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课: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6-01 07:3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明朝的对外交流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明朝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二、时空大拼凑
郑和下西洋之背景
宝船 长度:120公尺
战船 长度:50.9公尺
马船 长度:104.7公尺
粮船 长度:79.2公尺
水船 长度:42公尺
在郑船队的主要船种
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
马船
战船
火铳


郑和航海图(局部)
牵星图
辨别方向
1、航海罗盘
2、牵星图
3、郑和航海图
航海罗盘



西

1、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宣扬国威
2、西洋的地理范围
文莱
西洋:指现在太平洋加里曼丹岛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文莱



西

1、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宣扬国威
2、西洋的地理范围
太平洋加里曼丹岛以西的东南亚地区及印度洋沿岸
三、看一看动动手
1、专家介绍下西洋航线
2、绘制第一次下西洋的航线
郑和下西洋之概况
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占城
暹罗
锡兰
渤尼
越南
泰国
文莱北部
斯里兰卡
麦加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人物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比较结果
地区 西洋 美洲 印度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 7次 4次 1次
人数 27800人 1500人 60人
船数 大船62艘(连小船共计200多艘) 17艘 4艘(一说3艘)
船只大小 大船长151.8米,宽61.6米 船长24.5米,宽6米 120吨100吨,50吨
到达范围 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达美洲 到达印度
时间最早
次数最多
人员最多
船只最多
海船最大
范围最广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是杰出的航海家!
四、比一比
郑和下西洋之特点
五、提取信息
郑和下西洋之历史意义
三宝庙(马来西亚)
三宝庙
(印尼爪哇岛)
三宝庙(泰国)
五、提取信息
郑和下西洋之历史意义




1、明与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
2、扩大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
文化交流
3、促进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4、打击海盗,保护海路畅通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道)。
——郑和
远航成功的原因
六、议一议
郑和下西洋之成功原因







1、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2、罗盘针的运用为航海提供了 技术支持
3、造船技术发达
4、郑和个人的才干
5、皇帝的支持
6、可贵的精神
议一议
郑和下西洋之成功原因
郑和之后不再有郑和
下西洋的遗憾
课堂小结



西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2、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3、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4、郑和是世界上杰出的航海家
课堂练习
1、最早派郑和出使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英宗 D明仁宗
B
2、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出发的地点是 ( )
A刘家港 B南京
C福州 D广州
A
课堂练习
4、郑和船队最远到达 ( )
A苏门答腊和满剌加 B古里和锡兰
C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忽鲁谟斯和阿丹
3、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
(1)宣扬国威 (2)加强与海外联系
(3)开发南洋
A(1)(3) B(2)(3)
C(1)(2) D(1)(2)(3)
C
C
课堂练习
5、郑和下西洋时所携带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 )
A甘薯 B瓷器 C玉米 D马铃薯
6、郑和率领的船队远航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还要早( )
A半个多世纪 B一个世纪
C两个世纪 D三个世纪
B
A
学习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