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4节)复习梳理训练
考点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1)宏观: 。
(2)微观: 。
2.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3. 无水硫酸铜粉末呈 色,遇水变成 色,因此我们通常会用无水硫酸铜粉末检验 的存在。
4. 农业上为什么可以用波尔多液(含硫酸铜)来消灭病菌?如果不慎误服硫酸铜等重金属盐引起中毒,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解毒?
。
5. 氯化铁溶液显 色,滴加硫氰化钾溶液后呈 色,通常可以通过这个反应来检测 的存在。
6. 几种离子的颜色:铜离子显 色,亚铁离子显 色。
例1 下列有关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海水中获得物质都需要经过化学变化
B. 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发生了化学变化
C.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D. 电灯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跟踪练习1】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有脱水性——作干燥剂
B. 氧气具有助燃性——作燃料
C. 木炭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D.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酸性——作碳酸饮料
考点二 物质的酸碱性和pH
测定物质酸碱性的方法:
(1)用pH试纸测定:用洁净干燥的 蘸取待测试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
比较。如果使用的pH试纸先用蒸馏水润湿,则测碱性溶液会偏 ,测酸性溶液会偏 。pH试纸测得的酸碱度范围是 。
(2)用酸碱指示剂:①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成 色,遇碱变成 色;②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和中性溶液呈 色,遇碱变成 色。指示剂和酸碱混合后变色的是 ,而且能测酸碱性的前提条件是酸和碱必须 。
例2 现有下列七种液体,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或科学知识判断,其中pH<7的是 ,pH>7的是 。(填序号)
①肥皂水 ②食盐水 ③杨梅汁 ④白糖水 ⑤酒精 ⑥蒸馏水 ⑦苏打水
【跟踪练习2】 在相同条件下,H2S(氢硫酸)的酸性比H2SO3(亚硫酸)的酸性强,H2S(氢硫酸)是H2S(硫化氢)气体的水溶液,H2SO3(亚硫酸)是SO2与水反应后形成的溶液。在室温时,向饱和的H2SO3溶液中通入H2S气体,发生的反应如下:2H2S+H2SO33S↓+3H2O。下列几幅图中,与向H2SO3溶液中通入H2S的体积和溶液pH的关系相符的是……………………………………………………………………………………………( )
考点三 酸的性质
1. 电离:某些化合物溶于 或者处于 状态时,能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电离。溶液总是呈电中性,所以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的总数目与阳离子所带电荷的总数目是 的,电性 。
2. 酸的定义: 。
3. 盐酸
物理性质: ,浓盐酸具有很强的 ,所以浓盐酸敞口放置会在瓶口看到白雾,白雾的形成原因是 。工业上的盐酸因含有 显黄色。浓盐酸敞口放置,溶液的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会 。
4. 硫酸
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 液体,具有 性,所以通常可以用作某些气体的 剂,可以用来干燥 等,不能用来干燥 等碱性气体。在稀释浓硫酸的时候一定要将 沿着玻璃棒或者烧杯壁慢慢倒入 中,并不断用 搅拌。特有的化学性质: ,能将化合物中的氢、氧元素按照水的组成比例脱去。
5. 酸的通性
(1)使指示剂变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能和许多活泼金属反应生成 和 。(常见的铜和银不能跟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举例: 。
(3)能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 和 。举例: 。
(4)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和 。举例: 。
(5)和某些盐反应生成 和 。举例: 。
例3 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上述反应中无现象的是 (填字母序号)。
(2)将反应后D和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与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OH)2和HCl; 猜想四: 。
【讨论与交流】经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
371475040005【跟踪练习3】 (2019·丽水)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M点溶液和N点溶液共有的离子只有一种
B. 该反应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C. 检验M点溶液中是否有H+可滴加Na2CO3溶液
D. 检验N点溶液中是否有OH-可滴加Ba(NO3)2溶液
考点四 常见的碱
1. 氢氧化钠
①俗称: 。②具有腐蚀性。③潮解: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水潮解,因此氢氧化钠固体常作干燥剂,可以干燥氧气、氢气等,但不能干燥 、 等酸性气体。潮解是物理性质。④溶解性:极易溶于水,溶解时会放出大量的 。
2. 氢氧化钙
①俗称: 。②具有腐蚀性。③溶解性:微溶于水,且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水溶液称作石灰水。通常用来检验 。④用途:改良 土壤,制作漂白粉。
3. 碱的通性
①能使指示剂变色:可溶性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②可溶性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 和 。(CO和NO除外)。③能与酸反应生成 和 。④可溶性碱能与某些可溶性盐反应生成 和 。
4. 酸和碱发生的反应叫做 ,实质是 。
97663068199000例4 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丽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钙能够与图中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检验反应③能够发生,你可以选择的物质有 。
A. HCl B. CuCl2 C. CaO D. CaCO3 E. Na2CO3
(2)农业上常用氢氧化钙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其化学性质中的 (填序号)。
(3)运用图中④的性质可以用来检验 (填物质名称)。
考点五 酸与碱的反应
例5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过程并帮助他们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Na2SO4和H2SO4。
猜想三:Na2SO4、H2SO4和NaOH。
猜想四: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是猜想 ,理由是 。
【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认为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表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1—4节)
考点一:1. (1)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是否有新的分子生成
2. 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3. 白 蓝 水 4. 因为波尔多液中含Cu2+,可以使蛋白质凝固变性。可以喝牛奶解毒 5. 黄 血红 Fe3+ 6. 蓝 浅绿
例1 B 【跟踪练习1】C
考点二:(1)玻璃棒 标准比色卡 小 大 0~14 (2)红 蓝 无 红 指示剂 溶于水
例2 ③ ①⑦ 【跟踪练习2】B
考点三:1. 水 受热熔化 相等 相反 2.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3.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挥发性 挥发出的HCl气体遇到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 Fe3+ 减小
4. 无色、黏稠 吸水 干燥 H2、O2、N2 NH3 浓H2SO4 水 玻璃棒 脱水性 5. (1)红 (2)盐 氢气 Fe+2HClFeCl2+H2↑ (3)盐 水 MgO+2HClMgCl2+H2O (4)盐
水 2NaOH+2HCl2NaCl+2H2O (5)盐 酸 AgNO3+HCAgCl↓+HNO3
例3 D NaCl、Na2CO3 氢氧化钙和盐酸不能共存 有气泡冒出 【跟踪练习3】C
考点四:1. ①烧碱、火碱、苛性钠 ③SO2 CO2 ④热
2. ①熟石灰、消石灰 ③降低 CO2的存在 ④酸性
3. ①蓝 红 ②盐 水 ③盐 水 ④新碱 新盐
4. 中和反应 H++OH-H2O
例4 (1)BE (2)② (3)二氧化碳
考点五:例5 【学生板演】2NaOH+H2SO4Na2SO4+2H2O
【假设猜想】Na2SO4、NaOH 三
H2SO4和NaOH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1)NaOH (2)产生气泡
【评价反思】①操作中把pH试纸浸入到溶液中
②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不能推断有H2SO4,因为溶液中本来就存在Na2SO4,会生成BaSO4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