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会记事 2课时课件(共55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写作:学会记事 2课时课件(共55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8-12 12:59:1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阅读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
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借助恰当的词句,表达感情。
3.
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一单元习作时我们讲到: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每天都在发生着值得回味的事件。写作就是把身边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物,最了解的事,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这就是记事。
怎样才能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学会记事》,并交流阅读心得
1.训练记事能力,最好养成什么习惯?
2.记叙六要素是哪些内容?
3.什么是记叙的主要内容?需要重点写,详细写的是什么内容?
4.记叙是顺序是什么?
5.怎么样才能写得有感情?
三、写作指导
记事作文的写作原则是什么?
1.第一、事情完整,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可顺叙、倒叙,也可适当插叙、补叙。有条不紊,做到每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详写过程,略写因果。
经典回顾:《散步》的事情要素以及详略分配。
时间
初春
地点
田野
人物
我、母亲、妻子、儿子
起因
母亲病体刚刚康复,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经过
出现矛盾
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解决矛盾
“我”陷入两难。“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母亲心疼孙儿,决定走小路,并让“我”在走不过去的地方背起她
结果
我背起了母亲,妻子背起了儿子,一家人稳稳地走在小路上
2.第二、抓住细节,学会描写
可以试着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描写等)具体、细致地再现事情发生时的场景。
经典回顾:《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感人的散文。文中写母亲两次央求“我”去看菊花,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读来令人感动不已。
课件出示:
“我”的情况
母亲的表现
母亲的话
“我”的表现
母亲的表现
第一次
暴怒无常
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狠命捶打两条腿。“我可活什么劲儿!”
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第二次
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好吧,就明天。”
喜出望外
3.第三、真情实感,融情于事
真情源于真人真事,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具体画面最容易做到感情真挚,最易写出动情点,切忌无病呻吟。
经典回顾:
这时,母亲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悄悄”“偷偷”两个词生动表现了母亲的担忧和关心,对“我”的深深理解和包容,以及对儿子的担忧,母亲压抑不肯直白表现的感情反而更加浓烈。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
“扑”“抓”“忍”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写出了母亲激动的情绪,害怕儿子的自暴自弃,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方向。“忍”表现了母亲以强大的毅力克制自己的悲痛来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
4.知识小结
四、写作实践
阅读课本写作实践:(分层练习)
1.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2.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3.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一)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1.思维导图
2.例文展示
