呼出和吸入气体的数量比安静时
(选填“
多”或“少”),这是因为人体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
.
小红
小丽
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23
24
运动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38
40
多
多
氧气
呼吸
2.小红发现在运动后,平时爱运动的同学恢复到平静状态下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所花的时间要比不爱运动的同学短,请解释这一现象。
。
3.班里有部分同学的肺活量太小了,我们建议这些同学多
(
)。
A.吃些营养品
B.休息
C.加强体育锻炼
知识点3:肺活量与身体健康
爱运动的同学肺活量大,更容易恢复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C
呼吸
知识点3:肺活量与身体健康
1.肺活量是人体
后,呼出去空气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
,获得更多的
。
3.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
4.保护呼吸器官的正确做法。
1.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
2.经常开窗通气
3.远离二手烟
呼吸
吸入最多的空气
肺活量
氧气
知识点3:肺活量与身体健康
【变式训练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必须更加卖力地工作
B.如果呼吸功能弱,我们身体的一些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
C.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测量肺活量时,测量三次,取最小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测得的肺活量。
【变式训练5】下面(
)不是保护呼吸器官的正确做法。
A.空气不良时,出门戴口罩
B.经常开窗通气
C.经常吸二手烟
知识点拨:测定肺活量时,每人重复三次,取最大值。
C
呼吸
C
学习小结
呼吸
呼吸器官
鼻腔(口腔)
气管
肺
膈肌
作用
气体进出
气体进出
气体交换
提供动力
呼吸变化
气体变化
呼吸次数
吸入:氧气含量较多,二氧化碳较少。
呼出: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加。
运动:运动越剧烈,呼吸次数越多。
肺活量:肺活量越大,呼吸次数越少。
亲爱的同学,上完课要记得做习题测试哦,如果达到90分以上,就说明你这节课掌握得非常棒!同学,我们下节课再见!杭州慕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www.moocun.com)
教科版科学四上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小结复习1
1.图①中把“膈肌”往上按时(“胸腔”收缩),气球会缩小,模拟的是(
)动作。
A.?呼气??????????????????????????????????????
B.?吸气??????????????????????????????????????
C.?呼气和吸气
2.吸气时,空气经过呼吸器官的顺序是(
)。
A.?肺→气管→鼻子或口腔?????????????
B.?鼻子或口腔→气管→肺?????????????
C.?气管→鼻子或口腔→肺
3.小明在(
)呼吸会加快。
A.?写作业时????????????????????????????????????
B.?睡觉时????????????????????????????????????
C.?运动后
4.增大肺活量的有效方法是(
)。
A.?经常锻炼??????????????????????????????????
B.?勤奋学习??????????????????????????????????
C.?常睡懒觉
5.分析下图,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
)减少了。
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6.列行为能保护呼吸器官的是(
)。
A.?经常挖鼻孔???????????????????
B.?经常蒙头睡觉???????????????????
C.?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佩戴口罩出行
7.雾霾严重时,我们应该(
)。
A.?清晨去公园跑步???????????????
B.?多到室外锻炼身体???????????????
C.?减少室外活动,尽量留在室内
8.下列关于肺活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肺活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B.?肺活量是人体吸入少量空气后,呼出去的空气的量
C.?同一年龄段的男生和女生的肺活量标准是一样的
9.深吸一口气后,下列现象说明肺活量大的是(
)。
A.?吹哨子的时间很长????????????????????
B.?说话的声音很动听????????????????????
C.?吹灭一根蜡烛火焰
10.下列活动中,呼吸次数增加最多的是(
)。
A.?慢走1分钟????????????????????????????????
B.?快走1分钟????????????????????????????????
C.?快跑1分钟
答案解析:
A
解析:隔膜往上按时,肺部收缩,模拟的呼气。
2.B
解析:吸气时气体经过鼻、咽、喉、气官、支气管和肺。
3.C
解析:人在平静状态下呼吸次数少,在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增加。
4.A
解析:经常体育锻炼可以增加肺活量。
5.B
解析: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明显减少,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增加。
C
解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佩戴口罩出行有利于保护我们呼吸系统。经常挖鼻孔会破坏鼻腔粘膜,经常蒙头睡觉对大脑有害。
C
解析:雾霾对身体有害,
雾霾严重时,我们应该减少室外活动,尽量留在室内。
A
解析:肺活量是人体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的量,是人体发育是否健康的
一个指标。
A
解析:深吸一口气,呼出的气体量越大,肺活量越大,吹哨子时间长的肺活量大。
C
解析:剧烈运动后呼吸次数会增加,来获得更多的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