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生物》
选修3
1.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专题1《基因工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简述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
2、尝试设计某一转基因生物的研制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
2、教学难点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
四个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步骤一:目的基因的获取
目的基因是人们所需要转移或改造的基因,
获取目的基因是实施基因工程的第一步 。
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还有植物的抗病(抗病毒、抗细菌)基因、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以及人的胰岛素基因、干扰素基因等。
目的基因的获得
从基因文库获得
基因文库
利用PCR技术扩增
人工合成
基因组文库
部分基因文库
已知序列
未知序列
哪些新技术能大大简化基因工程的操作技术?
1)DNA序列自动测序仪:
2)PCR技术:
对提取出来的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
使目的基因的片段在短时间内成百万倍地扩增。
3)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基因文库:
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的基因,称为基因文库(gene library)
基因组文库:
基因文库中包含了一种生物所有的基因,这种基因文库叫做基因组文库.
部分基因文库:
基因文库中包含了一种生物的一部分基因,这种基因文库叫做部分基因文库.
用DNA重组技术将某种生物的总DNA用特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成一个个片段,然后将这些片段随机地连接在某些质粒或其他载体上,再将它们转移到适当的宿主细胞中,通过细胞的增殖而构成各个片段的无性繁殖系(克隆),当这些克隆多到可以包括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时,这一批克隆的总体就称为该种生物的基因文库。这一定义也适用于线粒体DNA和叶绿体DNA,分别称为某种生物的线粒体基因文库或叶绿体基因文库。为了有效地保存基因文库,可通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繁殖而使包含各个特定DNA片段的细菌增多。通过分子杂交的方法,可以筛选出包含有所需基因的DNA片段的细菌(或噬菌体)。经过扩增得到大量这样的细菌(或噬菌体),从中便可分离出所需基因的DNA片段。建立和使用基因文库是分离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的有效手段,对于基因定位和基因工程的研究都很有用。
人工合成
已知其序列
已知其mRNA 的序列
已知其翻译产物的氨基酸序列
步骤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用一定的限制酶切割质粒,使其出现一个切口,露出黏性末端。
2)用同一种限制酶切断目的基因,使其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
3)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的切口处,再加入适量DNA连接酶,形成了一个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来源的基因重组的过程。
常用的受体细胞:
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原理
借鉴细菌或病毒侵染细胞的途径。
步骤三: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转化
①直接导入法有电击、显微注射、直接吸收、基因枪等方法。
(1)电击法:借助电击仪高压脉冲把目的基因打入宿主细胞。
(2)显微注射法:利用微量注射器在显微镜下直接把目的基因注入宿主细胞。
(3)直接吸收法:把目的基因和宿主细胞混在一起,让其吸收。
(4)基因枪法:在金属微粒上涂一层目的基因,然后发射到宿主细胞中。
②间接导入法常用的载体是质粒、λ噬菌体、科斯质粒。
(1)质粒是细菌染色体DNA以外的环状双链DNA分子,它能自我复制,也可整合到细胞染色体DNA中与其一起表达。质粒通常还含有标记基因,这可以从细胞的表型特征来识别。
(2)λ噬菌体是一种细菌病毒,其环状双链DNA可以作为目的基因的载体。
(3)科斯质粒是一种杂种质粒,含有质粒和λ噬菌体的部分顺序,很适合用作真核生物基因的载体。
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
其他方法:基因枪法,花粉管通道法
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
显微注射法
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
大肠杆菌细胞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
首先用Ca2+ 处理细胞,以增大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细胞处于一种能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生理状态,这种细胞称为感受态细胞.
第二步是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第三步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随其繁殖而复制,由于细菌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
1)将细菌用CaCl2处理,以增大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2)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进入受体细胞。
3)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随其繁殖而复制,由于细菌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
步骤四: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四环素
抗性基因
氨苄青霉
素抗性基因
四、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检测与鉴定的目的
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
和表达其遗传特性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了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
2、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另外: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思考:检测mRNA 是否合成,可以用分子杂交的方法吗?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抗原—抗体杂交
##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
不能,受体细胞必须表现出特定的性状,才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
受体细胞摄入DNA分子后就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表达吗?
若不能表达,要对抗虫基因再进行修饰。
前三步的处理十分繁锁,为保证目的基因得到有效利用,通常用大量的受体细胞来接受不多的目的基因。这样,处理的受体细胞中真正摄入了目的基因的很少,必须将它从中检测出来。
无表达产物
无表达产物
有表达产物
无表达产物
细菌的检测,将每个受体细胞单独培养形成菌落,检测菌落中是否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淘汰无表达产物的菌落,保留有表达产物的进一步培养、研究。
多细胞生物的检测,将每个受体细胞单独培养并诱导发育成完整个体,检测这些个体是否摄入目的基因,摄入的基因是否表达(是否表现出相应的性状)。淘汰无变化的个体,保留有相应变化的个体进一步培养、研究。
例:用棉铃饲喂棉铃虫,如虫吃后不出现中毒症状,说明未摄入目的基因或摄入目的基因未表达。如虫吃后中毒死亡,则说明摄入了抗虫基因并得到表达。
寻根问底——
(1)为什么要构建基因文库?直接从含有目的基因的生物体内提取不行吗?
