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孔子和老子的学说。
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
1.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2.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3.掌握商鞅变法的内容,认识社会变革的力量
时空观念
1.理清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脉络,特别是时间的分期。2.认识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的时代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阅读相关的材料,地图,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历史解释
1.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2.通过对商鞅变法原因及后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
1.通过学习孔子的思想、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认同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从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中,汲取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形成独立健全的人格。
【学习重难点】
重点:是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百家争鸣中孔子的思想文字
【学习过程】
导入东周从周平王东迁开始,分为
春秋:BC770—BC476年;战国:BC475—BC221年。
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新课讲授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列国纷争
1.春秋五霸”:春秋时期,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时代
2.战国七雄:群雄兼并的时代
三家分晋: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
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
探究
材料: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論語·季氏》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与西周统治相比,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面的变化:
1、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礼崩乐坏
2、诸侯势力崛起
3、权力下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阶层)
4、国家:统一
→
分裂
小结:特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2)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探究
:材料:
……提到战争,人们往往与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等情况联系在一起……春秋时期便处于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当时诸侯林立,战争不断,大国争霸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但我们应该看到,战争的积极意义占据主导地位。战争打破了各族间原有的界限,为各族的交往、融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马兴《春秋时期山西境内北狄的华夏化及其对华夏族的影响》
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
根据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消极:社会长期动荡、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
积极:有助于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和融合,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促进了各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民族认同的形成。(华夏认同的观念)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经济发展
农业
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
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手工业
春秋时期冶铁技术出现,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商业
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富比王侯。
拓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灌溉工程的示意图
变法运动
1.背景:
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潮流。
2.结果: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政治体制。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为显著。
拓展
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
国王
措施
成效
魏
魏文侯
李悝变法,发展经济,改革军事
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楚
楚悼王
吴起变法,加强中央集权
国力一度强盛
赵
武灵王
学习胡服骑射
军力强大
韩
汉昭侯
申不害改革
取得一定成效
齐
齐威王
邹忌改革
成为较强大的国家
燕
燕昭王
乐毅改革
国家强盛
3.商鞅变法
(1)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2)内容:
除旧
布新
经济
废井田
“开阡陌封疆”“民得买卖”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政治
废“世卿世禄”制度
奖励军功
废分封
建立县制(连坐、告发)
军事
打破贵族、军事垄断
军功爵制
文化
“燔诗书”
“明法令”
社会风俗
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3)意义:顺应了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探究:商鞅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说明理由。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司马迁《史记》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国君支持(政治保障)
2、指导思想正确,态度坚决,铁腕改革
3、改革全面彻底,措施行之有效;
4、策略得当,取信于民
5、根本原因:顺应历史潮流和变革的需要
孔子和老子
孔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孔子曰:“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有教无类”。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主张,并分析儒家治国济世思想的特点。
孔子的主张:
1、核心:“仁”
2、政治:以德治民、克己复礼
3、教育:有教无类、兴办私学
4、性相近。
5、整理文献,传三代承文化。
儒家治国济世思想的特点:
1、主张:都主张施行仁政,以德治民
2、态度:积极入世
3、手段:温和,改良
(二)老子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
【思考】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老子的主张,并分析道家治国济世思想的特点。
老子的主张:
1、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2、社会理念:小国寡民
3、哲学思想:朴素的唯物史观、辩证法
道家治国济世思想的特点:逍遥自由,消极避世
百家争鸣
概念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思想学派的涌现及各学派之间争鸣的局面。百家:泛指,意为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争鸣: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纷纷著书立说,阐发自己的观点,互相诘难、批驳。
原因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1.政治: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破坏;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
2.经济:铁犁牛耕推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
3.阶级关系:“士”阶层崛起并受重用。(提出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企图影响现实社会。)
4.思想文化:“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
(三)代表人物及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儒家
孟子
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
人性恶,侧重“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
逍遥与自由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
韩非子
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
阴阳家
邹衍
五行“相生相胜”,朴素的科学认识
材料补充
1.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敛……”,故曰:
“仁者无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2.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晚期赵国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儒学大师。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荀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善者伪也。
3.庄子“
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的而已。
——《庄子》
4.“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匹夫。”
——
《韩非子·有度》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扬权》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韩非子·人主》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韩非子》
百家争鸣的意义
思考:结合教材,归纳“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何历史意义?
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本课小结:春秋战国历史发展出现三大趋势:
1、分裂→统一
2、各民族相互融合
3、奴隶制→封建制
【板书设计】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