那天放学,稀疏的雨点漫不经心地落着。刚走出校门,我就看见前面围了一大群人,发生什么事了?我边想着边迅速地跑过去。一不留神,重重地摔了一跤,手擦破了皮,校服裤子也磕破了,印上了斑斑点点的泥水。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奶奶一看见我就大惊失色地叫起来:“哟,这是怎么了呀?撞倒了还是摔跤了……”我还没开口,妈妈又围上来,心疼地检查我身上说:“这手都蹭破皮了,还有哪里伤着没有?……”还是爸爸比较冷静,简单地问清原委后,摸着我的头说:“男子汉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以后走路注意一下就行了!”站在边上的爷爷,手上已经拿着药水和纱布准备给我处理伤口看着一家人关切的表情,我的心里暖暖的。
开头提出疑问,情节顿生波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现了家人对“我”的爱,充满温情。
名师点评:
这个片段紧扣文题,在扩写时增加了对摔跤原因的交代及细致、生动的人物描写,情节合理完整而起伏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现了亲人对“我”无微不至的浓浓关爱之情。
(二)小试牛刀
那天放学回家,我哭着不肯吃饭,妈妈来安慰我,我才说出在学校被同学冤枉的事情,妈妈让我给老师打电话解释清楚事情原委,我破涕为笑。
按照时间顺序理清事件要素,并安排详写略写。
五、布置作业
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这是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活动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失落”等。注意题目中“真”表明这一感觉或心理应是很深刻的、记忆犹新的。
2.要求以记事为主,那就要注意记叙的六个要素,有重点地将这件事写得清楚、完整。
3.注意开头、结尾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扣住题目。叙述中要适当用一些表达情感的语句,让文章更生动,更富有感染力。
第二课时
一、写作指导
(一)病文升格
那一次,我很意外
他是小学时最讨厌的保安,鸡毛蒜皮都要管,想要把早餐带进校,不行!快步奔跑,不行!嬉戏打闹,不行!我们都讨厌他。
但是那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有一天操场上,一个高年级的大哥哥向我奔来,我还来不及多想,他把我一下撞倒在地,他正准备“畏罪潜逃”,就被那个讨厌的保安叫住,这下完了,他肯定要批评我们两个人。
谁知他抓住那个大哥哥,让他向我道歉。然后他领着我来到了保安室,倒了杯热水递给我,他问我妈妈电话,叫妈妈把我接回家。
那一次,我很意外,应该是很惊喜。“鸡毛令牌”保安也有着温暖,可爱,和蔼的一面。
选材新颖,人物形象鲜明,但是缺少细节描写,使得文章缺少感染力。
1.【文一】
但是那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有一天操场上,一个高年级的大哥哥向我奔来,我还来不及多想,他把我一下撞倒在地,他正准备“畏罪潜逃”,就被那个讨厌的保安叫住,这下完了,他肯定要批评我们两个人。
【文二】还记得那是一年级时。吃完午饭,我像一只无所事事的小鸟,在操场上这跑跑,那看看。突然,一个“黑影”向我奔来,我还来不及多想,那“黑影”把我一下撞倒在地,只听“砰”的一声,溅起数层水花。因为昨晚下过大雨。我又恰好一屁股坐到一个水坑里,快乐的“小鸟”立刻成了一只可怜的“落汤鸡”。我一下蒙了,哭也不哭,喊也不喊,就傻傻的坐着,我看清那黑影是一个高年级的大哥哥。他看着我,知道自己犯了错就准备“畏罪潜逃”。还没迈出几小步,就听见一声大呵“站住!”,这一声把我都吓得从水坑中跳了起来。这声音......我转过头,果不其然,是那个有着“鸡毛令牌”的保安,这下完了,他一定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把我臭骂一顿。我闭着眼等待“暴风雨”的来临。谁知他快步抓住那个大哥哥说:“把别人撞倒了,不道歉就想跑?”那大哥哥一脸羞愧小声的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低着头说:“没关系”。那保安这才“放他一马”。
2.【文一】但是那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有一天操场上,一个高年级的大哥哥向我奔来,我还来不及多想,他把我一下撞倒在地,他正准备“畏罪潜逃”,就被那个讨厌的保安叫住,这下完了,他肯定要批评我们两个人。
本段叙述清晰流畅,但是不足在于,缺少具体细节描写,人物形象模糊,无法突出人物性格。
3.【文二】还记得那是一年级时。吃完午饭,我像一只无所事事的小鸟,在操场上这跑跑,那看看。突然,一个“黑影”向我奔来,我还来不及多想,那“黑影”把我一下撞倒在地,只听“砰”的一声,溅起数层水花。因为昨晚下过大雨。我又恰好一屁股坐到一个水坑里,快乐的“小鸟”立刻成了一只可怜的“落汤鸡”。我一下蒙了,哭也不哭,喊也不喊,就傻傻的坐着,我看清那黑影是一个高年级的大哥哥。他看着我,知道自己犯了错就准备“畏罪潜逃”。还没迈出几小步,就听见一声大呵“站住!”,这一声把我都吓得从水坑中跳了起来。这声音......我转过头,果不其然,是那个有着“鸡毛令牌”的保安,这下完了,他一定会不分青红皂白的把我臭骂一顿。我闭着眼等待“暴风雨”的来临。谁知他快步抓住那个大哥哥说:“把别人撞倒了,不道歉就想跑?”那大哥哥一脸羞愧小声的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低着头说:“没关系”。那保安这才“放他一马”。
增加了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加入了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笔法灵动,认真又正直的保安形象跃然于纸上。?
