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体育 上册 第四章 基本身体活动 第三节 投掷与游戏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三年级体育 上册 第四章 基本身体活动 第三节 投掷与游戏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1-08-11 22:0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投掷与游戏体育实践课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程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来达成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发展自主学习,培养终身体育的宗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掌握技能。达到“玩中练、玩中学、玩中乐、玩中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较强的合作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材分析
投掷是小学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是小学生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也是小学生基本运动的主要内容和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为以后学习助跑投掷垒球技术和各种投掷实心球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学生通过投掷练习不仅使身体得到发展,而且可以在练习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但他们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完善,所以难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学生的健康和练习的积极性。因此本课我通过了各种游戏练习和比赛来进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四、教学目标
我这一堂课所教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学生已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结合本课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以下教学目标:
体验侧向投掷的身体感觉,掌握侧向投掷的方法。
能做出肩上屈肘、向前挥臂的侧向投掷动作,发展投掷能力。
能够体验到练习与游戏活动时的快乐感受。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肩上屈肘、快速挥臂
难点: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六、教法学法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情境教学法讲解示范法、引导启发法、游戏竞赛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享受,在活动中合作,真正体验到体育运动所带来的欢乐。
七、教学过程(见附件)
水平二(三年级)投掷与游戏体育实践课教案
上课年级

学生人数
45
课时
第1课时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知道正确的侧对投掷方向投掷的动作方法。
2.能做出肩上屈肘、向前挥臂的侧向投掷动作,发展投掷能力。
3.在学习中感受投掷的乐趣,能听从指挥,增强其安全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投掷:侧向投掷轻物
2.游戏:春播秋收
教学重、难点
重点:肩上屈肘、快速挥臂
难点:动作连贯、协调用力
程序
学练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组织与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始
与准备部分
8′
一、课堂常规(图1)
1.体委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目标及要求。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提示学练安全。
二、激趣热身
1.慢跑热身
2.玩毽子(图2)
①放烟花
②扫龙尾
③挥鞭子
……
3.韵律操
1.体委整队,清点学生。
2.向学生问好。
3.向学生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4.检查学生服装,安排见习生,安全教育。
1.带领学生绕场地慢跑。
2.带领学生玩毽子,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3.播放音乐,带领学生做热身操。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向老师问好。
3.明确本节课的学练内容及要求。
4.见习生随堂听课,全体学生注意课中安全。
1.跟随老师绕场地进行慢跑,注意前后距离、不相撞。
2.跟随老师指挥玩毽子,看谁模仿得好。
3.跟随老师一起做热身操。
组织:成四列密集队形。
图1
要求:集合快、静、精神饱满。
组织(散点):
图2
图3
1
2
若干
1
1′
2′
3′
2′




基本部分
28′
侧向投掷轻物
口诀:一脚前,一脚后,转体挥臂快速投。
四、体能游戏:春播秋收
1.教师讲解示范持轻物侧向投掷的方法,出示口诀。
2.“愤怒的小鸟”,语言引导学生屈肘伸展拉伸练习。提示手臂上举,背后过肩。
3.组织学生原地练习“挥鞭子”,提示向前上方挥臂,体会快速挥臂的感觉。
4.组织学生分组听哨音掷远练习(图4)。
5.请同学展示,提问出手角度,投掷方向。
6.组织学生再次练习,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7.组织学生分组掷远比赛,评出优胜组和同学(图5)。
1.教师讲解示范练习方法、要求。
2.教师观察、点评学生完成练习情况。
1.集体徒手模仿动作练习,学生边模仿练习边跟着老师背口令。
2.两人一组练习屈肘伸展拉伸练习。
3.比一比,谁的“鞭子”挥得响,兼顾左右手,左右手都练习,。
4.按要求进行练习。
5.积极展示,互相交流。
6.认真练习,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7.积极参与,互相鼓励。
1.明确练习内容与要求。
2.分组进行练习。
组织形式:
同图3
图4
图5
5-6
5-6
若干
3-5
1
2-3
2
2
3′
2′
2′
2′
30″
5′
3′
6′








结束部分
4′
五、放松小结
1.整理放松
2.教学评价
3.下课
4.收还器材
1.教师带领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放松操。
2.教师引导学生评价,教师总结。
3.教师与学生再见。
4.教师安排体委和部分学生收还器材。
1.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放松。
2.学生大胆发言。
3.学生向老师再见。
4.协助老师收还器材。
组织形式:同(图3)
要求:轻松欢快、自然放松,舒展协调。
1
1
2′
1′


场地器材
操场、毽子45个、音响1台、跳高架2副、茶杯垫16个等
预计运动负荷
平均心率:110次/分钟~130次/分钟
练习密度:50%左右
安全预防措施
1.合理布置场地;2.安全教育;3.准备活动充分;4.器材安全、标准。
课后反思