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一章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
A.用吸尘器吸尘
B.使用空调降温
C.空调将氟利昂排入大气
D.用计算机上网
2.(2019七上·萧山期末)2019年11月,萧山区连续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PM25(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下列有关雾霾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B.雾霾弥散是扩散现象引起的,与分子无规则运动有关
C.城市马路经常洒水除尘、加强周边环境的绿化无法减少雾霾天气
D.持续的雾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3.(2019七上·宁波期中)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植物的生长 B.经济危机 C.台风 D.地震
4.(2019七上·衢州期中)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许多的自然现象,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青蛙冬眠 B.天宫二号卫星发射
C.刮风下雨 D.火山爆发
5.(2019七上·天台月考)科学并不是那么的神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平常的事情里就蕴含着科学道理,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6.(2019七上·吴兴期末)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太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长岛公园内哪种花卉最美观
C.西山漾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会冬季开花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7.(2018七上·温岭期中)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 B.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C.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 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
8.(2018七上·宁波期中)你喜欢《科学》吗?我们进入科学世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 )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 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
C.看书学习,认真作业 D.观察和实验
9.(2018七上·杭州月考)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
A.月相的变化规律 B.地球自转方向
C.日本常发生地震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10.(2018七上·绍兴月考)下列情景可能发生的是( )
A.有人居然用一块冰将一张纸点燃了
B.小明家住南沙,他在家中用不加盖的铁锅将水烧到了 120℃
C.传说中项羽能用手提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离地面
D.宇航员们在太空中行走时可不通过任何工具而自由交谈
11.下列事物的变迁不能反映科学改变人们生活的是( )
A.唐诗→宋词→元曲 B.电话→寻呼机→手机
C.留声机→随身听→MP3 D.煤炉→燃气灶→电磁炉
1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社会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下列属于科学技术带来负面影响的是( )
A.用吸尘器吸尘
B.用空调降温
C.电冰箱、空调等大量使用氟利昂
D.用计算机上网
二、填空题
13.(2018七上·宁波期中)地球上所有人的 都不相同,警察常利用它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14.(2018七上·湖州月考)有下列现象:①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②火山爆发;③“海市蜃楼”;④含羞草开花;⑤人民币升值;⑥“神舟十号”上天;⑦种子发芽;⑧大雁南飞;⑨昆虫蜕皮;⑩青蛙冬眠。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 。
15.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在植物园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春天来了,枫树、柳树长出了绿叶。夏季各种树木都生长得十分茂盛。随着秋季的降临,有的树木叶子开始变黄,枫树的叶子却逐渐变红,而松柏却四季常青,植物园显得绚丽多彩。对自然界中的这些平常现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你感兴趣的两个问题:
问题1:
问题2:
16.小明在家中做饭时发现他家的菜刀生锈了。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菜刀上的锈斑大都在水滴的边缘,呈圆形,而水滴的中间大多 (选填“有”或“没有”)生锈。请提出一个问题: ?并根据生活经验探究一下钢铁生锈的条件。
17.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 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的发明使人类跨入发达的信息时代;科学家发现了 ,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但同时, 的大量使用对土地产生了污染;汽车的大量使用使 污染严重……
18.手持一张明信片使它的平面处于竖直平面内。想一想,松手以后明信片将怎样运动?记录你看到的现象。 。想一想,明信片下落的情况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所示,先在杯子中装满水(如图甲),再盖上硬纸板(如图乙),然后用手压着硬纸板将它倒置过来,放手后(如图丙),你猜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经过操作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将它记录在下面横线上。
(1)你的猜想: 。
(2)亲自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是: 。
(3)你的问题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A、B、D都是有益于人类生活,C从氟利昂对环境的危害入手分析。
【解答】空调中的氟利昂 进入大气的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从而使大气层中的臭氧层遭受破坏。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臭氧层的破坏会使紫外线过强,从而对地球上的生物产生危害,其影响是负面的。故选C。
2.【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雾,是指大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的天气现象,主要成分是微小液滴;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
(2)肉眼看的到的物体运动肯定不是分子运动;
(3)根据雾霾的形成原因分析;
(4)雾霾天气会减小植物的光照,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可见度小,威胁交通安全。
【解答】A.雾霾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故A错误;
B.雾霾弥散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无关,故B错误;
C.城市马路经常洒水除尘、加强周边环境的绿化,可以减小地面浮尘飞扬到控制,从而减少雾霾天气,故C错误;
D.持续的雾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D。