增加了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加入了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笔法灵动,通过对比描写,让保安的形象更鲜明。呼应题目的意外二字。
(二)例文展示
那一次,我真开心
暑假期间,我随阿姨及她的同事来到了三爪仑,“打”了一场橹崖漂流之战。从此,那场“战斗”便经常在我心中回放。
(开门见山,交代事件,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船到了!”一声吆喝声传遍四周,我急忙挤向前,这才瞧见阿姨已占领了一只船。我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去,俩人一同将船拖入水中。接着,我眼疾手快地抓起“装备”一桨,以及从小弟那里“死缠烂打”得来的水枪,一屁股坐上船,拉开了一场漂流之战的序幕。
(动作描写,准确生动。营造紧张氛围,引出下文。)
“冲啊!冲啊!”我在心中喊着谁也听不到的口号,兴奋地划着桨,想一马当先冲出去。可这船哪,偏偏与我作对,一个劲儿地在原地兜圈圈,真是急死人!这时,我急中生智,开始向船转圈的反方向划桨-终于调整好了方向。“啪!”不知是谁朝本小姐脸上喷来一注水。我火冒三丈,立即拿起我的“武器”一水枪
,从江中抽起满满一注水,狠狠地射向了“敌人”。“敌人”被我喷了满脸水后,立即向我的船泼水。我可不能就此罢休,马上反击了“敌人”又一注水。“敌人”见势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了。我见他如此仓皇,也就放了他一马。
(心理描写,细腻真实。叙写第一次“水战”精彩激烈。)
船慢慢地向前漂,一眨眼工夫,驶向了水流湍急的区域。船开始在波浪中摇摇晃晃。忽然,一个浪头劈盖脸地朝我们打来,大滴大滴的水花溅起,“亲吻”着我的脸颊。我先是一惊,尔后立即感受到一阵凉爽。真是舒服极了!水波渐渐平息,人在船中怡然自得,放眼欣赏两岸风景,别有一番惬意滋味。我将水枪灌满水,向天空射去,水流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真是美极了!糟糕!我不小心把水溅到了临近的一艘船上,“战火”一触即燃,他们立即对我进行了反攻,我又陷入了新的“战争”中……
(波澜起伏,张弛有度。略写“新的战争”留足想象的空间。)
几场“水仗”过后,我全身湿漉漉的,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味道,不是硝烟,不是战火,却带着夏阳的热烈、江风的凉爽、江水的清新,还掺着泥土的气息。这应该是大自然的味道吧!哦,对了!这场水战最后的胜利者是谁呢?当然是属于参与这场“战斗”的每一个人。
快乐的时光,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我带着满身的水,满心的愉快,满脸的笑容,再次看了一眼“战场”,便结束了这次难忘的三爪仑橹崖漂流之旅。我盼望着再一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与文题照应,表达欣喜与难忘之情。)
名师点评:
这篇习作要素完整,尤其是对事件的记叙有条不紊,从开始漂流到激烈的“水战”和片刻的小憩,再到最后结束漂流告别三爪仑,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一路写来,将整个游玩过程讲得清清楚楚。节奏的把握张弛有度,详略的安排恰当合理,活泼的语调充满情趣,写出了在游玩中感受到的欣喜,展现了当代少年的阳光风采。
(三)我们每个人都在家庭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情的可贵?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1.思维导图
2.例文展示
我们是一家人
家是圆心,我们都是圆点,爸爸、妈妈和我,我们围着圆心在走,走出一个圆满的家。
(开篇点题,比喻新颖、恰切。)
清风摇曳梧桐树的小时候——
(独立成段,设置场景,富有意境。)
月亮又悄悄爬上了窗外的梧桐树,我偎在床头,该是听妈妈讲故事的时候了,可是妈妈又督班去了。妈妈是一名老师,每天兢兢业业,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每次回家,总是脚步匆匆,充斥着紧张的气息,有时怀里还抱着几本厚厚的书。
