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第7课 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第7课 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1 18:2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在《泰戈尔来华》中说冰心是“最有名神形毕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荷叶·母亲》,感悟她笔下的母亲。
7 散文诗二首——荷叶 母亲
RJ·七年级语文上册
1.吟一吟:如果你爱好吟诗,可以吟诵与本文内容、情感相关的诗歌。
2.唱一唱:如果你热衷歌唱,可以唱一首与文章情感类似的歌曲。
3.说一说:如果你擅长积累,可以讲一个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悟。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作者简介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 “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了解散文诗:
(1)本文的描写对象是什么?
(2)理清课文层次
( )莲 ( )莲 ( )莲 ( )莲
莲花
(3)课文重点写莲花,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




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
1.作者为什么要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
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
2.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请填下表:
分类 一看
红莲 二看
红莲 三看
红莲
作者心情
环境描写
红莲情态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荷叶护莲
联想
母亲呵护子女 
三看红莲
借景
抒情
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雷声作了雨愈下愈大 雨势并不减退
开满、亭亭
左右    
 斜
不动摇
品“荷”悟情
1、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2、作者因何烦闷?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试作分析,“半夜”,说明作者有心事,彻夜未眠;“繁杂”,作者心情不好,所以连雨声也听起来是繁杂的;“浓阴的天”,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所以,作者觉得烦闷。)
烦闷——
不适意——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感动
【所谓“心晴雨晴,心雨晴雨”】
3、作者还因什么事烦闷?他看到了什么?
白莲: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白莲凋谢了,“散飘”“只”突显了一种残败、萧瑟的情境,触动作者内心,更添烦恼。)
4、此时的红莲出场了,它又是怎么样的呢?
开满了,亭亭地立在绿叶间。(红莲盛开,显示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情境)
5.找出文中集中感受到母爱的句子?它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
对母亲感激、赞美之情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3)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
(1)“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3) 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曲终见主旨,总结宕开一笔,留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自然界的雨点是有形的,而“心中的雨点”涉及面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这就把母爱推向高潮。
借景抒情:
荷叶护莲
母亲呵护儿女
感激、赞美母亲
指作者借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来抒发感情 、表达思想的写作手法。
作者是怎样托物寄情,以花喻人的?
“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是: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
主旨归纳
文章是一篇借景抒情、托荷赞母的散文诗,诗歌借雨天里勇敢慈怜的荷叶荫蔽着红莲,联想到母亲为儿女荫蔽人生道路上的风雨,歌颂了伟大、圣洁的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恋之情。
艺术特色
以花喻人,借物抒怀。
散文诗描绘了一幅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雨荷图,并由此联想到儿女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儿女的呵护。作者以花喻人,借物抒怀,以莲自比,讴歌了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情景交融,清新隽丽。
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是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由此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作品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清丽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母爱,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
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只因为它挺拔、深沉、雄浑。那么母爱就是一条长河,就是一片大海,它恬静、清澈、轻柔,源远而流长。人类之爱中,它最崇高、最神圣、最仁慈、最伟大!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以寸草之心报三春之晖!
*
母亲
荷叶
母亲
雨打红莲
荷叶护莲
由景入情,深情赞美母亲
*
歌颂母亲:
孩子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