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专题5
生态工程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平和一中
高二生物组
周新新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教学目标:
(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资料分析
资料1:
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的最大洪灾。加上其他地区水灾,1998年全国受灾人数上亿,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的土地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具有蓄洪作用的湖泊面积急剧减少。
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但这也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而导致的温度升高、气候异常有关。
《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经济》: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而生态赤字却是我们透支于子孙后代。生态学家与经济学家之间的关系,应当犹如建筑师与制造商之间的关系,理应由生态学家给经济发展提供蓝图……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携起手来就可以构建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生态经济。
L.R.布朗
美国经济学家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生态工程
理论基础
生态学和系统学等
技术手段和方法
通过
、调控和技术组装,对
的生态环境进行
,对造成
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目的
遵循自然界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
,达到经济效益
和
的同步发展,从而促进
和
的和谐发展。
特点
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系统设计
已被破坏
修复、重建
环境污染和破坏
物质循环
环境污染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人类社会
自然环境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定义:
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区域小循环和全球地质大循环,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2)理论基础:
物质循环
如何理解
——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例如,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氮、磷等养分就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说“污染物是放错了地方没有被利用的资源”。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垃圾分类
电池、塑料、果皮、厕纸、过期化妆品、烟头、玻璃、剩菜剩饭、布料、荧光灯管、金属、灯泡、骨头、油漆桶、废纸、过期药品、菜根菜叶、食品包装袋、水银温度计、灰土砖头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1)定义:物种多而繁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以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众多的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生产力。
2、物种多样性原理
2)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遇虫害而死的松林
食物链短而单调,缺少松毛虫、天牛的天敌。
生物多样性很高的珊瑚礁
西北地区年降雨量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的地区,却被硬性规定种植属于乔木的杨树,“杨家将”因为不适应长成了“小老头”,防护林变成了残败的“灰色长城”。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资料分析讨论:
水葫芦泛滥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3、协调与平衡原理
1)定义: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
2)意义: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提示:抗寒、耐旱,适应性强的沙棘,耐盐碱力较强的沙枣等植物。
资料分析问题讨论
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些特征的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4、整体性原理
1)含义:
2)意义:只有应用整体性原理,才能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
⑴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含义: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意义: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从而达到功能改善的效果。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实例——桑基鱼塘、农作物的间作套种
⑵系统整体性原理
1)含义:系统各组分之间要在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2)意义: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通常情况下,失去了共生藻类的珊瑚虫会因为死亡而导致珊瑚礁逐渐“白化”,失去其鲜艳的色彩,那里的生物多样性也将锐减,从而造成系统的崩溃。
例如:珊瑚礁之所以能够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得益于珊瑚虫和藻类组成的高效的植物—动物营养循环。
固氮菌为豆科作物提供氮素,而豆科作物为其提供能量和其他营养,两者的共生使豆科作物能够在氮素缺乏的土地上生长;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
豆科作物和固氮菌的共生
意义
举例
物质循环
再生原理
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无废弃物农业”
物种多样
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三北”防护林减少的问题、珊瑚礁区生态系统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协调与平
衡原理
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太湖富营养化、西北地区的防护林问题
意义
举例
整体性
原理
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林业建设中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问题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分布式优于集中式和环式
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
桑基鱼塘
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
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
珊瑚礁区的藻类和珊瑚虫的关系
与一般的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不具备的特点是( )。
A.主要利用化石能(如煤、石油等)
B.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C.防止环境污染
D.能保持生物的多样性
A
【解析】生态工程一般在人工设计和人为参与调控下,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最终使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增强,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
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B.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C
本题考查对生态工程概念的理解,A选项为生态工程产生的背景,B、D选项为生态工程的意义,C选项描述明显错误。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
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C.生态工程以充分利用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C
生态工程的建设应遵循以上原理,但不同的生态工程遵循的原理可以不同。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反整体性原理。
3.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实例中,错误的是( )。
D
选项
有关实例
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
A
无废弃物农业
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
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
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
C
无锡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起大面积水华
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
D
前面造林,后面砍林
违反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点击添加文本
课后思考
为什么我国要大力发展沼气工程?
目前沼气工程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