妈妈,你不爱我了吗?为什么不在我身边?”我握住妈妈的手,她的手上似乎还有白色的粉笔灰。“孩子……
”妈妈哽住了,转过头去,眼里含着透明的水珠。她摸了摸我的头,指了指窗外的月亮:“月儿圆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突出了“我”的不舍和妈妈的无奈、愧疚。)
我蹦蹦跳跳跑到窗前,每个夜晚不停地寻找那圆圆的月亮——妈妈回来的希望。在梧桐摇曳,月儿圆圆缺缺的岁月里,充满了等待的苦涩、团聚的欢乐。
星星点缀夜空的回家路——
读初中了,有了晚自修。为了节约时间,让我尽快回到家,爸爸担起了开车接送的任务,他推掉应酬,每晚准时在校门口等我。熟悉温暖的笑脸,热乎乎的点心,和爸爸说说一天的烦恼和趣事……那条通往家的路上总是充满温馨与欢乐。
风里飘来槐花的清香,望着车窗外,黑色的天幕中闪动着一颗颗明亮的星星,星星沿着它的轨迹运行,我们沿着家的方向飞驰。
(写爸爸接“我”回家。叙事中穿插写景,情景交融。)
白米粥飘香的寒夜——
寒假的最后两天,妈妈旅游要回来了,说好晚上十点到的,不知怎么延迟了,爸爸关好我的房门,叮嘱我早点睡觉,他自已就在客厅等着。
我在沉沉的梦里听到一些细碎的声音,妈妈回来了?我推开房门,果然,门柜边摆满了大包小包的东西。
新春的夜里颇有些寒意,黑暗的夜里,家中餐厅里亮着一盏橘红的灯,灯下,有两碗热腾腾的白米粥,桌边是我的爸爸妈妈。
看见我还未睡觉,他们很惊讶,责备我,责备他们自己,但语气里满是开心。爸爸又盛来一碗白米粥,我们一家三口就在寒夜的灯下一人捧着一碗白米粥吃起来,笑容像灯光一样温馨。这碗白米粥啊,特别地香甜,特别地温暖,一直暖到心窝里,因为,里面有爱的味道。
(写“我”和爸爸等晚归的妈妈,凸显浓浓的亲情。)
一路走来,日月轮回,春秋变换,我们一直绕着同一个圆心在走,无论风雨,不管苦乐,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
3.名师点评
文章分别从“我与妈妈”“我与爸爸”“爸爸妈妈与我”三个角度取材,展现了三个生活场景中相互关爱、理解,相互扶持、关心的“一家人”。结构上采取一线串珠的写法,以家人之间的爱为红线,用“清风摇曳梧桐树的小时候——”“星星点缀夜空的回家路——”“白米粥飘香的寒夜——”三个句子提示内容层次,按照时间顺序,有序展开,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二、链接中考
(广东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1)瞬间,也拥有丰盈的过去。
(2)突破,意思是打破,如困难、限制等;突破,是做不敢做、不愿做或没做过的事情;突破,是破茧成蝶。
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题目要包含词语“瞬间”或“突破”;②自选文体;③不少于5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真题解读]
这看似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其实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作文题目要包含“瞬间”或“突破”,我们在审题时可以采用添加因素法,在“瞬间”或“突破”的前面或后面甚至前后添加词语或短语,如“和爸爸拥抱的那一瞬间”“那一瞬间我流泪了”“突破自己的极限”“改变自己才能有所突破”等。在文体上,本题比较适合写成记叙文。审清题意后,还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将“瞬间”或“突破”的过程写具体、细致,紧扣文题,安排详略。此外,还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可借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满分作文]
是他,让我突破自我
别人的初中生涯,回忆起来都是大好时光。而我的初中回忆里,则都是我那位又好气又好笑的同桌。
刚开学的那一天,他就显得格外热情:见我坐在座位上一个劲儿地扇风,他拿起作业本大张旗鼓地展示他的“连环夺命扇”,虽说很凉快,但他那动作实在让人汗颜我一副“我和你不熟”的表情,静静地翻开语文课本预习。性格内向的我一向以学习为重,别的人、事与我无关,我才不想与那些整天嘻嘻哈哈的人为伍呢!
