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来打敌人,中国却用它来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来航海,中国却用它来测风水;外国用鸦片来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
结论:国家贫弱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和封建传统的阻碍,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
1914年9月,袁世凯率百官到孔庙祭孔
一·背景
政治方面: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 略中国。
经济方面: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
思想方面: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 入人心,而袁世凯却掀起尊孔
复古逆流。(直接原因)
二·兴起
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口号:民主 科学
转至内容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阵地。
北京大学
蔡元培任校长
陈独秀
胡 适
李大钊
鲁迅
口号
Democracy
science
德先生
赛先生
民主
科学
三·内容
前期:1915——1917年
①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②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化(文学)
后期:1918年后
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思想)
袁世凯称帝祭天
(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克己复礼为仁”
—只有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周礼的规范,才算有了仁德。
民主: 独立.平等.自由,
此时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反对君主专制和军阀独裁。
“今天这样捐,明天那样税,弄得民穷财尽,钱用
到哪里去了?替人民办了什么事?……养了议员
去嫖赌,恭维督军;养了文官去刮地皮,借外债
卖路矿得回扣;养了武官去杀人,抢劫,贩卖烟土;
养了法官警官去捉拿那贫苦的烟犯赌犯来罚钱。现
在的时代,还无人敢说政府官吏没有什么用处。可
惜他们的功效,只造成一片贫民的哭”
陈独秀__《贫民的哭声》
(2)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高家的明媒正娶的媳妇珏在即将临产的时候,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结果,因照顾不周,难产而死。
你觉得陈姨太举动怎样?
科学的做法应该怎样?
科学:
包括西方自然科学,以及 研究.处理问题的科学精神(强调态度和方法)
丽春之日,丈夫夭折. 祥林嫂在生命和“名誉”之间,它依然选择了“名誉”,即永远的有祥林名誉权的“不嫁二夫”的寡妇 。然而她婆婆却再也容不下这个克星,用极其野蛮的手段把她嫁给了贺老六。
丈夫死了,本不是祥林嫂的错,可她却要被人认为不吉祥。她本来是遵照封建礼教的规矩“好女不嫁二男”,可是偏偏有个婆婆不让她守节,又偏偏有人嘲笑她,歧视她,说她“不干不净”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祥林嫂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在冻饿死去了·····
冻饿夺去了她的生命?
谁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旧道德(三纲五常)
三纲
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父为子纲:子女一切得听从长辈的安排
夫为妇纲:嫁鸡随鸡
五常:仁·义·礼·智·信
新道德:
包括男女平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权利平等
轻松一笑
从前有个秀才到村里闲逛,看到一则征婚启事,上面写着:“乌黑头发无麻子脚不大周正”,秀才觉得这姑娘很不错,就把她娶回家了,回家一看,秀才差点就晕过去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文学革命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乌黑头发,无麻子,
脚不大,周正
乌黑,头发无,
麻子,脚不大周正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1917·1·1
“须言之有物。
不作无病之呻吟。
不讲对仗。。
不避俗字俗语。”
内容情感
通俗
提倡白文话
国语兴起
”
“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1917年,
正式举起 “文学革命” 大旗!
推倒 陈腐.雕琢.艰涩的旧文学!
建设 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
旧观念
重形式
难理解
新思想
重内容
好理解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进步性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3·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4·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 。
5·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其后期对马克思主义
的宣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
局限性
1·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2·对东西文化的态度存在片面化·绝对化。
性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本课小结
政治: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兴
起:
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口号: 民主 科学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前期:1915——1917.四提倡四反对
后期:1918年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进步性:
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
背景
内容
影响
课后思考
1991年1月4日,新加坡政府发表的白皮书指出:“新加坡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在急剧地演化,这种变化大部分压力来自讲英语的发达世界”。为了对付“全盘西化”的压力,政府在中小学教育中恢复了“儒家伦理”课程,在整个社会中提倡孝道,提倡重视群体的儒家精神。
儒家主张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人与自然之间,
都应平等和谐相处,避免对立与冲突。这一思想,对
于我们今天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无疑都具
有宝贵的启示作用。
21世纪,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时,你怎样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本课需要记忆的时间
1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2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3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4 1918年底,李大钊在北京创办
<<每周评论>>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前期: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
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
新方化运动的性质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