3.【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气候的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主要有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命现象三大类。
【解答】自然灾害现象为台风、地震,生命现象比如植物的生长就是自然现象。但是经济危机是社会人为所造成的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
故答案为:B
4.【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气候的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主要有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命现象三大类。
【解答】青蛙冬眠、刮风下雨、火山爆发都属于自然现象,天宫二号卫星发射不是由于大自然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状况,它是受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并不属于自然现象。
故答案为:B
5.【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解答】A、 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A说法正确。
B、 只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B说法正确。
C、科学研究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也与我们密切相关, 只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C说法错误。
D、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科学的学习和研究,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6.【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它包括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所以,我们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寻找,去探索。
【解答】A、哪种鱼类脂肪含量最低,具有科学探究意义,属于科学问题;故A正确;
B、公园中哪种花卉最美丽,只需要观察即可,不属于科学问题;故B错误;
C、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冬季开花,不同种类的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属于科学问题;故C正确;
D、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生长速度不同,因此探究保护区内的植物生长速度具有科学意义,属于科学问题;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7.【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A、根据三聚氰胺有毒进行分析;
B、根据假币的危害进行解答;
C、根据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解答;
D、根据地沟油的危害进行解答。
【解答】A、三聚氰胺是一种有害物质,能够危害人体的健康,故A错误;
B、使用假币会扰乱金融市场,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故B错误;
C、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故C正确;
D、地沟油中含有有害物质,食用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指的就是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探索自然规律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解答】进入科学世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观察和实验;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9.【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指的就是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解答】A、月相的变化规律是自然现象,属于科学研究范围;故A错误;
B、地球自转是自然现象,属于科学研究范围;故B错误;
C、地震是自然现象,属于科学研究范围;故C错误;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政治事件,不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科学研究范围;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有助燃剂;
【解答】A、将冰磨成凸透镜,通过透镜的汇聚作用,汇聚阳光可以点燃纸张;故A正确;
B、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不可能达到120℃;故B错误;
C 、手给身体向上的力,身体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向下的力大于向上的力,因此不可能提起自身;故C错误;
D、太空中是真空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需要借助工具才可以自由交谈;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解答】唐诗→宋词→元曲,这是属于文学上的发展,不能反映科学改变人们生活。
电话→寻呼机→手机,这是人类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反映了科学改变人们生活。
留声机→随身听→MP3,这是人类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反映了科学改变人们生活。
煤炉→燃气灶→电磁炉,这是人类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反映了科学改变人们生活。
故选A。
12.【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社会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
【解答】用吸尘器吸尘,给人们带来清洁方便,属于为社会造福。
用空调降温,让炎热的夏日不再炎热,属于为社会造福。
电冰箱、空调等大量使用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用计算机上网,可以聊天、购物、查资料等,属于为社会造福。
故选C。
13.【答案】指纹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科学技术的正面应用。
【解答】警察通常是通过指纹来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身体的,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指纹。
14.【答案】①②③④⑦⑧⑨⑩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自然现象是指不在人为作用下产生的表现,是由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不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
【解答】①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②火山爆发;③“海市蜃楼”;④含羞草开花;⑦种子发芽;⑧大雁南飞;⑨昆虫蜕皮;⑩青蛙冬眠,这些都不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是自然现象;⑤人民币升值;⑥“神舟十号”上天,这是人为因素所控制的,不属于自然现象。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⑦⑧⑨⑩
15.【答案】为什么植物夏季比冬季茂盛?;枫树的叶子为什么秋天会变红?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源于一些小小的疑问,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此题可从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解答】可根据题目中告诉我们的植物四季的生长情况提出问题:问题1:为什么植物夏季比冬季茂盛?问题2:枫树的叶子为什么秋天会变红?