慢慢熟络起来后,他的本性更是暴露无遗。考试失利了,我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座位上发呆,他可倒好,在我旁边一个劲儿地戳我的手,几滴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夺眶而出,我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起来。他顿时慌了手脚,抽出一沓纸巾,直往我手里塞,见我没反应,又戳戳我的手,我还是没反应。于是,他清了清嗓子,手捏在声带处,装出一副女高音歌唱家的模样:“啊啊啊啊哦,啊啊啊啊哦哎,啊萨嘀啊萨嘀啊萨嘀嗒哆……”我瞬间破涕为笑,还是不顾形象地仰天大笑。这天,我开始和同桌聊天谈笑,我不再孤单,不再胆怯。终于,我发现,我完成了人生中一次非凡的突破。
他虽幽默,但严肃起来连我都怕他三分,哦不,七分。为了备考,体育老师很早就开始锻炼我们的体能,每一堂体育课都少不了两千米的“热身”。说得好听,这哪是热身啊,分明就是夺命!对于我这个体育弱将来说,这简直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吃力地在跑道上跑着,才跑过600米,就累得气喘吁吁。就在我决定放弃,斜跑向跑道外的时候,一只有力的大手一把将我拽回了跑道。回头一看,原来是他——我的“良药”。他笔直地站在我面前,板着一张脸,对我大吼:“这么早就打退堂鼓,你知不知道你体育有多差!这才跑几圈啊!从今天开始,你放学后都留在操场,跑完两千米再回家。你要是敢偷跑,我就告诉老师你偷偷带零食来教室,看他怎么收拾你!”说完,就不由分说地拉着我跑完了两千米,完成了我体育课上历史性的突破。
其实我该感谢他,若不是他,中考体育我怎能突破以往而考出优异的成绩?若不是他,我又怎能突破以往的那种孤僻个性,从“压抑派”转变为“乐天派”呢?
是他,让我学会了面对失败;是他,让我突破了自我;是他,让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
名师总评:
本文作者将自己生活中个性孤僻、体育不达标的弱项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并且运用先抑后扬的写法,使“同桌”这个人物形象十分鲜明,让人过目不忘。从生活小事中凸显文章主旨,彰显了作者高超的运用素材的技巧与艺术。除此之外,作者还巧用对比,制造悬念。文章开篇用对比的手法,将别人初中的幸福生活和自己的初中生活进行对比,制造了悬念,引人入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55张PPT)
导入新课
一单元习作时我们讲到: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每天都在发生着值得回味的事件。写作就是把身边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物,最了解的事,用文字的形式写下来。——这就是记事。
怎样才能把一件事叙述得有声有色,条理清晰?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谈到写作时说:“我该干的事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如果善于“讲故事”,也就是擅长“记事”,写作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导入新课
写作:学会记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结合阅读课文,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
体会并尝试在叙事中抓住细节,借助恰当的词句,表达感情。
3.
养成写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的习惯。
请同学们阅读《学会记事》,并交流阅读心得
1、训练记事能力,最好养成什么习惯?
2、记叙六要素是哪些内容?
3、什么是记叙的主要内容?需要重点写,详细写的是什么内容?
4、记叙是顺序是什么?
5、怎么样才能写得有感情?
写作指导
第一、事情完整,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记事作文的写作原则是什么?
