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地理2.1 地形和地势 教案(表格式,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地理2.1 地形和地势 教案(表格式,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8-11 19:47:43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教学内容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活动及学生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和合作。
2、通过读地形面积比例扇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认知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通过讨论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与不足,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三级阶梯的地势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分布。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关于地势的诗词
学生朗读诗词,并尝试回答为什么我国的河流大多向东流?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讲解
(一)地势西高东低
1.利用地形图,介绍我国地形的基本特点
2.利用亚洲地形剖面图,介绍我国地势的主要特征
3.课堂活动:学生分辨我国地势的正确类型
(二)三级阶梯分布
1.教师展示三级阶梯分布图
2.利用地势剖面图,向学生介绍我国三级阶梯的特点
3.教师讲解第一级阶梯的范围、界线、主要地理单元。
4.
教师讲解第二级阶梯的范围、界线、主要地理单元。
5.
教师讲解第一三级阶梯的范围、界线、主要地理单元。
6.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级阶梯的分布及特点
7.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级阶梯对我国的影响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了解我国地势的特点
学生分辨我国地势的正确类型
学生了解掌握我国三级阶梯的界线、主要范围、地形单元
学生总结三级阶梯的特点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



思教学课题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教学内容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并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2、理解山脉在我国地形分布中所起的“骨架”作用,并通过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特征。
过程与方法
2、通过课堂活动及学生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和合作。
2、通过读地形面积比例扇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认知地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通过讨论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与不足,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地理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辨别山脉走向
(2)地形特征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辅助
材料与手段
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法、读图分析法、自学指导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航拍中国》
教师展示不同的地形类型
学生观看视频,从视频中提取高原、盆地等地形名称
二、教学过程
一、知识讲解
(一)地形类型多样
1.利用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的特点
2.利用地形图,介绍我国的四大高原
3.利用地形图,介绍我国的三大平原
4.利用地形图,介绍我国的丘陵
(二)山区面积广大
1.结合地形图与统计图,介绍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现状
2.教师讲解山脉为何成为地形的骨架
3.教师讲解山脉的走向
4.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5.结合山脉分布,介绍我国主要地形区与山脉的关系
6.引导学生思考,山区面积广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我国的地形特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分辨不同山脉的走向
学生分组总结我国不同山脉的走向
学生探讨地区兴区与山脉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四、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