提示:构建基因文库是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之一,并不是惟一的方式。如果所需要的目的基因序列已知,就可以通过PCR方式从含有该基因的生物的DNA中,直接获得,也可以通过反转录,用PCR方式从mRNA中获得,不一定要构建基因文库。但如果所需要的目的基因的序列完全不知,或只知道目的基因序列的一段,或想从一种生物体内获得许多基因,或者想知道这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之间有多少基因不同,或者想知道一种生物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表达的基因有什么不同,或者想得到一种生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往往就需要构建基因文库。
寻根问底:将目的基因直接导入受体细胞不是更简便吗?如果这么做,结果会怎样?
提示:有人采用总DNA注射法进行遗传转化,即将一个生物中的总DNA提取出来,通过注射或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受体植物,没有进行表达载体的构建,这种方法针对性差,完全靠运气,也无法确定什么基因导入了受体植物。此法目前争议颇多,严格来讲不算基因工程。
1.利用大肠杆菌可以生产出人的胰岛素,联系前面有关细胞器功能的知识,结合基因工程操作程序的基本思路,思考一下,若要生产人的糖蛋白,可以用大肠杆菌吗?
有些蛋白质肽链上有共价结合的糖链,这些糖链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上加工完成的,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大肠杆菌不存在这两种细胞器,因此,在大肠杆菌中生产这种糖蛋白是不可能的。
2.β-珠蛋白是动物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当它的成分异常时,动物有可能患某种疾病,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假如让你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使大肠杆菌生产出鼠的β-珠蛋白,想一想,应如何进行设计?
寻根问底:
(1)从小鼠中克隆出β-珠蛋白基因的编码序列(cDNA)。
(2)将cDNA前接上在大肠杆菌中可以适用的启动子,另外加上抗四环素的基因,构建成一个表达载体。
(3)将表达载体导入无四环素抗性的大肠杆菌中,然后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大肠杆菌。如果表达载体未进入大肠杆菌中,大肠杆菌会因不含有抗四环素基因而死掉;如果培养基上长出大肠杆菌菌落,则表明β-珠蛋白基因已进入其中。
(4)培养进入了β-珠蛋白基因的大肠杆菌,收集菌体,破碎后从中提取β-珠蛋白。
思考:作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只需含有目的基因就可以完成任务吗?为什么?
不可以。因为目的基因在表达载体中得到表达并发挥作用,还需要有其他控制元件,如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必须构建上述元件的主要理由是:
(1) 生物之间进行基因交流,只有使用受体生物自身基因的启动子才能比较有利于基因的表达;
(2) 通过cDNA文库获得的目的基因没有启动子,只将编码序列导入受体生物中无法转录;
(3) 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生物中需要有筛选标记;
(4) 为了增强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往往还要增加一些其他调控元件,如增强子等;
(5) 有时需要确定目的基因表达的产物存在于细胞的什么部位,往往要加上可以标识存在部位的基因(或做成目的基因与标识基因的融合基因),如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等。
3.根据农杆菌可将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的机理,你能分析出不能导入单子叶植物的原因吗 若将一个抗病基因导入小麦中,理论上讲你应该怎样做
①要选择合适的农杆菌菌株,因为不是所有的农杆菌菌株都可以侵染单子叶植物;
②要加趋化和诱导的物质,一般为乙酰丁香酮等,目的是使农杆菌向植物组织的受伤部位靠拢(趋化性)和激活农杆菌的Vir区(诱导)的基因,使T-DNA转移并插入到染色体DNA上。
1为了培育节水高产品种,科学家将大麦中与抗旱节水有关的基因导入小麦,得到转基因小麦,其水分利用率提高了20%。这项技术的遗传学原理是
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基因复制 D.基因分离
巩固练习
2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培育的抗虫棉是否成功,最好检测
A.是否有抗生素产生
B.是否有目的基因表达
C.是否有抗虫的性状出现
D.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
巩固练习
3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天冬氨酸、甘氨酸和丝氨酸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
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B.促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复制
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
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
巩固练习
4根据mRNA的信息推出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
A、用DNA探针测出目的基因
B、用mRNA探针测出目的基因
C、用mRNA反转录形成目的基因
D、用PCR技术扩增mRNA
巩固练习
5 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
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DNA聚合酶等⑤mRNA⑥核糖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⑥
巩固练习
6 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多种,下列不属于目的基因获取方法的是()
A、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
B、从cDNA文库中获取
C、从含目的基因生物细胞中获取
D、利用PCR技术获取
巩固练习
7 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
A、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B、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转移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C、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D、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克隆牛。
巩固练习
8 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使用
B、 DNA连接酶可以切断磷酸二酯键
C、 质粒都可以做载体
基因工程都能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
巩固练习
9 科学家将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胚胎细胞的DNA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在每一只鸡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药物蛋白;而且这些验收孵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据此分析()
A.这些鸡是转基因工程的产物
B.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该过程运用了胚胎移植技术
D. 该种变异属于定向变异
巩固练习
10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办法生产人白细胞干扰素的基本过程图,据图回答:
(1)①过程需要_______________酶的参与。(2)②物质是从大肠杆菌分离出的_________________。其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它必须能在宿主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过程表明目的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