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上科学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3节)复习梳理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九上科学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3节)复习梳理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8-11 15:4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第1—3节)
复习梳理训练
考点一 合金
把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 (或 )一起 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就称为合金。钢是一种由 和 等元素组成的合金,生活中常见的合金还有 合金、 合金及钛合金等,合金往往比纯金属熔点 、硬度 、抗腐蚀性 。
例1 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铜的硬度比铜的小 B. 铝的导电性比铜的好
C. 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的高 D. 钛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不锈钢的好
【跟踪练习1】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一种碳单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纸一样薄的手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等产品。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一定不正确的是………………………………………………( )
A. 含碳元素和铝元素 B. 是一种碳单质
C. 具有导电性 D. 具有可燃性
考点二 金属活动性比较
1.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填写元素符号)
2. 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一种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
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排在 前面的金属可以把 里的氢置换出来。
例2 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科学的有效方法。现有下列反应:
①Zn+CuCl2ZnCl2+Cu ②Cu+2AgNO3Cu(NO3)2+2Ag ③Cl2+2NaBr2NaCl+Br2 ④Br2+2NaI2NaBr+I2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 反应。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用同样的思维分析③和④,我们可知Cl2、Br2、I2的非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是 。
【跟踪练习2】 下列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
A. AgCl B. CuCl2 C. FeCl3 D. ZnCl2
考点三 金属与盐反应
一种活动性强的金属(钾、钙、钠除外)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当两种金属能同时和一种盐溶液反应时,金属活动性 的金属先把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当一种金属能同时与两种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活动性较 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例3 向盛有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渐加入金属锌。下列图像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跟踪练习3】 在实验室中,小科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验现象判断,小科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 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 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 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考点四 金属与酸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和酸反应,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影响金属和酸反应快慢的因素:①酸的种类和浓度;②金属的种类和 ;③温度。
34950406858000例4 室温下,Mg、Fe、Zn三种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其发生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反应速率:Mg>Fe>Zn
B. 消耗的金属质量:MgC. 反应生成氢气质量:Mg>Fe>Zn
D. 反应后溶液质量:Mg【跟踪练习4】 将质量均为10克的Mg、Fe、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的三份稀盐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
考点五 金属与酸的计算问题
金属与酸的计算要结合化学方程式和图像信息计算。
326961515240000例5 在烧杯中加入一片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放出的原因是      。
(2)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跟踪练习5】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放入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某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包破损的“双吸剂”,他们取五份样品,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稀硫酸(该过程中只考虑氧化铁和铁分别与稀硫酸的反应)。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
(1)食品包装袋内的“双吸剂”主要吸收 。
(2)计算该实验中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考点六 有机合成材料
一类含 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大多数有机物含有 、 、 、 等元素。大多数有机物易 、易 ,保存时一定要 ,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 ,防止着火或爆炸。
例6 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的主角是两只高2.45米、质量仅为10千克的熊猫木偶,它们的主要原材料是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其中铝合金属于( )
A. 金属材料 B. 有机合成材料
C. 无机非金属材料 D. 陶瓷材料
【跟踪练习6】 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参考答案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3节
考点一:金属 非金属 熔合 铁 碳 铜 铝 低 大 强
例1 D 【跟踪练习1】B
考点二:1.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2. 盐 氢 酸
例2 置换 Zn>Cu>Ag Cl2>Br2>I2 【跟踪练习2】D
考点三:强 弱
例3 A 【跟踪练习3】D
考点四:表面积
例4 D 【跟踪练习4】D
考点五:
例5 (1)稀H2SO4先与氧化铝反应 (2)10%
【跟踪练习5】(1)H2O、O2
(2)设30g H2SO4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98 2
x 0.2
x=9.8g H2SO4%=×100%=32.7%
考点六:碳 C H O N 挥发 燃烧 密封 明火
例6 A 【跟踪练习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