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附答案 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附答案 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2 16:35: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一、单项选择题(共32分)
1.
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A.
大声呼救
B.
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C.
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D.
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2.
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交谈是由于
?
A.
生活条件发生了变化,人的发声器官不能准确发出声音
B.
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人的听觉器官受到影响
C.
月球上没有空气作为介质
D.
穿着宇航服,直接交谈不方便
3.
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
A.
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
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
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
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4.
如图所示,将一个塑料泡沫小球放在扬声器前方,当扬声器开始发声时,小球将会
?
A.
移离扬声器
B.
前后移动
C.
向左侧移动
D.
向右侧移动
5.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听到声音变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现象表明手机的振动频率变小
B.
实验现象表明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
空气越稀薄,手机扬声器振幅越小
D.
通过该实验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6.
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不同
B.
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
C.
用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
D.
声音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
7.
人在岸边向水面上
点扔一块石头,与
点距离相等的人、鸟、鱼,最先听到声音的是
?
A.

B.

C.

D.
同时
8.
骨传导是一种可以通过头骨、颌骨等介质来传导声音的方式。关于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讨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听觉系统正常的人听到声音,大部分是通过空气传导
B.
部分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
C.
听觉系统正常的人不仅能通过空气传导听声音,也能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
D.
听觉系统正常的人通过空气传导能听到别人的声音,通过骨传导只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8分)
9.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句《黄河大合唱》中的歌词,其中涉及到的发声体分别是
?、
?、
?。
10.
小明把耳朵贴在很长的自来水管(里面有水)的一端,小芳在另一端敲击水管,小明听到
?次响声,最后一次声音是通过
?传入耳朵的。
11.
如图所示,将一正在发声的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注射器中音乐芯片的声音会变
?(选填“响”或“轻”),其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通过此实验的事实结合合理推论可以得出结论:
?。
12.
我们听到的“隆隆”的雷声是通过
?
传播的。我们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其原因是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
?,光的速度为
?。
13.
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14.
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用手指轻轻划过桌面,小雄同学只有把耳朵紧贴桌面时才能听见清晰的声音,这说明
?可以传声。本实验中,如果小华同学用很大的力气敲击桌面,
?(选填“也能”或“不能”)得出这个结论。
15.
如图所示,把振动的音叉移近一个用细绳吊着的轻小塑料球,音叉并没有碰到球,球就动了起来,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的振动,引起了
?的振动,从而引起了塑料球的
?。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
16.
音乐会上人们听到优美的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
?
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可以在
?

?
中传播。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

17.
某人在高楼的阳台上用望远镜观察远处建筑工地上打桩机的打桩情况,发现打桩机的汽锤以每秒
次的频率撞击水泥桩,他听到的打击声刚好与看到的击桩动作一致。当他看到汽锤留在桩上后,又听到了
次撞击声。由此可知,观察者离打桩机的距离约为
?米。(设当时的声速为
米/秒)
18.
一切发声体都在
?,声音靠
?传播,
?
不能传声。
19.
渔民在捕鱼时常用木棒敲打船板发出声响把鱼群驱赶到一定的方向去,以利于捕捞,这是利用了水能够
?的原理。古代人们在旷野地区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来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
?的知识。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10分)
20.
如图所示,将击响的音叉插入水中时,会溅起水花,如果音叉停止发声,水花也就消失。这个实验说明:
(1)
?;
(2)
?。
答案
1.
B
2.
C
【解析】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作为介质,所以在月球上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交谈。
3.
A
4.
B
5.
D
【解析】A选项:频率表示的是物体振动快慢,影响的是音调的高低,对响度没有影响,故A错误;
B选项:实验现象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
C选项:手机的扬声器发声部位振幅与空气没有关系,故C错误;
D选项:瓶内很难形成真空,瓶内的少量空气和瓶体,仍可将声音传出,该实验通过科学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D正确。
6.
C
【解析】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的振幅不同,音叉发声的响度不同,选项A错误;
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响度就越大,选项B错误;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选项D错误。
7.
C
8.
D
【解析】听觉系统正常的人听到声音,主要是依靠空气传导,也能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故A、C选项正确。失去听觉有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只要不是神经性耳聋,通过骨传导仍能感知声音,故B选项正确。听觉系统正常的人通过空气传导能听到别人的声音,通过骨传导也能听到别人的声音,故D选项错误。
9.
空气;马;水
10.
;空气
【解析】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水、空气三种介质的传播速度依次减小,所以听到三次声音依次是水管、水、空气传来的,其中第三次听到的声音是依靠空气传来的。
11.
轻;空气(气体);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12.
空气;大;
【解析】打雷是带不同电荷的云相遇发生的剧烈的放电现象,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打雷时,闪电和雷声是同时发生的,但光速比声速快,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光的速度为

13.
能量;信息。
【解析】医院利用超声打掉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
14.
固体;不能
【解析】小雄同学的耳朵紧贴桌面时才能听到清晰的声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大力敲击桌面时,声音也可能是从空气中传来的,故不能得出固体可以传声的结论。
15.
音叉;空气;振动;声波是由发声体的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的
16.
振动;固体;液体;
【解析】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17.
18.
振动;介质;真空
19.
传播声音;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20.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当振动停止时,声音也随之停止
第1页(共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