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记叙的六要素”。可顺叙、倒叙,也可适当插叙、补叙。有条不紊,做到每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
事件过程
详写
事件因果
略写
知识导航
写作指导
《散步》的事情要素以及详略分配。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初春
事件
地点
人物
事情时间:?
事情起因:?
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
经典回顾
写作指导
事件经过:
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母亲变了主意:走小路。
??事件结果?:
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
写作指导
第二、抓住细节,学会描写
可以试着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环境描写等)具体、细致地再现事情发生时的场景。
知识导航
写作指导
《秋天的怀念》
4.母亲的临终嘱托。
1.我发脾气时,母亲劝慰我。
2.母亲重病缠身,却不告诉儿子。
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
生活曾经中曾经被忽略的细小情节,被作者放入文中,深沉含蓄。
经典回顾
写作指导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心情很不好。
母亲进来了,说要和我去看菊花。
我说什么时候。
她说明天。
我答应了。
她高兴极了,连忙要去准备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环境
动作、语言、神态
语言、神态
动作
经典回顾
第三、真情实感,融情于事
真情源于真人真事,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具体画面最容易做到感情真挚,最易写出动情点,切忌无病呻吟。
知识导航
写作指导
  
这时,母亲就会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悄悄”“偷偷”两个词生动表现了母亲的担忧和关心,对“我”的深深理解和包容,以及对儿子的担忧,母亲压抑不肯直白表现的感情反而更加浓烈。
经典回顾
写作指导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秋天的怀念》
“扑”“抓”“忍”三个动词,生动形象写出了母亲激动的情绪,害怕儿子的自暴自弃,害怕儿子禁不住打击,失去生活的方向。“忍”表现了母亲以强大的毅力克制自己的悲痛来安慰儿子的痛苦心情。
经典回顾
写作指导
学会记事
确定选材理清思路
确定写“哪件事”
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选择最熟悉、最有感触的事情。
将事情叙述清楚
记事完整: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记事有详略
叙述生动具体
写出真情实感
锤炼语言
设置好“故事”的波折:创新叙述手法,增强起伏感
记事有条理: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按一定顺序写
使用能贴切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
抓住一些感人的细节进行描写
口述或列提纲、画表格、画思维导图等。
倒叙、插叙、设置悬念等。
可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变化,间接表示时间、地点,如《秋天的怀念》《散步》。
详细地写事情的经过。
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真话,表真心。
写作指导
记事方法
条理清晰
详略得当
抓住细节
综合描写
真情实感
融情于事
学会记事
课堂小结
阅读课本写作实践:(分层练习)
1、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2、以《那一次,我真
》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然后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
3、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自主立意,写一篇作文。
写作实践
【一】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请你帮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题文展示
写作实践
思维导图
写作实践
例文展示
亮点批注
那天放学,稀疏的雨点漫不经心地落着。刚走出校门,我就看见前面围了一大群人,发生什么事了?我边想着边迅速地跑过去。一不留神,重重地摔了一跤,手擦破了皮,校服裤子也磕破了,印上了斑斑点点的泥水。我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奶奶一看见我就大惊失色地叫起来:“哟,这是怎么了呀?撞倒了还是摔跤了……”我还没开口,妈妈又围上来,心疼地检查我身上说:“这手都蹭破皮了,还有哪里伤着没有?……”还是爸爸比较冷静,简单地问清原委后,摸着我的头说:“男子汉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以后走路注意一下就行了!”站在边上的爷爷,手上已经拿着药水和纱布准备给我处理伤口看着一家人关切的表情,我的心里暖暖的。
开头提出疑问,情节顿生波澜,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现了家人对“我”的爱,充满温情。
这个片段紧扣文题,在扩写时增加了对摔跤原因的交代及细致、生动的人物描写,情节合理完整而起伏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现了亲人对“我”无微不至的浓浓关爱之情。
名师总评:
写作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