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沪教版八上物理第1章 声 单元测试(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沪教版八上物理第1章 声 单元测试(一)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8-11 16:43: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八上物理
第1章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共28分)
1.
某人在一根较长的装有水的钢管的一头敲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头能听到三次响声,这三次响声传播的介质顺序是
?
A.
空气、水、钢管
B.
水、空气、钢管
C.
钢管、水、空气
D.
钢管、空气、水
2.
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划桨。下列有关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B.
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C.
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
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鼓声、号子声的
3.
如图所示,小亮先轻敲一下鼓,然后再重敲一下,两次敲击发出的声音,主要变化的是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4.
如图所示的漫画描述的是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跳动情况,医生使用听诊器主要是为了
?
A.
增大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
B.
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
C.
增大心脏跳动幅度,使响度增大
D.
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5.
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
?
A.
声源处
B.
传播途中
C.
人耳处
D.
考场门口
6.
如图,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
防止噪声产生
B.
阻断噪声的传播
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
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7.
用力敲鼓会比轻轻敲鼓声音大,这二次声音不同的是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8.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通过时,在
?中传播最快,
?中传播最慢。在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米/秒。
9.
电视片《舌尖
》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展现了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文化,扬州的大煮干丝、狮子头也收录在内。
《舌尖
》中的《心传》——扬州评话大师杨明坤手挥纸扇,坐在讲台上声情并茂地为一群孩子授课,杨老师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递到学生耳朵的,杨老师模仿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0.
如图所示,喇叭不发声时,纸盆上的泡沫塑料静止不动,而当喇叭发声时,纸盆上的泡沫塑料活蹦乱跳,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
?。
11.
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
?不同,而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的因素有
?

?

?。
12.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一般
?(选填“相同”或“不同”),声速跟介质的
?有关,还跟介质的
?有关;
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能区别自己的喊声和回声,你至少要离峭壁
?

13.
航天员在太空漫步时,他们即使相距很近,交谈也必须要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真空
?的缘故,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
?处减弱噪声。
14.
图所示为甲、乙两个音叉振动产生的声音在示波器上的波形图,由图可知它们的
?
不同,
?
相同(前两空均选填“音调”或“响度”);用
?
表示其响度的大小。
三、实验题(共1小题;共9分)
15.
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拨打手机,他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
四、简答题(共1小题;共10分)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里各种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请你为我市创建宜居城市,提出两条控制或减弱噪声的合理措施。(要求:措施要结合相关物理原理)
()
?
()
?。
五、计算题(共1小题;共13分)
17.
校田径运动会上
赛跑时,某记时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开始按表计时,问:计时员的记时方法正确吗?为什么?若不正确,记时员给运动员多记还是少记了多少秒?(,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
1.
C
【解析】本题中传播声音的物质有三种:水、钢管和空气,在这三种物质中,声音在钢管中传播的最快,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人在水管的另一端听到的第一声响是从钢管中传来的,第二声响是从水中传来的,第三声响是从空气中传来的。
2.
A
3.
B
4.
D
【解析】听诊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固体传声带动气体传声,而且橡胶管可以减少声音的散失,从而增大所听到的声音的响度。
5.
A
【解析】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6.
B
【解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的方法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选项B正确。
7.
C
8.
不同;固体;气体;
9.
空气;音色
10.
振动
11.
音色;弦的松紧;长短;粗细
【解析】不同乐器的材质和结构不同,发出的音色自然不同。
弦的松紧,长短,粗细影响弦乐器音调高低。
紧的,短的,细的音调高,振动频率快。
松的,长的,粗的音调低,振动频率慢。
12.
不同;种类;温度;
13.
不能传声;声源
【解析】航天员在太空漫步时,他们即使相距很近,交谈也必须要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4.
响度;音调;分贝
【解析】图中甲、乙偏离原平衡位置的距离不相等,即甲乙的振幅不同,则它们的响度不同;比较甲、乙两个波形图可知,相同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相同,即振动频率相同,则它们的音调相同;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我们用分贝()表示其响度的大小。
15.
(1)

【解析】当没有抽气时,有传声的介质,所以能听见手机铃声
??????(2)
不能
【解析】当把空气抽净以后,由于没有传声介质,所以听不到声音
??????(3)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真空不能传声
16.
()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在居民小区附近设置汽车禁鸣标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植树造林;在高速公路两旁修建隔音墙——是通过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了噪声的传播。
17.
不正确;光的传播速度是
,而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应该看到发令枪的白烟后计时,故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开始按表计时;是不正确的;给运动员少记了
【解析】光的传播速度是
,而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应该看到发令枪的白烟后计时,故裁判员听到发令枪响后才开始按表计时,是不正确的;由
,可得给运动员少记的时间为:;综上,不正确,给运动员少记了时间,少记的时间为

第1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