16.【答案】没有;钢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阅读题关键是要看清楚题目所给的信息,往往在题目中已经隐含了所要的答案。
【解答】题中所给的信息告诉我们菜刀上的锈斑大都在水滴的边缘,所以第1空填的答案为“没有”。题目中主要在讲钢铁生锈的条件,所以我们提出问题可以这样提:钢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故答案为:没有;钢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17.【答案】蒸汽机;电磁学;计算机技术;DNA;塑料薄膜;空气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舒适,使各行各业的效率更高、更安全可靠。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2)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解答】(1)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电磁学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跨入了发达的信息时代 ;现代航天技术使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遨游变幻莫测的太空 ;科学家发现了 DNA,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
(2)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如塑料薄膜对土壤的污染,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滥用科技发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故答案为:蒸汽机;电磁学;计算机技术;DNA;塑料薄膜;空气
18.【答案】实验时,你会发现明信片并不沿着竖直面下落,而是一边下落,一边绕水平对称轴翻转;它的运动是由于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造成的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实验操作题,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动手进行操作,根据实验操作将现象进行记录、分析得到答案,可能会由于操作者和外界环境等因素得到多种结果。
【解答】根据实验操作现象是:实验时,你会发现明信片并不沿着竖直面下落,而是一边下落,一边绕水平对称轴翻转。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猜测因素为:它的运动是由于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造成的。
故答案为:实验时,你会发现明信片并不沿着竖直面下落,而是一边下落,一边绕水平对称轴翻转;它的运动是由于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造成的
19.【答案】(1)硬纸板掉下,水流出(或硬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
(2)硬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
(3)硬纸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此探究题主要包含了大气压的知识,七年级学生未学过大气压,学生在作出猜测时会以瓶子与瓶盖的模型来思考这个探究题。
【解答】小题1:大部分学生认为瓶盖与瓶子之间有螺纹能拧紧,而纸板与杯子间没有所以会猜测:硬纸板掉下,水流出;猜测不一定与实验结果一致,也有部分学生会猜测:硬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两种猜测都是可以的。
小题2:通过操作实验后可以看到硬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
小题3:实验的现象与绝大部分学生的猜测不一致,将引起这部分学生的思考并提出”硬纸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的疑问。
故答案为:小题1:硬纸板掉下,水流出(或硬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小题2:硬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小题3:硬纸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1 / 1浙教版科学 七年级上 第一章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 ( )
A.用吸尘器吸尘
B.使用空调降温
C.空调将氟利昂排入大气
D.用计算机上网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A、B、D都是有益于人类生活,C从氟利昂对环境的危害入手分析。
【解答】空调中的氟利昂 进入大气的平流层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会在强烈紫外线的作用下被分解,释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会发生连锁反应,不断破坏臭氧分子,从而使大气层中的臭氧层遭受破坏。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臭氧层的破坏会使紫外线过强,从而对地球上的生物产生危害,其影响是负面的。故选C。
2.(2019七上·萧山期末)2019年11月,萧山区连续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PM25(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下列有关雾霾说法正确的是( )
A.雾霾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
B.雾霾弥散是扩散现象引起的,与分子无规则运动有关
C.城市马路经常洒水除尘、加强周边环境的绿化无法减少雾霾天气
D.持续的雾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雾,是指大气中水蒸气液化而成,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的天气现象,主要成分是微小液滴;霾,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
(2)肉眼看的到的物体运动肯定不是分子运动;
(3)根据雾霾的形成原因分析;
(4)雾霾天气会减小植物的光照,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可见度小,威胁交通安全。
【解答】A.雾霾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故A错误;
B.雾霾弥散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无关,故B错误;
C.城市马路经常洒水除尘、加强周边环境的绿化,可以减小地面浮尘飞扬到控制,从而减少雾霾天气,故C错误;
D.持续的雾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故D正确。
故选D。
3.(2019七上·宁波期中)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植物的生长 B.经济危机 C.台风 D.地震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气候的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主要有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命现象三大类。
【解答】自然灾害现象为台风、地震,生命现象比如植物的生长就是自然现象。但是经济危机是社会人为所造成的现象,不属于自然现象。
故答案为:B
4.(2019七上·衢州期中)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许多的自然现象,下列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A.青蛙冬眠 B.天宫二号卫星发射
C.刮风下雨 D.火山爆发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自然现象指自然界中由于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某种状况,其完全不受人为主观能动性因素影响。如月有阴晴圆缺,四季变化,气候的冷暖,刮风下雨,白天黑夜等。主要有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命现象三大类。
【解答】青蛙冬眠、刮风下雨、火山爆发都属于自然现象,天宫二号卫星发射不是由于大自然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状况,它是受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并不属于自然现象。
故答案为:B
5.(2019七上·天台月考)科学并不是那么的神秘。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平常的事情里就蕴含着科学道理,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科学研究是科学家的事,我们无法研究
D.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 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学习科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预测各种事物、现象及其变化。
【解答】A、 科学研究是从疑问开始的, 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A说法正确。
B、 只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B说法正确。
C、科学研究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也与我们密切相关, 只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C说法错误。
