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学唱 吹起羌笛跳锅庄 学 科 音乐
课 题 吹起羌笛跳锅庄 课 型 唱歌课
教 学
目
标
1、学会演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能根据歌曲情绪,用锅庄舞的形式大胆、热情地表现。
3、培养学生对羌族音乐文化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体会羌族人民赞美幸福新生活的喜悦之情 。
教学难点 唱准纯四度与纯八度的音高,有控制地唱好结尾处的高音。
较好地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
教学程序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一、 激情导入
1、律动:
放音乐《爱我中华》
挑选具有民族特色的动作带领学生做律动
2、积累民族歌曲: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56个民族就像56朵花,
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回忆你学过的或会唱的民族歌曲有哪些?
3、走近羌族: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去了解另一个少数民族——羌族
(1)聚居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
那里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故乡
(2)服饰艳丽,能歌善舞
——介绍锅庄舞,介绍羌笛。
(3)亲自感受“锅庄舞”
放伴奏音乐,师生互动
(4)抢答游戏
1、随老师做律动
2、回忆知道的各民族的歌曲并回答
3、欣赏,
了解,
与师互动,
参与音乐活动
教学程序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二、 感受音乐
三、
学习歌曲
四、
情景设定
表现音乐
五、(机动)视频欣赏
六、
课堂小结
一乐句(响板)
唱问唱答:吹起什么呦?
跳什么喽喂?
哪族人民喜洋洋,喜呀喜洋洋呃
找生响板伴奏
二乐句(木鱼)
师唱第二乐句,让生感受并与一乐句做对比
课件出示对比,讲解“不完全重复”
找生木鱼伴奏
三乐句(铃鼓)
师唱,请生听到重音时拍手示意
找生铃鼓伴奏
结束句(碰钟)
师唱,请生听到高音时做抬头的动作
找生碰钟伴奏
1、出示范唱音乐,组织学生为这首歌伴奏
这首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歌
《吹起羌笛跳锅庄》请拿好你的打击乐器
响板—木鱼—铃鼓—碰钟
2、师范唱,生参与表现
为了更真实的表现羌族人围在篝火旁边载歌载舞的热情,我为歌曲加了两个地方的呐喊:呦——呦——
3、师生接龙演唱歌曲
学生自己独立演唱歌曲
(无伴奏乐器,无呐喊)
组织学生排练1、打击乐器伴奏
2、变换队形
3、呐喊
师生一同吹起羌笛跳锅庄
播放一段羌族人跳锅庄舞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感受现场的情绪
我想用歌词来结束我们这节课:56个星座,56支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 我 中 华
宣布下课 唱答:吹起羌笛呦
跳锅庄喽喂
羌族人民喜洋洋,
喜呀喜洋洋呃
听完说感受,
好像一样的旋律
听到重音时拍手,
体会感受重音
听到高音时做抬头动作
1、听范唱,为歌曲伴奏
2、听范唱,
完成伴奏和呐喊的表现
3、把歌曲唱好
认真完成
排练,掌握自己的任务及角色,随音乐热情大胆的表现
欣赏,感受羌族人的热情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对民族的热爱之情
更深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