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3.1.1《金属与非金属
的反应》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化学》
必修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查阅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资料,了解不同时代常用金属使用状况的变化。
2、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及保存方法
3、掌握钠及铝与氧气的反应原理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严格求实的科学态度。
2、体验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金属钠、铝性质的科学探究,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二、教学重点:钠及铝与氧气的反应原理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金属元素占总元素的4/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Al:7.73%
第二位Fe:4.75%。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存在。
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镁在空气中燃烧
镁与盐酸、锌与盐酸反应
有关反应
金属燃烧
2Mg+O2 2MgO 3Fe+2O2 Fe3O4
金属与酸
Mg + H2 SO4 == Mg SO4 + H2 ↑
Zn + 2HCl == ZnCl2 + H2 ↑
金属与盐
2Al + 3 CuSO4 == Al2( SO4 )3+ 3Cu
Cu + 2AgNO3 == Cu (NO3 )2 + 2Ag
点燃
点燃
金属活动性顺序: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 ______ ,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与氧气反应更剧烈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_____ 的金属能把位于____ 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 _____里置换出来。(K、Ca、Na除外!)
靠前
后面
溶液
前面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Na、Mg、Al的原子结构特点: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容易失去
Na
Mg
Al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观察钠的外观,记录有关现象
一、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
现象记录
观察---现象-----性质
煤油----保存在煤油中---密度比煤油大
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
小刀切割--质地软------硬度小
新表面的颜色与光泽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与大多数金属一样
在空气中的变化
-----易变暗---易在空气中反应
物理性质:色 态 熔、沸点 溶解度
光泽 密度 保存
上述现象,哪些涉及钠的化学性质
保存在煤油中,在空气中易变暗
原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4Na+O2=2Na2O(白色)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热、电的良导体,质软、密度小、熔点低。
观看钠的燃烧录像
加热时状况:……………………
反应程度 :………………………
火焰颜色:………………………
生成物状态并记录:……………
熔化成小球
剧烈燃烧
黄色火焰
淡黄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氧化物比较
Na…………Na2O(白色,常温生成)
Na2O2(淡黄色,加热或点燃生成)
Mg…………MgO(白色)
Al …………Al2O3(白色)
Cu…………CuO(黑色)
Fe…………Fe2O3(红色)
……
观察铝与氧气的反应
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铝粉的燃烧
Al2O3的作用:
致密的氧化层,保护内部的金属不被氧化,起着隔绝空气的作用。类似的还有Mg、Zn、Sn等金属的氧化物薄膜,Fe3O4也具有保护作用
金属与其它非金属的反应
规律
最外层电子数少
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有较强的还原性
反应剧烈
Mg+Cl2 MgCl2 2Al+3S Al2S3
2Na+Cl2 2NaCl 2Na+S Na2S
点燃
点燃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小,硬度 小(质软)、熔点低
2、钠的化学性质
钠和非金属单质(O2)的反应
4Na+O2=2Na2O(白色)
2Na+O2 Na2O2(淡黄色)
小结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