D、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 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进行科学的学习和研究,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
6.(2019七上·吴兴期末)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太湖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
B.长岛公园内哪种花卉最美观
C.西山漾湿地公园内哪几种植物会冬季开花
D.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它包括一定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但尚无确定的答案,所以,我们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寻找,去探索。
【解答】A、哪种鱼类脂肪含量最低,具有科学探究意义,属于科学问题;故A正确;
B、公园中哪种花卉最美丽,只需要观察即可,不属于科学问题;故B错误;
C、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冬季开花,不同种类的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属于科学问题;故C正确;
D、不同种类的植物的生长速度不同,因此探究保护区内的植物生长速度具有科学意义,属于科学问题;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7.(2018七上·温岭期中)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好处,但也给人类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下列事件能说明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是( )
A.奶粉中用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 B.制造假币在市场上流通
C.多媒体在教学上的应用 D.“地沟油”经重新提炼回到餐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A、根据三聚氰胺有毒进行分析;
B、根据假币的危害进行解答;
C、根据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解答;
D、根据地沟油的危害进行解答。
【解答】A、三聚氰胺是一种有害物质,能够危害人体的健康,故A错误;
B、使用假币会扰乱金融市场,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故B错误;
C、多媒体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故C正确;
D、地沟油中含有有害物质,食用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故D错误;
故选C。
8.(2018七上·宁波期中)你喜欢《科学》吗?我们进入科学世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 )
A.积累成果,发现规律 B.搜集资料,书写论文
C.看书学习,认真作业 D.观察和实验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指的就是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探索自然规律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解答】进入科学世界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观察和实验;故D符合;
故答案为:D。
9.(2018七上·杭州月考)下列问题不是科学研究范围的是( )
A.月相的变化规律 B.地球自转方向
C.日本常发生地震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指的就是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解答】A、月相的变化规律是自然现象,属于科学研究范围;故A错误;
B、地球自转是自然现象,属于科学研究范围;故B错误;
C、地震是自然现象,属于科学研究范围;故C错误;
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政治事件,不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科学研究范围;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0.(2018七上·绍兴月考)下列情景可能发生的是( )
A.有人居然用一块冰将一张纸点燃了
B.小明家住南沙,他在家中用不加盖的铁锅将水烧到了 120℃
C.传说中项羽能用手提自己的头发将自己提离地面
D.宇航员们在太空中行走时可不通过任何工具而自由交谈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有助燃剂;
【解答】A、将冰磨成凸透镜,通过透镜的汇聚作用,汇聚阳光可以点燃纸张;故A正确;
B、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不可能达到120℃;故B错误;
C 、手给身体向上的力,身体施加一个向下的力,向下的力大于向上的力,因此不可能提起自身;故C错误;
D、太空中是真空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需要借助工具才可以自由交谈;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1.下列事物的变迁不能反映科学改变人们生活的是( )
A.唐诗→宋词→元曲 B.电话→寻呼机→手机
C.留声机→随身听→MP3 D.煤炉→燃气灶→电磁炉
【答案】A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的发展改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工业化时代——电器时代——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解答】唐诗→宋词→元曲,这是属于文学上的发展,不能反映科学改变人们生活。
电话→寻呼机→手机,这是人类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反映了科学改变人们生活。
留声机→随身听→MP3,这是人类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反映了科学改变人们生活。
煤炉→燃气灶→电磁炉,这是人类的技术水平的提高,反映了科学改变人们生活。
故选A。
1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社会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下列属于科学技术带来负面影响的是( )
A.用吸尘器吸尘
B.用空调降温
C.电冰箱、空调等大量使用氟利昂
D.用计算机上网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为社会造福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
【解答】用吸尘器吸尘,给人们带来清洁方便,属于为社会造福。
用空调降温,让炎热的夏日不再炎热,属于为社会造福。
电冰箱、空调等大量使用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用计算机上网,可以聊天、购物、查资料等,属于为社会造福。
故选C。
二、填空题
13.(2018七上·宁波期中)地球上所有人的 都不相同,警察常利用它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答案】指纹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科学技术的正面应用。
【解答】警察通常是通过指纹来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身体的,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指纹。
14.(2018七上·湖州月考)有下列现象:①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②火山爆发;③“海市蜃楼”;④含羞草开花;⑤人民币升值;⑥“神舟十号”上天;⑦种子发芽;⑧大雁南飞;⑨昆虫蜕皮;⑩青蛙冬眠。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 。
【答案】①②③④⑦⑧⑨⑩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自然现象是指不在人为作用下产生的表现,是由大自然的运作规律自发形成的,不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
【解答】①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②火山爆发;③“海市蜃楼”;④含羞草开花;⑦种子发芽;⑧大雁南飞;⑨昆虫蜕皮;⑩青蛙冬眠,这些都不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是自然现象;⑤人民币升值;⑥“神舟十号”上天,这是人为因素所控制的,不属于自然现象。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⑦⑧⑨⑩
15.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在植物园中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春天来了,枫树、柳树长出了绿叶。夏季各种树木都生长得十分茂盛。随着秋季的降临,有的树木叶子开始变黄,枫树的叶子却逐渐变红,而松柏却四季常青,植物园显得绚丽多彩。对自然界中的这些平常现象,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你感兴趣的两个问题:
问题1:
问题2:
【答案】为什么植物夏季比冬季茂盛?;枫树的叶子为什么秋天会变红?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源于一些小小的疑问,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此题可从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解答】可根据题目中告诉我们的植物四季的生长情况提出问题:问题1:为什么植物夏季比冬季茂盛?问题2:枫树的叶子为什么秋天会变红?
