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概况:
唐诗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宋词
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
散曲、杂剧
明清
(集大成)
先秦两汉诗歌《诗经》《楚辞》
汉魏五七言古体诗《乐府》
《古诗十九首》
诗歌
古体诗
唐诗之前
句数、字数、格律要求不严格
近体诗
律诗(八句)
绝句(四句)
七律
五律
七绝
五绝
押韵
平仄对仗
字数、句数
词
有词牌限制格律,依据长短可分为长调、中调、小令
曲
有宫调、曲牌限制格律
可分为杂剧、散曲。
散曲又可分为套数、小令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
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行”“吟”“引”等)
中国古代诗歌格律发展:
【归园田居】
陶渊明
陶渊明
名:潜
字:元亮
自号:“五柳先生”
谥号:靖节先生
隐逸诗人、田园诗人
开创了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后世称他为
“百世田园之主,
千古隐逸之宗”。
朗读课文
注意字词读音、含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jī
zhuō
y
ì
n
ài
fán
归园田居
诵读感知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归
园
田
居
适:适应,迎合。
韵:气质,本性。
羁鸟:笼中鸟。
守拙:不随波逐流,固守
节操。
荫:名词用作动词,遮盖。
暧暧:昏暗、模糊。
依依:轻柔缓慢的上升。
墟里:村落
樊笼:比喻官场生活。
虚室:空室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的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哪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明确: 为何而归?
从何而归?
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眉目传情
既然“归”字是题眼,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1、为何而归?
2、从何而归?
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不好,“落入”有被动的意思;“落入尘网”说自己是被迫进入官场是个很大的失误,充满悔恨之意。另外,用“误落”与前两句也呼应得更好一些。
品读第1~4句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将“误落”改为“落入”好不好?为什么?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品读第5~8句
破译
“羁鸟”、“池鱼”
“旧林”、“故渊”的具体内涵。
羁鸟、池鱼——束缚已久的诗人
旧林、故渊——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这两句以“羁鸟”、“池鱼”为喻,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束缚向往回归农村的急迫心境和心恋田园的情怀。“恋旧林”、“思故渊”表明了作者对污浊的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
3、归向何处?
归向园田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诗人的描写角度是否有变化?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近景)
村落、炊烟
(远景)
(色彩)
柳绿、桃红
鸡鸣、狗吠
(声音)
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宁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融情于景、以动写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
品读第9~16句
思考: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将这两句改为“榆柳栽后院,桃李种堂前”好吗?为什么?
品读第9~16句
不好。“栽”与“种”只是两个简单的动作,没有结果的显现;原句中的“荫”与“罗”,意为榆柳之荫覆盖,桃李成排罗列,给人以郁郁葱葱、清凉、幽静的感觉,从而较好的突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的感情。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分别照应前面诗中哪几句?
品读第17~20句
“久在樊笼里”照应“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复得返自然”照应“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4、归去如何?
作业:
背诵、默写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