16.小明在家中做饭时发现他家的菜刀生锈了。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菜刀上的锈斑大都在水滴的边缘,呈圆形,而水滴的中间大多 (选填“有”或“没有”)生锈。请提出一个问题: ?并根据生活经验探究一下钢铁生锈的条件。
【答案】没有;钢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阅读题关键是要看清楚题目所给的信息,往往在题目中已经隐含了所要的答案。
【解答】题中所给的信息告诉我们菜刀上的锈斑大都在水滴的边缘,所以第1空填的答案为“没有”。题目中主要在讲钢铁生锈的条件,所以我们提出问题可以这样提:钢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故答案为:没有;钢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17.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 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的发明使人类跨入发达的信息时代;科学家发现了 ,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但同时, 的大量使用对土地产生了污染;汽车的大量使用使 污染严重……
【答案】蒸汽机;电磁学;计算机技术;DNA;塑料薄膜;空气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1)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舒适,使各行各业的效率更高、更安全可靠。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2)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解答】(1)科学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对自然界各种事物的认识,人类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逐渐提高。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电磁学的创立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使人类跨入了发达的信息时代 ;现代航天技术使人类能够探索宇宙的奥秘,遨游变幻莫测的太空 ;科学家发现了 DNA,为人类打开了遗传科学的大门……
(2)科学技术在改变我们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如塑料薄膜对土壤的污染,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生活的同时,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滥用科技发明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故答案为:蒸汽机;电磁学;计算机技术;DNA;塑料薄膜;空气
18.手持一张明信片使它的平面处于竖直平面内。想一想,松手以后明信片将怎样运动?记录你看到的现象。 。想一想,明信片下落的情况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实验时,你会发现明信片并不沿着竖直面下落,而是一边下落,一边绕水平对称轴翻转;它的运动是由于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造成的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实验操作题,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动手进行操作,根据实验操作将现象进行记录、分析得到答案,可能会由于操作者和外界环境等因素得到多种结果。
【解答】根据实验操作现象是:实验时,你会发现明信片并不沿着竖直面下落,而是一边下落,一边绕水平对称轴翻转。根据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猜测因素为:它的运动是由于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造成的。
故答案为:实验时,你会发现明信片并不沿着竖直面下落,而是一边下落,一边绕水平对称轴翻转;它的运动是由于重力作用和空气阻力的影响造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所示,先在杯子中装满水(如图甲),再盖上硬纸板(如图乙),然后用手压着硬纸板将它倒置过来,放手后(如图丙),你猜测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经过操作后,你又看到了什么现象?对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将它记录在下面横线上。
(1)你的猜想: 。
(2)亲自动手实验后,你看到的现象是: 。
(3)你的问题是:
【答案】(1)硬纸板掉下,水流出(或硬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
(2)硬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
(3)硬纸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此探究题主要包含了大气压的知识,七年级学生未学过大气压,学生在作出猜测时会以瓶子与瓶盖的模型来思考这个探究题。
【解答】小题1:大部分学生认为瓶盖与瓶子之间有螺纹能拧紧,而纸板与杯子间没有所以会猜测:硬纸板掉下,水流出;猜测不一定与实验结果一致,也有部分学生会猜测:硬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两种猜测都是可以的。
小题2:通过操作实验后可以看到硬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
小题3:实验的现象与绝大部分学生的猜测不一致,将引起这部分学生的思考并提出”硬纸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的疑问。
故答案为:小题1:硬纸板掉下,水流出(或硬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小题2:硬纸板不会掉下,水不会流出;小题3:硬纸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